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苏关系内幕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效的反对措施。”
    10月31日,他评论说,发展中英合作“会成为某些人不舒服的原因。”1979年11月1日,在英格兰银行
总裁举行的午宴上,华再度指出:“某些人想谋求世界霸权”。
    11月3日至6日,华国锋访问了意大利。访问期间,华会见了意大利共产党(该党经常与苏联党发生争执)总书
记恩里科。贝林格,会见了意大利总理弗朗西斯科。科斯哥。在访问意大利期间,或在西欧之行的各站,中国代表团同
西欧四国签订了许多经济或其他协定。在多个场合,华清楚地表明,中国希望扩大同西欧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据1
1月2日华在英国作的评论认为:从政治上说,欧洲之行的目的并不是同西欧结成同盟,而是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
见。
    1979年12月以后,东西方关系的气候恶化了(1979年12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决定在西欧部署美国中
程核导弹,苏联出兵阿富汗)。这种恶化的气候为中国增加同西欧的对话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与此同时,出于政治原因
或者为了促进西欧国家或公司同中国发展贸易而进行竞争,中国对平衡它同美国和日本的联系也极感兴趣。
    1984年5月30日至6月16日,中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对西欧进行了访问。他访问了法国、比利时、瑞典、丹
麦、挪威和意大利。在他动身前往西欧前夕,赵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将始终“支持西欧为使西欧本身的强大而作的努力”。
5月30日,在法国议会大厅发表演讲时,赵极力主张两个超级大国“都采取克制的态度,停止部署新的核武器,并进
行认真谈判,为实现大幅度削减核武器作出各自应有的努力。”他还说,“一个奉行独立自主政策的中国同一个把命运
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欧洲之间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合作,肯定将对缓和国际局势,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崇高事业做出重大的
贡献。”在赵的整个西欧之行期间,中国与欧洲国家又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协定。

    第十四章 后勃列日涅夫时期
    (1982年~1984年)
    1982年11月,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逝世,尤里。安德罗波夫接替勃列日涅夫的领导职务。自勃列日涅夫逝
世以后,中苏两国的关系平稳地发展着。
    中苏两国的贸易关系得到了扩大,文化和体育交流更为频繁。与此同时,中苏每半年举行一次副外长级会谈(从1
982年开始),讨论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会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因为中
国一直坚持在大范围内维护本国安全的立场,这包括: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结束苏联对越南的支持、削减苏联在中国边
境地区的武装部队。另一方面,苏联谈判代表则希望谈判应限于纯粹讨论双方悬而未决的问题。
    80年代初,中美关系恶化(见第十章)之后,北京政府似乎要在两个超级大国中间保持中立。这一时期,中国的
对外政策强调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立场。1983年下半年,中美关系有了改善。中国领导人没有像美国人
那样高唱反苏调子。但是,中国人的其他做法,加剧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例如,中国发展同东欧、西欧以及日本的关系,
并把这些国家当作抗衡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砝码。再者,1984年上半年,中越又在边境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中国
的行动遭到了苏联的抗议。苏联声称中国侵略了越南。
    1984年2月,安德罗波夫逝世,康斯坦丁。契尔年科接替了安德罗波夫的领导职务,他对中国采用了一条强硬
路线的政策。许多重要事件表明了苏联政策的趋向,这包括:使东西方关于削减中程核导弹的谈判陷入僵局(1983
年11月苏联停止进行这种谈判);1984年初,苏联对阿富汗发动了新的攻势;1984年7月,苏联抵制参加美
国洛杉矶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上述事件减弱了改善中苏关系的势头,但是,这些事件并没有能够阻止中苏关系的改善。1984年7月,中国外
交部副部长钱其琛访问了莫斯科。
    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的讲话(1982年3月)
    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勃列日涅夫反复强调,苏联已主动提出再次
举行中苏边界谈判。这方面的内容在苏联2月1日的照会中也曾提到过。此外,他呼吁中苏应该实现关系正常化。《金
融时报》把勃列日涅夫的讲话描述为,是“自中苏两国存在边界争端,特别是1969年中苏边界战争以来最明显的和
解姿态”。
    勃列日涅夫说,“我党和苏维埃国家在苏中关系问题上采取的原则立场已在苏共二十五大和二十六大的决议中作了
明确的阐述。我想在这里补充如下几点:”第一,尽管我们过去和现在都公开批评中国领导所奉行的政策(尤其是对外
政策)中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与准则的观点,但我们从来也不想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部生活。我们过去没有否
认,现在也不否认中国存在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虽然北京在世界舞台上同帝国主义的政策相呼应显然违背了社会主义
的利益。
    “第二,我们过去和现在从未以任何方式支持所谓”两个中国的概念“,过去完全承认、现在仍然承认中华人民共
和国对台湾岛的主权。
    “第三,从苏联方面来说,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过任何威胁。我们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对中
国提出任何领土要求,并准备在任何时候继续就现存的边界问题举行谈判,以便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我们还
准备讨论关于在加强苏中边界地区的相互信任方面采取可能的措施的问题。
    “第四,我们清楚地记得那个友谊,与同志般合作的纽带将苏联和人民中国联结在一起的时代。我们从不认为我们
两国间的敌对和疏远状况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愿意在不带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就双方可以接受的,在互相尊重彼此利
益、不干涉彼此事务和互利的基础上,当然是在不损害第三国利益的情况下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达成协议。这将既涉及
到经济、科学和文化关系,也涉及到政治关系,但是这要看双方将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采取某些具
体步骤……”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作了评论。他说,“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
对中国的攻击。
    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改善关系的障碍(1982年5月~9月)
    1982年3月13日至21日,苏联外交部远东司司长米哈伊尔。贾丕才(1982年12月被任命为外交部副
部长)访问北京。这是继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后,中苏两国外交部的第一次接触。尽管官方把贾丕才的北京之行说成是应
苏联驻华大使的邀请而进行的私人访问,但是,贾丕才同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于洪亮举行了会
谈。根据非官方报道的消息透露,1982年8月,于洪亮访问了莫斯科,商谈重新恢复中苏边界争端的谈判事项。9
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一旦一切安排就绪,中苏即恢复中苏边界谈判。
    1982年春夏两季,中苏两国的接触增多。4月份,两名中国科学家参加了在杜尚别(苏联塔吉克斯坦的首府)
举行的国际专题讨论会。6月份和9月份,苏联运动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体育比赛。7月份,两名苏联经济学家访问
北京,这是自1966年以来,苏联经济学家第一次访问北京。
    然而,双方都未能采用更为灵活多变的立场,中苏重新举行双边谈判的步骤未能实现,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中国发言人重申,改善中苏关系存在着三大障碍:①苏联在蒙古和中苏边界部署了大量的苏联军队。②苏联武装干涉阿
富汗。③苏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中国发言人声明,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然而,据日本的军事信息透露,据估
计,中苏两国在边境地区都集结着大量的军队,其中,苏联军队有45万人,中国军队有150万人。苏联谈判代表指
出,中苏谈判应局限于讨论双方悬而未决的问题,不应该涉及到影响第三国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双方在各自的政策声
明中,都反复强调了上述的立场。
    当贾丕才访问北京时,1982年5月20日《真理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苏联对中国没有领土或其他要求。
苏联任何时候都准备继续举行边界谈判。但是,文章批评中国“拒绝支持和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拒绝支持和援助印度
支那各国和阿富汗。中国单方面要求苏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边境地区撤走武装部队,承认自己”有权“向苏联领土扩
张。文章评论道:”中国罗列了解决中苏边界争端的各种各样的先决条件,这表明,从中国方面来说,中国并不希望找
出一条走出中苏关系在此时已进入死胡同的路子“文章署名为伊戈尔。亚历山德罗夫(这是苏联发表半官方政策声明的
常用笔名)。
    1982年9月12日,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主席一职已被废除)。他在讲话中多次要求苏联:减少部
署在中国边境地区的苏联军队,停止支持越南占领柬埔寨,从阿富汗撤军。1982年9月1日,在胡耀邦为中共党的
第12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胡谴责苏联和美国是“霸权主义。”在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中,去掉了“两个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苏联现代修正主义”的提法,而在前一部党章里,曾包含有这些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