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幼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选中的这些人平时就相熟,虽然不敢表现的太过,但最后剩下的也都是熟人,甚至还很有默契的留下的其中最强的那批。

    于是孙策就这么带着十名孙坚老兵和二十名“黄巾”新兵离开了战俘营。

    至于队伍所需要的六十辅兵,则由周瑜安排后勤车马时一同处理,组织这次遴选中沙汰掉的新兵来担任。

    休整两日,第三日天刚亮,孙策就带着这近百人的小队出发了。随行的还有吴夫人的弟弟,孙策的舅舅吴景。

    要说吴景现在已经因为前次出兵讨伐董卓的战功,积功升为了骑都尉,是断不会给孙策来当副手的。

    无奈吴景此人领兵能力一般,因此职衔虽不低,但一直没有什么实职,只在孙坚跟前奔走,就像后世的机要秘书,话语权倒是不缺。而孙策这个舅舅的优点就是细心,又唯孙坚这个姐夫马首是瞻,在吴夫人的推荐之下自然就成了孙策这次北上副手的不二人选。

    名为协助,实际上是监视孙策的意思更多一些。

    孙策心里也有数。自己这个便宜舅舅虽然不会阻碍自己做事,但要是有什么出格儿的举动,等到再次返家的时候,被这个舅舅在母亲吴夫人面前打小报告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孙策前次单人独骑出行,还没感觉到那么真切。这次领着上百人的队伍,却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难处。

    前次孙策快马加鞭,沿路欣赏风景,昼行夜宿的很是惬意。这一次带着队伍,却要一路规划形成和休整的时间,着实让孙策头疼不已。

    好在舅舅吴景历事甚多,这些事务处理起来也算有条有理。出行不到两日,就将队伍打理的井然有序起来,让孙策不得不赞叹母亲的先见之明。

    而孙策也借着这次行军,从吴景处学到了许多之前不懂的东西。

    谁知队伍无惊无险的行至豫州地界,却遇到了一彪人马拦路

第96章 刘辟() 
孙策倒不担心这是一伙儿拦路剪径的贼人,他正等着有不长眼的出来拦路打劫,然后让初次领兵的自己练练手,也好在新收的小弟面前“表现”一番自己“过人的身手”。

    其实这次出来,孙策的本意是取道青徐二州,绕过正处于混乱之中的豫州,可孙坚临行前叮嘱要往豫州这里一行,想必应该是有所安排。

    所以这么来看,面前这伙人有恶意的可能性不大。

    走到了视野所及之处,孙策才发现对方是打明了旗号等在道中。这就明显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在等着自己等人。

    那队伍中人打着“刘”字旗号,显然是归属一名刘姓将领麾下。孙策也想一眼就猜出来对方是谁,可惜这大汉朝唯独姓刘的官员将领最多,孙策现在就能数出n个目标,一时半会儿也猜不出对方是谁。

    走到近了,见对方并没有动刀兵的意图,孙策叫来一名亲兵,吩咐前去打探动向。防人之心不可无,孙策现在小心着呢!

    不多时那探马回报,说是袁术手下名叫刘辟的将军在此等候,对方手中有孙坚的书信一封,特来迎接孙策去驻地休整。

    这亲兵是老跟着孙坚的,自然认识自家老爹的笔迹印信,因此孙策也不怀疑对方有什么歹意。何况就算真要对付自己这个“未成年人”的话,直接设下埋伏或者摆明车马厮杀就好了,何必搞出这么一出戏呢?自己又不是领着大军来的!

    “汝南黄巾?原来这时候刘辟和龚都就和老爹有勾搭了可是现在没了豫州平乱的一场恶战,这两人还有归附孙坚的可能吗?”

    刘辟和龚都同为汝南黄巾,如果没有孙策的搅乱,这两人应该不久以后就会从袁术那边跳槽到老爹孙坚一边,不过这俩人显然没什么运道,孙坚不久以后就死在了黄祖手上。两个倒霉鬼后来又挑中了刘备,觉得这次跟了个皇叔应该稳了。结果没想到刘备还没在汝南站稳脚,就被曹操赶到了荆州刘表那边,这俩货也被曹操干掉了。

    孙策对两人没什么印象,不过从过往经历来看,这就是两个小地主阶级投机分子,一心想找个好老大投奔,结果不会带眼识人。先是从了黄巾军反贼,随后又是短命的孙坚,最后选中了最擅长卖队友的刘备,结果从龙之功没捞到,反倒送掉了小命。

    刘辟这时候与孙坚联系上,想必是已经生了跳槽的心思,只是之前事发仓促,孙坚引军南下,事情才不了了之。只是这次老爹带信过来,又让刘辟找上自己,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孙策心中疑惑,决定先与刘辟会和,看看对方来意再说。

    在拦路那一队士卒的带领之下,孙策的队伍走了小半个时辰,就来到了刘辟在这里临时设立的大营。营盘簇新,翻出的泥土还带着新色,显然是不久之前才刚刚立下的。

    将部下安排妥当,孙策与舅父吴景在刘辟亲兵的引路之下见到了此处大营的主人。

    大帐之中酒宴早已设下,只有刘辟一人居中而立,想必是在等待孙策来赴宴,至于其他人则都被刘辟遣开了,想必是有什么机密事要说与孙策听。

    刘辟年过三十多,看面相与孙坚相差仿佛,宽面大脸,只在唇上留着短须,衬得整张脸上带上了一丝精明味道。乍一看上去,若说是官衙胥吏倒是应景,反倒一点也不像传说中的反贼。

    孙策不了解刘辟的过往,自然不好胡乱猜测,做以貌取人的事儿,只是按照晚辈见长辈的礼节与刘辟见礼。

    没办法,自己年纪太小了,现在出门在外见到谁都吃亏。

    出乎意料的是,见到孙策,刘辟显得很客气,不仅宴席十分丰盛,对待孙策的态度也很有礼,直接要将孙策让到上座。

    即便没有自家长辈在场,孙策也不能就那么大咧咧的受了,几番推脱,最后还是刘辟坐了上手,自己与舅父吴景并席坐了,也算是不分主次。

    “伯符如此年少便已名传天下,如今一见果然见面胜似闻名,英武之气不亚孙将军。洛阳一战更是颇有乃父之风,当浮一大白!”刘辟举起酒杯。

    孙策连忙举杯同饮。不喝酒不是因为不能喝,此时的酒对于孙策来说与水无异,此时场面应酬,自然不能特立独行。

    双方客套了几句,孙策见刘辟没有进入正题的意思,只好出言询问。

    “将军此时出现在此处,不知可是有事相告?”

    刘辟闻言,将酒杯放在案上,轻叹一声道:

    “前时曾与孙将军言明,我二人愿引军归附将军麾下,为我汝南数万离乱之民求一个安身之所,无奈将军突然南下,一时失了联络。前些时日孙将军遣人送信,言明少将军不日将至,着在下将豫州与附近州县之事告知,提供一条安全北上的通路,同时也是想确认一下少将军此行是否顺利。”

    刘辟话语间毫不隐瞒,显然是此行北上并不如想象般安全,否则也不必强调什么安全通路云云。

    孙策听懂了,这明显是老爹和刘辟都对袁术不信任,认为对方会在自己身上做什么文章,也不点明,只是问道:

    “哦?最近这豫州之地可有战事?”

    刘辟见孙策不再追问安排路线之事,知道孙策听懂了,便直接将最近豫州的局面讲给孙策听。

    “孙将军在时,便有所谓的盗匪滋扰州县,可旁的不说,但凡有些字号的“盗匪”,也没有我二人不知道的。这些人明面上没有统属,实际上就是袁绍忌惮孙将军声名,派来乱我豫州的闲棋。”

    “嗯,此事我听父亲提起过。”孙策点头默认自己知道此事。

    “现在我等才知道,那只是细枝末节罢了。前日刚收到消息,向来亲附袁术的桥瑁为刘岱所害,如今兖州可说已尽入袁绍之手!”

    孙策听了这消息,倒不如何吃惊,可是刘辟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孙策听的一愣。

    “袁绍部将周昂如今已经取了阳城,袁术已经令人邀请公孙瓒前来平乱,孙将军在此处留下的一点基业怕是”

第97章 屯田() 
孙策惊讶不为别的,只因自己这个小蝴蝶是如此的不给力。把孙坚从这一团乱麻里捞出来这么大件事儿都做了,居然还是没影响到历史大势,这就让孙策很尴尬了!

    按理来说,如今孙坚虽然没有明面上和袁术闹掰,但实际上两人已经各走各路,历史到了这里应该有了很大分歧才对。

    可该死的还是死了,将死的也还是一骑绝尘、奔跑在作死的路上。

    不过说起来也不奇怪,这个时期正是袁绍调动潜藏势力四处出击,为自己平定河北争取缓冲的时候。即便豫州这里不是孙坚,而是其他阿猫阿狗,也是一样,袁绍需要的只是一时混乱,而不是真要将豫州揣进自己的口袋里。

    眼下没有了孙坚在旁,光凭公孙瓒派出的公孙越和他那些些攻城能力几乎为零的骑兵,想攻克孙坚经营已久的阳城,希望只能用“渺茫”两个字来形容。

    胜负对于孙策来说其实都不重要,可原本应该死于流矢的公孙越,若是因为实力差距直接就被打趴了,最后没死成,公孙瓒还有与袁绍动手的理由,或者说借口吗?

    流矢这种事儿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指望这个几率,还不如自己潜入公孙越的大营,一刀把他剁了来的实际。

    孙策想着想着,整个思路就跑偏了,貌似起了什么不好的想法

    一句话说的孙策陷入沉思,刘辟也有些尴尬,只道年轻人都有爱走神儿的毛病,便没再继续讲下去,而是等着孙策的反应。

    孙策想了不多时,把整件事情理顺清楚,才发现场面因为自己而突然冷清了下来,忙看向刘辟,报以一个歉意的微笑。

    “小子孟浪,问刘叔父一件私事。”

    “少将军有话但说无妨。”刘辟没想到孙策醒转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自己提问,有些诧异,但还是欣然应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