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战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的农业分工,基本上就是中华民国负责粮食、棉花、大豆、饲用玉米。而那些经济殖民地国家,则种植经济作物。

    因为经济作物的人均产值低,尽管看起来亩产产值高,但是中华民国负责生产经济作物不太划算,会拉低人均产值。

    而那些不能用机械化种植的经济作物几乎都是分包给那些经济殖民地去生产。就连越南、高棉、印尼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都开始减少了。

    那些经济殖民地如果不再生产粮食,那么他们的人民也就将被中华民国彻底掌控。

    谁掌控了粮食,谁就掌控了人民。

    后世的美国就是这么搞的,让非洲那些国家种一些经济作物,那些经济作物又不能吃,又卖不了几个钱。种粮食?抱歉!美国人不让他们种。如南美的一些农民的土地,都被直接喷洒除草剂,就得种大豆,别的不能种。于是那些能为一户人家提供大部分所需的小农场什么的,都被美国人用机器给推掉了。

    中华民国这个时候也开始这么搞了,甚至是能够输出大量大米的暹罗,都开始减少普通的水稻种植面积,改种香米、黑米等优质出口大米,以及大豆等经济作物。

    中华民国开始掌控粮食,大量的土地开始完成机械化种植,每年只需要那么一点点农民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粮食,然后除了供应中华民国自己所需之外,则是将粮食出口到那些经济殖民地,这个时候粮食的价格也就变成了中华民国说的算,想高就高,想低就低。

    而那些附属国生产出来的经济作物却是不同,其价格不是那些经济殖民地的农民说的算的。因为他们分散,而中华民国又可以操纵价格,所以中华民国这个时候就可以在进口这些经济作物的过程中剥削一笔,只看向剥削到什么程度,那些国家的农民有钱了就压榨一下,差不多没钱了,就让他们过个好年景。

    中华民国内部的经济作物种植,则是那些产值高的保留下来。例如茶叶,现在也一般都是保留那些名茶。一般的茶叶,则分包出去给附属国生产一部分,另外国内也保留一部分,保留的这一部分,都是品质好一点的茶园,然后到印尼去招一些土着过来到茶园做工。

    中华民国的土地除了生产粮食、棉花、大豆之外,就是大量种植私用玉米,然后将玉米真整棵青贮充当粗饲料,用豆饼和鱼粉当精饲料进行大规模的肉类养殖。

    而在草原上,则是开始种植人工草场,提高草场的产出。中华民国的草场极多,草场经济有很大的前途。

    每年草原上能够生产出大量的肉类、皮革、羊毛、奶制品。如今中华民国的生产力自然不是原先那些游牧民族可以比的,草原上的产出大大增加。首先是因为草场肥力的改善,草原上甚至已经开始用飞机来施肥了,同时在草原上播撒草种,尽管还比较粗放的植草,但是却是可以减少那些不能被牲畜食用的杂草。

    牲畜过冬也有保障,有供暖设备,入冬前也会储藏足够的青贮玉米和豆饼、鱼粉这些精饲料。

    在防疫方面的措施也不是那些游牧民族可以相比的,因为比较集中的放牧,所以管理技术比较强。

    并且正在不断的提升个人产值,财团正在研发自动化的饲养设备。

    目前财团已经研发出一些结果了,搞出了一种以人工草场为基础的自动化养殖模式。

    即开辟出人工草场,增加土地牧草产出。施肥、播种、收割都用机械完成,草料运输也通过汽车完成。

    自动化加工、喂给。以圈养为主,不时赶出去放放牧。

    这样一套设备下来,投资可不小,但是个人产值很高,一个牧民就能看守很大一片牧场,产出很高。

    至于后面的加工,则是饲料出来之后,送到附近的屠宰场去宰杀、剪毛。

    草场改良方面,很多时候则是缺水。人工草场的建设,一般是先进行堆肥,增加有机物养料,然后施加化肥。把杂草除掉,全部种上牧草,加上充足的灌溉和光照,牧草产量很高。

    水以后也不缺了,贝加尔湖已经有一半变成中华民国的了,中华民国可以从贝加尔湖抽水到蒙古草原上灌溉了。

    灌溉方法则是采用喷灌,喷灌成本低廉,比传统的水渠浇灌更能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过节水方面比不上滴灌。不过滴灌成本太高,维护麻烦。喷灌成本低,而且不需要经常维护。

    缺水依旧是个难题,贝加尔湖的水虽然多,但是却很难调。毕竟蒙古高原海拔上千米,调水有点难。

    如果直接引水到新疆,还得穿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中蒙界山………阿尔泰山脉。走这个路线的话,必须打隧道。

    而且贝加尔湖每年有五个月的冰封期,如何保证调水的水管不冰冻是个大问题。所以西北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还是受水资源制约的。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合理开发。所以中华民国当前在西北的耕地面积增在逐渐缩小。缺水的地方绝对不过度放牧。

    而那些水资源丰富的草场,则建设人工草场,可以使亩产牧草增产5到10倍。只要有一亿亩的人工草场,就相当于有了七八亿亩的天然草场。

    另一方面,则是扩张!

    既然中华民国西北受工程性缺水困扰,华北受资源性缺水困扰,那就继续向外部扩张,把资源扩大。

    水资源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南方则是不缺水,不过后世的中国,南方一样缺水,因为水被大量污染了。

    此前西北发展工业,也造成了较大污染,这也是工业初级阶段所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此时中华民国已经开始将高污染企业迁往经济殖民地发展。

    北朝鲜只是发展了五年,此时已经被污染得********了。中华民国的污染情况大大缓解,并且已经开始治理。

    最主要的还是污水处理,西北这些年来在这方面可谓极为重视,已经研发出了一套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现在正在普及。

    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以及养殖污水,这三种污水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国会已经立法,直接向河道排污,是要被判刑的。企业、养殖场必须配备污水处理设备,或是将污水用管道接到附加的污水处理厂处理。

    每个城市则各自建设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不可直接排污。

    实际上后世的中国会污染严重,无非就是被美国把高污染工业大量塞进中国,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丝毫不顾虑环境问题。而且为了减少成本,排污很多时候都是直接排放,有的是偷偷排放,在北方甚至出现地下水都被化工厂大面积污染的情况。

    这个时候中华民国把高污染产业都尽量转移了出去,污染也就大大减少了。加上污水处理严格管控,偷排处罚非常重,只要是恶意排污,不是无期就是死刑,所以污水问题得到了遏制。

    如今中华民国的工业污染,主要是集中在大气污染方面。水质污染及时的遏制住了趋势,并且开始治理,被污染的地区,水质正在恢复。

    中华民国有了经济殖民地后,已经成功的从先污染转型到了后治理的阶段。

    加上中华民国这个时候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减少了,农村的污染也减少了很多。

    如今中华民国的农村已经快速消失,取而代之是机械化农场。人类生活污水也比较集中的在城镇出现,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了。河流的源头上不会被生活垃圾、农药、洗衣粉这些东西污染。

    这次地方政府大量借贷建设,除了全面建设道路之外,再有就是建设城市的排洪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并规划城市街道。规划有硬性要求,城市公路要足够宽。

    公路建得窄可以节约成本,但汽车一多就是堵死的节奏。中华民国的汽车消费肯定会大量增长,所以要求城镇的街道要设计得宽一些。

    到了1920年,地方政府依旧在继续向中联储借贷,继续建设各种城市设施。

    这个时候的地方城镇确实也需要大量的建设,因为现在大量农业人口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但是全国各城市很多都还很落后,设施不完善等等问题大量存在。

    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一开始连住房都非常紧张。城市里到处都还是低矮的木构房子。

    这个时候必须要大量建设城市设施,将全国各城镇进行一次集中的建设,同时进一步的进行人口迁移。

    因为这个时候中华民国的产业大量集中,人口也开始大量向一些主要城市集中,例如上海。

    各个城镇同时也在招标建设水库、电站这些配套设施。一般都是由财团出资建设,也由财团运营自来水和电力,也有大量的民资参与其中,建设电站成为一个回报率很高的项目,不过这是中国民族财团要垄断的项目,现在不过是设下一个坑让民资跳进去,等建设好了,再利用市场操作,把那些民资电站、自来水厂吞并掉。

    由于中华民国的人口集中在那些产业分布的城市,所以城市建设也比较容易。人口集中意味着建设出来的设施能够充分的利用。

    房地产自然也随着繁荣起来,产生大量的房地产建设。

    而大量的城市建设,也造就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今年中华民国再建设一年,全国各个城镇基本上也就定型了。”沈进文看着下面统计上来的数据说道,“后年再建设一年,基本上城市里该有的设施都能建设起来。不过房地产的建设却是有点紧张。”

    “这也没办法,大量人口进入城镇,必然会导致整个结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抑制炒房。”沈凝云说道,自从去年农业机械化面积大幅度增长后,进入城镇的人口更多了,一下涌入那么多人,却是给城市住房带去了很大的压力。

    西北基本上是完成城镇化了,而华北地区的城镇化也比较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