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之下,陈大虎等人虽然也是一方统兵大将,但是由于在军区担任的是副职,因此军衔便比上述八人低了一格。
将爵位和军衔名单拟好,李景和朱由检便将诸将召集起来准备封爵授衔。
不想,还没等朱由检把高奇和曹文诏的爵位封完,便遭到了两人的反对。
高奇和曹文诏一致认为,李景是一等公,两人万万不能跟李景比肩,自请降等,二人的提议随即得到诸将支持。
见众人极力反对,朱由检顿时面露为难之色,因为如果给两人降等,那么其余诸人也要随之降等,而爵位最低的三等男爵,就授不到爵位了,显然,这对这些将领是不公平的。
听了朱由检的解释,高奇和曹文诏当即表示,如果无法降等,那就提高李景的爵位,给李景封王,总之,必须彰显李景在大明独一无二的地位。
听了高奇和曹文诏的提议,朱由检不发一言,只是把目光看向李景。
朱由检心里很清楚,封不封王不是他说了算的,而是要看李景的态度。李景莫说要他封王,便是要他的皇位,他也无可奈何。
不过李景一直以来都明确表示,他绝不会封王,以前下面的将领私下商议要奏请朱由检给李景封王,被李景得知以后,狠狠地处罚了这些将领。
在处罚了那些将领以后,李景又多次警告下面的将领,绝不许提封王之事,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李景之所以坚决不同意封王,是因为李景很清楚封王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收不回去了。下面的将领看到李景接受封王,那么下一步他们就会要求朱由检将皇位禅让给李景。
由于李景多次严厉警告下面的将领和官员,因此无人敢向朱由检提议给李景封王,但是今天因为要给立功的将领封爵,李景封王的提议终于被摆上了桌面。
见众人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李景起身在殿内慢慢踱起步来。
过了良久,李景终于说道:“降等肯定是不行的,降等就意味着否认下面将士们的功劳。可是高兄弟和曹兄弟又执意不肯与我同一爵位,看来只有我封王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然如此,那我就接受封王好了。”
听李景同意封王,朱由检的心慢慢沉了下去,而诸将却一脸欣喜之色。
不过李景随即接道:“但是有一样,封王有违我的本意,既然你们执意要皇上封我为王,那自即日起,我便辞去一切职务,做一个山野闲人。”
众人闻言大惊,齐声呼道:“大帅,此前您已辞去内阁总理之职,若是再辞去大都督之职,那以后谁带领我们中兴大明。大帅!此意万万不可啊!”
李景摇摇头微笑道:“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尽除,我以前制定的制度已经卓见成效,可以说大明已经走上了正轨,这个时候有没有我已经无所谓了,只要你们同心协力,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笑了笑,李景接道:“其实半年前我就有意辞去一切职务,只是那时你们尚未回京,我若辞去军职,怕你们不知情由,做出一些对国家不利之举,因此只辞去了内阁总理之职。
现在你们回京,知道辞职乃是我自己的意思,想来不会再做出鲁莽之事。唉!我本来想等安国婚后再宣布此事,不过你们今日提议皇上给我封王,那就提前告诉你们吧。顺便把你们的职务也给安排一下。”
高奇和曹文诏等人闻言,忽然跪倒在李景面前,急声忽道:“大帅!大帅!为什么要辞职啊!大明真的离不开您啊!”
李景轻叹一声,俯身将高奇等人扶了起来:“兄弟们都起来,你们坐下,听我慢慢跟你们说。”待众人坐定,李景摇摇头叹道:“这一年多以来,我不时听到有人在召唤我,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总感觉要离开你们了,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必须把后事交代清楚。”朱由检等人闻言大惊:“什么?有人在召唤大帅?什么人如此大胆敢给大帅下魇镇。”
第七百三十五章 离京()
李景笑了笑道:“绝不是魇镇,你们可以看出来,这一年我没有做过一件糊涂的事情,若是魇镇,我怎能如此清醒?
其实,最初的时候我以为是我练功出了问题,可是我停止练功以后,这个召唤的声音依然不时出现,而且随着这个声音越来越清晰,我感觉它更像我心里的声音,可能是上天在警示我的寿命已尽吧。”
“不会的,大帅如此年轻,而且身体状态这么好,怎么可能是寿数到了?”高奇等人急道。
李景笑道:“便是寿数到了,又有什么?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我这些年做的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便是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摆摆手,李景笑道:“好了,不说这个了,你们听我说。我辞职以后,大都督之职由文诏兄接任。”
看了看高奇,李景接道:“其实本来我是想让高兄弟接任这个职务的,不过现在军队的行政事宜由兵部主管,大都督只管打仗,而打仗显然文诏兄更擅长一些,所以我思之再三,将兵部交给高兄弟,让文诏兄接任大都督之职。”
高奇闻言连连点头:“文诏兄确实比我更擅长作战。”
李景笑了笑道:“高兄弟长于谋划,所以这个参谋部还是要交给你。”
高奇忙道:“兄弟定当辅助文诏兄处理好作战事宜。”
李景点点头接道:“不过文诏兄还兼着北军的大都督,恐怕有些事情忙不过来,我看让定国给文诏兄当副手吧!这些年定国一直跟着文诏兄南征北战,定国的能力,文诏兄是最清楚的。”
曹文诏连连点头:“定国的能力年轻一辈无人可及,日后大都督之职非定国莫属。”
李景笑了笑,随即叹道:“这些年,变蛟一直镇守地方,直到前年才随彦演兄赴西北作战,我估计他心里没少抱怨我,你现在接任大都督,事务繁忙,北军的事务可能顾不过来,我看把变蛟重新调到北军任副都督吧。”
“大帅,变蛟是老曹的侄子,老曹对他最是了解,这孩子是知道轻重的,他知道大帅让他镇守大同,是让他看护京城的西面门户。”曹文诏忙道。
李景摇摇头:“我心里有数儿,变蛟擅攻,让他坐镇地方是屈才了,可是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所以变蛟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吧。”
摆摆手,李景接道:“好了,职务我就调整这几个吧,你们若是觉得哪里不妥,以后自己看着办吧!”
曹文诏看了看高奇,忽然转向朱由检道:“皇上,臣请皇上册封大帅为大明三军大元帅,请皇上恩准。”
朱由检可不傻,自然知道就算李景什么职务没有,这大明还是由李景说了算,曹文诏让他册封一下,不过是要个正式的名义罢了。
因此,朱由检毫不迟疑,当即应道:“准!朕即刻颁下诏书,册封李兄为大明中兴王,兼任大明三军大元帅,大明所有军队悉由李兄指挥。”
曹文诏笑道:“谢皇上。”
李景闻言笑道:“你们啊!别跟我整那些没用的,我说了辞职就是辞职,以后大明所有的军政事务,我再不过问。我也累了,就让我歇一歇吧!”
轻轻拍了拍手,李景笑着接道:“好了,还有两日便是犬子的成亲之日,届时,李某恭迎诸位大人光临。”
“大帅!”众人起身呼道。
李景笑了笑,和朱由检将代表爵位的丹书一一交给众人,又把代表诸人军衔的金印一一分发众人。
在场诸人都跟李景相识多年,对李景的脾性都十分了解,知道李景一旦做了决定,就不会再更改,众人均知,这次封爵授衔,基本上就是李景经手的最后一件公务了。
看着李景缓步离开皇宫,朱由检和曹文诏等人不约而同,齐齐跪倒在地,泣声呼道:“大帅!保重啊!”
……
崇祯二十年三月十六,李安国和长平公主大婚之日,李景当众宣布辞去大明所有军政职务,任朱由检和百官如何求恳挽留,李景始终坚持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婚宴祝酒时,李景对百官说道:“李某执政整整十年,自问所做一切问心无愧!今大明百业复兴,眼见中兴有望,望诸君共勉!”
随后李景命人把自己书房挂的一幅字取下,交给杨柳风等内阁大臣道:“这是节寰公当年为我写的一幅字,今天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谨记先生教诲。”
杨柳风等人接过慢慢打开,只见横幅上书:“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杨柳风等人接过横幅,郑重向李景承诺,绝不违背先生教诲。
……
李安国和长平公主大婚次日,长平公主晨起给李景和沈莹敬茶之后,沈莹当着所有家人的面儿,将几口箱子并一串钥匙交给朱媺娖,然后命她将箱子打开。
朱媺娖依言将箱子一一打开,只见箱子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本本账簿,却是李家产业的总账。
沈莹将李家产业的总账并钥匙交给朱媺娖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显然朱媺娖也明白这一点。
朱媺娖从小在李家由沈莹和朱徽媃抚养,跟沈莹和朱徽媃情同母女,回京以后,朱媺娖虽然搬到皇宫居住,但每过三两日便会来李府给沈莹和朱徽媃请安,经常遇到沈莹和朱徽媃处理商务。而沈莹和朱徽媃也不背着朱媺娖,甚至还借这样的机会教导朱媺娖处理商务。
因此朱媺娖对商务并不陌生,同时对李家有多少产业也非常清楚,朱媺娖知道李家光景记钱庄的几处秘密金库就藏了一千多万两黄金和数千万两白银,其他产业的价值也有数千万两银子。
作为大明的第一公主和李家的长媳,朱媺娖对钱什么的当然不太在意,可是沈莹突然把这么多钱,这么多产业都交给她掌管,朱媺娖心中之震撼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