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静芳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回到房里,周秦将前世听到的关于田储治理关中流民、平抑粮价的法子都一一列了出来,写就了一份简单的奏疏草稿。写好之后,她又看了一遍,笑了笑,将文稿放入了匣子里,让人收起来。

    海棠经过这一年来的调教,对许多事情都有了相当的接受度,她扫了一眼周秦写的东西,小心装订起来,道:“姑娘这是写给承恩公府的世子爷吗?”

    周秦摇了摇头,道:“先放着罢。”

    然而她等了好几天,桂州城内的粮价一日高过一日,却不见府衙中出台什么行之有效的政策。

    这日下午,她去探视周延之,却见对方半靠在床榻上,手中拿着一册书卷,身边也散落着许多书籍,正皱着眉头,快速翻阅着。见她过来,周延之似乎吓了一跳,立刻把手头的书卷往被子里塞,他才塞好,就看到床榻之上摊开的书籍。

    这东西实在藏之不及,他只得抬起头讪讪笑道:“妹妹来了?”

    周秦忍不住睨了他一眼。

    她把视线投往书的封面,是书坊印制的历代名臣的奏疏。

    周延之见妹妹眼神不善,忙解释道:“我就看了一会,不费神,桂枝盯着呢!”

    说着冲着一旁的桂枝使眼色。

    桂枝咳了咳,正要说话,被周秦眼睛一扫,立刻住了嘴,一言不发地立在门边。

第一百八十章 主意() 
周秦走近了,捡起其中一本夹了象牙签的宗卷,标记的那一页是太祖时某位宰执的奏章,重点阐述某地平抑粮价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借此综述,论起来治国的大道理。她又拾起另一本翻开的书册,翻开的那一页右侧只简单的写了两个字的标题粮论。

    她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前日才答应了好好休养”言毕,也不再说话,只用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周延之。

    从前就有许多人夸过周秦生得好,尤其那一双妙目,就似一溪流水,清澈晶莹。被妹妹这样看着,周延之顿生愧疚之感,反倒愿意被她狠狠骂一场,好过现在软刀子一样细细地割来割去,让他心中软趴趴地疼。

    周延之坐起身来,喃喃道:“是我的不是”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我听说城中粮价涨得厉害,许多流民无所事事,想着横竖现在无事,找找往年现成的例子,看能不能做做参考”

    他见周秦一脸的不赞同,忙道,“我不看多久就会歇息”

    周秦望着周延之,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半晌,才道:“你找了这半日,有没有寻到法子?”

    既然妹妹主动岔开了话题,周延之忙回道:“哪里是那么好办的,跟商人打交道,没有利益驱使,谁肯给你卖命。”

    周秦迟疑了一会,想着桂州城内的十余万流民,又思虑到邕州前线的数万兵丁,她抿了抿嘴,似乎不经意一般地道:“如果给了他们足够的利益呢?”

    周延之感慨道:“哪里那么容易,如今桂州粮价已经涨到三百余文一斗,而且按这个形势,还要继续往上涨,眼见靠近年边,不仅粮价,其余物价也会应声而抬,多久才能捡到的机会,朝廷能给多少利?最多不就是按市价收购,他们又不是傻的!”

    周秦锲而不舍地道:“如果府衙张榜出去,说按市价加二十或是三十文,如果不行,加一百文,或是两百文,收购地主、富户手中的粮食,信不信呢?”

    周延之一愣,随即大笑道:“你这是什么主意?嫌衙门里钱太多了吗?真要这样办,都尉的腰都要被御史台的奏章给压断了。况且你花这么多钱收粮,除了给地主富户们鼓荷包,又能起什么作用?”

    “能收粮啊!”周秦解释道,“以朝廷的名义张榜收粮,同时公示府衙不会抑制粮价,只要人有余粮,爱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净瞎说!”周延之哈哈一笑,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笑话似的,口中还不忘道,“你随着粮商自己定价,人人囤集粮米,这价格能涨上天去!乡民得要把粮食压在床板底下才睡得着觉。”

    周秦不以为意,道:“又什么关系,广南缺粮,难不成荆南、荆北也缺粮?滇地也缺粮?贵州也缺粮?不过是叔叔他们没得权力调动各处的粮米,也没有人手转运而已!如果贵州的粮价真的能涨上五百文一斗,滇地的粮商自己当牛做马,驼都要把粮给驼过来!如今水源也足,航运未歇,还能走水路,闽中今年听说是丰收,他们那边过来也不远,贵州更是近,只要消息传出去,说是桂州府衙不压抑粮价,这五十到五百,翻了十倍的价格,你觉得他们会坐得住吗?”

    周延之顿时呆住了。

    他仔细想了想妹妹所说的话,忍不住反驳道:“可贵州、昆州来此至少也十余日,算上消息传送的时间,怕是粮食还未运过来,桂州的民众就要连粥水都喝不上了!”

    周秦小声道:“不是才收了粮吗?府衙以朝廷的名义收粮加价收粮,再定一个价格,卖给民众,听说都尉那边才给流民们记了编户,家家都有号牌,桂州城的居民也是有户籍可查,衙门中定一个规矩,每户人家按照人口可以以常价买定额的粮食,也不用撑久,最多过上半个月,第一批送粮的人就会到了。”

    她微微一笑,“哥哥也太小看那些商贾了,若是有钱赚,平常人十天的路,他们能八天就赶到!咱们家自己也是做生意的,你问问潭州马行的掌柜,如果能赚上十倍的利润,从潭州到桂州,他是不是能在八天里把马匹送过来?”

    周延之抓着身上盖的被子,那棉布被他揉得皱皱的,也不自知。

    周秦见他想得投入,又道:“城中不是还有流民嘛?如今已经入冬了,前线官兵正要缺棉袄,流民中老弱妇孺可以帮着做被褥厚衣,衙门每日管一餐,做满二十天,月末以粮偿之,壮丁则去修城墙,挖堤坝,一样每日管一餐,做满二十天,月末以粮偿之,等年底商人们到了,粮食越多,价格越低,府衙要付帐也便宜。”她笑了笑,“只怕粮食太多,来得迟的粮商要哭!”

    周延之坐着发了半晌的呆,突然之间,掀开被子下了床,就往窗边的桌子走去。

    周秦忙拦道:“好好说着话,你这是在干嘛!”

    周延之一脸的紧迫,道:“如今衙门里正为粮价发愁,我觉得你说的这法子不失为一个路径,待我写了章法,给田都尉送去!”

    当然不失为一个路径!这就是田储自己当年走过的路,验证多次,以粮商治粮商,效果妥妥的!

    周秦心里嘀咕着,看着周延之摊开了一张纸,开始绞尽脑汁地想该如何组织语言,只得抽走了他的笔,道:“才答应了不乱折腾,你又来这套!”

    周延之眼巴巴地盯着妹妹手上的笔,一副想要拿回来,又不敢乱动的样子,道:“我就写一会,写完就休息,我保证!”

    周秦只得道:“你好好养着吧,等我回去写出来,你再慢慢改”

    说完,吩咐一旁的桂枝盯着周延之,不许他再看书、写字,又留了海棠下来。

    她回房之后,取出了前几日写就的那份草稿,又反复看了几遍,推敲斟酌用词,找了周延之的字帖,仿着他的字迹把稿子又誊抄了一遍。

第一百八十一章 倒忙() 
周延之看着妹妹写的章程,不禁拍案叫绝,他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一脸的拜服,口中感慨道:“小时候你就比我聪明,六岁时缠着我教算筹,后来问的问题把我这个师父都给问倒了,一样是读书,别人家的小姑娘都是学些诗词歌赋,偏生你要读治世文章。”

    他站起身来,围着周秦的坐的椅子前来来回回打转,道:“记得那个时候一同背出师表,我还在惋惜诸葛孔明一片忠君爱国之心,虽百死犹未悔,你已经列出一二三四,分析他之所以不得孝怀后主信任的原因。妹妹,若你是个男子,以你之能,好好历练一番,任一方知州绰绰有余!”

    周延之的口气十分骄傲,仿佛妹妹比自己厉害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不用周秦想办法解释自己为何会想出如此合乎实际的解决方式,他已经帮着用“天生之才”这个理由给盖棺定论了。

    周秦哭笑不得,脸色不由得有些郝然。

    这一份章程,大体的框架都是借用了上一世田储安抚流民、整顿粮价的法子,同时也补充了许多时人分析的细节。她结合桂州目前的情况,又参考自家马行以及商路贩运的经历,问过许多掌柜,才写就了,说得上是博采众家之长。

    她不过就出点整理的力气而已。

    这算不算是盗窃啊?

    算了,做都做了,反正又抢不掉田储的功劳。

    她斟酌了片刻,对周延之道:“哥哥,你将此份章程送去给田都尉之时,千万不要说漏了嘴。”

    周延之有些莫名,他奇道:“这有什么好瞒着的,又不是坏事。”

    周秦嗔道:“这有什么好说的,女子闺名外扬,外头肯定会传出各色乱七八糟的消息,没必要由他们议论。况且你报我的名头,一点好处都得不到,我是能加官进爵,还是能富贵荣华?倒不如用你的名义报给了田储,好歹也能沾些光,不说别的,将来朝中按功分赏,大头自然是他拿,可你也能得个褒奖吧?”

    就当是自己苦思冥想这么久,去粗取精,竭力撰文的报酬吧!给田储自己来想,还做不到这么系统、完整呢!占个小便宜,也不算过分吧?

    周延之恍然,笑道:“怨不得我说你这文章仿我的字迹仿得真像。”他口头答应了,可心中却有几分不以为然。

    在周延之看来,让他不劳而获,凭借妹妹的才能去获取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声褒奖,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可这份章程中所列的方法,确实极为巧妙高明,至少有**分把握能解决桂州粮价飞涨的问题,如果仅仅因为自己道德上的不舒服,就不呈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