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娘生病的时候乔家女儿经常过来帮忙照看。
日上三竿的时候。朱鸿信才回到老家,收拾了一番后关上门挂上一把大锁。叹了口气,“以后怕是不会再到这里来了!”正在这时身后响起一个清脆的女声:“信哥,你回来了,这几天你去哪里了?”
朱鸿信不用回头就知道,正是以前和自己关系挺好的乔璇。
乔家算是一个小富之家,重要的是她的父亲乔铮中过举人,是这十里八乡头一个,所以大家都对他们家很是尊重。在她父亲的熏陶下,乔璇从小就是知书达理,冰雪聪明。
朱鸿信也从小在燕娘的教导下成长,再加上他的血脉本就不是一般人,燕娘也是在陪都生活过的人,所以从小朱鸿信就比同龄人早熟,而且身上有一种难言的气质。加上又是邻居,乔璇和朱鸿信也是从小玩到大,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很是亲密。
看着朱鸿信默然不语,乔璇还以为他还在为燕娘的离世难过。不由得心里一疼,“信哥,你怎么了?”
朱鸿信看着乔璇担心的表情,神色缓和下来,他走过去微微笑着说道:“没什么,我正要去你家,走吧。”
乔璇微微皱眉,“去我家干什么啊?”
朱鸿信伸手微微一弹她光洁的额头,收获了乔璇一个大大的白眼。眉宇莞尔,朱鸿信看的不禁一呆,急忙掩饰道:“等下你就知道了。”
“哼!”
……
乔家客厅。
朱鸿信和乔铮相对而坐,乔璇则是呆在屏风后面闷闷不乐。
乔铮看着朱鸿信,感觉就短短半个月不见,朱鸿信仿佛脱胎换骨一样,整个人看起来波澜不惊宠辱不争。他点点头暗道好一个人中龙凤。
“燕娘突然过世我也很是悲戚,她的学识有时候连我都自叹不如。可怜,可叹啊!”
朱鸿信闻言也是心下暗淡,却又想起她这些年遭受的苦难和背负的使命。他坐直身子提起心神,正色道:“多谢伯父感怀,生死有命,伯父无需介怀。舍了人间的一切烦忧,我相信家母在天上一定是快乐的。”
乔铮不禁微微诧异,倒是觉得朱鸿信能这般看得开很是不容易,“你说的对。看来你不用我开导了。”
“谢伯父关心。”
“贤侄在这里不要这么客气,你和璇儿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又是邻居,也算半个亲了。对了,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朱鸿信思考了一会然后说道:“承蒙老天关照,前不久偶遇一贵人,现在在贵人手下做事。贵人准备在这边开办一个大农庄,让我去做主事。”
第6章 “御前会议”()
“哦?哪里的贵人?”
“他自称是来自丹靖府府城,准备在这里来颐养天年。”
乔铮点点头,府城的人过来颐养天年,多半是富商或者高官。看来这小子运气不错,那人竟然看中他了!
“既然是贵人提携,你自当认真做事,不可马虎。”
朱鸿信心中一暖,感念道:“伯父教诲,小子铭记于心。”
“还不知道你今天特意过来是为了什么事?”
朱鸿信赶忙道:“便就是此事了,这里以后很少回来了,特意来告知,未免璇妹和伯父担心。”
呆在屏风后面的乔璇闻言冲了出来,神色急切的对朱鸿信说道:“信哥,你不在这里,要去哪里?”
朱鸿信看着她焦急的摸样,不由微笑着说道:“顺着青河往下,大概半天路程。我就在那里。有空过来玩。”
乔璇这才轻松了下来,她轻哼一声:“你说的,我来找你你可不许嫌我麻烦。”
“放心,不会,哈哈。”
“时候不早了,今天还要赶回去,就不多叨扰了,伯父,小侄先告辞了。”
“嗯,你回去忙吧。”
……
回到基地已经天已经黑了,周围没有看到人,看到卢青他们办事得明天才能回来,于是朱鸿信早早的洗澡睡觉,心情放松之下美美的睡了个好觉,第二天直到中午才起床。
洗漱完毕后朱鸿信打打开院门走了出去,却看到门外正有几个人站在那里等候着,看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样子,很可能便是这一带的流民。
朱鸿信走过去,对其中那个中年男子说道:“你们是?”
中年男子看着朱鸿信衣着不凡,便小心的说道:“这位大人,我们本是隔壁县安平村的农户。由于这几年年成不好,粮食歉收,上交租子后剩下的粮食没多久就吃完了,听说这边需要人手,只要干活就能管饱。所以我就带着我们一家过来碰碰运气。请问大人,那人说的是真的吗?”
朱鸿信心里很开心,看来王良平招收的流民开始过来了,以后人口应该会逐渐多起来。
“嗯,他说的没错,是我让他去的。只要你们认真干活,我保证你们每个人都能吃饱。”
那中年男子闻言激动的给朱鸿信弯腰行礼,:“多谢大人,大人放心,我们庄稼人别的没有,力气还是不缺的。”
“嗯,那就好。”
朱鸿信看着周围空荡荡的一间房子都没有,不禁头疼不已。看来只有把他们先安排的主基地房子中了,还好基地建筑够大,挤一挤百来个人人应该勉强住的下。
“这样吧,你们暂时住在这个院子里,等以后房子建好了在搬过去,这两天陆陆续续会有很多粮食、炊具等运过来,你们就帮忙安置一下吧。”
“多谢大人。”
正说话间,不远处又走来十几个人,当先是一位大概三十多岁的农妇。她看到朱鸿信现在门口便走过来说道:“大人,这里是收留难民的地方吗?”她的眼中带着期盼。
“不错,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那几人听朱鸿信确认,都不免开心起来。其中一个二三十岁的青年男子对朱鸿信拱手说道:“多谢大人收留我们,我们是隔壁蒙仓县永兴村的。”
朱鸿信却是感觉有些奇怪,“为何你们蒙仓县这么多难民?”
还是那个男子答话道:“大人可能还不知道,蒙仓县下面有伙山贼趁着粮食歉收,流民增多,四处蛊惑人心收编难民,组成一股两三千的匪军,前不久已经攻下县城。我们出走的时候正还看到他们派人到下面村子里抢夺粮食,掳掠人口。我们这些人都是不愿意跟匪军走的,但又走投无路,来到清河县后听说这里收留难民,所以一起来了这里。”
朱鸿信眉头一皱,蒙仓县和青河县比邻,而这个地方又正是靠近蒙仓县的地界。若是有心查探,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这里的虚实,必须尽快武装军队了。
想到这里,朱鸿信又看了看这个男子,见他谈话不卑不亢,不由好奇道:“你上过学吗?”
那男子却是苦笑到:“家父以前是个穷酸秀才!”
朱鸿信一阵无语,哪有这样说自己的爹的。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在下名叫陈庆年。”
“嗯,你们先在院子里找地方安顿下来,给你个任务,把过来的难民全部给我登记起来,后面接受难民的工作也交给你了。”
陈庆年点头答应,心里暗喜,刚来就给他任务,看来眼前这位大人对他印象不错。
朱鸿信也没办法,谁叫他穿越过来就是一个孤家寡人,只好去抓壮丁了,要不然自己得累死。
……
这几天陆陆续续的每天都有一些流民过来。第一批粮食也运了过来,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三天时间就搭建起来一个差不多篮球场大小的食堂。这些长期吃不饱饭的人终于可以不用为吃的发愁,都发自内心的感谢朱鸿信。
……
今天是七月初六。距离在这里建立基地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月余,秦瑞前后一共带了两百多个泥瓦匠,首先把最重要的仓库建好了,后来陆续买来的粮食全部存放进去。
由于住房还没有着落,所以基地的一楼都被用来安置流民了,朱鸿信只能召集主要人员在二楼书房议事。
这次除了卢青他们五人外,还有陈庆年。
朱鸿信拿起手中陈庆年撰写的名册看了起来,登记的流民一共有五百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幼。二三十岁的青壮只有七八十人。朱鸿信感觉有些无语,累死累活一个多月,才这么点人手。算了只能一步一步走了。
放下名册,朱鸿信站起来说道:“蒙仓县城被匪军占据,四处抢夺粮食物资。从几天前每天基地周围都有人鬼鬼祟祟。我猜应该是那边的人在打探我们的底细。现在我们空有这么多人手,却没有保护基地的能力。”
“所以组建护卫队迫在眉睫,卢青,陈庆年你们二人配合从流民青壮中挑选75个可靠的人,组建护卫队。这75个人王良平、卢青、李易、秦瑞、杨宇你们五人一人带15个人。人数挑好后就开始训练。不听话不认真训练的赶出我们基地。”
“武器我已经准备好了,75杆毛瑟G98步枪。你们要用最短的时间,让他们熟悉步枪的用法,提高射击准度。最重要的是要令行禁止。”
“陈庆年,你负责督促这些流民和工匠们建造房屋、下水道还有平整地面。我相信这个应该难不倒你吧?”
陈庆年很干脆的说道:“大人放心,这些事还难不倒我。”
朱鸿信点点头,“不错,对了,顺便你还留意一下头脑灵活、做事认真的人。”
第7章 匪首宋向天()
“另外,王叔继续组织人手去周边村庄接收流民。可以去远一点的村。我的要求只有一个,保证每天最低一百人。”
“是,大人。”在朱鸿信的要求下,他们五人都不在叫朱鸿信少主,而是和其他人一样,改称大人。
王良平顿了顿又说道:“大人,这样招收过来的流民都是老弱居多。现在我们这里是以农庄为名义建立的基地,为何不以组建农庄护卫队的名义,直接去用银子招募青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