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正在处理那些死者和伤者,该掩埋的掩埋,该治伤的治伤。
虽然场面有些混乱,不过总算人尽其责。
微微摇了摇头,李景心中默默地盘算起来。
这次跟官兵作战,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也给李景敲响了警钟,看来需要好好地梳理一下。
首先就是备战。
过了几个月的安稳日子,让山上所有的人几乎都没有危机意识,包括自己在内,警惕性都下降了很多。
若不是李景把马五派出去收集情报,若不是清荷看上了马守业,甚至马守业要是没跟清荷说出自己的身份,清荷都不会在意官兵剿匪这个跟自己无关的问题。
可以说,一切都是运气使然,这才让清荷得知了这个消息,同时把消息告诉马守业,再把消息传到山上,让自己有所准备。
一直以来,李景认为只要自己约束手下不四处打劫,就不会惊动官兵,官兵就不会来剿。
但是李景忽略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山上的土匪需要吃穿用度,一切生活所需必须通过外界购买。
以前人口少,需要购买的物资不多,可能不会引起官府的注意,但是随着山上人口越来越多,需要的物资也越来越多。
比如说粮食,在金牛岭的时候每天有几斗米就够了,可现在每天需要两三石。
每次从山外运粮,至少需要调动上百名兄弟才够,运送这么多粮食,难道官府就看不到?难道会不注意?
粮食好说,毕竟只是为了吃饱肚子。
那么棉布呢?
山里哪来那么多的人要穿衣?
还有铁器。
运那么多铁进山做什么?
还有其余的种种物资。
只要有心人把这些联系到一起,就会推断出山里的人数不会太少,而且是准备图谋不轨。
可以说就算没有徐家这个因素,早晚官兵都会进山围剿。
那么自己这方面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呢?
李景仔细想了想,然后摇摇头。
几乎没有……
在红山岭李景平时大多只是在训练,训练,再训练。
闲置的人在开地,建房,开地,建房。
居然没建一处防御设施。
比如箭塔,哨塔之类的监视和远程防御设施一概没有。
就说这处山谷吧。
李景转头四下看了看这座山谷。
这座山谷等于是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可容纳几十人进出的山口。
不考虑翻山的话,只需要在山口处修一道横墙,就可隔绝外界进入。
考虑到山谷中的人也要进出,那再修一座大门即可。
只要在横墙内建几座箭塔,在大门内列上枪阵,莫说两百官兵,就算两千官兵也别想轻易进来。
可李景在发现这处所在之后,竟然没做任何布置。
李景他倒是想到了狡兔三窟,可没有任何防御的巢穴又有何用处?
要想进攻,首先就得做好防御。
没有坚实的防御,就算自己攻击力再强也是无根的浮萍。
一次败仗,就可以把自己的根基全部摧毁,再无翻身的余地。
李景越想越怕,一时间身上竟然出了冷汗。
好在这次打退了官兵,还有时间……
有人说,思考中的男人是最能吸引女人的。
看着李景身披大氅,目光深邃,表情坚毅,沈莹紧握着小丫鬟的手,不由得痴了。
忽然一阵寒风吹来,沈莹猛地打了个冷战,这才清醒过来。
“小姐,大当家的想什么东西这么入神啊?”小丫鬟轻声问道。
沈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我也不知道。”
“小姐,你看大当家的又黑又瘦,是不是累的啊?我听说大当家的昨晚到很远的地方跟官兵打仗去了。”小丫鬟说道。
沈莹转头看了看丫鬟,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昨晚咱们到这里的路上,我听老爷跟福叔说的。小姐,你说大当家的是不是打赢了才回来的?”小丫鬟瞪着大眼睛得意地说道。
“他一定会赢的。”沈莹用力地点点头说道。
“是啊!他一定会赢的。可是我听老爷说山上所有的事情都要大当家的操心,他会累坏的。小姐,我知道你是最聪明的,咱们府里除了老爷之外,包括二老爷和三老爷,还有那些少爷没人比得上你,你一定有办法帮助大当家的是吧?”小丫鬟说道。
沈莹看着李景的背影,叹了口气道:“唉!咱们是女儿家,男人的事帮不上的,他们也不愿意让咱们帮。”
“小姐,你这么聪明,可以帮大当家的出出主意啊。我知道咱们家很多主意都是你出的,只不过你是先告诉夫人,再由夫人告诉老爷。你现在可以把主意告诉老爷,再让老爷说给大当家的听啊。”小丫鬟说道。
沈莹摇了摇头:“你不懂的,有些事不是这么简单的,爹爹说得多了,会惹人厌的。”
“为什么?咱们是在帮他啊?为什么会惹人厌!”小丫鬟不解道。
“你多看看书就懂了!我有些冷了,咱们回去吧。”沈莹叹了口气道……
沈莹和丫鬟互相扶持着渐渐远去。
李景慢慢转过身来,看着沈莹的背影,心中忽然若有所思。
沈莹和丫鬟说话声音虽低,但李景耳聪目明,这些话一句没落,全听在耳中。
小丫鬟天真烂漫,言辞也许有夸大的成分,但沈莹很聪明这一点是无疑的。
沈正为人精明,头脑清楚。
为什么过继了一个儿子还这么看重女儿,恐怕不仅仅是父爱的原因。
李景觉得,沈莹很可能在沈正出现误判的时候,通过沈夫人出面点醒了他。
而且小丫鬟说沈府除了老爷其余的人都比不过小姐,这话是一个丫鬟能说的么?只能是沈正跟沈夫人说话的时候被小丫鬟听到了。
沈正如此看重一个人绝不会没原因的。
而且通过刚才那段无声的交流,李景自己都认为这个女孩儿确实是了不起。
人才李景是一定会用的,只是怎么让沈正同意女儿来帮李景的忙呢?
李景是现代人,自然不会在意女孩儿家抛头露面,可沈正在乎。
沈莹要是抛头露面等于是败坏沈家的门风,等于说沈正没有家教,沈正怎能忍受这个?
也许只有成亲这一条路了。
可沈莹今年好像还不到十八岁吧?
十八岁在这个时代也许是大龄女青年,可对李景来说,那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孩子,虽然他自己比沈莹也大不了多少,但总有点高中生的感觉。
李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李景眼前一亮,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暗骂自己糊涂。
沈莹完全没有必要非得抛头露面不可,她不是有个丫鬟么。
丫鬟没那么多顾忌,找沈正把小丫鬟要过来,让小丫鬟给自己传信不就行了么?
李景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沈莹能帮他出什么主意,而是要沈莹帮他做一些文字上的功夫。
山上识字的人实在太少,满打满算也就三个人。
沈正、沈莹、沈继先。
其中沈正和沈继先是半瓶醋,账上的功夫没有任何问题,简单的记事也行,但是再深一些的文字就不行了。
但是有些事需要的恰恰是文字上的功夫。
比如说山上要制定规矩,跟土匪们讲解的时候用大白话,可写的时候就不行了。太罗嗦,而用文言体就简练得多。
在这方面沈正和沈继先就不行了。
李景自己也不行。
李景的文化水平倒是不低,可他识的是什么字?现在用的是什么字?
第六十七章 祭奠()
那些繁体字有一多半他都不认识。
尤其用毛笔写字。
李景虽然在闲暇的时候也练习毛笔写字,可李景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写的是毛笔字。
那一个个字写的跟狗爬似的。
有些字就连他自己都要看半天才能认出写的是什么字。
这让他怎么写的出来?就算写出来也拿不出手啊!
李景虽然不在乎什么门面的工夫,可这点脸面还是要的。
沈莹则不同,她可是正经地科班出身,学的是诗词歌赋之类陶冶情操的东西。
沈正让女儿学那个是为了让她能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为以后找婆家用的,跟沈继先等兄弟们学的经商之类的东西截然不同。
至于山上其他人,就不值一提了。
像高奇这样的只能算认识几个字。
而马五等人都是沈正得闲时教的,比高奇还不如。
如果沈莹能够帮忙,李景等于配备了一个文秘。书书写写这一项就能帮李景省却极大的精力。
而且沈莹生在沈家这样的商人之家,从小耳闻目睹,就算没刻意地去学,算账方面的工夫也胜过常人甚多。
日后沈继先出去经商,沈莹完全可以接替沈继先的工作。
琢磨了一会儿,李景忽然哑然失笑。
沈家好像是上辈子欠他似地,出钱,出物,出人,现在李景自己还惦记着人家的女儿,做人好像有些不厚道了。
想了想,李景叹了口气,以后吧!以后再报答沈家!
整理下情绪,李景开始构思下一步该怎么做。
首先必须要把徐家这个祸根拔掉。
尤其是现在杀了徐老三以后。
徐老三被杀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徐家的耳朵里,到时徐家必然会调动一切的力量进行报复。
因此一定要在徐家得到这个消息之前就把徐家的主要人物干掉。
不然的话,只怕山寨根本没有发展的时间。
只是徐家的女婿是彰德知府,弟弟是卫辉知府,要是把这两个人给杀掉的话,只怕会惊动朝廷,必须权衡清楚了才能动手。
李景正琢磨呢,陈大虎,周老虎,刘二愣,陈二虎等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