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亦同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泽接着说:“朝廷下的军令,我们南军是去叶州周边扫荡商匪,叶州你明白吧。”

    杨佩纶点点头:“知道,应该是王相的老家吧。”

    曾泽:“王相刚刚主持变法,许多事的情形并不明朗,我们在籍军人还是没有态度为好。”

    林允贞说道:“朝廷上变法也好,不变法也好,最好不要把我们卷进去,杨大人此行,固然要剿商匪,但若真遇见要挑立场的事,还望慎重,大人这一挑可能就代表了南军了。”

    杨佩纶点头:“受教了。杨某这些天也考虑过这些了,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唯独就是一条,赤心报国,尽忠杀贼,至于其他的,杨某一定谨遵二位元帅的教训,绝不涉足争端。”

    曾泽又交待到:“还有一点,你也要留意。我看朝廷邸报,说北军也会派一支兵马,是去户州,这两个地方离得不远,你们接到的命令又都是扫荡附近,很有可能就会面临同一股商匪,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打算怎么办?”

    杨佩纶没想过这个,心下没底,但是反应迅捷,很快反问:“二位元帅希望我怎么办?”

    林允贞:“我们料想,陛下选派南北两军各一部入淮,应该是有深意的,这其中很有可能就牵涉到将来对两军的考察与信任,所以,能为我南军争的,还是要多争一分,但是千万不要越界,闹出两军内讧的乱子可就难以收拾,这个分寸尺度就全靠杨大人随机应变,临场定夺了。”

    杨佩纶点点头:“杨某记下了。要是当真遇见什么棘手的事,我一定差人快马来报二位,烦请定夺。”

    林允贞点点头:“还是辛苦杨大人了,此去路途遥远,风沙必定不少,战场厮杀,大人千万小心,刀剑无眼呐。”

    曾泽则说:“你刚才说的快马来报,很好,最好同时再派几个人去京里报信,毕竟陈帅在京中,军帐也应该知道前方的战事。”

    杨佩纶表示感谢地点了点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二位出关十余里来送杨某,已经是莫大的情谊了,杨某定不负二位元帅所托,必扬我军威于两淮。”

    林允贞拱手拜别:“杨大人珍重。”

    曾泽叹了口气,用手拍了拍杨佩纶的肩膀:“好好打,打出个名堂来,去吧。”

    杨佩纶拜别,随即翻身上马,大喝一声:“出征!”

    上万军士气势雄浑,齐声喊出一声“杀”!而后渐次出征。

    曾泽、林允贞两人站在原地,看着渐渐远去的旌旗和慢慢飞扬的尘土,都不约而同的一声喟叹,然后相视一笑,一同回关。

    本章完

第118章 (五十四)() 
    却说黄任这边,越发需要向肖南宇交底了,一是北方边患的底,二是南军林允贞对肖南宇栽培的底。

    严格来说,河罗不能算作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紧密的部落联盟,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河罗人分散成北方荒漠草原的数百个部落,部落的首领称为部主,掌管着本部落的一切事物。河罗人勇猛彪悍,又擅长弓马骑射,所以几百年间各部落杀伐不断,直到百年前,几乎在与华朝开国统一战争的同一时期,河罗出现了一位强有力的领袖,名叫克列。他本来是一个部主的遗腹子,但是由于其父被杀,部落灭亡,就和他的母亲一起成为了另一个部落的“贱民”,相当于奴隶。河罗的各个部落都把家庭和子民划为三等,最高等的是有战功的家庭,他们享有许多特权,称为“上民”,相当于贵族;中间一等的虽然没有战功,也没有特权,但是可以从事自己的事业,比如冶炼、畜牧、甚至买卖,这些人称为“良民”;最低等的就是“贱民”了,他们大多是战俘,或者是犯了部落禁令的人,这样的人完全成为他人的附庸,但和普通意义上的奴隶有所不同,“贱民”并不专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整个部落,可供整个部落的人驱使和奴役,比之奴隶更为悲惨。

    因为种种的机缘巧合,加上自己的勇武,克列最终扫平了河罗各部,并且自立为可汗,打乱了原有部落的建制归属,重新划分领土,在他的规划下,河罗分为六个部落,他自己作为总领,然后派自己的亲信担任各部落的部主,并且取消了各部落部主的世袭制,这样一来,河罗就由以前松散的部落变成了类似联盟的国家,而且,可汗牢牢掌控着这个国家。更为重要的是,自从克列汗统一河罗以来,它就成为南边华朝的心腹大患,尤其在华朝武祖时期,华朝与河罗之间展开了比较大的几次决战,华军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河罗也因此丧失了不少疆土。

    现今坐在汗帐中央的是克列汗的曾孙尹仓,

    镇北关自太祖时建立以来,还从来没有被攻破过。这当然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当年开国元帅吕涛主持勘定北疆,多番查看后才决定在此建关,目的就是要连山成墙,使得北方河罗无隙可乘,完全阻隔河罗人南下的道路,其中一些关口更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总而言之,河罗人想要夺下镇北关,难比登天。

    林允贞之所以把肖南宇安排到郑瑜的帐下,双方是有不言自明的默契的,尤其在郑瑜了解过肖南宇的基本身世背景以及与林允贞单独谈话以后,郑瑜更加明白林允贞未曾说出口的目的。一则,郑瑜及其帐下军队是林允贞指挥的兵马当中最能打的一支,整体战力最高,各位将领的武艺也都不俗,立下的战功也是最多,肖南宇分到郑瑜麾下,无疑是最容易出功绩的捷径,即便只要逢战挂名,一仗不打也能积攒下不少功绩,这当然也是最浅显的一层。

    更深一层的意思,就要牵扯到林允贞一直以来的建军作风了。林允贞作为将门后人,脾气性格着实有些嚣张跋扈,可以想见,与他能够义结金兰,成为兄弟的,必定也不是寻常人家出身,另外看这几兄弟的爱好,郑瑜好美酒女色,曹杰好珍馐奇味,宋奕好宝驹玉器,样样都要耗费不少银两,若非出身富贵,哪里承担得起。但还好在,这三人都是官宦家庭出身不假,花钱阔绰不假,可一身武艺也是不假,个个都是一等一的骁勇战将,而且因为自己出身富贵,从无钱财忧虑,故对部下非常慷慨,不但赏赐丰厚,而且往往能投其所好。所以,无论战绩口碑,这几人都是无可指摘的,林允贞当初陆续提拔他们也都十分关注这点。以林的想法,就是要打造一支既能所向披靡,又能严守纪律的军队,但与大多数将领建军思想不同的是,林允贞虽然十分肯定贫民庄户子弟作为下层士兵的战斗力,但并不认为那些底层出身的军士能够成为合格的指挥者,他的理由也很明确:这些毫无背景,双手打拼的年轻军汉,在没有显贵之前当然能做到令行禁止,拼死效力,可是一旦把他们擢拔到显耀军职,主管一方,这些穷了几辈子的莽夫糙汉恐怕很难抵御自己从未见过的诱惑,很难放弃自己抛颅洒血换来的荣华富贵,进而很可能逐步腐化变质,甚至误坏大事。

    所以,林允贞对军队的人员结构有明确的“规定”,招兵,都要穷汉,最好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前来投军的,这样一无所有的贫民,既没有后顾之忧,又没有长远打算,能够埋头苦干,听从指挥,有较强的战斗力;选将,都要富户,起码是见过世面,吃喝不愁,进而懂得廉耻,明晓利害的子弟,这样选拔出来的将领,才能把全局的成败放在个人利益荣辱之上,才能让忠君报国的道德意识约束肆无忌惮的横流贪欲。

    但是,林允贞这条暗规却逐渐被人发现了,御史台里就有御史参他“任人用事悉凭好恶,堵塞寒门进身之阶”,在领兵参加云门伏击之前,林允贞就已经被皇帝就此事暗地里降旨斥责过了,虽然没有被深究,但林允贞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建军意图似乎难以为继,于是“被迫”开始物色得力的寒门兵卒,正巧遇上一无所有的肖南宇拼死为旧主仲平报仇,让他发现了一个寒门当中存有道德约束的人才,真是大喜过望,故有心栽培。不过,虽然林允贞看中了肖南宇这个人身上的忠义和勇武,也符合他之前所预想的寒门出身,但临要任用时,林允贞仍然觉得肖南宇身上有一股乡下人的呆气,让他不由自主地产生疏离感。故此,他把肖南宇放到全军最有名的花花公子郑瑜手上,就是希望郑瑜能在历练肖南宇的同时,也让他脱胎换骨,彻彻底底去掉身上的乡土气,这样才能勇武锐利,震慑全军。

    本章完

第119章 (五十五)() 
    肖南宇站在那里,这才领悟了些,想起当初种种,这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与林允贞谈完以后,郑瑜回到自己的军队中,立即着手南军骑兵重建工作。第一件事当然是把已经划归到他手下的参将肖南宇调到自己帐中来,作为南军帐下久负盛名的一员悍将,郑瑜近乎本能地想见识见识这位被林帅看重的年轻人,到底有几分本事。

    肖南宇这边也接到了调令,兴致很高,穿戴整齐之后,赶紧从平南关赶往不远处的南军驻地,投入郑瑜的营帐。

    几日后,郑瑜营帐门口。

    肖南宇用左手一挑帐门,俯身走入,刚一抬眼,只见两排侧座已有五六员将领落座,个个衣着光鲜,精神抖擞。正中央的主座上,郑瑜也披甲在身,威严十足,丝毫不像那日上元节宴会时随性洒脱。肖南宇心下惊叹:这些将领果然都是两副面孔,一张过日子,比如郑瑜爱喝酒,曹杰爱吃菜;一张干事业,比如林允贞朝堂上的义正言辞,还有今日郑瑜这位“俊相公”的虎虎生威。

    心中虽是如此想着,可肖南宇依然按礼数参见过了郑瑜,也和诸位尚不熟识的同僚打了招呼,方才寻得一个末端的空座,谦卑地坐了下来。

    肖南宇落座之后,不禁开始打量起四周,军帐内的陈设考究自不必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