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刀魂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尽收川蜀之地,更可以以川蜀为踏板,进攻宋国的京湖、两淮战区,从而一举灭掉宋国。

    不过,蒙古人显然低估了宋军的守城能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蒙古军队每日派兵强攻,但在钓鱼城守军弩箭火器的款待下,他们连钓鱼城外城都没登上去过,反而死伤惨重,减员非常明显,几乎拼光了两个万人队,更有多位将领阵亡。

    宋军一方齐心守城,将士用命,王坚张珏等沙场老将指挥有方,一次次挫败了鞑子的攻势,整座钓鱼城上下军心振奋,越战越勇,横下一颗心要跟鞑子干到底。

    除了守城将士,前来城中支援的江湖豪杰和城中组织起来的民兵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江白羽俨然成了这些江湖豪杰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下杀敌甚重,民兵则以护国门外的马军寨为据点,寨主马德老当益壮,多次击退了蒙军的进攻,得到了建安王的夸奖赏赐。

    允儿这些日子则摇身一变成了军医,救治了不少受伤的士卒,同时也临时带出不少徒弟,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医术,有时候就可以挽回一条性命。

    同时允儿也在给王坚的老母亲治病,虽然老人的病情已入膏肓不容乐观,但在允儿的精心医治下,竟也有所好转,王坚因此对允儿感恩戴德,尊敬有加。

    唯一令允儿头疼的就是王坚的儿子王大壮,这家伙似乎对允儿这种温柔的女性有一种天然的好感,每天傻乎乎地跟在允儿身后,流着哈喇子说要跟允儿学医术,搞得允儿苦恼不已,允儿也曾给王大壮诊断过,但这种天生憨傻无药可治,所以允儿闲暇之时就教王大壮念一些经史典籍,让他可以安静下来。

第123章 百万军中行(一)() 
因为局势有所好转,建安王的脸色比之前好看多了,但也是丝毫不敢松懈,每日亲自巡城,布置战术,犒赏将士,向父皇奏报战况,样样都做到一丝不苟,他已经站在了悬崖边,没有任何退路。

    建安王手中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带来的四千陌刀手,这些人可以说是钓鱼城中最精锐的力量了,但这些日子,无论城头战况如何激烈,这四千人也都完全不露面,只是在城内大营中休养操练,张世杰多次带兵请战,都被建安王轰了回去,就连蒙军那边,也不知道钓鱼城内还有这样一批生力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建安王觉得,这“一时”尚未到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算如今,大宋的战火犹未停止过,连天的烽烟中,大宋朝廷也在积极运转着,宋帝赵昀经过和众臣商讨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从同样烽烟四起的京湖战场抽调军力,支援战况更加惨烈的川蜀战场。

    贾似道正在死守鄂州,听说官家在这个紧要关头还要从自己这里抽调兵力,去川蜀支援他的宝贝二儿子,自然是百般阻挠,不愿分兵。

    最终在皇帝连下三道诏书的情况下,贾似道终于妥协了,命令大将吕文焕率领两万洞庭湖水军,战船五百艘,趁着春夏三江涨水之时,逆流而上,增援钓鱼城。

    这一消息传到钓鱼城,满城军民人心振奋,水陆齐发,里应外合,正是破敌良机。

    但是建安王、王坚等高级将领却不那么看,此事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吕文焕乃是吕家的人,也就是贾似道的马前卒,指望他带领洞庭水军精锐,全心全意支援钓鱼城,为政敌做嫁衣,肯定是不现实的。

    一晃便是一月的时间。

    这一日,建安王正与众将在议事堂部署接应增援水军的事宜,王大壮突然进门来报,说是有一个蒙古信使在城下求见。

    如今战况越发激烈,双方从未有过书信交流,建安王也有些好奇,便让人将那信使带来。

    不多时,一个蒙着眼睛的大汉,被王大壮一路推搡,推进了议事堂中。

    王大壮让那大汉站着别动,然后解开了他眼上蒙着的布条。

    众将领见了那大汉,均惊道:“怎么是你!”

    这信使并不是蒙古人,而是不久前跟随刘整一同投降的宋军将领,名叫晋国宝,所以在场的大多数川蜀将领都认得此人。

    “你来干什么?”张珏率先拍着桌子问道,作为军人,他最厌恶的就是降将。

    晋国宝揉了揉眼睛,看清堂内众人,脸上并无惧色,如同到了家一样,讨好地笑道:“张将军,我来这,是为了给大伙儿指一条明路。”

    此言一出,众人心里都明白了,此人是来劝降的。

    建安王冷声道:“你既已经投敌叛国,为何还要厚着脸皮回来,不怕丢了性命吗?”

    晋国宝殷勤地拱手道:“王爷,末将是地地道道的泸州人,从小在蜀地长大,实在是不忍家乡遭受如此战火,同僚不明不白丢了性命,所以才斗胆回来,劝大伙儿一句啊!”说着取出一封书信,让王大壮转交到建安王手中。

    书信是蒙哥亲自口述,伯颜代笔整理,洋洋洒洒一大篇,先是分析了蒙古顺应天命,宋国顽抗必败的时局,然后又谆谆教导建安王应当认清现状,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最后则是封官许愿,承诺封建安王为大蒙古国的川中王,其余将领也一一重赏,并且投降之后,绝不伤害士兵百姓。

    建安王看完书信,面色一沉,将信撕得粉碎,他知道,蒙哥绝不会认为一纸书信就能说服自己,所以这封书信名为劝降,实则是对自己的羞辱。

    晋国宝见建安王发怒,倒也不怕,继续道:“王爷三思啊,螳臂当车之事不能做,大汗早就得到情报,知道有水军会来增援钓鱼城,但你们纵然有了那些水军,照样无法和大汗抗衡,倒不如和刘整将军一样,认清如今的局面,早做打算,免收杀身之祸啊!”

    提及刘整,建安王神色又是一变,问道:“刘整人呢?他为何不自己来?”

    晋国宝眉开眼笑道:“王爷明鉴,刘整大人现在是大汗的左膀右臂,颇受倚重,公务繁忙无法脱身,所以只能末将来跑一趟,不过您放心,大汗对您绝对是一片真诚,若是降了,大汗绝对会兑现他的承诺,让各位加官进爵,共享荣华。”

    建安王望着晋国宝那教科书般的叛徒嘴脸,实在无法忍受,挥了挥手,乏累地说道:“来人,拉出去砍了吧。”

    众将领早有此意,张珏更是抢先一步将晋国宝踹倒在地,一顿暴打后,让王大壮等人将其捆了个结结实实。

    直到此时,晋国宝才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颤抖着哭告求饶,但没人理他那套,直接将其拖了出去。

    “王爷,别杀我啊,其实,其实我是卧底,只是委身敌营,等待良机策应咱们,我还是忠于咱们大宋的啊!”

    “别杀我,别杀我啊王爷,兵法有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啊!”

    ……

    “我呸,兵法里什么时候有这条?下辈子好好学吧!”张珏狠狠啐了一口,命人将其拖了出去。

    刽子手就位,议事堂外的哀嚎戛然而止,晋国宝短暂的叛徒生涯到此为止。

    江白羽一直站在角落中,目睹了晋国宝的嘴脸,竟和当时南永忠的作态如此相似,不由得感叹,普通的叛徒千篇一律,有能力的叛徒万里挑一,晋国宝和南永忠显然是前者,而刘整则属于后者。

    这些日子连番杀敌,让他有些疲惫,但是杀鞑子的感觉让他感觉很过瘾,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在苦竹寨的时光,只是可惜苦竹寨如今业已陷落。

    刽子手托着血淋淋的人头走了进来,建安王看了一眼那人头,忽然说道:“江白羽,本王交给你一项任务。”

    江白羽微微一怔,说道:“还请王爷吩咐。”

    “本王命你,把这叛逆的人头,送回蒙古大营。”

第124章 百万军中行(二)() 
众将闻言哗然,纷纷上前进言阻拦,把人家使臣杀了就杀了,但还要把人头送回去,即使江白羽武功天下第一,一旦入了千军万马的敌营,也绝对是有去无回。

    谁知江白羽却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头应下,他知道建安王从来不做没意义的事情,他这样说,必有用意。

    建安王走到江白羽身旁,拍着江白羽的肩膀说道:“本王知道你目力过人,此行只要帮本王记住蒙古大营的布局,便是大功一件!”

    王坚闻言道:“王爷,下官知道您早有袭营的打算,可就算白羽将敌营的布局完全记住,但回不来的话,一切不还是白费劲?”

    建安王道:“将军多虑了,白羽当然能安然无恙回来。”

    说着便让江白羽附耳过来,低声嘱咐道:“白羽,你若要全身而退,还需刘整帮忙。”

    ……

    石子山,蒙古大营。

    中军大帐之中,蒙哥正在和一干将领对接下来的攻势做着战略部署。

    伯颜、阿术、汪德臣、刘整……蒙哥现今麾下猛将如云,但就是拿不下一座小小的钓鱼城,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也一天天变得急躁起来。

    不但是自己这边的攻势受阻,根据最近送来的战报,蒙哥得知了己方另一路军队也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奉命率军,进攻宋国的京湖战区,开始很顺利,但现在被宋国丞相贾似道牢牢牵制在鄂州城下,这些日子损兵折将,依然无法攻下鄂州城。

    而令蒙哥更为头疼的是,根据探子来报,宋国从洞庭湖派了数百艘战船,万余水军,沿江而上直奔钓鱼城而来,宋国的水军如同行走在水上的蒙古铁骑,战力十分强大,更何况这次征伐川蜀,蒙哥主要带的是骑兵,水军力量很薄弱。

    面对大汗的忧虑,众将纷纷建言献策。

    伯颜道:“大汗不要过于焦虑,拓跋冷将军率领的武卫军水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我方是顺水而行,但宋军却是逆水,所以我方的战船应该会先到战场。”

    蒙哥摇头道:“我只怕咱们的水军就算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