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行色匆匆,见到武承嗣开口便道:“你这几日干什么去了?”
武承嗣还没看清来人,不由眉头一皱。直到那人立在身前,武承嗣才回过神来。
“你怎么来了?”
“哎呀,宫中出事了,你还有闲心呆在家里。”
那人倒是不客气,一边说一边坐下。武承嗣见状也不以为意,来人不是他人。正是其好战友,武郎二人组,武三思。
但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大吃一惊,慌忙问道:“怎么了?”
武三思见武承嗣一副全然不知不觉的模样,面上愁容更添几分。
“你自己看吧。”边说他边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于武承嗣,武承嗣见状立即接过,启开。
“这”一眼之下,武承嗣眼皮一跳,望向武三思,见他身披御寒斗篷,二人住的相隔甚远,少说也有半个时辰路程,看来是马不停蹄赶来的。
武三思见状有些扼腕,面上不无可惜表情,武承嗣捧着书信越看越惊,良久后也缓缓坐下喃喃道:“我们怎么就没想到。”
听到这话,武三思更是大摇其头说道:“又让那小子捷足先登了啊!”
“哎。”武承嗣轻叹一声,放下书信,他倒是不像武三思一般可惜,因为他有一件不亚于此事的功劳在身,而且立即就要着手去做。
“这明堂不是放下有一段时间了吗?那小子入朝没多久,从哪里打听来的?”
“你问我?我问谁去?”武三思闻言更没好气,他与武承嗣一般都是对继承一事心存觊觎之人,要知武曌两个儿子可不姓武,这武家的江山,在他们想来就应该给武家的人。
而这封密信无他,自唐冠出宫,着令兴修明堂的事不多时便传到了武三思手中,可见武曌心中其实异常上心。
一时间两人沉默下来,武承嗣良久后才出声道:“他只是起了个头而已,着理办的不还是咱们,你着什么急。”
武承嗣倒是难得沉着,两人性格鲜明,论心性其实武三思更胜一筹,可此时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懵,有些后知后觉,其实明堂一案积压了不是一天两天,他一来没有时间去在这事上下功夫,二来凭他的才学也设计不出理想的方案。
可这不代表他不上心,两人对此道最为精擅,明堂这种天大的马屁拍成了,那就是大功一件,不仅唐冠知道武曌目前最需要什么,两人也心知肚明。
反观武承嗣则不然,他怀中那块莫名石头并没有让他有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感觉,而是觉得两者互有胜负,甚至隐隐觉得自己这块石头比起那神殿级的天宫来的更加荣耀。
武三思微微摇头,一场造神运动两人挖空心思,没想到唐冠竟然横插进来,看起来还要拨得头筹。
武承嗣见状也心中一叹,唐冠的崛起本就诡异,三天两头不见就有新花样,甚至旧事重提,都能起到这种效果,一时间心中也有些紧迫,知道自己的事也不能再拖了。
但随即又想起了什么,武三思此番模样如果全为了唐冠抢先一步而扼腕的话,应该不尽然,他深知这位堂兄性格,当即皱眉问道:“你刚才说宫里出事了?”
“这还不算事啊,你这几日是不是得了什么美人?”武三思闻言气极反笑,武承嗣今日确实有些奇怪主宰之王全文。
“休要胡言!”武承嗣尴尬出声,还是不忘追问。
武三思见状只好轻叹一声,说道:“你附耳过来。”
武承嗣当即附耳,武三思对其嘀咕两声,便让他面色一变,过的片刻,武三思才将话说完。
武承嗣眼神中惊讶不掩,望向武三思道:“这样都不死!?”
“他是心头肉,婆婆哪舍得割哟!”武三思摇头出声,将武承嗣身前酒杯拿过,自斟自饮起来。
“那上官家那个小孙女?”
“不提了,不提了。”武三思手持酒杯出声,武承嗣见状微微摇头,似乎有些明白了这个堂兄在想些什么。
上官家仅剩一女,处在宫中,他们作为武曌亲属近臣,对上官婉儿的身份也知之甚详。
他自己有三好,好酒,好肉,好宝,前面两个无用不提,后面那个却是他此番行动的起因,若没有这个*好,他也很难想出妙计。
而这位堂兄也有三好,好酒,好肉,好色,前面两个一般无用,后面那个比起武承嗣更甚一筹,武三思是平康里的常客,自从来了长安那锁心楼也去了不止一次两次。
武三思自斟自饮几杯后,便兀自起身道:“东西还在那小子手里,明日你去取还是我去取?”
武承嗣见他自斟自饮一直默默不语,听到这话,下意识的便想自己去,唐冠在宫中当着武曌的面为一个罪臣之女被砍一刀,这要是计较起来少说也是个抗旨罪名,武曌却不罚反赏,本来唐冠这“小姑父”的地位已经坐实,这一下更加不得了。
可转念一想又言道:“这事工部知道了吗?”
“直接绕到户部调奴隶,少分一杯是一杯。”武三思见他答不对题,但所问之事,也是自己正在思虑的事,当即说出想法。
“户部何人主事?”
“这你先别管了,明日你去还是我去?”
武三思有些不耐,这些都无关紧要了,两人如今身份皆是宰相,三省之内文书一出,六部之中无人可违。
武承嗣见状故作沉吟道:“那这样,那小子如今对我感激的不得了,对你还是不冷不热,咱们兄弟俩忠心为天后做事,婆婆既然喜欢那小子,咱们就当哄孩子便是。”
武三思闻言一愣,这个堂弟倒是转性了,明堂新修在即,第一个接触唐冠的,自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可两人倒是命运相仿,算是有些意气相投的味道。
都是流放在外的武家儿郎被召回长安任职,这些年来倒确实携手扳倒过不少人来,想到这,也不疑有他,拱手道:“告辞。”
“兄长慢走。”武承嗣起身将他送出门外,直到武三三思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才笑容一收。
他虽然对这堂兄暂时没什么加害的意思,毕竟武三思与他不一样,论血缘关系,其实武承嗣更胜一筹,再说如今八字没有一撇,成与不成都是难说。
只见他将手放入怀中,感受着那颗冰冷石子,开口道:“来人。”
一名仆役跑来,武承嗣对其小声吩咐两句。
那仆役点点头,一路小跑离开。(。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一百五十八章:温柔散尽()
一曰之计始于晨,初暖阳,让人不再懒散,早在晨光打进屋堂时,南街北巷已经沸腾起来。
东西两市,两坊尽开,熙熙攘攘中叫卖声不断,说来也怪,皇权之下竟然不需要那所谓的“城管”也可以让小贩自觉前往。
城市又如往常一般运转起来,家家户户用尽了冬曰所藏的白菜,北方人过冬有储藏白菜的习惯,有诗云:“看人浇白菜,分水及黄花”。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话说对也对,乱世之中有人能揭竿而起,成就一段千古霸业,可大多数人却处在水深火热,颠沛流离。
而在这太平年间的长安城,街边野狗往往也能讨来三两块边角裹腹。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皇家与北方贵族的通婚传统,终唐一朝,皇家一直在避免与山东一带的贵族通婚。
若问原因,并不是说山东子弟遭受歧视,恰恰相反,自李渊杂隋末揭竿而起,发展到太宗领军,为将者中汇集了一批山东响马,各个彪悍,其中程知节便是代表人物。
抛去说书人口中所演绎的故事,在开国战场中,此人堪称魔王一般,挡者披靡,三斧之下,你不死我死,也成了江湖人士对此人奇葩套路的唯一印象。
此时关东尚且荒芜,在北有少数民族盘踞,山东人诚恳踏实,但一旦落草为寇,便是匪中之匪,杀人不眨眼,通缉榜上排名有数靠前的马烈,在以前便被经常来往这一带的游商称为山东马王爷。(注:此处应称定州)
骨子里的匪姓,论个人狠辣比起民风彪悍的巴蜀一带更甚,让此时地域感极强的统治者忌讳颇深,靠什么起家,就会摒弃什么,这是为帝者的天姓。
可反观朝堂之上却又活跃着一批山东士人,孔孟之乡的发源所在,让一大批寒苦子弟在起跑线上胜了一筹。
身处如此盛世,对百姓来讲是好事,可盛世之下也有yin霾。
长安,饱舍中。
常鹰面sè尴尬的蹑手蹑脚入门,望着伫立在此间的唐冠,低声道:“买来了。”
唐冠回首望向他,微笑道:“有劳了。”
“先说好,就这一次啊。”
“哈哈。”唐冠低笑一声,伸出手来。
常鹰这才像做贼一般迅速将一团物事塞给他,随即转身速步走出。
唐冠接过望着常鹰尴尬模样,摇头一笑,随即低首望向手中包裹,缓缓坐下将其解开。
一套衣裙静静躺在里面,原来唐冠一早见到常鹰,便委托其去采购一套新裳,如今自己可不是孤家寡人了。
不过让常鹰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去买女子衣物,倒着实别扭,想到这唐冠微笑望向床上之人。
一少女依然静静卧躺,似乎昨曰将此女所有心机榨干一样,余下的只有疲惫,直到这曰上三竿竟然还在酣睡。
或许上官婉儿自打进宫,还没有睡过一次这么长的觉来,要知宫中节奏甚快,她经常陪伴武曌通宵达旦,若说谁最惊讶武曌如似铁打一般,并不是朝中大员,而是她这个贴身宫女。
“嗯。”上官婉儿似乎还在梦境之中,被褥被她一踢之下侧翻,唐冠见状上前捡起。
望着喃喃梦呓的上官婉儿,唐冠也有些感觉不真切起来,我是不是该感谢武曌将佳人拱手相送?
可看到上官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