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问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亭子之中,盛正阳端坐在轮椅上,位于上首,旁边分别陪坐着宰相李麻、大司律宋维介、国主刘伯仲、中大行营统帅叶归善大将军和大枢密使叶嘉应大将军。

    盛正阳的长史李复则坐在盛正阳对面的一张桌子后面,一言不发地在一本册子上一边听一边记录着。

    大宗国掌管军政的中心是节军堂。

    这些人中除了李复之外,都是大宗国节军堂的成员。

    节军堂的堂主是大元帅盛正阳,节军堂的成员有五人。这五人包括了身为殿堂三巨头的宰相李麻、大司律宋维介和国主刘伯仲,以及大宗国仅有的两名大将军:中大行营统帅叶归善大将军和大枢密使叶嘉应大将军。

    盛正阳已经于几十年前退出了台前的大宗国的权力中心。

    一般的军事行动的商议,他不需要参与。

    只要节军堂其他五名成员商定好各类决议,他看好之后,没有问题的话,就在决议上签署大名。要是有问题的话,就打回去让节军堂成员重新再议。

    当然了,节军堂成员们的决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出来的,被盛正阳打回去重新再议的情况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因此,盛正阳已经多年没有主持节军堂议事,这次节军堂议事能让盛正阳亲自主持,所议之事定然非同小可。

    他们所议之事正是前不久徐国的军队入侵安东半岛之事。

    此时,徐国的大宗国派遣军在安东半岛上,以第一军团为箭头,以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为两翼,兵分三路,长驱直入,现在已经进逼到田州城、公州城和尚州城之下。

    田州城以南的釜州城、庆州城、晋州城、罗州城、光州城、全州城和邱州城尽皆落入徐国手中。

    北大行营的徐雁门上将军现在田州城、公州城和尚州城一线布防防守。

    在安东半岛战场上,徐国大军总人数达到了二十八万之多,相对北大行营的一十六万人数,兵力上占了绝对优势。

    北大行营的告急情报接连不断地从安东半岛上发到大宗国的枢密院中。

    面对这等危急情况,盛正阳作为大宗国节军堂的堂主,将其余五名成员召到庄园之中,来商量应对徐国入侵的对策。

    这次节军堂议事一开始,中大行营统帅的叶归善大将军就抢着发言,首先是指责宰相李麻和大司律宋维介两人在三个月前的一次议事中,反对他提出的主动进攻七子诸岛的提议,结果让徐国先下手了,夺得了先机。大宗国此时会陷入被动的境地,完全是他们两人的错误。

第117章 经纬固密勿() 
上一次的节军堂议事,就是因为两件事而起的,其一是徐国第二军团的战船巡游严重影响了大宗国的海上航线,其二是徐国诡言回应大宗国的问责。

    当时,叶归善大将军提议让东大行营的船队逼近七子诸岛,为大宗国的商船护航,与徐国第二军团的巡游战船针锋相对,主动引起与徐国的战争,借机收复大宗国的七子诸岛。

    宰相李麻当时就极力反对叶归善大将军的提议。他认为叶归善大将军过于极端了。

    他认为大宗国与徐国还是尽力保持和平为好。

    他的理由是徐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而大宗国积弱已久,国力并不雄厚。

    而且大宗国国内也不太平,还有多处流寇匪徒作乱,此时正是力争澄清宇内,逐渐恢复兴盛的大好时机,保持和平的环境非常重要。

    如果准备不足,大战一起,若是能速战速决还好,不然内忧外患齐起,后果难以预料。

    大宗国百年之前的大乱,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他提议发个声明给包括徐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说明东大行营调往鄞州城之事只是个常规的军事调动演练。不应因为这种事情而影响大宗国跟各国的商贸。

    现在李麻见叶归善旧事重提,就很不快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叶归善大将军,当时徐国并没有进攻大宗国,我的提议也是为大宗国利益着想。并不能将此时徐国进攻安东半岛的责任扣到我头上来。而且,此时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要我们派出使者,对徐皇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大可以使得徐国主动撤军,化干戈为玉帛。”

    叶归善大将军素来以勇武著称,性格最是刚猛,历来主张收回七子诸岛。

    他听了李麻的话,心里就非常不爽。

    他当然知道李麻不仅统管着大宗国的政务经济,而且还有自己的诸多产业和对徐国的贸易。

    李麻不希望大宗国与徐国的邦交关系恶化下去,除了为大宗国的利益着想之外,也一定考虑到了他自己的利益。

    只是到底是考虑大宗国的利益多一些还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些,那就李麻自己才知道了。

    叶归善嘴角动了动,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这时大司律宋维介缓缓地说道:“宰相,我倒是觉得,此时徐国已经入侵我们国家了,此时还要跟他们讲道理,怕是行不通了。既然徐国要打,我们就不得不打,就是打不过也要打。犹斯国这些国家的立场非常重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相信,只要诚心,还是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让他们站到我们这一边来的。”

    在那次议事中,宋维介也坚决反对叶归善大将军的提议。他认为要维护大宗国爱好和平的形象,在徐国没有确凿证据要进攻大宗国的情况下,大宗国不应该主动挑起战争。

    因此他也反对叶归善大将军的提议,而是提议联合犹斯国这些国家给徐国施加压力,从而迫使徐国取消第二军团对大宗国航线的监视。

    可是此时,他就跟李麻的意见不太一样了。

    叶归善听到宋维介这话,觉得他似乎在怀疑大宗国打不过徐国,就霍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大司律,徐国虽然有着狼子野心,做事无耻之尤,但也就是一个弹丸小国。这等下流国家,不听话就要打,我们大宗国军方要打,就能把他们打趴下了,把他们打到听话。”

    李麻皱皱眉头,说道:“叶归善大将军,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我们用不着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

    盛正阳端坐在轮椅上,见叶归善、李麻和宋维介三人就要吵起来了,伸手向下压了压,然后看了李麻一眼,说道:“这仗,是一定要打的。这个没有丝毫争论的必要。问题是该怎么打。”

    这话一出,盛正阳就给这次议事定了调子。

    叶归善于是就坐了下来。李麻和宋维介也闭上了嘴。

    盛正阳见大家都安静了,就转头看向大枢密使叶嘉应大将军,笑眯眯地问道:“小叶,你是大枢密使,对军方的情报知道得较为全面。现在的徐国大军力分布的情形是什么样?说来看看。”

    “是。”叶嘉应见盛正阳问起,立即挺直腰板站了起来,然后不紧不慢地汇报道,“据枢密院探得情报所知,徐国在福港大小船只一百二十三艘,其中主战大船三十二艘。封锁了多条从鄞州城港、釜州城港和威州城港发出的贸易航线。

    “此时在安东半岛上,徐国第一军团担任主攻,徐国第三军团和徐国第四军团负责支援和协助。

    “徐国第一军团是徐国最精锐的军团,编有一十二支大军,兵员约有十四万左右。徐国第三军团编有七支大军,兵员约有七八万左右。徐国第四军团跟徐国第三军团相仿,编有七支大军,兵员约有七万左右。总人数超过二十八万人。

    “七子诸岛上驻扎的是徐国第二军团。徐国第二军团有编有一十二支大军,兵员约有十二万左右,拥有徐国最强大的水军和船队。

    “现在留守徐国本土的是徐国第五军团和徐国第六军团。以江都城为界,东侧驻扎的是徐国第五军团,西侧驻扎的是徐国第六军团。

    其中徐国第六军团编有八支大军,兵员约有十万左右,随时都可以联合徐国第二军团。”

    这些数字是枢密院探在战前探到的,可能数字并不算非常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差别应该不大,这就是说,徐国几乎是把举国一半的兵力投到了安东半岛之上。

    盛正阳听了之后,微微颔首,示意叶嘉应坐下后,转头看向刘伯仲,缓缓地问道:“小刘,对于应战之策,你有什么建议?”

    刘伯仲连忙回答道:“盛老,晚辈认为,徐国敢不宣而战,悍然入侵我大宗国,除了蓄谋已久之外,必然还与犹斯国有所勾结。徐国入侵军于安东半岛登陆,并不等于主战场就会在安东半岛。徐国占据我们大宗国的七子诸岛已经近百年了,近年来又渐渐封锁了七子诸岛附近的航线,不可不防。”

    “首先是犹斯国不可信,其次是我们不能被徐国牵着鼻子走。小刘说得好。”盛正阳又点了点头,又回头看看叶嘉应,“小叶,你的看法呢?”

    叶嘉应说道:“由于我们大宗国的东部海岸线很长,又难守易攻,我认为国主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并不能排除徐国在东部入侵的可能。”

    中大行营统帅叶归善大将军性子比较急,不等叶嘉应说完,就说道:“元帅,不管徐国会不会在东部入侵,也不管主战场是不是在安东半岛,他们既然敢把大半的军力投到安东半岛上,我们就正好可以把安东半岛变成主战场,把他们完全消灭掉!徐国的贼子猪狗不如,狼子野心,不给他个狠狠的教训,这帮贱货是不会长记性的。”

    叶归善是盛正阳的老下属,管盛正阳叫元帅叫习惯了的,改口不过来。

    因此人人都尊称盛正阳为盛老,就他依旧一口一个元帅叫着。

第118章 安边俟帷幄() 
盛正阳看了一眼叶归善大将军,知道他就是这个性子,说道:“小叶,不急不急。饭要一口一口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然后他又扭头过去看向叶嘉应,说道:“小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