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安国忙道:“还要靠父亲大人教诲。”

    李景笑道:“这个可不是靠教诲就能行的,关键要靠你自己努力。”

    “孩儿定不负父亲大人的期望。”李安国道。

    李景点点头:“你既然有这个决心,那么到通政使司以后,一定要用心学习。安国,通政使司负责的是全国的地方事务,直接对内阁负责,这可是你绝好的学习机会。

    你上任以后记住一条,那就是多看,多听,少说话,对同僚要谦逊。若是同僚征求你的意见,切记不可不懂装懂,若是觉得同僚的处理方法有误,要私下单独跟他沟通。”

    “是!“李安国忙道。

    李景点点头接道:“我跟你袁伯伯说了,你在通政使司历练几年以后,便放你到地方任职,在地方历练几年以后,再调你进部堂。”

    这时沈莹忽然接口说道:“安国,你父亲为了给你铺路,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你可不要辜负了你父亲的期望。”

    李安国忙道:“母亲大人放心,孩儿定不负父亲的期望。”

    李景摇摇头道:“进了部堂以后对你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要知道各部堂是统筹全国的事务,这要求你的能力更强,首先就是眼光一定要长远,不能只看眼前,等进入内阁,尤其是当了内阁总理大臣以后更是如此。

    如果你只看眼前,那么你会发现,过不了多久,你颁布的政令就会不合时宜,需要修改甚至是重新制定新的政令。

    可你要知道,每颁布一道政令,官员都会有个适应期,老百姓更要有个适应期。等他们刚适应,你又推行新的政令,那官员和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

    渐渐地官员们和老百姓就会不愿理会你的政令,因为反正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更改。长此以往,你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所以,日后你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的长远才行,如果觉得不长远,那宁可维持现状。”

    李安国闻言重重点了点头。

    李景接道:“另外,当了内阁总理以后,还要求你有战略眼光,这个战略包括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显然,这对你的要求更高。

    不过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国家发展和军事战略我都已经给你制定好了,我给你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主要是四项:

    第一项是继续大力推行教育,继续加大力度支持科学院的研究,一定要重视科学人才,不管是大明的还是外国的都要重视,要给他们最好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明的科技领先他国。

    第二项是继续努力发展工业和商业,你应该知道,这些年工商业为国家创造的财富比重越来越大,渐渐地就会取代农业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第三项是继续努力发展农业,要知道民以食为天,无农无以为国,所以哪怕农业为国家缴纳赋税的比重越来越低,也不能轻视农业。

    第四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人口政策不能变。

    安国,你要知道,只要大明的人口不暴增,那么大明就会国富民强,可是一旦人口暴增,那国家的负担便会日甚一日,要不了多久,朝廷就会不堪重负。”

    李安国忙道:“父亲大人放心,孩儿记下了。”

    李景点点头接道:“我接着说军事战略,军事战略其实是为经济战略服务的。我刚才说大明要努力发展工商业,这个工商业便是经济。

    安国,大明现在和外国的商业贸易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几年为大明赚取了大量的财富,可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漫漫的长途海运却严重地制约了大明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量(由于当时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欧洲的商人来大明要绕非洲转大半圈才能过来)。

    如果距离缩短的话,这些年大明对外贸易的利润至少是现在的数倍。那么如何缩短这个运输距离呢?”

    李景从书桌下取出地图在桌上铺开,然后指着地图上非洲和亚洲交界的位置道:“如果我们占据这里,把这里的陆地凿通,那么就可以大大缩短海运的距离。所以占据这里,就是大明的国家战略,这个战略就留给你来实施。”

    回头看了看李兴国,李景道:“这一战,我打算安排你来指挥,但是你要想指挥这一仗得用心学习才行,我不指望你能达到你曹叔叔和你定国大哥的水平,但至少也得有你陈伯伯和刘叔叔的水平。”

    李兴国闻言惊喜道:“父亲准备让我来指挥?”

    李景笑道:“应该说是你哥哥会安排你来指挥。”

    李安国惊道:“等孩儿接任父亲的位置怎么也得三四十年以后吧?这么重要的战略目标怎能拖那么久?”

    李景摇摇头笑道:“用不着等那么久,我不会等三四十年以后才退休,实际上我打算明年你成亲以后就退休,然后把内阁总理的位置传给你杨叔叔,我估计十年以后,你杨叔叔就会把位置传给你。”

    “什么?父亲准备退休?”李安国闻言大惊。

    沈莹等人亦惊道:“老爷今年才四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就要退休?”

    李景笑着点点头:“这是出于两点考虑,第一点,如果我二十年以后退休,那时安国快四十岁了,如果我直接把位置传给安国,那跟皇帝传位于太子有什么区别?这有违我制定内阁制度的初衷。

    要是找个人过渡,至少也得干两任吧,等他两任干完,安国快五十了,比我现在的年纪还大。中间要是有个三差二错,还不定能不能接这个位置。

    我现在退休,那么安国***的时候正是壮年,干二十年,五十来岁退休,还能过几年逍遥的日子,也利于后代***儿。至于第二点,我想好好陪陪你们,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年净受累了,我退休以后,咱们就没那么多心思了,那时我陪你们到处转转,游历一下大明的大好河山。”“老爷!”沈莹和朱徽媃闻言不由放声痛哭起来。

第七百三十二章 识人的技巧() 
轻轻拍打着两人的后背,李景柔声道:“莫哭,莫哭。你们也不要担心孩子们,我都安排好了,内阁这几个人都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朝中新晋的官员也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

    至于军队更不用说了,高奇、柱子、大虎、二愣还有孙猛都是我栽培出来的,文诏不光是我的知己还是老二的岳父,洪承畴和孙传庭还有卢象升我对他们有知遇之恩,其中卢象升正不遗余力地推安国上位,定国和虎头是我的义子,张楚和周老虎等人也是我一手简拔起来的,可以说军中的高级将领全是我的嫡系,老大的根基稳着呢。

    孩子们只需谨记一点,那就是跟这些人保持好关系,只要能维持现在这个样子,莫说我退休,便是不在了,孩子们也不会有任何事情。”

    “老爷!“沈莹和朱徽媃泣声呼道。

    李景接道:“另外,还要注意跟皇上保持好关系,要记住,皇上虽然无权,可他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对皇上一定要尊重。只要皇上的位子不出变故,孩子们便立于不败之地。”

    “是!”众人泣声应道。

    李景摆了摆手,止住众人哭泣,然后对李安国道:“最后我要告诉你,如何做一名合格地领导者。”

    李安国闻言急忙擦去眼泪凝神倾听。

    李景见了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作为一名合格地领导者,你必须要学会识人。那么如何识人呢?我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忠,这个忠可不仅仅是对你个人忠心,更重要的是要对国家忠心。只要对国家忠心,哪怕他不忠于你个人,这样的人也可以使用。”

    “只看重一个忠字么?不需要看这个人的品行么?”李安国疑惑地问道。

    李景笑了笑道:“一个人能忠于国家,那他的品行能差么。你要明白,官员忠于国家,那他就不会贪。军人忠于国家,那他就不会投降。”

    “孩儿受教。”李安国忙道。

    李景笑了笑接道:“你学会识人以后,还要学会用人。要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国家那么多事情,靠你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考虑周全。

    所以你必须学会用人,当你选定人选以后,要学会放权,不要什么事情都过问,否则就会限制他们的才能发挥。

    但是这么多人,他们的意见很可能跟你的意见相左,这时,你一定要学会包容,不要强迫别人跟你的想法一致,哪怕你是对的,也要容忍不同的意见,千万不要觉得意见不同,就把他当成你的政敌。

    那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政敌呢?

    就是他不光要把你打倒,还准备要你的命,这样的才算是政敌,对这样的人,那就不要手软。

    另外,当你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以后,切忌利用情报部门监视下属,那会令你的下属人人自危,从而不信服你。”

    李安国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李景轻轻拍了拍李安国的肩头:“识人用人是门很大的学问,我刚才说的这些,算是我执政这些年的一点心得,有些只是一隅之见,未必就是正确的,最终如何识人用人,还要靠你自己领悟。但是有一点你必须谨记,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是!”李安国忙道。

    李景转头看向李兴国:“你可能不太理解我为什么没把你送去军校,而是要你从一名小兵做起。”

    “是!孩儿确实不太明白,因为从军校出来就是军官,而孩儿从一名小兵当起,不知要几年才能当上军官。”李兴国回道。

    李景笑了笑:“呵呵,你是不是觉得上军校,当了军官会更容易晋升?”

    “是啊!现在大明那些中级军官大多都是从军校出来的。”李兴国忙道。

    李景摇摇头道:“你错了,这些军官之所以晋升快,是因为他们赶上了好时候,这些年大明一直在对外作战,这些低级军官都是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可是以后大明可就没那么多仗可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