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好好解释,把这件事情好好的实施贯彻下去而已。

    “这是自然,大人的安排是应该的,这却是我之前疏漏了。”东方穆羽有些惭愧的说道。

    “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

    大夏国的帝都武阳城,位于东部临州。

    武阳城是大夏国第一大城,人口突破了五百万。而武阳城也和其他的大城不一样,因为她并没有城墙,只在皇城外面有一道宫墙。

    大夏国开国皇帝当年横扫夏洲,击败无数的大小强国,统一整个夏洲,定都武阳的时候,便感叹天下之大,却已经没有了大夏国的敌人,于是建设武阳城的时候就没有建造城墙。一来彰显皇室无与伦比得自信,二来更加有利于的城池的发展。

    而这也多年来,一切的发展,也正如这位皇帝所预料的一般。虽然大夏国一千多年的蹉跎岁月中,发生了大大小小数之不清的反叛和起义,然而真正能对这个庞然大物造成紧要威胁的,却屈指可数,能让位于武阳城的皇室感到危险的,更是一次也没有。

    同时当初的武阳城,从建都时候的几十万人,也慢慢发展成了超过五百万人口的超级城市,没有城墙的制约,也让城区的规划,能够更加的自如。所以虽然武阳城巨大无比,但经过大夏国一千多年的不断建设,其内部也都是井井有条,并没有让人觉得很混乱的地方。

    武阳城的中心,便是大夏国第一长的河流铁江,和第二长的河流云苍江的交汇处。铁江发源于大夏国西部煌州境内的青垣山脉,而云苍江发源于大夏国东部东州境内的云苍高原。这两条合起来长度超过两万里的河流,养活了大夏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也为武阳城五百多万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水资源。

第104章 映月楼() 
而整个偌大的武阳城,便被这两条河流分成了三个部分。

    武阳城的西北部便是皇城的所在地,除此之外,帝都的达官贵人、豪商地主也几乎都在这一片地方。

    而武阳城的东部,称为上城,南部这片地方则称为下城。这上下城之分,仅仅只是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的,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此时偌大的皇城御书房中,已经年近半百的楼承云正在查看着楼泓玳加急从陪都送过来的公文。

    当初楼泓玳写这份奏章的时候,还不知道楼兰已经在青河城的消息。所以他只是把楼兰失踪的详细经过,以及准备依靠新学党成立火器军队的事情,写在上面让人送了过来。

    楼承云一身黄色龙袍,脸上五官棱角分明,头上的皇冠已经取下来放在了龙案上,上面一串串的珍珠还在随风摇摆。

    看完了楼泓玳的奏章,楼承云脸色非常难看。虽说自古皇家无亲情,但对于楼兰,他是真的非常疼爱。否则也不会答应她,让她不远万里的去陪都游玩了。要知道,平时这些公主能够出宫一趟,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更别说前往万里之外的陪都了。

    但楼承云却在楼兰的软磨硬泡下,答应了她这个在别人看起来,似乎是非常荒谬的要求。由此可见,楼承云对自己这个女儿的宠爱,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然而现在这个他最宠爱的女儿,却在漳州的丹靖府内被人刺杀,到如今还下落不明,这怎么能不让他愤怒呢?

    然而,更加让他愤怒的,还是楼泓玳奏章里面所说的,对于这次刺杀幕后黑手的猜测。

    虽然楼泓玳并没有拿出证据,但楼承云对他的推测,却也很是赞同。能够在暗中调动这么多的刺客,同时还敢对公主下手的,在陪都,除了如今地位显赫的上官荣之外,的确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作为十六年前陪都那一场风波的见证人,楼承云很清楚这个上官荣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那一次还作为太子的楼承云,对那一件事情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些年来,上官荣的胆子是越来越大,竟然把主意打到了皇室得头上,而且还是众所周知最受他楼承云疼爱的九公主身上。

    不过他不相信单凭上官荣就有胆子敢这样做,说不定便是得到了武阳城这边某些人的授意。想到这里,楼承云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起来。

    “看来,朝中有些人,可能是觉得我活不了多久了,现在就已经在往自己的身上抓筹码了。”楼承云盯着手中的奏章自言自语的说道。

    楼承云仅仅只是随口的一句话,但却吓得旁边的太监宫女全部“噗通”“噗通”的跪在了地上。

    看着跪倒在眼前的这些人,楼承云眉头一皱,转头对着旁边唯一个站着的太监说道:“李承宗,让这些人都下去,另外,御书房的太监宫女,全部换一批。”

    这名叫李承宗的太监对着楼承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皇上,那这些人是否要另行审问?”

    李承宗的确很会察言观色,不然也不会成为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

    楼承云微微考虑了一下,然后点头说道:“嗯,的确要审问一下,这件事情你让人去做,记住,消息不要传出去了。”

    “是,皇上。”

    这些跪着的太监宫女听到楼承云和李承宗的话,却是一个字也不敢多说,只得在李承宗的驱赶下颤颤巍巍的走出了御书房。

    等到这些人都离开后,楼承云闭着眼睛,靠在身后得龙椅上,大脑在快速的思考着。

    这些太监宫女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去关心。他现在考虑的,是楼泓玳奏章上所说的第二件事。

    那就是丹靖府中发生的叛乱。

    虽然这件事楼承云之前已经知道了,但以前的消息都只是说这地方发生了叛乱,却没有详细的提起这里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纯火器军队。

    靠在龙椅上,楼承云微微叹了口气:“看来,多年未变的格局,是时候发生点变化了。”盯着手中的奏章看了好久,最后楼承云闭上眼睛对李承宗说道:“李承宗,让人去叫泓毅到御花园来见我。”

    “是,皇上。”

    大夏国很多官员都认为守旧党和新学党两党之争,其实就是背后的太子以及十三皇子之争。但实际上,身处漩涡中心的太子和十三皇子却知道,这仅仅是楼承云驾驭整个大夏国的手段而已。

    楼泓玳虽然处处提防着楼泓毅,但却并不是其他人想的那样是提防楼泓毅抢了他的储君之位。楼泓毅虽然深得皇帝喜爱,却也知道将来的帝位到底是谁的,他也不会真的动那个夺嫡的想法,否则,他早就已经被楼承云给收拾了。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看起来似乎互相对立的情况,那就得从楼承云十多年前的布局说起了。

    自十六年前陪都朝廷的那次动荡开始,当时还只是太子的楼承云便开始慢慢的安抚新学党,同时表面上让楼泓玳靠近守旧党,慢慢取得了守旧党得信任。

    后来楼承云登临大位后,手中掌握了更多的资源,而此时东部的新学党也在守旧党得打压下苟延残喘。楼承云便开始默认十三皇子和新学党靠近。楼泓毅和楼兰本来从小就聪明伶俐,一直就很得楼承云的喜欢,这次正好顺水推舟,让新学党借十三皇子的圣宠在守旧党得压迫下逐渐的缓过气来。从而形成了现在新学党和守旧党在帝都朝堂上分庭抗礼的局面。

    可以说,这是楼承云为了平衡朝政,而下的一盘大棋。但同时也可以说,这是楼承云,为了大夏国的未来,而双手一手一个,所押的筹码。

    因此,楼承云是断然不会允许楼泓玳和楼泓毅之间真的对立起来的,而这些表露出来的,只是群臣在大势之下的猜测而已。

    守旧党的中坚力量是遍及整个大夏国得地主阶级,是楼承云统治整个大夏国十二州近二十亿人口的基础。所以,守旧党必然是需要下一任帝王抓在手中的。而新学党的蓬勃发展,同样给楼承云带来了不小的震动,那些层出不穷的新机械新技术,让他对于未来得把握,变得没有最开始那么坚定。所以他需要一个人去获取新学党的信任,而十三皇子便是最好的选择。

    何况,楼承云作为这样庞大的一个国家的帝王,他所获取的信息,比其他人要多的多。

    而从这些年成功穿越海上风暴,到达大夏国的异域人士的身上,整个大夏国的高层,也都知道浩瀚大洋的彼岸,存在着很多国家,而且他们的生产力,比起大夏国来说,要更加的先进。

    这也是让楼承云暗中让楼泓毅护着新学党原因。

    在李承宗的陪同下,楼承云徒步从御书房来到了皇宫后面的御花园。中间的路程不短,虽然道路平坦,但很少活动的楼承云,依然累的额头渗出了些许汗水。

    皇宫内的御花园占地虽然没有城外的一些行宫大,但对于孤独的帝王来说,依然是空旷无比。

    御花园的中心是一片很大的荷塘,此时已经初夏时节,稀稀落落的花苞已经露出了红色的尖角,大片大片的绿叶遮住了通往水底的阳光,如同在张开怀抱迎接着阳光的抚摸。

    楼承云登上旁边的映月楼,享受着晚风的吹拂。

    楼泓毅在接到父皇的召见后,便立即马不停蹄的赶往御花园。不需要人提醒,他就知道父皇现在肯定是在映月楼等着他。

    一路疾行来到映月楼后,看到父皇果然在楼上等着自己,楼泓毅不由得露出一抹微笑。

    “噔”“噔”“噔”

    楼承云几步就从楼梯来到上面,见到楼承云后,楼泓毅走到跟前很恭敬的双手握拳行礼,然后说道:“儿臣见过父皇,今日父皇召儿臣前来,是不是又想要去泛舟了?”

    端起旁边的茶杯小酌了一口,楼承云哈哈一笑,然后说道:“泓毅,今天天色已晚,泛舟的话以后再说吧,今天找你过来,是有些事情要和你说。先坐吧。”

    楼泓毅眉头一动,依言在楼承云的对面坐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