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却是他好运的开始,杨青山被抓到匪窝,却被当时的山大王看中,要让他做上门女婿。杨青山此时已经无路可走,于是半推半就就答应了下来,如果就这样,那也没什么。可谁知道这个山大王第二年就得了重病一命呜呼了,于是他这个入赘的女婿,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下一任山大王。

    就这样,杨青山的命运完成从一个教书先生到匪寨山大王的华丽丽的转变。

    似乎一切到这里已经很完美了,然而天公若是硬要作美,那么人发达起来就像坐火箭一样哗啦啦的往上升。

    明明只是一窝几百人的土匪,却在这杨青山的带领下,屡次用奇计诡谋打败其他的土匪,地盘也是越来越大。又遇到天干大旱,百姓流离失所,大多也落草为寇。于是他便趁机不断壮大势力,在他聪敏的脑袋瓜指挥下,他这一支土匪也成了官溪县最大的一股势力。堪称是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次他受到马永明和张开霁合作的启发,准备有样学样。虽然如今他的势力兵强马壮,可没有一座城池作为根据地,就总是没有安全感。但让他独自去攻打有三千守军官溪城,他却也有些发怵。即便凭他一万多人马能够打下来,只怕也会伤筋动骨,到时候白白便宜了别人。

    所以,他邀请另外两个县的起义军来一起攻打县城,然后在派兵去帮他们攻下各自的县城,正是合则两利之举。

第39章 鱼跃龙门范鳞麟() 
这次酒席很快就结束了,韩棣钊和王岳也没有逗留而是立即就回去了。没多久,两人就各自带着六千主力赶往官溪县。东部八县一时间风起云涌。

    朱鸿信这几日一直待在青河县城外军营。军营的扩建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的,只能先将就之前的用一下。

    青河卫的训练已经开始十来天了,蒙仓卫的人手也基本齐全,正在军营旁边整训队列。军工厂生产的武器大概再过一个多星期便可以全部生产结束,大约十天后,朱鸿信会正式开始清理整个清河县的地主。

    这将会是朱鸿信来到清河县最重要的事。不仅是因为朱鸿信升级系统需要对所有的村镇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更因为清河县人口众多,情况复杂。所以需要更加重视。因而他才会等清河卫形成战斗力后才开始清查地主,他要么不做,要么便做到一次到位。

    只是在朱鸿信不断积蓄力量的时候,下面却是暗流涌动。

    清河县县城往西大概一百七十公里。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村镇,名叫九尧镇,因地处九尧山脚下得名。

    九尧镇人口有七万多人,如果不是没有城墙,那这个地方都可以抵得上一个小县的县城了。九尧镇里面和其他村镇一样,大部分人都是地主家的庄户,每年需要上交大部分的种地所得。

    其中最大的一个地主便是范鳞麟,这个名字还是他爷爷的管家取的名,说他终究有一天会鱼跃龙门。只是他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年轻的时候没一次都没有考中过举人,于是他放弃了。准备就此守着祖业过下去。

    在范鳞麟的日子过得潇洒自如的时候,忽然听到县城被隔壁蒙仓县的那个魔头给打了下来,还把城中一众大小地主全部查封了。顿时给他惊的一身冷汗。想到他在蒙仓县的所作所为,范鳞麟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坐以待毙。他还舍不得这花花世界,让他跑去修路还不如杀了他。

    于是他便派人联络周围的地主,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资出物资,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拉起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地主的家丁,对地主很是忠诚。

    只是在九尧镇加上周边几个村镇,便能有这么多人,范鳞麟不禁胆子大了起来。同时他也想起小时候爷爷说的话,他觉得以前他一直理解错了,管家说的鱼跃龙门并不是说他会高中状元,而是说他能自立门户,威震一方。

    当他想通后,不由得信心大振。既然几十年前管家就已经算出来了,那么现在他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只管使劲的壮大实力就好了。

    他派出去的人越走越远,整个清河县西部几乎被他的人走了个遍。这年头能享受谁愿意去修路?于是几乎所有地主都是一呼百应,甚至有些地主还把祖传的宝剑长刀都捐了出来作为自卫军的武器。这个自卫军便是范鳞麟组建的对抗朱鸿信的军队。

    在十一月末的时候,他的自卫军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人,可谓声势浩大。他的心也跟着不断的膨胀,俗话说有多少的实力便有多少的野心。随着范鳞麟麾下实力的瞬间暴涨,范鳞麟的野心也不可抑制的瞬间暴涨起来。

    他可是能够自立为王,威震一方的人。所以他对于手下军队的要求也很高,几乎天天拉出去训练。弄得手下都是苦不堪言,却慑于自家主子的话不好反抗。他们主子告诉这些人,到了自卫军必须好好训练,不然等朱鸿信打过来,他们的家人都会被抓去修路。虽然这些话是瞎编的,但是效果很是不错,这些人训练的时候还是很认真。

    朱鸿信前段时间并没有派人去下面的村镇查探消息。毕竟他在清河县现在有上万的军队,他不觉得谁会不长眼敢和他对抗。

    可谁知道知道今天廉峰居然前来禀报:

    “大人,属下得到消息,九尧镇那边的地主纠结在一起组建了一个自卫军,人数三万上下。”

    朱鸿信听到这个消息嘴张得老大,他实在不明白,难道这些人觉得凭借这些杂牌军就能打败他的火器军队吗?

    朱鸿信开始想的的确不错,但朱鸿信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前范家一个管家的话,到了现在居然成就了范鳞麟的拥兵自重。

    也只有他敢这样了,其他的地主都知道,斗是肯定斗不过朱鸿信的,但现在有人出来做出头鸟,那么试一试也无妨。失败了最多也就是把范鳞麟一家处决了,他们这些最坏的下场也就是去修路。这也是为什么范鳞麟派出去的人几乎不需要动什么嘴皮子,那些地主就同意加入范鳞麟的自卫军的原因了。

    朱鸿信顿时便有些头大了,他不是觉得这个自卫军有多大的威胁,而是朱鸿信本来打算过几天就回蒙仓县,乔璇的伤应该好的差不多了,朱鸿信也有些想他了。结果这个范鳞麟整这么一出,朱鸿信想短时间回去怕是不行了,不把这些事情处理完,朱鸿信是不会放心的。

    朱鸿信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如今已经十二月初,青河卫和蒙仓卫的武器也都已经装备完成,不如提前让清河卫和蒙仓卫先去把这个范鳞麟抓回来,这样更便于后面行事。

    于是朱鸿信便让廉峰去把李汉炳和王良平叫了过来。待他两都坐下后,朱鸿信有些懒洋洋的说到:“青河卫和蒙仓卫可堪一战否?”

    “大人,清河卫随时可以出战。”李汉炳说道。

    “大人,蒙仓卫也随时待命。”王良平说道。

    朱鸿信满意的点点头,火器部队成型比较快,不需要个人有多么勇武,只要他能举枪瞄准,便可以走上战场。

    “不错,今日我得知九尧镇一群地主组建了一支自卫军,妄图对抗我们,阻碍我们的基本政策的实施。现在我命令你们二人带着各自的部队,前往九尧镇,你们的任务是尽快击败这个九尧镇的自卫军,并且把范鳞麟一家抓到县城斩首示众。”

    “尽量不要放走一人,青河县地方大,修路需要的人手太多了,我正在发愁呢!”

    “回去后即刻召集军队出发,速战速决,打出我们火器部队的威势,给我的火器做做推广宣传。”

    二人同时答到:“遵命,都指挥使大人。”

    两人回到军营后立马让人吹响了集结号。下午四五点点的时候便已经准备好,随着一声悠远的号角声想起,青河卫和蒙仓卫踩着夕阳的余晖追逐着落日而去。

    范鳞麟的自卫军此时已经有四万多人了,后面的大部分是招募过来的,现在他有钱,所以开出地军饷也很诱人。

    自卫军屯军的地方有三个,都在九尧镇往东几十里的地方,从南到北一字排开。组成一道互为犄角的防线,把他的九尧镇拱卫在大后方。南边和北边都是一万人左右,中间的有两万于人。

    王良平和李汉炳出发后不到一天,范鳞麟就接到了探子快马送来的密报。看着密报上说朱鸿信派出了一万两千人来攻打他们(并没有带着炮营),不由得轻蔑的笑了起来,虽然他知道朱鸿信的火器厉害,但他现在四万多人,还会怕他区区一万多人吗?

    他只是让前线警惕起来,防止朱鸿信偷袭。

    县城距离九尧镇范鳞麟的前线只有一百五十多公里,王良平和李汉炳急行军四天就到了九尧山的外围。不是两人不想快点到,实在是一天能走四十公里已经不错,还要保持战斗力。

    不过上次拦截府城援军的那次战斗,缴获了不少战马,目前朱鸿信专门派人养在清河城外。他想等多囤积一些战马,然后组建一个骑兵卫,增加机动力量。像这次若是有骑兵卫,那么只需要一夜时间便可以突击九尧山前线,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且上次骑兵冲锋的场景给朱鸿信震撼太大了,现在这个时代,骑兵依然是最主要的突击力量。

    此时已是中午时分,王良平和李汉炳选择了一处缓坡驻扎下来,提前派出的侦查连已经带着消息回来了,范鳞麟的三处驻地人数军备等都了如指掌。王良平和李汉炳商量了一下,决定采用分进合击的策略,直接从南北端往中间压缩,最后把敌人包饺子。

    定好策略后,王良平带着蒙仓卫从南边进攻,而李汉炳带着青河卫从北边进攻。

    九尧山附近除了西边航浦县的县城外,便没有其他城池了。所以他们并没有携带移动不便的火炮。行军一个多小时后,蒙仓卫的前锋士兵已经可以目视到自卫军的营地了。

    此时敌人也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