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嬴政下令将[天下不轨之民]迁於南阳的举措,却造成韩国故地局势不稳,秦国一度陷入新郑骚乱及李信之败的窘境。
嬴政自然不会因灭韩而满足,赵国同时发生大地震与饥荒,可说是消灭赵国的大好机会·於是大举出兵,命王翦、杨端和将,兵分两路,南北合击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两军相持。
吸取了番吾之战失败的教训,秦国遂派间谍贿赂赵国权臣郭开,要郭开离间李牧和赵王。郭开其后向赵王迁进言,指李牧、司马尚欲谋反。
赵王迁乃使赵葱及齐国出身的将领聚,取代李牧将。李牧拒不受命,更使赵王迁倍加相信李牧试图谋反,因此使人暗中拘捕李牧并将他处决·并免除司马尚的将军之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国王翦军破赵军,杀赵葱,俘聚,邯郸,赵王迁被俘虏,赵国灭亡。
赵公子嘉在邯郸被攻后,率领他的宗族几百人到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收拾残部,并自立代王,向东与燕国的军队会合。至於秦军则暂停军事行动·驻扎在中山,做好攻打燕国的备。
王翦攻邯郸后,嬴政亲自到邯郸,找到当初与他在赵国时,与母亲有仇的人,把他们全部活埋·其后经太原、上郡返回都城咸阳。
韩国遗民并未因韩国沦亡而变得安於现状,反而该地正酝酿著反秦的波。
虽然韩王安自被虏后,嬴政并没有将他流放至蛮荒之地,目的是显示宽容态度,以此怀柔韩国遗民,对其他国家的君王示以姿态,有利於秦国各个击破,但自从荆刺秦事件后,嬴政对山东六国的态度大变,韩王安也被牵连,在秦王政20年被迫离开韩本土,以割断他和韩国遗民之间的联。
同时由於韩国并没有对秦国作殊死的抵抗,嬴政只是将韩王安迁徙至附近的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留下了温和的地。
然而事情的发展与嬴政的预料相反,就在韩王安被迁徙的次年(秦王政21年),韩国遗民愤於国破王迁,在新郑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骚乱。虽然这次骚乱被镇压,但韩王安却因新郑骚乱受牵连而亡。
早在秦王政十六年韩国献南阳地的时候,迫於秦国强大的军力,魏国亦主动向秦国献地求和,秦国在该地设置丽邑。此时嬴政正调集主力全力攻赵,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使魏国苟延残喘。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嬴政藉口楚王背弃献出青阳(今湖南长沙)以西土地的承诺,并袭击秦国南郡理由,派王率大军出函谷关,攻了楚国北部的十几座城。在保障了攻魏秦军侧翼安全后,王旋即回军北上突袭并围困住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大梁居於睢水、水、鸿沟的交之地,护城河十分辽阔,五座城门皆备吊桥,地形易守难攻。魏军依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军强攻毫无奏效,王竟引黄河、鸿沟(汴渠)水灌入城内。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大梁城被水浸近三个月,城墙崩坏,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嬴政在魏国地区设立郡,又建置泗水郡。
“秦代杜虎符,(陕西史博物馆藏,西安市南郊山门口出土),虎符是古代朝廷用於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
通常作虎形,分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
楚国是南方大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不过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严重。
管如此,三晋灭亡后,仅存的楚燕齐三国当中,以楚国最强大。楚国亦随之成继赵国后,统一战争中最大的绊脚石。
秦灭楚国的战争,史记记载得十分简略,予人的印象是秋风扫落叶一般,但从《云梦秦简》(亦称睡虎地秦简)的《编年记》的记载来看,情况不完全是这样,至少秦灭楚之战是相当艰难的,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昌平君。
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熊元的庶子,其父熊元返楚即位楚王后,他与其生母滞留在秦国。由於他与华阳夫人同属楚国王族,故此成楚系外戚的主力,活跃於秦国政坛,更与嬴政联手平定之乱。吕不韦去相后,昌平君继任丞相。
当嬴政决定消灭楚国后,随即召开廷议,参与者秦国主要大臣,包括昌平君、李信及王翦,就攻楚方略提供意见(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不过对於灭楚所需兵力,李信与王翦却生分歧。李信认需二十万人灭楚,但王翦却称灭楚需要六十万人。
嬴政倾向用李信的方略,这是因王灭魏国前,曾试探式攻击楚国,轻易地取得楚国十城,让嬴政得出灭楚不难的结论。王翦的话不被用,就推称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另一方面,昌平君因对攻楚颇有微辞,故在秦王政二十一年被贬至郢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pdan.ca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ndan.cam阅读。
第三十四章 刺客()
郢陈原属陈国国都,被楚国所灭后称为陈县。文學馆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29年),秦国名将白起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荆州市),在该地设置南郡,楚顷襄王被迫迁都於陈县,故此亦称为郢陈。由於郢陈以西与韩国国境相连,故此郢陈一旦发生纠葛,往往牵动秦韩楚三国。
郢陈一地虽然最终被秦国所占,但其楚人势力并没有被消灭,反而一直成为楚人反秦的温床,从秦灭楚之战至陈胜起义,楚人反秦的重要事件几乎都与郢陈之地有关。因此嬴政将昌平君贬至郢陈,是有深刻的政治用意。
由於昌平君长年事秦,并协助平定嫪毐之乱,加上他没有跟故国楚国联系,因而得到嬴政的信任。昌平君徙至郢陈的表面理由是负责监管韩王安,但实际上,嬴政却希望利用昌平君楚国公子的身份,安抚郢陈地区的楚人,为灭楚作准备。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嬴政遣李信、蒙武等将兵二十万讨伐楚国,朝东南方向深入楚国腹地,攻击平舆(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和寝(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大胜楚军,兵锋指向楚国首都笀春(今安徽笀县),但是昌平君却在这个时候据郢陈叛秦归楚,截断了南征秦军的后路,郢陈楚人纷纷响应,而颍川郡的韩国遗民亦闻风而叛,秦军形势危急。
李信的征楚大军随即引兵向西攻占鄢郢(即郢陈),然后接到颍川郡父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告急的消息,於是李信、蒙武相约会师父城,以平韩人之叛。
昌平君叛军虽未能守住郢陈,但实力未损,他们紧紧追击秦军。连着三天三夜不休息,结果在父城附近与韩人叛军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李信之败,主要是因为王贲灭魏前,对楚国进行的军事行动过於容易,让他产生误判,以为郢陈地区及附近郡县的反秦力量已被消灭。没有考虑到郢陈地区的楚人仍有相当可观的反抗力量,虽然笀春楚王负刍的楚军力量薄弱,容易攻取,但长年事秦的昌平君在关键时刻叛秦,却给予李信军致命一击。终至一败涂地。
楚国收复楚国故都郢陈为中心的失地,更趁势西进深入至原韩国境内,再加上李信惨败的消息,都令嬴政感到惊恐,更感大失面子,因为启用李信及贬斥昌平君出京都是由他作决定。
他不得不亲自前往频阳,登门造访被贬斥出京、还乡养老的王翦。强行徵召王翦攻楚。王翦本来以自己年老多病拒绝攻楚,但见嬴政面色不豫,担心自己重蹈武安君白起的覆辙,不得已答应嬴政的请求。并称攻楚需六十万人,他要求全权指挥六十万兵力,嬴政一一答应,并亲自到到灞上为王翦的大军送行。
为了消除嬴政的疑心。王翦称自己征战多年仍未得以封侯,故希望嬴政赐予数量众多的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为子孙挣下一份家业,大军出征期间,又不厌其烦地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沿着之前李信攻楚的行军路线,直扑郢陈,苦战久攻不下。。。与昌平君一样同为楚国公子而仕於秦的昌文君战死。同年另一路秦军南至平舆,攻陷笀春,俘楚王负刍。
秦王政二十四年,王翦军攻破郢陈,嬴政亲自出巡郢陈,以镇慑反秦势力,而昌平君在收到楚王负刍被俘的消息后,撤出郢陈,被楚军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在淮南地区继续进行反秦事业。
王翦和蒙武统领秦军消灭楚军余孽,昌平君战死,项燕在淮北的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蕲县镇)兵败自杀。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大军平定了长江以南一带,降服了越族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楚国彻底灭亡。该年五月,秦国为庆祝灭掉楚国而下令特许天下聚饮。
燕太子丹为燕王喜之子,过去曾在赵国作人质,由於嬴政幼时在赵国生活,故与太子丹相当要好。其后嬴政被立为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作人质,但嬴政苛待太子丹,太子丹心生怨恨,最终逃归燕国。
太子丹逃返燕国后,打算报复嬴政对他的无礼,但燕国弱小,力不能及。他的太傅鞠武指秦国国土辽阔,敢战之士众多,且有山川之固,劝诫太子丹不要因为自己被嬴政欺侮的怨恨,而去触动嬴政的逆鳞。
“中国山东省武氏祠荆轲刺秦王石刻,左边为秦王政,右边为荆轲,中央伏在地上的是秦舞阳,下面是樊於期之首级。”
正在此时,秦将樊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