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幼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矿以数量巨大的露天铁矿闻名,无需投入太大的人力成本,这笔交易绝对是可以做的。

    有了徐州作为江东的北部屏障,孙坚那边也好放开了手脚做事,所以这笔买卖也不算资敌。

第99章 陈登() 
不出五日,队伍进入徐州地界,孙策辞别刘辟派来相送的护军,带队前往此行的目标地点,位于徐州西南的下邳郡。

    孙策这次前来拜访的,正是盘踞在徐州西南下邳郡的徐州陈氏家族这一代嫡长子,陈登、陈元龙。

    要说这陈家,可谓是汉代世族生存之道的集大成者。陈登太祖陈亹,官至广汉太守,这还不算什么。可他的伯祖父陈球、陈伯真,那就是官至太尉,正牌子的三公之职了。到了他老爹陈珪,陈汉瑜这一代,也是官至沛国相、陈琮,陈公琰汝阴太守、陈瑀,陈公玮,吴郡太守,全是牧守一方的文官,可以说是大汉文臣世家了。

    当然,现在孙策这么一高,陈瑀这个吴郡太守可能是当不上了,不过未来的事情谁又说的准呢?

    光这么一看,这一大家子应该是大汉朝的铁杆儿忠粉了吧?可惜不是!

    这陈珪、陈登父子,先是身为大汉之臣奉陶谦为主,这倒是还可以接受。再后来,陶谦式微就开始预谋引刘备入徐州,其后吕布攻占下邳,这爷俩丢了家族祖地,就又立刻投到了吕布门下。

    后来的事情就明确了,更强力的曹操杀来徐州,吕布一方刚一露疲态,这爷俩就立刻倒戈向了曹老大那边。

    说吕布是三姓家奴,这爷俩细数起来五姓、六姓都有了,只看大汉朝和刘备算不算同一个“刘”姓罢了。

    不过人品不好归人品不好,这爷俩的眼光和团结到时数一数二的,每次跳反都能成功选中得胜的一方不说,爷俩在政治投机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分歧,向来都是共同进退,可以说是十分团结。

    说道政治眼光独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袁术意图篡位之事。

    因为有袁绍这么个为人四海的大哥,袁术手下向来缺乏人才。等他有了自立为帝的心思时,第一个想到的谋臣就是陈珪。

    为了招募陈珪入幕府,袁术还绑架了陈珪的小儿子以此为要挟,但陈珪这回偏偏就宁折不弯了,还站出来义正词严的以此声讨袁术,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

    按说袁术那时因为孙坚身故的原因,可是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势力,没有之一。当时的袁术势力向南统领豫州、徐州、扬州三个大州,共十二个郡,人口更是远超流民遍地的冀州、兖州。身边的文臣武将有几十人,其中还有孙家两代人积累的十数员将官。

    就是这样一个空中楼阁,在袁术称帝,孙策叛离以后分崩离析,徐、扬州二州皆失,顿成众矢之的。

    这也从正面印证了陈珪此人的眼光独到。

    与这样一家子打交道,孙策自然有备而来。投机者需要的无非就是“利益”二字,而谨慎的投机者会将“生存”摆在利益之前,掌握了这两点,孙策相信以他那没加过属性点的口才,应该也足以达到这次前来的主要目的,至于有没有其他收获孙策就不妄想了。

    孙策一行进入下邳境内,马不停蹄直奔淮浦县。名随从通报了县尉以后,将临时营帐扎在了县城之外。

    此时已然入夜,孙策休整了一夜,次日午后入城拜会。

    孙策与吴景一行数人进城的时候,刚巧遇到昨日守门的门官。

    那门官看到孙策,当即赔上笑脸:“这位将军是要前往陈大人府上吧?”

    “你怎么知道的?”

    孙策微感惊讶,自己这一行人昨日拜会之时只说过境休整,并未表明来意,这县城之中数千户人家,有名有姓的都上百户,他怎么知道自己是去陈家?这下邳就这么人杰地灵,小小的城门吏都能掐会算?还是陈家眼线已经厉害到遍布下邳内外,早早就侦知了自己一行?

    那门官看出孙策疑惑,笑道:“小的在这城门处干了十几年,如将军这般前来拜会的”说着,指了指孙策随从赶着的大车,继续道:“十有其九都是来访陈家的,前些年找陈家老太爷的居多,这几年就是找少爷的为多了。”

    “原来如此。”孙策点了点头,觉得好笑,原来只是随口一猜而已。事情一说破就一点不出奇了,孙策一抖马缰,便挥鞭向陈府赶去。

    陈登此时正是二十左右,读书上进的时候,家中事虽然亦有涉猎,但还未真正的参与其中。真正的历史上,要等六年后其伯父陈瑀出任吴郡太守时,才举孝廉,出任东阳县长。

    这个午后,陈登正在府中读着一些往来书信,整理文牍。

    孙策入城之事,陈登昨日便已知晓。向他们这等盘踞一郡的大族,郡中官吏都是私人,更何况小小的淮浦县尉了。

    昨日孙策遣人通报之后,那县尉就丝毫不敢耽搁,直接报于陈登知晓。不过陈登对同为年轻人的孙策并不感冒。孙家起于贫贱,又是武勋家庭,跟他这种文臣世家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何况目前整个陈家都在为袁术的百般拉拢而烦心,孙策这个袁术的“手下”,此时来的就更不是时候了。

    陈登正头疼,却见一个老家人在书房外探头探脑向内张望。

    笑了笑,陈登觉得自己还是御下太宽,否则家人哪有这么不懂规矩的。招招手,把那老家人唤过来,正色问道:“可是有什么事?

    老仆知道陈登此时心气不太好,也不瞒他,回道:“怀义校尉孙策前来拜会少爷,此时正在偏厅等候。”

    “哦,还有官身了?可有名帖?”陈登有些好奇。

    “没有,来人只通了姓名,并未送上名帖。”

    老仆如实禀报,将孙策一行的情状与陈登细细说了。

    “果然是武夫,此时不便见他,就说我在午睡,让他不要等了。”

    陈登这种说法,就是明显的拒客,若是正常拜会,如此行事是很伤体面的。可孙家与陈家本就没什么来往,如今更是瓜田李下,能把这据说脾气不佳的孙策激走,也顺了陈登的意,省了许多麻烦。

第100章 文武殊途() 
陈登此人少有才学,名传州中,又是大族子弟,其实与周瑜很是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周瑜此人生在大家支脉,并没有养成什么恃才傲物的骄矜之气,才能与孙策打成一片,亲如兄弟。

    陈登却是一脉嫡子,如今的陈家后辈第一人,先前又并未有什么来往,自然无法平等的看待孙策“这等人”。

    “元龙高卧”的典故虽然说明了陈登此人还有些气节,可反面观之,也不难看出陈登的高傲与不近人情。

    听到陈家老仆转述陈登的话,孙策也不着恼,直接掏出一张书写好的信笺递给那老仆命其转交,随后便坐下来安静地等着。

    陈登府上的偏厅虽不能说空空荡荡,却也不似大家做派,摆设极简不说,隔音也不甚佳,只是整洁明亮,显然经常清扫。若不是知道这里是一郡望族的故宅,还以为只是普通乡野民居。

    对这一点,孙策倒是有些好感,名士什么的孙策不懂,不过这副做派倒是好过酸枣营中,成日饮宴不思上进的各方诸侯。

    此时的孙策与吴景隔着一张桌案,同坐在一张长榻上。那老仆见孙策不走,也不好赶人,端了茶汤进来,放在两人面前的桌案之上。

    孙策看了那老仆一眼,却发现还是刚刚那人。对这陈家好感又多了些。方才进来的时候,孙策也的确发现陈府的宅院不小,符合大家世族的门楣。但府中明显不是那么铺张,以致人手不足,为了减少打理浪费的人力,房中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装饰。

    也不知是这个时代,所谓的世族气派、豪奢之风还未养成,还是陈家独有的家教便是如此。孙策对此时的世族风起了解不多,只看吴景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便知道还是前者的可能性居多。

    喝着那味道古怪的茶汤,吴景却是有些疑惑。

    “伯符,你既然有准备名帖,为何不在刚才通禀时就一并送上去,现在还要再费手脚,岂不是无端的得罪了人。”

    孙策见到自家舅父终究是没忍住一肚子的疑惑,微笑的解释道:

    “递名帖求见可就试探不出陈家对我孙氏的态度了,而且我给那老仆的也不是名帖,只是一份图样和几句话罢了。”

    吴景听的更是一头雾水,见孙策不说,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了。

    一碗茶汤还未喝完,脚步声便从内院传来,正是刚刚前去通禀那老仆。

    见那老仆一脸疑惑的去而复返,孙策脸上浮现出会意的微笑。

    陈府内院,内堂会客室中,孙策与陈登同坐在一张榻上,据案而坐。

    但凡生活俭朴的富足人家,都是极度自信之人,把自己遵守的信条和原则视同性命。这种人,说好听的叫自信,执着,说难听点,就是所谓的自大、偏执。

    面前的陈登就是这样一个人,哪怕见了孙策的手书,得知了新式耕犁的效率与舒县今年的收成,态度却仍旧没什么变化,似乎面对的仍旧是一个有点儿小聪明的暴发户。

    不同于此时大多数人偏黑的面相,陈登长得不黑,反而是皮肤白皙的那种人,而且看上去少了点血色,可能是因为身体不太好,显得有些单薄。

    孙策自己也不白,那是这些时日奔波在外晒得,反正以后都白不回来了,所以孙策对这等小白脸儿也没什么好感。

    同样的少年俊才,同样的小白脸儿,与自己最熟知的周瑜相比,陈家的这位嫡子乍看起来并不讨人喜欢,反而显得有些阴沉,没有少年人明朗锐气,倒是有些心思颇重的样子。

    看着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孙策此时也有点儿无奈了,暗道文武之别就这么大?

    按说自己怎么也是“箭指国贼”的少年英雄,不说让你小子纳头便拜吧,怎么也得有点好脸色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