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日落九世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子仪毕竟阅历丰富,能够一语道破,智慧更是超人一筹。崔祐甫已于去年的六月去世,杨炎也已不受重视,其他
几位重臣都是虚领“同平章事”荣衔,于是只有卢■独揽大权。很难推测德宗为何起用卢■这样一个至少是很委琐的人,
可能是因为数次用人的失望开始矫枉过正,才重用既无功,又无大才的卢■,而且像赌气一般地一意孤行。所以当卢■
一旦拥有这样一种地位,人们再看出他的真相就已经迟了。
    连失意的杨炎都不愿与这样的人为伍,甚至拒绝与卢■在政事堂“会食”。宰相共进工作午餐是本朝政事堂制度的
优良传统,宰相们在工作中发生牴牾是难免的,在会食中进行磋商和讨论,也可增进彼此的了解,融洽气氛。卢■开始
没有在意,但有些人自不会放弃这种离间的机会,对卢■说:
    “杨公鄙公,不欲同食。”
    卢■这才恍然大悟。在政事堂阁中,他望着杨炎吩咐糊上的桃花窗纸,嘴上没有说话,但心中十分愤怒。
    卢■立即开始了行动。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尚且不足,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集团,于是太常博士裴延龄
成为他树党的首批人选之一。裴氏在德宗后期发挥了很不好的影响,这也得归在卢■的名下。由于德宗对杨炎进行惩罚
是早晚的事,卢■除掉杨炎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的方法也和杨炎对付刘晏的办法如出一辙,先是寻机奏罢
杨炎相职,接着利用严郢等与杨炎有仇之辈,给他奏上一个“有异志”的罪名,将杨炎贬为崖州司马。崖州在今天的海
南岛,是最严厉的贬谪地。杨炎这次不再像早先的那次被贬乐观了,在途中他走过一个叫“鬼门关”的地方,充满感慨
地写了一首诗:
    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
    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
    虽然走过了“鬼门关”,他还是预感到凶险是不可避免的了。果然,在离崖州只有百余里的地方被缢杀。两年之间,
德宗朝杀了两位宰相。
    德宗皇帝在历史上留下了鲜明记录,他的名字之所以总是与政治、军事以及个人处事上的众多失败联系在一起,当
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两年里发生的这些事。“失败”是一个颇让人费神的问题,如果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是因此
而带来严重的恶果就可以称之为失败的话,德宗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能实现哪怕是一点点预
期的计划。德宗初政的相对平静只维持了一年多,就随着刘晏、杨炎的被杀而烟消云散了。
    东方!东方
    从京师长安向东,出潼关进入都畿道,不远就是与西京长安遥遥相对的东都洛阳,再顺黄河而下就是广袤的河北、
河南道,一直到齐鲁平原,这一大块地区当时习惯上称为“山东”。
    “山东”可是个敏感的字眼。从战国时开始,“山东”便是秦国所在关中地区的对立面,所以秦以外的六国也称山
东。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就似乎是关洛中央的牵制力量。想当初,本朝立国伊始,就开始对山东贵族实行一种既拉拢又
排挤的政策,但实际上,山东氏族却一直还是社会生活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不过,到了玄宗时期,情况起了很大的变
化。
    原因是北方胡人的不断内迁,大批汉化的胡人在河北道一带定居下来,成为新的社会力量,这是和本朝宽容的民族
方略与求同存异的雄伟气度分不开的,所谓“修文德以来远人”。但其中也有一个实际考虑,由于隋末的纷乱使中原特
别是河北河南的人口损耗极大,为补充人口,因此一直允许内附诸族大量迁徙到边境地带居住。然而在波澜壮阔的社会
生活下,这种大融合过程必然以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割据、分裂和战争。东方于是成为主要的舞台。
    建中元年(公元780 年)的七月,河南道的临淄,淄青镇节度府。
    数日以来,李正己忧心忡忡,没睡过一次好觉。实际上,自从去年年底皇上借献钱三十万缗一事弄得自己很狼狈以
来,李正己就一直暗暗担忧。今年四月份,北庭泾原镇的刘文喜不受朝廷命令,据泾州首先发难,正己很是兴奋。刘文
喜也不过是对宰相杨炎打击泾原军的处事不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李正己等一大批边将的看法,正己也和不少人一样
上表请德宗宽恕刘氏,息兵罢征。然而皇上却不为这一大堆奏章所动。
    德宗在朝会上对众臣道:
    “微孽不除,何以令天下!”
    消息传到淄青,正己很不安。不得已,又派人入朝,借奏事之名打探天子的态度。刘文喜很不幸,由于兵力不济,
加上吐蕃不肯发兵援助,在朱泚的攻打下,一月不到就被击破。正己的使节觐见德宗时,正巧捷报奏到,德宗把文喜的
首级往这位使节面前一丢:
    “朕给你看看这个,就算是给李正己的宣敕吧!”
    来使伏阙不语。一回淄川见到李正己,还来不及行礼就说:“主公,大事不好了!”
    正己听后浑身冷汗,一言不发。良久,才缓过神来,对左右道:“立即请诸将厅前议事!”和心腹幕僚们商量的结
果是:事不宜迟,必须加紧操练士兵。还未过一个月,刘晏被杀的消息传遍了天下,数道节度一片哗然,正己惊恐之余,
上表责问朝廷,矛头直指杨炎和德宗,无疑是下定了决心。
    今日,又传来不好的消息:朝廷下令扩建汴州城池。汴州就是今天的开封,是东都洛阳的门户,为中原地区的要冲
之地。皇上欲大建汴州,显然是针对东方而来。李正己问探报者道:“此事确否?”
    “千真万确,东边的人都传遍了,都说天子有东征之志。”
    “魏博动静如何?”正己与田悦尽管有矛盾,但在对抗朝廷这点上却是共同的。
    “田太尉亦正完聚为备,动作很快。”
    正己大恐,当下传令:“速发兵屯曹州,增兵徐州,号令士卒,不得忪懈!”
    淄青兵马西指东都,南控徐淮,迫使朝廷漕运为之改道。
    河南骚然。
    德宗这时又遭到一次打击。前年即位之初,天子即有意疏斥宦官,亲任朝士,除任命士人白志贞典掌神策禁军外,
还特别重用了两位在太子时就十分信任的文臣张涉和薛邕,但不幸的是,这两位辜负了皇上的恩宠,贪赃受贿,以权聚
敛,还被揭发了出来。这下德宗很被动,宦官们在他左右议论纷纷:都说我辈浊乱天下,这些清流聚钱动辄上百万,真
不知到底是谁欺骗世人!德宗听了,大为困惑,不知究竟应该倚仗何人,疑心病更加严重起来。卢■从此开始操纵了帝
国的政局。
    不过,天子对东方藩镇的态度没有改变,他的那种彻底解决问题的冲动并未因客观条件而有所消减,反而与时俱增。
时间到了建中二年(公元781 年),矛盾终于爆发。
    各大藩镇的想法无非是永远保持割据的现状,传诸子孙世代拥有,而这却是中央政府不能答应的。可是,在中央的
力量不能达到足以解决这一症结的程度时,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便不得不作暂时的妥协,这也是玄宗以来肃、代两帝的
一贯做法。河北诸镇中的田承嗣、李正己、李宝臣以及山南东道的梁崇义互相勾结,一直就想以土地传诸子孙,所以大
历十四年(公元779 年)二月田承嗣一死,李宝臣请求将节度授给田承嗣子田悦,代宗答应了。建中二年(公元781 年)
正月,成德镇的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自为留后并请求批准,也算是有不久之前田悦的成例可以援引,但德宗的想法自
不同于当时的代宗,坚绝不允许。
    有人上奏:“李惟岳继承父业已是既成事实,若不因其所求而承认,必生叛乱。”
    德宗却不以为然,他有一套顺理成章的理论:贼本无资以自乱,皆凭藉我土地位号以聚众,前几朝因其所欲而任命,
结果动乱日滋,所以爵号不足以弭乱反足以长乱。
    这一分析本无疑义,但关键是,取消藩镇的自行任免权,势必会引起与藩镇的直接对抗,中央是否有能力承受这一
对抗呢?田悦为李承嗣代请,亦不许,于是五月份田悦先反,发兵攻荆州。战事爆发。六月,山南节度使梁崇义拒绝发
兵讨伐田悦,德宗命准西节度使李希烈讨伐;八月,李正己死,其子李纳请袭节度又不许,战争全面铺开。
    这一场战争从建中二年(公元781 年)的五月到建中四年(公元783 年)的十月是第一阶段。对德宗来说与其是愤
怒忧慌,倒无宁说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三镇蒙受皇恩不浅却公然反叛,喜的是可以趁此一举摧毁,消除这十数年的积患。
德宗的想法绝对不能算是幼稚,但却很不周到。他没有想到这也许是一场大决战,而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平叛,因为战
争本身如果是由于诸多内在原因而引起的,便同时又会引发出无数潜在的矛盾,这些矛盾一旦出现,就会牵涉更多的方
方面面,就会无休止地扩大,最终激发更深一层的动乱。德宗和他的政府都没有做过通盘的考虑,除了有人在事先提出
过要及早防备李正己的忠告外,似乎也没有人能够做出周密的计划。讨伐梁崇义的敕书还出白杨炎的手笔,而此以后的
一段时间里,就基本上是卢■一人把持朝政。
    现在战略形势是:中央禁军与河东、昭义军由西向东,淮西军由南向北,幽州军自北往南,形成夹击之势,围攻田
悦、李惟岳、李纳和梁崇义。假如情况不生变化,这一格局应该是有利于中央政府的。
    果然,在战争的头一两年里,朝廷取得了胜利:第一年,先是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与前一年击破吐
蕃、南诏联军的中央神策军将领李晟大破田悦军,另外一名将领唐朝臣又击破魏博、淄青军于徐州,打通了江淮运输线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