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徽媃本就闲的发闷,李景让她做事正合她的心意,而且她深知李景的性格,只要决定做某件事,那就是雷厉风行地去做。

    想到此,朱徽媃便不再迟疑,对徐光启和孙元化二人福了一礼道:“两位先生,妾身不懂修建教堂,还请两位先生从京里请几位明白人过来指点。”

    徐光启和孙元化闻听连连点头。

    这事儿并不为难,让那些传教士来修教堂,那些家伙还不马上屁颠屁颠地过来。

    徐光启和孙元化正要告辞,朱徽媃忽道:“两位先生,修建教堂对教廷传播教义可是一件大好事,难道教廷一点钱不出吗?”

    徐光启和孙元化闻听愕然,她怎么知道教廷有钱?

    随即恍然,天主教教众无数,要是没钱才出鬼了,朱徽媃如此聪慧,能看出教廷有钱自是一点也不奇怪。

    徐光启和孙元化两人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苦笑。

    徐光启道:“我这便给朋友写信,备说这里的情况,估计教廷肯定会出一部分钱。”

    朱徽媃微笑颔首。

    徐光启和孙元化急忙告辞。

    事情果如朱徽媃所料,徐光启给朋友去信不久就收到回信。

    信里说马上派人给教廷去信,并说教廷肯定会拿钱出来,问这边能不能先开工,等教廷那边的钱送过来再还上。

    听到这个结果,李景笑着对朱徽媃道:“你啊!这事儿做的本末倒置了,跟他们要钱干嘛?如果不要钱,他们直接就过来了,现在倒好,等着批钱呢。”

    朱徽媃笑道:“却是妾身想的不周,妾身这便让徐先生给他们去信,让他们先过来修建教堂。”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

    其实李景知道朱徽媃为什么跟教廷要钱,修建一座教堂需要的花费肯定少不了,平阳府现在到处都在花钱,能省当然要省,何况那些外国鬼子的钱不拿白不拿。

    因此,虽然李景批评朱徽媃此事做的有些本末倒置,但并未真的怪责。

    徐光启再次去信后,过了半月,绛县这边迎来一批新的客人,二十多名传教士。

    这些传教士到来以后,急火火地就问徐光启何时开建教堂。

    见这些人如此性急,李景笑了笑,看来朱徽媃处的主意确实不错,建教堂之事确实扯动了这帮人的神经。

    实际上,李景这边并未完全等待,在跟这些传教士通信的这段时间里,李景已经让徐光启选好了地址,同时让人准备材料。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个道理李景还是懂得,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让人一看就知道确实是实心实意地要建教堂,那这些人想不留下都难。

    同样,那些传教士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建筑教堂的图纸都准备好了。

    看到这些传教士竟然拿出建筑图纸,李景顿时重视起来。

    明朝时期进行某项建筑时,大多是没有图纸的,一般都是画个类似于效果图那样的东西。

    建筑图纸,那绝对是专业人士才能画出来。

    看到这些图纸,那说明这些传教士里面肯定是有专业人士的。

    要知道建筑图纸涉及到很多学科,最基本的是几何学,然后还有物理学,美学,建筑学等等。

    懂这么多学科的人恰好就是李景需要的。

    而且这些图纸里不仅仅只有教堂,还有医院,孤儿院等等附属建筑。

    这说明这里面的人有懂医的,要是不能治病,怎么可能建医院?

    外国人治病的方法,后世一般称为西医,最擅长的是外科,正好跟中医的内科相结合。

    场地选好了,图纸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开工。

    不过在动工以前,李景动了个心眼儿,那就是让传教士修改了一下图纸,把教堂的面积缩小了很多,然后把医院和孤儿院的面积扩大了。

    对此李景的解释是,现在平阳府这边还没有信徒,要慢慢发展才行,那么建这么大的一座教堂没有用武之地,不如扩大医院的面积,让这里的老百姓受益,同时让老百姓能切实体会到天主的恩惠,这样老百姓才会信教。

    对此众传教士们都深以为然。

    这些人来大明不是一年两年了,知道在明朝想要发展信徒是件多么为难的事情,李景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只有让老百姓体会到信教的好处,老百姓才会入教。

    他们知道,中国人向来是很实在的,中国人在信仰方面跟外国人完全不一样。

    外国人信仰上帝也好天主也罢,都是无条件的,但是中国人的信仰却是有条件的。

    在中国最大的宗教是佛教,老百姓信佛是希望佛祖或者是菩萨能够保佑他们。

    比如说没孩子的信送子观音,没钱的供奉财神,家里死了人的找地藏王菩萨,总之是要有回报的。

    说白了,想让中国的老百姓信教,必须得有好处,没有好处,你就算说破大天他们也不信。

    而天主教传播的教义,信仰上帝是不求回报的,因为上帝是主,是神,信仰上帝是应该的,显然这种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至于信仰有没有回报,老百姓自然会给自己找若干的理由来解释。

第225章 黄河决口() 
对于中国人的性格特点,这些传教士早就摸清了,因此他们也开始改变以前那种喋喋不休似的传教方式,开始给老百姓施以好处。

    施什么好处呢?最容易见效的当然是给老百姓治病。

    他们知道中国的老百姓大多是没钱治病的,如果他们能治好老百姓的病,那么对老百姓说这是上帝在救治他们,那打动这些老百姓就容易的多。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确实有效,最早那一批信徒就是这么拉进来的。

    第二个办法就是收养孤儿,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嘛!

    传教士们收养了孤儿以后,就给这些孤儿灌输上帝的理念。

    小孩子懂什么?听了自然信以为真。于是受洗入教,待过了几年长大了,便是教会忠实的拥趸。

    从本意来说,传教士们做的这些事情只是为了拉人入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因此受惠,用后世的说法就是这些人做的是公益事业。

    不过这些传教士们来华并没有带多少钱,虽然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可因经济所限能救治收容的人也是有限。

    现在李景要扩大医院规模和孤儿院的规模,那必然要拿一笔钱出来,因此为了日后的传教事业,这些传教士们自然没口子答应下来。

    实际上,以前李景也收养孤儿,也免费给一些看不起病的穷人治病,但是随着他的事情越来越多,很多事情已经顾不过来,而且下面也没有那么多人有时间来做这件事。

    现在传教士要做这件事,正符合李景的意愿。

    教堂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成的,传教士也没必要整天在工地里待着,闲暇之余,徐光启便把他们拉到自己的科学院去,让他们把自己所知的知识写出来,并教授给科学院的学生。

    当然,为了让这些人用心干活儿,徐光启是给报酬的。

    与此同时,徐光启做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翻译《几何原本》的后几卷。

    以前徐光启只翻译了六卷,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搁置下来。现在一心要做科学院,自然要把剩下的部分翻译出来。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五月中旬。

    这时天气突变,连续多年干旱或者是雨量不足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忽然开始下雨。

    看到下雨,老百姓们是欢呼雀跃。

    但是最后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雨越来越大,而且持续不停,原本干旱的土地已经变成涝地了。

    好在平阳府这边李景大力修建水利设施,排水比较顺畅,另外李景在平阳府一带大力推行种植马铃薯,红薯和玉米,由于马铃薯的生长周期短,这时已经可以收获了。

    红薯相对晚一些,至少还得一个月才能收获,而玉米则要更晚一些。

    对于粮食问题,李景是无比重视的,看到大雨持续不停,李景命令所有的官员全部下到田间去视察涝情,并组织水利专家研究应对措施。

    在李景的严令下,平阳府上下各级官员各个神经紧绷,如临大敌,同时在李景的带领下宛如一台机器,高速地运转起来。

    套用现代一句话就是哪里有险情,官员们就出现在哪里。

    同时,李景派出大量的士兵帮老百姓抢险救灾。

    平阳府上到知府,下到老百姓万众一心,共抗洪涝灾害,可以说有史以来,平阳府从来没有这么齐心过。

    眼见大雨渐渐止歇,李景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这一日,李景难得地睡了一个午觉。

    “启禀大帅,河南有急报,袁先生,沈先生等人正在书房等候大帅。”一名亲兵忽然进屋推醒李景说道。

    听说河南急报,袁可立和沈正来找自己,李景一惊,匆匆从床上爬起来,疾步来到书房,只见袁可立,沈正两人在屋里来回踱步。

    见一惯波澜不惊地,临危不乱的袁可立居然开始踱步,而且脸上露出紧张的神情,李景大惊。

    急忙扶着袁可立和沈正两人坐下,李景说道:“出了什么事,先生为何如此紧张?”

    袁可立摇摇头,叹了口气道:“刚才收到河南的急报,黄河在孟津,中牟,曹县均出现决口,洪水泛滥,波及数百里,尤其陈留,许昌两地,平地水深丈余。无数人丧于洪水之中,现在河南已是百姓饥荒,尸殍遍野。济民,咱们调拨一批粮食去河南赈灾吧!”

    李景闻听默默点头。

    其时黄河的河道走向及入海口跟后世的完全不同,明朝末期,黄河下游水道乃是经开封,商丘,徐州,宿迁夺淮河水道入黄海。

    刚才袁可立所说的中牟和曹县均在开封辖内,而陈留一带,就包含了袁可立的老家睢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