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独宠:专属太子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围的文武官员也都拜见太子殿下,楚风瑾温和一笑,率先坐在红木座椅上,其余官员也纷纷落座。

    楚风瑾抬头看着高高的龙椅之上的一国之君,又见朝中重要的文武官员都已在此,心想此事绝对与外患有关,开口问道:“父王,此番传儿臣来,所为何事?”

第390章 要事相商(2)() 
自从楚风瑾进入到议事殿起,殿内的楚王和众臣都觉得太子的气息又强大了些,都猜想他的修为又有所精进,心中都为楚国盛世基业的巩固感到欣慰,可是一想到眼前的难局,又一个个愁容满面。

    楚王看着自己的皇儿,心中也难掩震撼。楚国历朝历代都有“立长”之说,嫡出的长子按照先律就是一国的储君。然而,楚王楚恒一共有有三个儿子,皆是王皇后所生,心性却各有不同。

    长子楚风岚一心求仙,根本无心政事;二皇子楚风羽留恋花丛,生性散漫,难当重任;只有三皇子楚风瑾满腹经纶、文贤武成、又沉稳儒雅,实在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楚恒这才果断决定,不遵照先例“立长”,而“立贤”,立三皇子楚风瑾为太子。

    册封之日,楚恒曾送给他最器重的儿子楚风瑾一句话:“瑾儿,纵然你有惊世之才,父王也不求你能开疆扩土,只求你能勤政爱民、让楚国子民远离战乱,以保国泰民安。”

    这是坐拥楚国万里江山、戎马一生的楚王,给未来的接班人的忠告。

    那日,年仅十六岁的楚风瑾细细聆听父王的教诲,垂下俊雅的脸,重重地应了句:“是,儿臣谨记。”

    楚风瑾明白,虽然自己一直韬光养晦,从未想过要从两个皇兄身上夺过太子之位,可是他紧敛的深谋远虑、卓尔不群,却一点也逃不过能让楚国强盛百年的父王的火眼金睛。

    甚至于,楚王早就看出,这个孩子的脚印不会甘心只踏在楚国的土地上,他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有着四海归一的雄心壮志。

    然而,这个国家的子民在过去的百年里,过了接近五十年南征北战生活,才换来了约五十年的安居乐业。

    楚王,实在不愿楚国的子民再受战乱之苦,哪怕是开辟疆土凯旋,也要有无数年轻的生命陨落、无数美好的家庭支离破碎。

    此刻,楚王看着楚国未来的主人,将眼前的困扰局面娓娓道来:“近日来,我国境内有数百个男童离奇失踪,就连南国和左丘国都出现了类似的状况。上个月南国皇室的两只灵鹫被玉魔宫所掳走,至今下落不明”

    楚风瑾微微蹙眉,灵鹫失踪的事情,在他去寻宝前,幕僚张权、韩离已经向他汇报,但是男童失踪的事情,难道也是那时他急着救雅儿时,没有听到的消息么。

    陷入沉思的三皇子缓缓开口:“三个国家同时出现了男童失踪的现象,绝非巧合,这三个国家内都有玉魔宫的分堂,我想诸位也都猜想此事与玉魔宫脱不了干系吧。”

    提到玉魔宫时,楚风瑾巡视了一遍众人的视线,见每人的眼神都如他预想的一般微微一颤,转头对着楚王继续说道:“下个月十五,乃是玉魔宫每三十年一次的祭奠魔妃的日子。因此儿臣猜测,这次男童与灵鹫的离奇失踪,很可能就是因为这次祭典。”

第391章 要事相商(3)() 
祭典。

    三十年前的祭典,何等惨烈!

    虽然那时的楚国的经济与民生已经从之前的连年征战中复苏,但是每每回想起那日的血腥场面,楚王仍是为惨死的生灵深深皱起了眉头。

    竟然已经过了三十年么,时间如白驹过隙,让这个为楚国日夜操劳的君王、生命长于寻常百姓的修士也忍不住感叹韶光易老。

    “众位卿家有何见解?”楚王收回记忆,看着殿下坐着的心腹重臣。

    丞相起身拱手,“启禀皇上,既然南国已经提出要与我国联手围剿玉魔宫,臣以为此次祭典正是行动的绝佳时机。我们可以派出士兵埋伏在男童中,混入祭典内。待里应外合之时,既可以救出被俘虏的男童,又可以重创玉魔宫。两全其美。”

    楚王面色平静,转头看向其他人,正好对上太傅唐槐杰的目光。

    楚王胸襟宽广,容得下不同意见,也能在各方提议中取其精华。如此广开言路,朝中大臣才敢直言不讳,而不用担心一言不合就人头落地。

    丞相王华与太傅唐槐杰的政治风格迥异,因此难免摩擦出一些火花。

    这一次,楚王也特别想听听唐太傅有何见解,目光就停留在他的脸上,却没有开口。

    唐槐杰伴君多年,明白楚王是在询问他的想法,也就开诚布公地说道:“臣以为,丞相的提议倒是合乎情理,然而依照目前的局势,却难以施行。”

    此言未落,丞相的怒火就窜了起来,岂有此理,太傅这是公开灭他的威风!

    之前他举荐自己女儿做太子妃,一幅百鸟朝凤图却险些遭来灭顶之灾。从那天起,丞相王华就觉得自己在朝中生生矮了太傅一截,一直心有余怨,今日也就面色铁青,咬牙开口,“不知太傅觉得哪里难以施行?”

    太傅唐槐杰本无心与丞相王华为敌,二人都是食官禄、为君分忧,实在没有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太傅一直心系黎明,不愿卷入派系倾轧这样的复杂局面,所有进言也都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却不想丞相王华小肚鸡肠,屡屡针锋相对。

    不理会王华充满恶意的眼神,唐槐杰缓缓进言,“丞相所提的方法,难点有三。其一,玉魔宫抓的男童年龄最大不过十三四岁,而士兵至少是十七岁,若要从面相上蒙混过关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同时,又要让玉魔宫愿意抓、抓的到、还要没有戒心,那这些士兵的修为还不能太高。修为不高的士兵混进去,自身难保,又如何里应外合?”

    说到这里,太傅停顿了一下,看见楚王目光闪烁,正认真聆听,也就继续说下去,“其二,南国与我国相隔迷雾森林,两方士兵要想汇合,就必须跨过迷雾森林,之前南国皇室乘坐灵鹫,尚能在一月之内越过,若是双方士兵,在无灵鹫的条件下,恐怕祭典结束了,士兵还在路途之中。”

    太傅每说一点,丞相的脸就青了三分,唐槐杰也不看他,接着开口。

第392章 从长计议(1)() 
“最后一点,玉魔宫的出入口极为隐秘,目前我们只知道一个入口。我们若要趁着祭典之时冲破玉魔宫的防线,只能突破入口。对于玉魔宫如此重要的祭典,肯定会在入口设下重重埋伏,要想强突,实在是困难。”

    太傅言毕,面露忧色。

    楚王默不作声,眼神凝了凝,似在沉思,继而转向骁远大将军武安邦,“将军意下如何?”

    武安邦未及而立之年,却颇有修炼天赋,在十多年前就随父亲一同除寇平乱,积累下赫赫战功。后来武安邦的父亲告老还乡,而武安邦则成为楚国最年轻的将军,并是凤都不少富家千金的夫婿人选。

    然而,武家其余嫡子都相继婚娶,唯有大儿子武安邦迟迟未娶,并且赶走了无数上门提亲的媒婆。于是,隐隐有传闻说,武安邦根本不喜欢女人,而是喜欢男人!

    这一谣言在凤都飞快传开,让那些曾经想要一睹他英姿的女子也望而却步。如此一来,没有媒婆再去为武安邦寻思娶妻纳妾的事情,武老爷子也被这个不长心的儿子气个半死。

    武安邦微微蹙起两条斜飞入鬓的剑眉,恭敬起身,“回禀皇上,微臣认为太傅所言极是,此时若要大举进兵,实在太过草率,没有几分胜算。虽然目前兵强马壮、将士们整装待发,但若无一套应对完全的战略,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武安邦说话的同时,坐在一旁的兵部尚书李广凌微微点头,他也认为此刻并非出兵的绝佳时机。

    楚王明白了四位大臣的想法,又将视线转向自己的皇子身上,“瑾儿,依你看,该当如何?”

    楚风瑾微微笑着,面容平静地看向龙椅之上的楚王,“父王,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如何救出那些被玉魔宫抓获的男童?第二个问题,则是如何阻止玉魔宫的祭典顺利进行?第三个问题,才是如何彻底铲除玉魔宫的势力。”

    楚王满意地点头,每次看到楚风瑾将问题迎刃而解时,他就觉得当初自己冒着被祖辈们怨念的风险、选了瑾儿做太子实在是明智的举措,语气也隐隐带着鼓励,“瑾儿可有办法?”

    楚风瑾谦虚地收了收下巴,在场的都是他的前辈,未来都是辅佐他的左膀右臂,断然不能轻易就用锐气煞了这些忠臣的自尊,于是徐徐道,“儿臣有一想法,特向父王和众位前辈请教。”

    “不敢不敢,太子殿下请讲。”众大臣都急忙出声。

    楚风瑾淡然笑着,将如何救出男童、阻止玉魔宫的祭典的办法娓娓道来。

    众人听后都沉着脸,连连做声,“殿下,万万使不得呀,您是尊贵之躯,实在不宜以身犯险。”

    万一太子再被玉魔宫俘获,玉魔宫宫主肯定不会像上次那样仁慈此举太过凶险!

    看到众人担忧地阻止,楚风瑾并不意外,反而笑了笑,“各位前辈放心,我自然有万全把握。距离玉魔宫的祭典还早,我们可以从长计议。”

第393章 从长计议(2)() 
“不过,”楚风瑾的笑容忽然一敛,神色变得严肃,看向楚王,“关于如何彻底铲除玉魔宫,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玉魔宫宫主的修为太高,儿臣至今没有见过气息如此恐怖的人。”

    想起玉魔宫宫主孟剑松的气息,楚风瑾心中一凜,他的气息,比那个想要夺舍的王天师的还要强大。

    玉魔宫宫主神龙见首不见尾,几乎没有几人见过他,所以皇室中的人更不知道他到底强大到何种程度。

    楚王听到自己一向谨言慎行的皇儿居然说没有见过比他更强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