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色生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梁佳辉的话说,可拍的创意和想法太多导致超过预算,总比有些导演没东西拍绞尽脑汁在那里凑九十分钟的时长要好。 
  易青和孙茹请大家吃了关机饭,给梁佳辉和梁超伟结算了片酬,给公司演员部的演员发了薪水,孙茹手上的预算已经划出去八九成了。 
  最初按照李杜的要求,这部戏投资至少要在五千万到八千万之间,实际孙茹给出的预算,是六千八百多万。 
  现在已经花去了将近六千万了。剩下的八九百万给易青做后期。还要包括上档后的宣传费用,真是捉襟见肘,为难死易青了。 
  后期最要紧的,无非是剪接、洗印和做声带、做电脑特技。 
  在亚洲,日本的洗印技术和电脑特技目前是遥遥领先。各国的电影,要想获得高品质的画面,都要拿到日本去冲印和做后期。 
  至于做声带,日本和韩国都有独到之处。一个电影要想坐到音效、音乐和剧情和演员的表演贴合无间,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融入其中,完全感觉不到设计和做作的痕迹,技术方面差一星半点也不成。 
  张一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都是在日本做的后期,价钱贵的吓死人。还要受气;直到拍《满城尽是黄金甲》,才搭上美国这条线。美国人可就比日本人大度多了,公事公办,也不搞什么国别歧视。 
  易青也曾经问过自己,会不会为了艺术效果而委屈自己到日本去受人白眼。这是一个很挣扎的问题。看着《十面埋伏》那种绚丽灿烂的画面效果,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简直是个梦想。 
  但是易青不会。他当然知道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艺术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他也许会为了艺术不要自己的爱情和生命,但是他不会为了艺术放弃自己心里的那点对国家和历史的坚持。 
  总有一天,等我有足够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在中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业一体化,建成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梦工厂”--易青常常这样默默的想。 
  不过理想归理想,毕竟还是遥远的事情,眼前《潜龙于渊》的后期怎么办? 
  孙茹向易青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易青就哈哈大笑。其实他和李杜早就商量好了。在剧本创作的初期,他们就和美工部门确定了整个戏的一个“灰暗而不失明亮,黯淡中间插闪光”的美术风格。重在强调一种大时代的历史沧桑感。 
  这样的色调不但恰好贴合影片的主题,也正好避过了目前香港和国内电影工业最成问题的后期制作不良的窘境。 
  香港电影八九十年代辉煌的时候,那时的后期还有点国际水平的样子。但是把电影纯粹看做一种商业和娱乐行为的做法,使得电影商们根本不会想去提高工业技术含量--短视和缺乏宏观调控是香港电影衰败的根本原因,如果有人有这个眼光,早在十年二十年前就投资在这个方面,不但香港电影的颓败能有所缓解,这个投资的人更是可以大发一笔横财。 
  可惜那时候的香港电影投资人都只知道不断的跟风抢钱,拍一些烂商业片,十年后和十年前,拍出来的画面都是一个质素,灰蒙蒙暗蛐蛐的,一拍夜戏就看不清楚。 
  易青这次把毛片拿到北影和香港两个地方同时做,他和孙茹、李想、单少玉四个导演两头跑,监督质量;就着目前的技术水平尽可能做好,到时候把两头作出来的东西一凑、一剪,就搞定。好在这次的电影剧情不是那种大场面高科技的,对后期这方面的纯科技含量的东西要求很低,内地和香港还可以应付。 
  电脑方面就在香港做,最后的剪辑也在香港完成,易青和导演组的助理们,又投入废寝忘食的工作。 
  就在易青的工作室隔壁,是何风、李佩佩和录音师们的录音间。 
  易青本来的意思,干脆下大本钱把声带和毛片送到美国去做--他的条件可比当年的张一谋强多了。张一谋想用美国的技术而没有门路,易青和孙茹可是美国大富豪的女儿女婿。 
  可是何风坚决反对。他有他的道理,因为无论美国还是日本,他们的电影录音技术和艺术理念,都是非常工业化和机械的。何风认为体现不出“中国化”的那种人性、悲悯、博大的俯瞰万物的感觉。 
  何风坚持要来搞,他也确实有这么牛气的本钱。他这几年经营的这个工作室,可以说逐步把他当年在维也纳留学时的那群死党朋友全给网罗来了,连录音机器也全部是奥地利拉来的美国货。 
  易青和孙茹乐得省钱,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只不过易青很怀疑,奥地利搞音乐自然是比美国人和日本人强,但是电影音乐和纯音乐毕竟是有很大区别的。 
  为了能让电影和音乐完全融合在一起,为电影本体服务,易青跟何风商量,把何风的那个工作室的所有的人员、包括机器,整个的空运到香港来,跟易青的工作室做了隔壁,中间隔道门,方便随时沟通。 
  …… 
  《潜龙于渊》拍完一个多星期了,依依在家里闷得发慌。宁倩华去了大陆,孙茹整天忙着发行上映的事,身边只有一个问十句话答不上一句的小意。 
  这天宁倩华从北京华新处理完业务回到香港,依依兴高采烈的打电话约她。 
  两人拉着小意在外面吃了晚饭,还没等宁倩华叫甜品呢,依依就急急忙忙拉宁倩华要走。 
  宁倩华一猜就知道她要去找易青,没有宁倩华陪着,依依不爱出门,她对香港的感觉还是太陌生,都不认路。 
  “就知道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车上,宁倩华开着车,笑着数落依依道:”都做大明星的人了,整天像个小女仔一样粘着男朋友。” 
  依依笑着不出声,怀里抱着个保温汤壶一直不放手。 
  宁倩华看了她两眼,故意笑着道:“什么好东西啊?哇,刚才你使劲催我,都没有吃饱,有碗汤喝也不错。” 
  依依一听认了真,赶紧抱紧汤壶道:“喂,这个是男人喝得……不适合你。” 
  宁倩华大笑道:“有异性没人性的,什么好东西,我才不希罕。” 
  “鲍鱼鸡汤。”一直不说话的小意突然冷不丁说了一句。宁倩华听了再度大笑。 
  依依又气又好笑的掐了小意一把,这丫头平时一天都说不了一两句话,偶尔蹦出几个字真能气死人。 
  宁倩华摇头道:“哎呀……这是什么世界啊!我喝了几十年的汤,今天才知道我们女人是不能喝鲍鱼鸡汤的……” 
  依依冲着后镜扮了鬼脸道:“开你的车吧!鲍鱼鸡汤喝了小肚子长赘肉的,小姐!” 
  说话间到了地方,宁倩华把车停在大厦下的停车场。 
  三人一起坐电梯上了楼,到易青他们那层。 
  依依指给宁倩华看:“左边是易青做剪接的,右边是何风师兄他们……” 
  话音未落,三人猛得给吓了一跳,易青的剪接室里传来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好像什么东西被摔坏了;接着,听到易青发怒时特有的雷鸣一般的吼声! 
  宁倩华和依依惊讶的对望一眼,连忙拔腿冲上去推门而入。 
  只见屋子里站了一地的人,都在面色尴尬的观望,油人好意思坐下。 
  只有易青年和何风两个人坐着,一个头朝东,一个头朝西,两人都阴着脸,铁青铁青的。 
  易青脚边一张折合凳,已经被踢散了,一半掉在地上,一半在墙角,墙上有特别明显的一道痕。 
  宁倩华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易青和何风吵架了,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疯了,真是疯了!这么多年的朋友,吵什么吵嘛!” 
  李佩佩把依依拉到一边,悄声道:“就是梁超伟和梁佳辉被追杀那场戏,何风弄了段配乐,配上去地效果挺好的,易青也很满意……不过声带做出来,发现曲子的长度不够,镜头长度长了几秒,易表让何风把曲子做长两个小节或者循环放几秒来凑一下镜头……” 
  “凑什么凑!怎么凑?你凑一个给我看看!”何风突然对李佩佩吼道:“你也是学音乐的,这是凑合的事吗?在学院学了这么多年,你就学一凑合?” 
  李佩佩被男朋友吼得一楞,眼圈都红了,不敢顶着他的气头应他,只是低声委屈的道:“我哪有说凑合了。我这不是解释拾依依听嘛。这么小声都能够听到……” 
  依依看了李佩佩一眼,特别同情她。何风的耳朵能在千人交响乐中听出一个休止符的错误来,跟了这种男人。这辈子律难享受瞒着他讲悄悄括的乐趣了。 
  易青发了回脾气,自己消了消火,想了又想,终于沉住气,扭头对何风一摊手、道:“不是我要让你凑合。那现在镜头就这么长。你不做两个小节怎么办?” 
  何风毫不让步地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把这段中间那段剪掉两个镜头不就行了吗?” 
  易青一听又火了,大声道:“那是剪不剪的事吗?这段戏全是动作戏。随便剪哪一个,整个气氛就全变掉了!当初做这段的时候,我们是反复论证了好几天才定的板,哪个镜头能改?你说!你自己看,有哪个镜头可以被剪掉的……你能找出来我就剪!” 
  何风看着电脑显示器上不断回放的那段镜头,不禁也有点泄气,随即正色道:“我不管这些。那是你的问题,你是导演,我只知道这段音乐不可能再拉长一段,音乐这东西是能随便加个音减个音地吗?何是加两个小节?还有你居然多循环一遍。你说这么业余的话你怎么好思思说出来呢?” 
  易青急道:“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现在不是没办法嘛!这么做确实在音乐地匹配上有点问题,但是音乐毕竟不是电影的全部!” 
  “但它是我的全部!“何风毫不退让的大喝道。 
  易青砰得一声在桌子上一敲、别过了头去,生起了闷气。 
  依依无奈的看了看李佩佩,又看了看宁倩华。三人一起摇了摇头。 
  一个疯子遇上了另一个疯子,一个死也不剪掉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