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地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5章   长安大道横九天英武有为的北周武帝统一混乱的北方后,年纪轻轻就死了,大权落到了老谋深算的老丈人杨坚手里,没过上几年,他就建立隋朝,把外孙的龙袍披到了自己身上,这一年他41岁。杨坚是正宗的陕西人,生长在西岳华山脚下,他建立了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隋朝后,一面派儿子杨广率大军横扫偏安长江以南的陈朝,一面派能干的鲜卑人宇文恺设计营造庞大的新都大兴城。这个大兴城,就是后来的唐长安城,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它盛景空前,无与伦比。
  唐长安城整体布局异常严谨,它主要由外郭城(居民区)、宫城(中央机关)、皇 城(皇族居住区)、三大内(皇家宫殿)及其他一些建筑组成,总面积为8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多达100余万。
  外郭城以南北向的朱雀大街为中轴,分布着东西向14条大街,南北向11条街。街道笔直宽敞,设有地下排水沟,两旁种植有大量的槐树和榆树,浓荫在阳光下青光闪烁。朱雀大街的宽度经过考古人员的实测,竟为150多米,真是令人吃惊。以朱雀大街为界,西面分布着55个坊(居民住宅区),东面分布着55坊,两面还设有繁华的专门性商业区东市和西市。长安城的每个坊都形成独立的整体,设有整齐的围墙。这样,整个外郭城就像下围棋的 棋盘一样,空间的秩序感极强。外郭城的这种封闭式形状,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是大一统专制制度下的产物,它暗示了这样一种文化观念:强调个人作为社会和城市一分子的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必须在权威俯视下过温和的良民生活。
  皇城又被老百姓们称作子城,是唐朝中央军政机构和宗庙的所在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形状为东西略长(2800米左右)、南北略短(1850米左右)的长方形。今天的西安城,就主要是由唐皇城直接发展而来的。皇城的位置在外郭城北方,里面衙门林立,文武百官每天像潮水一样进进出出。
  宫城位于皇城以北,面积大约有4。2平方公里,四周的城墙尤为坚固高大。宫城是供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由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太极宫在中间、东宫位于东部、掖庭宫位于西部。一般说来,隋唐的皇太子都住在东宫里,像杨勇、杨广、李建成、李世民、李治等人,做太子的时候都住在这里。东宫内共有殿阁宫院20多所,如明德殿、崇教殿、光天殿、崇文殿、宜春宫、宜秋宫、山池院等等。另外东宫内的崇文馆实际上是皇家图书馆的所在地,皇亲国戚的子弟也在这里接受教育学习文化。掖庭宫里居住着大量的妃嫔和宫女,皇帝老儿忙完国家大事后,常来这里 找乐子。据记载,唐太宗一次就把掖庭宫里的3000宫女释放回了老家,可见宫中至少有好几千宫女,这些可怜的女人,除了从早到晚忙着服侍皇帝家族之外,还要成为他们掌中的玩物,到了晚年,她们的景况是非常凄凉的。
  宫城中央的太极宫隋朝时又叫大兴宫,皇帝大都在这里召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太极宫由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武德殿、紫云阁、鹤羽殿、临照殿等三四十处殿阁亭馆组成,富丽非凡,缈若仙境。另外,宫内还有一处以湖光水色为主的四大海池;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时,其父李渊 正兴高采烈地在海池里泛舟哩 。
  宫城里的太极宫和另外两处庞大的皇家宫殿群大明宫、兴庆宫,合起来称作三大内。三大内中,太极宫建于隋代;大明宫是唐高宗时修造的,修造的原因据说是唐高宗有风湿病,太极宫太阴潮了,他柔弱的龙体受不了;兴庆宫建于唐代中期,是一座集园林与殿阁于一体的巨型宫殿群,景物绝胜令人倾倒。三大内中最为巍峨伟丽的宫殿当推大明宫含元殿,这是一座突兀高耸的巨型大殿,简直就像白云中的天宫一样,整个大殿的颜色以红白为主,柱额、门窗为红色,墙为白色镶红线,顶上全是金碧辉煌的鎏金铜瓦。含元殿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它壮丽的造型像一 只打开双翼的巨鹤,以非凡的气度迎接着来自天涯海角的人们的朝拜。
  唐长安最著名的游乐之地是曲江池、杏园、乐游原及大慈恩寺。大慈恩寺由怕老婆著称的唐高宗李治修造,当他做太子的时候,为了感怀死去的慈母文德皇后的恩情,于公元647年建了长安最大的寺庙大慈恩寺,过了一些年,又在寺内修造著名的慈恩寺塔(即大雁塔)。
  现在大雁塔周围已经没有几间留下来的建筑了,而在盛唐时,大慈恩寺最多的时候有琼宇精舍共13院,1897间房屋,里面和尚多得不得了。
  在大雁塔斑驳古老的雄浑身 影下,我们可以联想翩翩地凭吊高僧玄奘及他的两大弟子窥基、圆测,大画家阎立本在石板上描绘的精美图像,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线条华贵的乐舞浮雕,无数由大诗人杜甫、宋之问、岑参、高适等人抒写的“雁塔诗”。而最令我们心神俱驰的事则是“雁塔题名”。
  开创于隋代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武则天时代。唐朝的科举一般说来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进士科非常难考,因为每次参加考试的人多达上千,但录取的不过是凤毛麟角,少则十几人,最多录取也就30人左右。当时考进士主要考文学水平的高低,考上 的人除了靠后门爬上去的之外,大都是少有的才子,所以考上的人在文学盛行的大唐王朝可以说是名满天下前途无量。因此成为进士几乎是大多数读书人的一个理想,而那些新进士也享受了终生难忘的礼遇,他们骑着高头大马,佩着大红花前往曲江池参加“曲江会”后,还要受到皇帝老儿的接见,参加“芙蓉宴”,那心情就如孟郊所说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新进士们还要一起来到大雁塔下,把自己的大名刻在塔砖上流芳千古。当年白居易同其他16个被录取的新科进士完成“雁塔题名”的大雅之事后,兴奋得彻夜难眠,于是提笔写道“慈恩塔下留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第36章   皇家园林的金粉红尘我们走马观花地周游了一番汉长安和唐长安,眼里全是帝王们无边无际的宫殿。汉唐盛世的浩荡声势笼罩在三秦大地的显赫华光中,以至于今天当我们随意地捧起一把散发着麦香的关中泥土时,有谁能说这不是汉唐金粉楼台落下的尘埃?
  历史上,长安最早的皇家园林大概是周文王在沣水西岸修造的灵囿。按照记 载,古老的灵囿是一处水光连天的大型园林,水中长着茂密的蒲苇,水畔建有许多光彩异常的楼台,其中最为高大绝美的是灵台。灵囿里养着无数毛色柔亮的白鸟,它们常常轻捷地叫着在灵台周围盘旋,岸边肥美的鹿群自由地遨游,在阳光下舔食青草。
  到了先秦后期,秦始皇不 但是个讲求个人英雄主义的君主,而且他的性格中还有相当浪漫的一面,他派大军每消灭一国后,就命令身边的人把这个国家最好的宫殿园林画下来,然后在渭水之畔大兴土木重新修建,到了东方六国全部被消灭后,六种风格迥异的宫殿园林群就汇萃一堂了,始皇帝望着这些被他俘虏过来的“风景”,那种纵横天下的高傲心情妙不可言。秦始皇 打听到哪个诸侯的老婆长得漂亮了,就将她捉到六国宫殿里养起来;听说诸侯国的哪件东西好了,就把它运到六国宫殿里摆置起来。所以,六国宫殿不是君王生活或办公的场所,而是一处供胜利者消遣的娱乐场所。当然,秦始皇消遣了一阵子之后,也就有些喜新厌旧了,于是让70万囚犯营造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对于六国宫殿 ,他已没有当初的雅兴去消遣了,于是干脆把六国最主要的王公贵族全部迁进六国宫殿里,让他们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老老实实地当亡国奴。
  长安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是西汉时期的上林苑。上林苑环绕长安西境而建,其面积走一圈足足有200多里路。在这个大得无法想像的皇家园林里长着数不清的奇花异草,饲养着 数不尽的珍禽异兽。里面修筑着近百组的大型宫苑建筑群,号称“千门万户”的汉长安三大宫殿群之一建章宫就是其中最大的一组,建章宫东面有20余丈高的凤阙,北面有大型人工湖泰液池,池中有叫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的海上仙岛,池畔有20多丈高的华瑰无比的渐台,南面是汉武帝为迎请神仙而建的神明台,高达50多丈,而上林苑 中比神明台还要高大的是柏梁台。上林苑襟山带河,从林木深秀的终南山到渭水之滨,全都在它的范围之内。上林苑中的景物,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周长达40里的巨型人工湖昆明池,这个湖最初是为训练水军挖成的,后来收归上林苑,汉武帝在建章宫大宴群臣之余,常带着一帮倾城倾国的美人,什么陈皇后、卫皇后、李夫人、勾弋夫人之类, 在高朗清爽的秋天泛舟湖上,并亲自吟诗作文。上林苑在汉武帝时代盛极一时,喜欢写些马屁文章的大才子司马相如,曾经为汉武帝写过歌颂上林苑的《上林赋》,其文辞豪丽,气派宏大。汉武帝是个具有多重性格的闲不住的家伙,有的时候,他带着一帮贵族子弟旌旗飘舞,骑马张弓,在上林苑里举行狩猎活动,玩得几乎忘掉了军政大事。
  唐代的皇家园林与汉代相比之下规模就小得多了,但精美豪华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唐代皇家园林较为有名的是兴庆宫、华清池、禁苑、四大海池、太液池、定昆池等处。大唐王朝国力昌盛如日中天,而当时的关中气候又是这般的温暖湿润,山水佳丽饶沃,于是帝王们正好趁此良机纵情享乐。第37章   秦人画廊秦中自古帝王州。对于关中百二河山弥漫着的经久不衰的帝王之气,我们有理由满怀敬畏,因为这块土地在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