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群男人,竟然害怕一个女人,这种事情几百年来也不准有一回,也怪不得草原上的人会反对圣武太后,现在想想,也确实情有可原。
“顾大人,若是没什么事情的话,我们就先告辞了。”
顾朝安点了点头,但是也指着另外一个人说道,“沈大人,您留一下吧,我有些事情想要跟您商量一下。”
沈康当场愣住了,同时脸色变得很是难看,这么多人都来了,怎么单单就叫住了自己?可是一想到刚才的情况,似乎也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上前说话了,既然如此,不留下自己,又能留下谁呢?
“此次出兵,需要布政司方面配合一下,这些事情,还是应该跟您商量一下的。”
听他这么一说,沈康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同时脸色也变得放松了一些,其他人离开了这里才有些后知后觉的害怕,但是一想到被留下来的人不是他们,随即又感到了一阵庆幸,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敢跟着沈康干这种事情了。
他们本来听说了北莽出兵的事情之后,心里虽然有些意外,但是大部分人绝对没有想到过来兴师问罪,更不会当面跟顾朝安争辩,可是沈康这个家伙,却偏偏要说,顾朝安这是要准备夺权了,如果没人反对他的话,那么这就说明没人入他的法眼,所以下一步的动作,必然就是清除异己,提拔自己的人手上来。到时候,只怕是在场的所有人,都要被赶走了。
经过沈康这么一说,其他人这才着急了起来,并且也开始串联起来,一起找到了顾朝安的门上。
顾朝安看着沈康,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才问道,“沈大人,我记得您是柳先生的门生吧?”
沈康点了点头,说了一声是。
“柳先生也算是我们北莽草原上的人杰,圣武太后对柳先生的评价,一直都很高,说他是北莽自变革以来,出现的第一位旷古明示的大人物。”
沈康不知道顾朝安怎么一下子就开始说起柳先生了,所以也只好跟着点头,但是并不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柳先生的门生,现在也遍及北莽草原了,刚才前来的十几个人,似乎全都是您的同门吧?”
沈康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确实,我们都是在柳先生门下”
“这就对了,”顾朝安朝着他走了过来,然后走到跟前说道,“我收到密信,说北莽朝廷当中,正有人收买人心,企图拉帮结派,蛊惑朝纲,不知道这件事情跟沈大人又没有什么关系?亦或者,您也是受到了小人蛊惑,所以才会”
“顾大人!您不能这样冤枉人啊!”
沈康猛然退后一步,义正言辞地说道,但是看他的眼睛,几乎已经快要红的渗出血来了,顾朝安一看便知,这个家伙刚才说话的时候一直都在挑衅找事,其他人也都是在听到了他的话之后才开始说话的。
这事儿没有他在其中掺和才怪了!
但是沈康这个人,平时就胆小怕事,布政司的事情,他也一直都挂着闲职,也就是看中了他是柳先生的门生这个身份,才给了他一个官儿做做,这样也好显得北莽朝廷爱才惜才,千金买马骨这种事情,任何一个朝廷都会做的,更何况还是身处变革当中的北莽。
因此,现在猛然看到沈康竟然会带着一众人让你找上门来,这让顾朝安大大吃了一惊,但是随即也就猜到,这件事情,沈康倒是不一定能够想得出来,但是在他的背后,未必就没人给他指点。
但是这么一来,那可能性就太多了。
果然,顾朝安这么一问,沈康也就蒙了。
他面如土色想了一会儿,然后苦着脸子说道,“顾大人,我也就是在集市上的时候,听人说了这么一句。那是一个说书的人。”
“那个人现在在哪儿?”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守城()
很可惜,顾朝安虽然基本上猜对了这件事情,沈康的背后也的确有人指点,但是这个说书先生,却没有找到,那里的茶馆儿,也早已经没了人,现在是一个瞎子在拉二胡。
茶馆的老板说,这里的人每天都会换的,能够在这里连续几天不走的,已经算是常客了,因此,到底是哪个说书人,哪天来的这里,谁心里也都没个数儿,所以也就基本上找不到了。
顾朝安回头想想,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因为这件事情远比他想象当中的还要复杂。
按照最简单的事情来推断,那就是有人在沈康的耳边吹闲风,因此鼓动他过来找顾朝安的麻烦。
这种问题自然也是最好解决的,找到这个人,然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
可现在偏偏就不是这种状况了。
集市上,人多嘴杂,可能沈康听到了一句什么,所以就会下意识地想到了顾朝安的身上,这种事情看起来只是偶然,但是深究起来,这种才是让人感觉最可怕的地方。
这得是将北莽朝廷研究的多么透彻的人,才会想到这种办法啊。
就算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唯一能够追查到底的根源,也就落在了沈康的身上,线索到此为止,一切事情也将终结。
顾朝安心里很是不甘心,上一次神王跟他说了北莽的商业问题,他就觉得朝廷当中很可能有人已经跟这些外国的私人钱庄有了勾结,但是因为自己不懂这方面的事情,所以又不太好下手查证。
现在又看到沈康这种情况,他一下子将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
会不会这些人已经盯上自己了,甚至还想要直接把自己给搞下台,这样也好实施他们的计划?
细思恐极之后,顾朝安立刻提笔给圣武太后写信,告诉他最近北莽草原发生的事情,同时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担心。
北莽朝廷当中,很有可能已经形成了一股以破坏北莽商业,扰乱北莽朝纲的一群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从内部分裂北莽,进而占领和破坏整个北莽草原。
他在密信当中,还同时阐释了自己的分析,而他最为怀疑的人,一个是大楚,另外一个,就是北莽的那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图文部落。
这个部落一直都是顾朝安的心病,而他也不止一次地跟圣武太后说起过这件事情,但是后者的态度,并不十分坚决。
顾朝安可以理解,她已经做出了太多离经叛道的事情了,而土温部落是跟天可汗关系最近的部落了,本来天可汗现在都已经离死不远了,若是在这种时候还拿土温部落动刀子,只怕草原人就真的看不下去了。
好,这种事情那就先放一放。
同时,顾朝安也在信中提及,“若是太后不方便动手,孟然可代为出手。”
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这封信送出去之后,顾朝安的一点儿心病,也算是稍微得到了一些缓解,但是他对于北莽草原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却始终不是很满意。
对此,他也加强了北莽都城的巡逻保卫力度。
而刘轱辘带着十万兵马进发北凉的消息,也很快地送到了乌哲将军和神王的手里,这两个人对于此消息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乌哲将军自然很是高兴,北莽大军越多,才越是有机会能够赢得这场战场,但是神王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当然认为北莽出兵是好事,但是,这十万兵马是不是有点儿太多了?
北城军和北莽军之间想要找到一个可以维系的平衡,那自然只能在兵力数目上下功夫了。
北城军兵力只有两万,虽然还在想办法从北城帝国调兵,但是一时半会儿,定然没有什么起色,在这种情况下,北莽一口气扔了十万兵马过来,莫不是想要速战速决,然后瓜分北凉?
这种担心他跟周佛海说了一下,后者倒是很乐观。
“大楚也不是泥捏的,北莽虽然厉害,但是还没这么大的口气。神王尽管放心,咱们联手,本来就不是为了跟谁争抢土地,我们只要保住灵空山,就是胜利,至于其他的,能咬掉多少,就能够占多少地方的便宜。”
说完,他又补充道,“神王,您别忘了,北凉这么大地方,无论是北莽还是大楚,谁都没办法一口吃下,一分为二,他们也费劲,他们自己的事情,还没处理好呢,也不太可能将太多的精力放在这里。”
神王点头,他觉得周佛海的话很有道理。
随即,叶陵的心情就放松了一些,再看这件事情的时候,观点也就变得积极了。
而另一边,大楚的探子将消息送回来的时候,诸葛青锋还在打算着何时进攻北凉王宫,他原本的打算就是速战速决,因为中途出了一点儿意外,所以才拖到现在,现在回过神儿来,自然还是要执行原来计划的。
但是现在忽然收到了这么一条消息,这就让他有点儿犹豫了。
他的观点跟叶陵的有点儿一致。
十万人?
这北莽出兵的人数,是不是有点儿太多了?
这一下子,他对自己的计划也有点儿犹豫了。
他犹豫的,倒不是对方的兵力多少的问题,而是对方的的打算,到底如何?说起来,也不担心对方的打算如何,他是在想,北莽到底有几分心思,要吃掉北凉的多少土地?
北莽让出长城一线的包围,算是跟康国之争的补偿做出了回应,现在大楚要吃掉北凉的一半土地,他们不会不同意吧?
想到这里,诸葛青锋对于北凉王宫的进攻,一下子兴趣没有那么大了。
若是能够坐下来好好商量一番,圈地画押,省下来的兵马,做什么不好,为何还要白白牺牲呢?这太不划算了。
年轻的诸葛青锋,终于也意识到了战场上的残酷。
深入敌人腹地的直接威胁就是,兵源的不到补充,死一个少一个,大战之后,伤亡就更是惨烈。
没了人,拿下了土地,也守不住。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进步()
一时间,除了北凉还在颓唐的气氛当中自怨自艾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