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静芳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楚只希望此番雇佣的船老大走得快些,能让自己好整以暇,以合适的价格把手中的粮米脱出手去。

    能到桂州的自然不止航运。

    从江县地处黔东南东部,与广南西路交界,托老天爷的福,今年风调雨顺,粮米丰产。

    宋庆乃是从江县第一大的粮商。

    此刻的他正坐在官道旁的地上,大口喝着水囊里的水。

    眼看就要走入桂州的地界,在他身后,上百号人看着一百七十多车粮,各自散坐着歇息。

    才过了一刻钟,车队的头领就打了个唿哨,招呼人起来继续往前走,口中还不忘道:“都打起精神了,若是明日能到桂州城内,宋爷发话,一人得两匹布,三串钱!”

    车队紧赶慢赶,才走了七八里路,就见前头停了长长一条车队,把官道堵得死死的,半点挪动不了。

    一人上前去打听,过了好半天才跑回来,道:“前面有十几架车翻了,挡在路中间,正在通路呢。”他咋舌道,“我往前跑了这半日,数了数,光是这一条道上就有上千辆粮车。”

    而在他说话间,身旁不断走过小商贩,他们或驱使驴子,或赶着骡子,还有人拉着矮马,无一例外,畜生的背上都重重负荷了粮食。

    车队行动不了,这些单枪匹马的小贩却毫无阻碍,他们从大车的空隙间钻来钻取,还有人结伴而行,拖着脚力边走边聊着天,对着路旁的车队指指点点。

    寒风凛冽,宋庆却急得头上都冒出汗来。

    他随手抽出一块已经用了两天的汗巾,往额鬓处胡乱擦了擦,垫着脚尖往前张望,只求前头能动上一动。

    后头来了两名小商贩,其中一人个头比较高,大概四十余岁,留了短须,一看他身上的打扮,随身带的行头,就晓得是一名老练的牙侩。他对着旁边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训道:“早知道你懒成这样,此次就不带你出来了!你晓不晓得跑多一趟,就能多赚多少银钱?”

    年轻人颇有些不服气地道:“你倒是勤快了,来来回回跑了这好几次,还比不上隔壁张大哥赚得多,人家多有眼光,留在桂州城里就不动了,眼见粮价一日涨过一日,你跑来跑去,还不如在别人在城里收粮倒卖!”

    老牙侩啐了一口,道:“放你娘的狗臭屁!张小四他多少本钱,我们家多少本钱?就我们这点家底,你收得起粮吗?桂州城里头现在随便一张床都多少钱一晚上?你留着,要睡大街??挣的都不够花!”

    两人说着说着,越走越远,声音也越来越小。宋庆竖起耳朵听了个全,更是急得团团转。他半数身家都押在这些粮食上头了,如今眼看就要到了,却被堵在半路,可不要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啊!

    好在前头的车队过了小半个时辰就开始移动,次日傍晚,宋庆已经看到了桂州城门。

    去探路的人回来报信,道:“大爷,还有十来里路,咱们往前赶赶,要排队进城,我去给大家伙买点吃的回来。”

    宋庆大手一挥,道:“买什么吃的,不买了!等进了城,我请大伙好好吃一顿,这一路都辛苦了!”

    来人苦着脸道:“前头排了**里的路呢,我先买点干粮回来,等进了城,恐怕都要到半夜了。”

    宋庆讶然,他打马往前跑了三四里,果然长长的队伍从不远处就开始排了起来,直直通到城门口,都是粮车。他仗着自己一人一骑,脚程快,便从最后一辆开始点,一路数到了城门口,等清点完毕,心中算了一遍这外头大概有多少石粮,脑子里不由得打了个咯噔。

    守门的小兵早已在前头喊道:“有货的走左边,无货的走右边,都不要挤!”

    宋庆忙从右边进了城,趁着天没黑,他打马直奔桂州城里最大的粮行。

    粮行外排了长长的队,都是背着米来散卖的,看穿着,许多都是附近的农户,还有些应当是过来倒卖的小商小贩。

    他数了数人头,心中大概有了数,转头送了名帖上去。

    粮行里的伙计连忙将他迎了进门,大掌柜亲自接待了他。

    宋庆与大掌柜寒暄了两句,便直截了当地问道:“三哥,你我自己人,也不拐弯抹角了,我这里有一百八十车细米,如今桂州城的市价是多少,你主家这里收又是什么价格?”

    说完,不着痕迹地递了一个荷包去对方袖子里。

    大掌柜意会,咳了两声,见会客间没人,低声道:“你不如放在手上两天,如今市面上已经涨到一千一百文一斗了,衙门里收是一千一百五十文一斗,我们这里对外收是一千一百八十文一斗,看这行情,还有得涨。我们主家打算再收七八日天,就开始慢慢发卖。是龙是虫,就看这一回了!”

    宋庆道过谢,转头出了门,驾马前往桂州城里的码头,他扔了几十文钱给路边的一个要饭的花子,让对方帮着数从此时起,到明日酉时,码头处卸货的粮船一共多少艘。

    做完这事,他又去问了城里头仓库,住宿的价格,这才急匆匆地出了城。

    过了这许久,宋庆的车队还只排在距离城门两三里的地方。

    等到次日,他从花子口中得知了光是这一日,就有三百余艘粮船靠岸之后,立时就去寻了大掌柜,把手头的粮食以一千二百文一斗的价格全给出了。

    拿到了银票,他请随车的百来名从人好好吃了一顿,拉着空车就回从江县了。路过城门处,他遇到了熟人,于是停下来打了个招呼。

    南溪山的地主吴二正压着粮车在城门口排队,打算把收来的粮囤进城内的仓库里,见是宋庆,笑着跟他聊了两句。得知对方已经卖完了粮,正往回赶,他十分吃惊,随即呵呵一笑,拱了拱手,赞道:“兄台好魄力!”

    宋庆回礼,道:“哪里哪里,不如吴家老弟沉得住气!”

    两人相视一笑,错身而过,各自在心中骂了一句“蠢货”。

第一百八十四章 解决() 
亲们这章先别定,俺要修一下。

    五日后,桂州城内粮行的成员都聚集在一起,开起了大会。

    吴二只觉得自己脑子里嗡嗡嗡地响,几乎听不清行首在上头说什么。他心中默默算着自己这一轮投进去的钱,算来算去,都算不清。

    他仗着自己家中有人在桂州府衙,断然不会出事,便大着胆子押了手里的田产收粮。原本打算只要粮价上了八百文一斗,就全部出手,一点不留。可随着价格的飙升,他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蠢蠢欲动的贪婪之心,只在一千文一斗的时候出了一些粮,后来又赶忙大肆收购起来。

    他刚得知兴平仓里的粮这几日就要卖完了,正兴奋,觉得发财就在眼前,却不曾想马上就被叫到了粮行里头。

    行首的声音很稳,仿佛说的是什么轻巧的事情,他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话,“现在才过子时,今日码头卸下的粮米已经有八百船,这还不算两个城门进来的粮米。刚刚收到消息,那些外地来的粮商,一靠岸,在码头就以八百文一斗的价格卖起了粮。以我们的财力,已经包不住这个摊子了。这回来跟大伙商量,是不是今天把粮食都出了。”

    堂中顿时吵嚷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有人高声插嘴道:“不是已经跟码头的人交代过了,让他们跟那些外地的贩子说清楚,不要贪小便宜,压价格吗?!”

    行首没好气地道:“马上就年边了,谁不赶着回去过年,不让他卖,你用一千五百文一斗的价格把粮给收了吗?我是没那个余钱了!”

    那人顿时哑了口。

    从前确实也有着急脱手外地商贩,遇上这些人,都是桂州城里粮行的人联合起来,用一个较为合适的价格把他们手上的粮食给收了。可是如今随着粮价愈发高涨,所需的花费已经到了一个极为离谱的高度,没有人能扛得起来了。

    吴二忍不住开口道:“跌到八百文一斗,这个价,谁出手都是断手断脚,不如大家咬牙扛一扛,顶着价格,这几日把粮食卖给衙门,反正兴平仓的粮马上就要空了!衙门不是还雇了上万人在修城墙、堤坝吗?还有那些帮着给前线做冬衣、被褥的,当时都许诺月底要以粮偿之,顶一顶,总归是能卖出去的。”

    这些日子,粮行的人为了哄抬价格,没少高价收购,高拉低,自然成本翻高了不少。这个时候出手,吴二实在是血气翻涌。

    本来能赚一千,如今只能赚六百,利润顿时缩水,谁人能忍?!

    他这话一说,人人皆附和。众人形成一波合力,把犹犹豫豫的行首给说服了,准备再撑两日,慢慢把手头的粮食拱出一个高价给卖出去。

    粮商们各自派了人去码头,城门处守着收粮。

    没多久,大家就觉出不对来。

    来桂州的船只、车马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一日多过一日,开始还都是附近州县的散户,后来是附近州路的小贩,到了这几日,连蜀地的大户都露了头。

    当吴二与一名前哨搭上话,得知对方的船队里有三千石粮食的时候,眼前一黑,差点当场倒到了地上。

    桂州城里的粮价开始跳水,跳水的速度比从前的涨速更令人心惊。

    等到了月末,竟然只比去年同期高了十文!

    兴平仓不但恢复了原本的储粮水平,存粮居然翻了一倍。

    桂州城的民众看了一出大戏,却安安稳稳地吃了一个月的平价粮;流民们这一冬在桂州城里吃了饱饭,还得了许多钱粮,听说前线已经平定下来,泰半已经准备返家;衙门不仅解决了粮价问题,还以极低的代价安抚了流民,兴建起了许多桩大工程,将来说起,都算是周严、田储两人的政绩。

    只有那些囤积居奇,贪得无厌,国难财怎么也发不够的粮商,几乎亏得倾家荡产。

    吴二竭尽全力,也只赎回了十分之一不到的田产,自此元气大伤。府衙里的妹夫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