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静芳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焦点。

    苏令发往京城的密报按时间顺序排开了,依次的内容是:

    第一封——交趾窥视邕州,邕州请求桂州派兵,桂州回信说州内兵力不足,无法分派。现将交趾军情报与政事堂,请政事堂酌情分派。

    第二封——交趾似有异动。

    第三封——明确交趾欲犯边境,邕州兵丁被桂州抽调,桂州表示兵力不足,不会将原有兵力发回,也不会派驻援兵,要求邕州自行解决。探明交趾此次犯边非同往日,请政事堂重视。

    接下来是一些苏令得到的交趾排兵情报,进犯时间、布兵情报。

    随着信件的时间越晚,苏令奏报中的军情也与越紧张,等到交趾大军压境围城,最后一封送出来的奏报中已经有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悲壮。

    而刘彝给的奏报当中,没有一个字提及过邕州曾经向桂州发起过求援,也未说过自己曾经抽调过邕州近半兵力去桂州。桂州发来京城的第一封急报就是交趾攻打邕州城,并且围城两日。刘彝为了让这封奏报直接送到田太后的案头,不被枢密院留住,还特意发了急脚替,不仅如此,他还堂而皇之地为自己在奏报中贴金,说此次交趾大军临境毫无征兆,若不是是桂州斥候警惕,绝难发现。

    现今朝堂分为两派,政事堂站刘彝,认为刘彝并无过错,与邕州相比,自然是桂州的安危更为重要。他发现战事,向京中奏报,再正常不过。至于苏令在奏报中所说,仅仅是一家之言,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他真的向桂州求救过。

    枢密院则站苏令,认为刘彝贻误战机,玩忽职守,致使邕州遭围沦陷。

    两方就责任问题吵过一轮,没有结果,开始争起这次战事的经略司之权来。

    交趾毕竟小国,此次又重新启用了折其护,其人一到,怕是交趾大军都要被吓走一批,此时抢权等同于抢功。

    双方明晰不了责任,自然也不可能分派得好功劳。堂院之争由来已久,既然吵不赢,便要求田太后断官司。谁知田太后既没有同意枢密院的人,也没有同意政事堂的人,反而指了一名太后党。

    这样一来就捅了马蜂窝了,既然自己吃不到饭,索性掀了桌子。由褚禛提议,石颁复议,府院一致通过,请小皇帝指派专人前往大军麾下待命。

    赵显被这一块大饼砸得都愣了,点了一圈,发现身边居然没有几个得用的人,最后只好指派周延之、苏仲昌、张浚三人。

    出身将门,从未经历战事,周延之得了消息,自然是跃跃欲试,然则想到家中祖母幼妹,他又犹豫起来。

    他看着周秦道:“我实是不知如何与祖母说。”

第六十八章 动身() 
赵老夫人对周延之的前程是有打算的。对于这个长子留下来支应门户的嫡长孙,她从未想过让他再走前人的老路。

    沙场是这么好闯的吗?越是久经沙场之人,越知晓这上头的危险。一将成名万骨枯,死多少人,才能堆出一个百户,护国公府战场搏命这么多年,几代至今尚没有一个是能安安稳稳老死在床上的。

    肃王谋反之后,若是先皇能活下来,护国公府至少能保上两代人的安然。可先皇已死,小皇帝赵显性情未定,田太后摄政,老护国公父子的性命,如同水过涟漪,就这般过水无痕。

    大丈夫死社稷,赵老夫人自然无话可说,可没道理只拿着周家人的性命去拼杀吧?

    是以她听说了周延之要去交趾的消息,手里的茶碗顿时就重重地怼到了桌子上,怒道:“你一个小小的侍读,去那边能顶个屁用!?”

    她这些年修身养性,在旁人看来,只是个有些严肃的老太太,此时这一发怒,多年的积威像火一样,烧得周延之连话都不知该如何接。

    周延之是愿意去交趾的。大丈夫自当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整天窝在宫里陪赵显读些之乎者也,又有什么意思。

    赵老夫人人老成精,自然看得出来孙子的心思,可在她看来这份差事连鸡肋都比不上。周延之几人并无一官半职,这样白身去桂州,就算刘彝看在小皇帝的面子上让他们参与军情,又能起得到什么作用?最多不过是能第一时间掌握到消息而已。

    三个连远门都没有出过的人,连桂广长成什么样子都摸不着头脑,去了人生地不熟的蛮夷之地,别说办差,能不能撑过那无处不在的厉瘴还是两说。

    赵显如今都快二十了,连这点成算都没有,哪里斗得过田太后。

    只是木已成舟,现在想这个又有什么用。

    赵老夫人在努力控制脾气,周秦怕她继续说下去火气更大,连忙岔开话题,对着周延之问道:“你们几时出发?”

    “军情似火,枢密院让我们后天一早出发。”

    时间这般紧张,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根本就来不及,赵老夫人只好带着周秦两人给周延之急急忙忙收拾行李。

    要去的是桂州,这次出门与平常的出行全然不同,想来去到桂州,少不得要随大军前往邕州,若是往交趾而去,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厉瘴与虫蚁,还有交趾的雨季。

    交趾每年十月至三四月间是旱季,过了四月,便开始接连不断的下雨,又炎热又潮湿,别说异乡人,就是交趾人在这个时节也是极少外出。

    周秦心思惴惴地坐在书桌前翻看着交趾的地理图志,风土人情,还特意让海棠出去搜罗了些曾经去过邕州之人的文章来,越看越是紧张。

    从古至今,邕州都不是什么好去处,前朝还曾经作为罪官流放之处。只要是被派往邕州的官吏,无不想方设法往外调任。周延之一行去到交趾,少说也是五月的事情了,雨季一到,哪里还有什么时间给他们慢慢适应当地气候。

    周秦急急忙忙地让人去采买治疗厉瘴、痢疾、发烧等等的药丸药材,又让人配了许多驱虫的香包。

    周延之是白身,又有差事在,是不可能带太多行李的,不但如此,连下人也不能多带。周秦拿着拟的行李单子,划了又填,填了又划,足足折腾了一整个晚上。

    隔天周延之看着妹妹憔悴的眼睛,心疼道:“何苦来着,让下头人收拾就是了。”

    周秦叹了口气,把晚上到处抄来的资料摊到了桌上,对周延之道:“也不晓得有没有用,我翻了些邕州与交趾的地理、风土情况,哥哥好歹看一看,不要临到了手忙脚乱,其他还好,只有一桩,千万不要生病。”

    周延之接了,又道:“你不要担心,我早是该支应门户的年龄了,只是祖母年事已高,你在家好好照看她,我会常往家里写书信,若是有时候忙起来,怕是顾不上,你好好劝劝她,不要让她太过伤身。”

    周秦此时除了点头,还能如何。

    出发前一晚,赵老夫人命人做了满满一桌菜,却是半点食欲也没有。周延之要逗祖母与妹妹开心,装作胃口极好的样子,一个人吃了好几碗饭,赵老夫人只喝了小半碗粥便放了箸,只盯着他吃。

    周秦心乱如麻,别说吃饭,连水都没心思喝。

    一家人气氛低沉地吃完这一顿饭,赵老夫人让孟嬷嬷取了两件东西出来给周延之,一件是护心甲,还有一件是匕首。

    周延之哭笑不得,道:“祖母,我是去桂州,又不是去前阵,用不上这个东西,我安全得很!”

    赵老夫人道:“这是太祖御赐的护心甲,开国之人才有一件,你们老祖宗的给了二郎,这是我爹当年得的,我如今给了你,也不求别的,只求你安安稳稳的。这是我当年陪嫁过来的护身匕首,跟了我几十年,你好好收着罢。”

    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刀剑无眼,若是真遇上了战事,护心甲与匕首又有什么用。

    翌日一早,两人就把周延之送出了城。

    而前一天,赵环与赵珠吵完架,憋着气回了燕懿王府。

    赵环一走,赵珠就在属宫练起大字来。她从小跟着先皇习字,临的太祖的开蒙贴,字体比起一般的男子还要大气。

    赵珠笔走龙蛇,一连写了三大张纸,还是没有按捺住心中的愤怒,将手中的羊毫笔一摔,破口骂道:“蠢货!”

    自从上次大相国寺事件之后,她身边的人已经换了一个遍,说话做事都没了以前那么容易。这一回,她找了个机会把沈浒的事情透露给赵环知晓,本来是想由赵环着手,从田储那边撕开一个口子,一是报复,二是转移一下田太后的注意力。

    没想到赵环居然这么蠢,煮熟的鸭子还能飞走就算了,居然还让田储猜出来是自己在背后怂恿。

第六十九章 妥善() 
赵环跟赵珠吵成那样,燕懿王妃自然有所耳闻,在回府的马车上,她叹着气道:“没事你与魏国公主置气作甚,小时候不懂事都能好好的,现在长大了,怎么还闹起别扭来。”

    她见赵环不以为然的模样,深知从前一味的宠爱已经惯得这个女儿性子傲得很,只好苦口婆心地劝说道:“今时不同往日,你以为现如今还是先帝在的时候吗?如今掌权的是太后,你们吵着玩还好,真要闹起来,你说她是护着自己女儿,还是护着你?”

    “昨儿承恩公府上的世子送你回来,你那个样子哪里是对客人的,你晓不晓得他姓田?咱们家不说要巴结人,就算看着太后的面子,你爹对他也要客客气气的,你倒好……”

    赵环不耐烦地道:“又不在京城长待,谁掌权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燕懿王妃被女儿这句话堵得头疼,她耐着性子劝道:“咱们家就你一个,等我与你爹百年之后,你没个兄弟帮扶,说不得还要靠魏国公主帮你说句话,也未必没有求到太后眼前的时候,你倒好,不好好与他们处着,还要耍性子。”

    赵环心中一万个不以为然,“我又有钱有产业又有赐田,哪有什么要求的事情。”

    燕懿王妃看着女儿那张倔强的脸,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