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香密码:拼图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绪应是应着,可心里真就一点把握都没有。她说石叔叔,玲玲一向听你的话,可这次连你的话都不听,怎么会听我的。这话刚出口她就后悔了,因为石叔叔的样子简直要哭。于是赶紧又安慰又保证,说一定尽最大力。她有点奇怪为什么石叔叔这么个历经风浪的人,如今也分寸全失。

    但她很快就明白了。

    石叔叔终于平静下来以后,从夹克口袋里掏出一个有密封条的塑胶袋递过来给黎绪。

    黎绪看着塑胶袋里的东西,感觉心脏都漏跳了好几拍。

    是头发。

    一根又黑、又长、又粗、又亮,盘成好几圈的头发,静静地躺在鉴证专用的塑胶袋里面。

    石叔叔说:“从玲玲包里发现的。昨天晚上她打电话到家里让我帮她看看是不是把相机的备用电池忘在之前用过的那个包里了。我给她找电池的时候,看到这个东西。”

    他的手在颤,声音也在颤:“前几天,听玲玲说,4月1号那天他们在尸体上发现很奇怪的头发,我当时就有点想法,觉得不寻常,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把玲玲弄回来,我只她一个女儿。我当了一辈子警察,为国为民操碎心,老天也没权力不让我自私这一回。”

    事态可以说是相当急迫了,黎绪没再多说什么,前后一考虑,便开口问白叔叔借了三千块钱,而后两个人告辞,她进超市购置出门必须的洗漱用品、换洗衣物、烟、强光手电筒、防身匕首、大号行李包,还有一些七零八碎的小物件。结完账后一骨脑儿塞进行李包然后寄存在超市柜台。

    接着,她回家陪黎淑贞吃午饭,但并不表现得比平常亲密,也不为了掩饰什么而主动洗碗,她知道自己的智商多高当然也知道把自己生下来的女人观察生活有多细心,所以,一切照平常那样就行。

    越平常,越不会露马脚,这是黎绪跟黎淑贞多年交手得出的生活经验。

    下午一点她出门散步,从小区的后门直接走到马路上打车,除了手机,别的什么都没带,她不希望黎淑贞赶在她抵达陈家坞之前把她的计划毁掉,所以包和钥匙,身份证和银行卡什么的都没有带,这样,黎淑贞至少要到今天晚上,或者明后天,才会发现她不告而别上了山,到那时候,她人已经在陈家坞,想阻都阻不了了。

    黎绪去超市取了临时采购然后寄存在那里的行李以后,再转身回马路打出租车,可惜很不顺利,因为陈家坞闹鬼的事传得人尽皆知,司机都惜命,死活不肯去,连着拦了四辆都拒载,到第五辆的时候,她也没耐心了,一屁股坐上车指了个方向叫司机把车发起来才说明目的地,结果司机愣住,一个急刹把车停在了路当中,非要把她赶下车,黎绪无奈,只好采取金钱攻势,一个劲往上加钱,再往上加,正好司机是个缺钱的主,所以终于谈妥。

    一路上,司机不停跟黎绪聊关于陈家坞的话题,问了许多问题,并且不断试探着想从黎绪嘴里套点话出来。他不相信黎绪是警察,大概以为她是记者之类的。黎绪尽可能不搭理她,但是没想到,她却从那个出租车司机的嘴里,听到了一件让她觉得很不稳当的事情。

    出租车司机告诉黎绪,一个多星期前,有个看上去三十来岁、瘦瘦高高、戴金丝边眼镜、背着个大旅行包的男人,深更半夜坐他的车去了陈家坞,送到村口就让他回来了,给了八百块车费。

    黎绪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那司机胆子很小,心眼倒是挺好。他把黎绪送到离陈家坞村口还有几百米路的地方说什么都不肯再往前开,非要黎绪自己走过去,不过嘱咐说他会在原地等二十分钟,如果她在二十分钟内改变主意,他就把她捎回城去,不另外收钱。

    黎绪淡然地朝他笑笑,转身离开,一边走一边抬起手随便挥了两下,一去就没再回头。

    我想象她当时的背影,心里有几分悲凉,有种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了的感觉。

309、踏上通往地狱的路() 
黎绪要进村,驻守在村口的两个警察死活不放她进去,被她咆哮了一顿以后,才终于派出一个跑进村里把老苗喊出来。

    老苗看见黎绪,脸都发青了,劈头盖脸吼她,想把她吼回去,可她倔强地站在那里一动不肯动,还特别委屈地替自己辩解几句,闹得老苗一点办法都没。

    几分钟后,常坤也匆匆跑过来了,黎绪在他发飙之前把石叔叔给她的那个塑胶袋拍到常坤手里,心想至少能把他的脾气堵住一会。

    这是黎绪第二次拿出命案现场的头发了,可以想象当时常坤和老苗的吃惊程度,简直无法形容。她就趁着他们震惊不己的空当,花了些力气,终于说服他们把她放进村里去。常坤点头的时候,老苗脸上有想揍人的表情,可他拿黎绪没办法。

    谁都拿黎绪没办法。

    我想,将来哪天,如果我们之间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她也一定不会听我的,我也一定拿她没办法。

    可是话说回来,我们这几个人,哪个不是这样倔强又疯狂。

    四年前黎绪踏上进村的石阶路时,感觉自己是踏上了通往地狱的路,之后发生的事情不断强化这个感觉,以致于有时候半夜醒来,四周漆黑无光,她会有一种身在地狱的错觉。

    其实从客观角度讲,陈家坞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子,是支岐山的最后一个村庄,旧房子占大多数,甚至还有十几幢木结构带天井的老房,起码应该有百来年历史了吧。红砖青瓦的新楼房只有四五幢,其中最好一幢是村长于国栋的,这年头的人,贪污扶贫款的事情还不清不楚着,就敢往死里招摇,也不晓得避避嫌。

    村中的路基本都是老旧的石板台阶路和黄泥路,车子根本开不进,只能停在下面驻守处。

    专案组借用了村中央主路边一栋村民闲置下来的两层半新楼房做了专案组的办事处,住人、办公等一应起居都在里面,一楼的堂屋大厅用来接待村民问话什么的,二楼是会议室和卧室,任何村民都不得上去。

    驻村的警察一共有五个:常坤、老苗、付宇新、丁平、石玲,另外还有一个省公安厅调请来协助办案的生物学专家,就是楼明江教授。

    我听着我认识的这些人一一在故事里登场,心里感慨万千。

    村子的唯一出入口那里有警察把守,两人一岗,每八小时换一次班,都由局里的专车来回接送。另外还有医务人员每天会随警车上来给村民做常规体检。

    看上去好像已经安排得面面俱到,其实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因为谁也不知道村子里还会出什么事。黎绪后来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局里能够再多派几个人进村,在布防和巡逻方面都安排得更严密的话,也许老苗就不会死,她爸爸也不会死,还有石玲,可能就不会失踪。

    可这世界上的事,发生就是发生了,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黎绪进村的前一天下午,村里又死了一个人,33岁的苏卫卫,就是曾经被实习记者田明甩过一个耳光的那个九岁女孩于菁菁的继母,尸体已经运下山进行解剖,现场也搜证完毕贴了封条。

    这场死亡本身没什么好详说的,因为死法跟田明和于成林一样都是莫名猝死。比较令黎绪在意的是死者苏卫卫生前的品性,据说脾气暴躁不堪,经常打骂九岁的继女,有时当着警察的面也不收敛,很叫人头疼。黎绪不由就把这点跟田明打于菁菁的行为联系到了一起。

    这可能是凶手的动机和模式。

    哦,还有一样很关键的东西。

    头发。

    苏卫卫的床上,有两根一眼就能认出的黑色长发,已经随其它物证一起送下山了。

    头发再次出现在死亡现场的情况,让黎绪更加焦急,她甚至在恍惚间看见程莉莉和石玲的背后都站着死神的画面,心惊肉跳。

    黎绪借去现场看看的机会,避开了石玲,跟常坤和老苗讨论为什么头发会出现在石玲的包里,结果怎么都想不到个确切的答案。于是转而讨论到底要怎么把她劝下山。结果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常坤心一狠脸一横,说实在没办法的话,就强制执行,必须得把她送走。

    然后,黎绪在常坤的陪同下,把整个陈家坞转了一圈,常坤把所有现在还有人住的房子都指出给她看,告诉她哪栋住的是哪一户,家里还有几口人。黎绪因为照片看得多了,对听到的人名都有印象,基本上能在脑子里迅速对应到匹配的人物。

    而且他们沿路还碰到五六个村民,常坤也都一一打招呼并介绍给她:沉默寡言习惯低头走路的石莲娟,因为早年丧夫,村里人都管她叫石寡妇;年纪很轻眼睛很大把头发扎成一根麻花辫的于巧巧;能说会道矮胖秃顶的村长于国栋;着妆妖艳得俗气但笑起来很漂亮并正怀着身孕的张红;还有一副邋遢模样看上去有点嘻皮笑脸的于伟。

    黎绪一张脸一张脸记过去,同时很注意他们在碰到警察时候的情绪反应和脸上细微的表情,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情况,她没有火眼金睛,没法一眼看出谁是凶手谁是良民。

    从办事处往北走五六十米,就是程莉莉跟她说起过的那片槐树林,七棵老槐树,棵棵参天,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树下是黄土和荒草,铺盖新旧交替月份里面颜色浑重的落叶,每棵槐树之间的距离有远有近,排布成巨大一片树林。一条用脚踩出来的弯曲的土路横穿而过,通往村子那边的几户人家。因为关于闹鬼的说法基本都跟槐树林有关,有说在这里亲眼见过女鬼的,比如梁玉米;又有说在这里听见过女鬼哭声的,比如白米兰。所以,黎绪让常坤陪她拐出土路往树林子深处走了几步。

    她对这林子怀有深重的好奇心。

    树林里面,离土路大约两百来米的地方,一片茂盛的荒草中,凄凄地立着两块墓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