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医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父,您放心,这个仇,孩儿迟早替你找补回来。”

    “嗯,行啦,不说这些了,咱家早就看开了,不然的话,你以为张鲸能够活到现在?说点开心的,听说张家五公子最近一直在折腾着出海去做生意?你是逗他开心呢,还是真的对此事十分看好?”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文进的担忧() 
“当然十分看好,孩儿还琢磨着撺掇娘娘也参与进来呢,今日入宫就为此事,谁知正碰上王贵人,不,宁妃有了身孕,这才没顾上跟娘娘提吧。”

    “这事儿暂时先不用跟娘娘提了,她是母仪天下的太后,掺和这事对她的名声有影响,为父管理着宝和店,既然你看好,就先从里头拿出二十万两银子来试试水,另外,听你母亲说,您跟张让家的最近联手在搞银号,这倒是个挣钱的营生,不能让外人主导,为父先给你五十万两,不够的话咱们再想办法……”

    宝和店是皇家的营生,经营范围很广,相当于皇家自负盈亏的一个小金库,以前由司礼监管理,张居正上台之后,将其交给了李太后,李太后不可能亲自出面,这个掌总之人,自然选择最亲近的李文进。

    “义父……”

    “行啦,为父的就是你的,你就可着劲儿的折腾,就算全赔光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便是。话说回来了,为父相信你的眼光,你小子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许多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其实你小子早就有了谱儿,对吧?”

    张佑下意识伸手摸了摸鼻子,笑道:“原来在义父心中,孩儿这么厉害啊?成,既然您这么信的过孩儿,孩儿若是不做出一番成绩来,还真对不住您了呢,您放心,我准保不让咱们的银子打了水漂。”

    李文进额首,不想再说这个话题,转而道:“对了,听皇帝唠叨,你准备搞一个印刷的机构,想要印刷报纸……朝廷不是有邸报么?再说了,邸报的印刷掌握在通政司和六科手中,那起子读书人连皇帝都敢骂,跟他们抢饭碗,你可得先做好被吐沫星子淹死的准备。”

    邸报最早见于汉朝,又叫宫门抄,相当于最早的新闻发布形式,上边记载的大多是皇帝的诏命,官员的升迁任免等消息,发展到宋朝时,已经成为了统治者控制舆论导向的工具,产生了类似后世新闻审批的“定本”制度。

    到了明朝,民间也出现了私营的报房,所发布的报纸内容基本上都是复制邸报,用以贩卖牟利,这种报纸,又被称为朝报。

    后世评价,明朝的邸报管制有所放松,研究者指出,明朝的邸报上,经常刊载一些颇为大胆的政治言论,甚至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皇帝和权臣。而这一现象的产生,绝非统治阶层的自愿,而是源自文人士大夫势力的高涨,对皇权产生巨大冲击所附带的衍生。

    这也是为什么张佑一提办报纸,朱翊钧顿时强烈支持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如今的万历邸钞并未掌握在他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处处跟他对着干的文人们手中。

    当然了,表面上看,张佑创办报纸是为了朱翊钧着想,其实,深层的目的还是为了他自己的远大理想。而若想实现他的理想,观念的改变必不可少,而想要改变民众的观念,报纸这种工具是不可或缺的。

    他并不准备将这些全都告诉李文进,不是不信任,纯粹是时代的局限,若他的灵魂不是来自后世,也不可能想象到后世媒体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

    “义父说的孩儿都知道,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孩儿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陛下给的,身为臣子的,就得想办法为陛下分忧,骂就随他们骂好了,反正又不痛不痒的,只要皇帝信任孩儿,量他们也翻不出多大风浪。”他随口说道,说着一顿,嘿嘿笑道:

    “再有了,他们不许陛下耽于美色,荒怠国事,自己却今天娶一房姨太太,明天接一个俏姑娘,自己反倒欢饮达旦夜夜笙歌,没这个道理嘛。一个个的全都装的道貌岸然,忽悠的老百姓们全把他们当成圣人,孩儿就是看不惯,非把他们的老底儿全都揭出来不可!”

    “咱家就知道你没安什么好心,果然还是被咱家料中了。”李文进苦笑着说道,随即叹了口气,道:“你是个有主见的,既然是为了皇帝,咱家也不拦你,就劝你一句,别小瞧那些文人,他们杀人不用刀,真逼急了他们,万一事儿闹大了,怕是连皇帝都保不了你,嘉靖爷那么强势的,不也跟那些人们争了数十年么!”

    李文进说的是大礼仪之争,由于正德皇帝无后,嘉靖皇帝是以藩王的身份继承的皇位,称帝后,想封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为皇帝,结果引来了时任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文人士大夫强烈反对,这场争斗旷日持久,罢免杖毙者官员无数,直到十多年后,世宗才算艰难的取得了胜利。

    张佑精研明史,自然对此事件十分了解,闻言暗想:“疾风知劲草,板荡见能臣,反正皇权跟臣权的矛盾早已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索性早早的挑起来,从中没准儿还能挑出些真正为国为民的良才呢。”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老实说,对于那些史籍所载的名臣良将,他还真的不是多么信任。

    他表面上答应一定会注意,实地里却已暗暗下定了决心,报纸发行首日,一定要埋上一颗当量巨大的炸药,就算震不死那些伪君子们,也争取把他们震个目瞪口呆。

    李文进可不知道张佑脑子里再打什么主意,又罗嗦了几句,看看天色已然黑尽,拽着张佑回府,先取来五十万两银票给他,这才将他撵出小院儿,自去休息不提。

    想创办后世那种真正的报纸,自然离不开新闻素材,从李文进那里出来,张佑一路沉思,忽然想到了那些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登时高兴起来,略琢磨一下,干脆出了李府,来到冯府门口,上前扣动了沉重的门环。

    之所以来见冯保,一来是冲着他东厂厂公的身份,寻求他的支持,二来么,今日狠狠削了张大受的威风,也该过来跟他这个主人沟通一下。

    话再说回来,其实张佑也知道冯保一直在等着自己求见,拖到至今,他感觉时机应该已经差不多了。

    差不多已是戌时末牌时分,等了片刻,门内才传来动静,趿拉着鞋的声音由远及近,又等少顷,一个不耐烦的声音传来:“谁啊?这么晚了,还让不让人休息了?”

    与此同时,激烈的马蹄声自东华门方向迅速接近,迅捷如风,很快冲入了对过不远的内东厂,张佑回头张望,这才发现,内东厂内灯火通明,不禁诧异起来,不会又出了什么事儿吧?

第一百八十二章 私下会面() 
“哟,这不是张大人么?您老人家怎么得空……是找老祖宗的吧?不巧的很,打从上午出门,老祖宗还没回来呢。【道。

    对于这种巴结,张佑早就习以为常,随口问道:“内东厂灯火通明,不会是因为陛下团龙佩丢失的事情吧?”

    “应该是,倒是听说这事儿了,不过具体的小的也不是特别清楚,没准儿老祖宗就在内东厂呢,要不,您移步过去看看?”

    张佑没说话,微微额首,转身下了台阶。

    东厂,自成祖继位,永乐十八年始置,其衙署在东安门外,提督太监一员,关防一颗,敕论最为隆重,凡内官关防,皆曰某处某内官关防,唯此处篆文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酌中志·内府衙门识掌》)

    冯保掌印以来,为办事方便,奏请万历皇帝,在混堂司南边空地建了内署,俗称“内东厂”,就在护城河河边众高级太监府邸的对面。

    没人阻拦穿着斗牛服的张佑,进了内东厂后,很快他就被番子恭恭敬敬的领进了冯保的值房,进门之后,发现不光冯保和张大受都在,还有两个居然也认识,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徐爵,一个是老熟人赵鹏程。

    寒暄见礼不必细述,冯保笑问:“大晚上的,不在家好好歇着,什么风把你小子吹来了?”

    张佑一点儿都不拘束,笑道:“本来要睡的,见这边灯火通明的挺热闹,不知怎么就进来了,内相大人可别怪小子唐突。”

    “就按刚才咱家吩咐的,明天天明之前,一定要给咱家把那偷东西的揪出来,都去忙吧……”冯保先挥手将张大受他们撵了出去,这才笑着对张佑说道:“你小子少跟咱家打马虎眼,什么叫‘不知怎么就进来了’,依咱家看,你这根本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才对。说吧,找咱家有什么事啊?”

    话虽数落,他的语气却十分亲切,不像头一次跟张佑私下会面,倒好像是相交多年似的,听着就让人感觉亲近。

    这才像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嘛,张大受那样的,纯粹就是小人得志。

    张佑暗暗评论着,见桌上搁着茶壶,亲自给冯保斟满,说道:“瞧内相大人这话说的,当晚辈的,没事儿就不能来看看您老人家啊?”

    “你还知道是晚辈啊?”冯保白了张佑一眼,一点都不给他留客气:“既然是晚辈,早就应该来看咱家了吧?实话跟你说罢,咱家早就等着你呢。”

    “这不是一直瞎忙嘛,”张佑随口应付,接着嘿嘿一笑:“不过晚辈这心里可没忘了您老人家,这不,刚刚想到一个挣钱的好点子,紧着就来找您了嘛!”

    “少给咱家灌迷魂汤!”

    冯保说的不客气,张佑也不着恼,嘻嘻笑道:“好我的老祖宗,晚辈真没骗您,确实是有个好营生,想让您老人家帮忙呢。”

    “看看,咱家就知道,若不是用的着咱家,你小子才不会来见咱家呢……说罢,都说你小子长了颗七窍玲珑心,又有什么鬼点子了,说出来让咱家也见识见识。”

    “其实您应该已经知道了,是办报纸的事儿,今天陛下还催我来呢。”

    “报纸?”冯保皱了皱眉,“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