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静芳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姑娘年纪也渐渐大了,正该是好好学着这些的时候。前些日子老夫人不是在说准备给姑娘说亲事了吗?难道现在不做些准备,要等嫁过去再急急忙忙地研究吗?

    至于那些官吏,估计是哪次自己没注意的时候,谁跟姑娘提起来的吧。难道姑娘听到了什么风声,知道自己要许给什么人家了?

    海棠一不留神,就把煮好的茶水倒得差点溢出了杯子,忙把小茶几收拾了一下,将手中茶盏递了过去给周秦,口中道:“姑娘,喝口茶吧,这窗开得风对着头吹,怕是冷得很。”

    周秦回过神来,接过茶盏,才揭开盖,便闻到了一股茉莉花混着茶叶的清香之气,她不由自主地微微笑了笑。

    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最喜欢这些摘花煮叶的事情,每到换季,总要带着海棠她们几个出去摘些蔷薇、茉莉、芍药、菡萏等各色鲜花,与家中的茶叶窖制,不知糟蹋了多少花花草草。还每每拿去给祖母与哥哥献宝,他们不想打击自己,一味称赞不说,还怂恿着给叔叔周严送去。

    她初生牛犊不怕虎,还真以为自己成了个当世陆羽,各色茶叶都捡了一二两,真个搭着祖母的信件给叔叔送了过去。

    周严想是被祖母特意提点了,下回写了家书寄回来,还专门对这茶叶赞了又赞。

第十二章 海棠() 
后来她去何苏玉家玩,无意间喝到了北山子茶坊出的蔷薇香叶,才晓得原来外面早有这些鲜花窖制的茶叶卖,与自己做的相比,香气馥郁不说,还别有一番清冽绕唇。

    她回到家中逼问哥哥,他才吐露道,是觉得看着自己兴致勃勃的样子,便嘱咐下人采买的时候不要买这类的茶叶,还特意去找了祖母让她装作没喝过的样子。

    他见自己有些生气,还局促不安地解释道:“我觉得外面卖的比妹妹做的差远了,又加了香料,把茶味都盖住了,我还是爱喝妹妹做的。”

    真希望时光永远停驻在此时才好。

    体贴的哥哥,百忙中还不忘给自己送礼物的叔叔,慈爱的祖母。

    周秦想起以前的事情,面带微笑地喝了一口茶,果然入口是清浅的茶香,茉莉花香似乎微不可闻,又仿佛就在鼻端。

    海棠见她心情甚好的样子,于是说起上回那几个官员的事情来,“……上回姑娘吩咐打听的那几个名字,我托了桂竹,他今天同我说了……”

    周秦侧着耳朵认真地听,却突然捕捉到一个名字,“等等,你说那沈浒是辛卯年间北直隶的举人?没弄错吧?”

    海棠犹豫了下,复又坚持道:“应该没错,籍贯福州mh县乙亥年生,上沈下浒,字沉止,一一都对应得上,桂枝还说这个人查起来怪不容易的,好像没人知道一般。”

    怎么可能?!

    这沈浒明明是河间的军户出身,后来被田储举荐给魏国公主,本来只是一个亲随,后来不知为何,摇身一变,就成了公主府的长史。记得当初京都城内的人还把这个当成笑话来说,堂堂公主府,居然任用武夫来做长史,简直是滑稽。

    后来大家见魏国公主常年住在宫内,公主府只是闲置,全由沈浒应酬着各处人情往来,却从没出差错,才对沈浒刮目相看,觉得武夫未必没有头脑。

    因为魏国公主极少宣见周严,却几乎日日都见着这沈浒,沈浒又身材健硕,形容俊秀,还曾经有过传言,说护国公头上的爵位让沈浒刷了一层厚厚的绿漆。

    周秦记得自己上辈子听到这个流言非常生气,却又拿魏国公主并沈浒没办法,只好听之任之,还勒令下人三缄其口,不许透露给叔叔知晓。

    往事历历在目,怎么突然之间,这沈浒就变成辛卯年间北直隶的举人了?

    不过说起来,沈浒在京城待了三年多,却好像从未与朋友故旧来往,他所谓的来历,也全是经由他自己的口说出来的,没得半点求证。

    难道当年的沈浒说了谎?魏国公主知道吗?还是这就是公主的意思?他在公主府,再如何也不过是一个长史而已,既然已经举业,为何不继续科考?

    他是北直隶的举人,难道没有一个同窗同科不成?记得当初公主府门口常常有官员车门停留,据说都是去拜访他的。当时自己还觉得这沈浒长袖善舞,会钻营,现在想来,他做这个长史的位子,还真是屈才了!

    “姑娘,您认识这沈浒吗?”

    周秦听得心里一惊,摇了摇头,她见海棠脸上满是疑惑,还有些小心翼翼的样子,知道自己近些时日的一些做法让对方起了疑心。

    只是自己时间太紧,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周秦心里暗叹,可惜自己手头没有前世护国公府的资源,又身居内宅,许多事情做起来都极不方便。又想到上辈子海棠替自己联络护国公府外的眼线及人力,做得妥妥帖帖,若是这辈子只能留在自己身边做一个大丫头,实在是太可惜了。

    她想了想,正色道:“海棠,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海棠呆了一下,面露不解之色。

    周秦便问得明白了一些,“你是打算一直跟着我吗?”

    海棠大惊失色,连声道:“我自然是跟着姑娘,出了什么大事吗?难道说老夫人觉得我没有伺候好您,不让我陪嫁?”她说着说着,脸色都白了。

    周秦没想到自己这一句话竟然把海棠吓成这样,连忙安抚她,“没有,老夫人没觉得你不好,也没说不让你陪嫁,我只是想问问你有什么想法,毕竟你也不可能一辈子贴身伺候我。”

    海棠这才缓和了神色,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不能一辈子贴身伺候姑娘?孟嬷嬷她们也是一直贴身伺候老夫人。”

    周秦默然。

    人的际遇与发展实在是难以捉摸的事情,也决定着人的行事与眼界。现在的海棠,脑子里估计全然是伺候人的活计,突然对她说以后的事情,是不是为时过早?

    她想了想,决定换个法子来劝说她,“你看祖母身边贴身伺候了一辈子的,有谁是一直当丫鬟的?”

    海棠愣了一下,仔细思索起来。

    赵老夫人身边惯用的有七八个人,还有几个虽然不是日日待在府内,却也是领了差事,常年出门办事的,孟嬷嬷总管着大小事情,珊瑚与珍珠早已自梳,掌着老夫人的陪嫁,张嬷嬷对京城内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数家珍,张壁家的对朝中官员的升迁降黜了如指掌,还有琥珀等人,平日里赵老夫人对其多有器重,她们也常常套了车出门办事,色色都做得妥帖出色……

    说起来,自己进府这么多年,老夫人身边的小丫头们来了又去,三年进一次新人,三年放一次旧人出府,这些个人却始终屹立不倒。

    难道自己也要陪着姑娘嫁出去,过几年被许了人,又放出府去吗?

    若是嫁得不好,那等痴汉每日只晓得吃酒耍钱,外出作乐,放自己一个人辛苦操持家务,就像自己那早死的父亲与不争气的弟弟一样。

    若是嫁了个好人家……一样要孝顺公婆,抚养子女,还要伺候丈夫,若是那时还能伺候姑娘,想来还能松快些,若是不能伺候姑娘,日日在家里,候着丈夫给钱吃饭,想来腰杆也直不起来。等到有了孩子,又要操心一家子吃喝嚼用。

    既如此,还不如不嫁人呢。反正都是伺候人,伺候许多人,跟伺候一个人,傻子都会选!

    如果像珊瑚同琥珀一般,就算不嫁人,国公大人和少爷也会给她们养老的吧?

    她脸上神色变幻,突然操心起自己的前途来。

第十三章 皇帝() 
宣德楼上。

    明黄色的绫罗缠绕在枋木露台上,高高垂下,设起了一个大型的彩棚。帘外彩结栏槛,两边各立着三十名身着锦袍,手执骨朵,腰携宝剑的禁卫。

    看台中后方垂着高高的黄缘,帘中摆着御座。

    赵显有些不耐烦地坐在御座上。他左前方坐着的田太后,正饶有兴味地看着楼下十多丈远的地方,玉春堂的台柱子咿咿呀呀地唱着《孟子书》。

    赵显中等身材,略有些瘦弱,方脸,面白而无须,看起来是个有些阴沉的青年。他的脸型长得像先皇,其他地方则像他做被封为美人的生母,于是平添了四五分的秀气。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不够健壮的原因,他素日喜欢看相扑、摔跤、马球等,对田太后着迷的大戏则不太感兴趣。

    台下打了一下响鼓,大戏唱完一段,戏子们各自歇息半盏茶功夫,远远的御街上京都城的百姓轰然鼓掌欢呼,转去看其他杂耍节目了。

    赵显在如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重重舒了一口气,他有些厌烦地等着这场盛会快点结束。

    元宵观灯一年一次,每次从御街以及宣德楼从场地布置,到节目安排,都是按照田太后的喜好来的。宣德楼观灯的主角是皇帝,但是从来没有人来问过他的想法。

    赵显已经厌倦了这样的日子。但是他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得不继续忍耐下去。

    他登基时八岁,之前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自古皇宫多藏污纳垢,大魏朝也不遑多让。他能顺利地出生,平安活到登基,不得不说,无师自通的隐忍与难得的运气是最大的依仗。

    被簇拥登基时,他先是呆滞,继而狂喜。在他最美好的睡梦里,他也没有妄想过可以登上皇位,只是曾经小小地奢望过等皇兄继位,将他打发出去的时候,能给他一个稍微富庶些的封地,让他带着母亲好好过日子。

    直到肃王谋反次日。

    哈,百官称颂有什么用!父皇器重有什么用!生母是皇后是背景雄厚的宠妃又有什么用!

    到头来,坐上这皇位的,还是自己!

    只是……

    赵显看了一眼田太后,那种万蚁噬心的痛楚感又冒了出来。

    男子十五而束发,他早已成年,这老妇却牢牢掌着朝政,还三番四次地在朝臣面前表态,一旦天子成亲,她希望尽快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