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羌族攻破顺州,又杀了几千辽民,智出兵雪恨乃是理所当然之事,这几日里,幽州上下都在盼着智能替顺州百姓狠狠报仇,可当他们真的听到这个结果时,大家却发现自己心里竟提不起半diǎn分享战果的喜悦,只有也没有人説得清,是不是因为这个结果本身已令他们惊怵,七万羌人,亡族灭种!

    一个延绵数百年的的大部族,一朝之间就这样绝迹于世?幽州军民们心里忽有了股莫名的怜悯,百姓们不会真的愚昧到要去同情敌人,也并非各个都有着悲天悯人的纯良,当初闻羌族攻破顺州的消息时,许多人忿忿然盼着智能把那些无端作恶的羌人杀个干净,但在今日由几名传令快骑口中证实顺州之事是拓拔战在捣鬼后,大家对羌族的恨意已在无形中减去了不少,可接踵而来的就是这个民族被他们的复仇生生从这世间抹去的消息。如果这都是拓拔战的计策,那这些羌人是否死得太冤?

    即使真是要为死去的顺州百姓复仇,这样的结果又是不是太过?因为事先没人想到,就连那些满心愤慨的人也未想到,一万铁骑踏恨出征,竟然真的会带回来这样一个结果,无法想象,卷过顺州的,是怎样一场腥风血雨?

    人们总是很容易的会去妒忌那些比他们强大或者富足的人,也更容易对弱者生出一丝怜悯,羌族已灭,这份仇恨自然便已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对这弱者惨遭灭ding的同情,尤其是听到七万羌族中还有三万平民,同为乱世百姓,不免都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这场杀孽,造大了!想不到那位看上去挺斯文清秀的智王,竟有这么狠毒的手段。”大多数百姓心里都在暗暗想着,只是不敢当着若海的面説来,只看这名回来传令的将领在説出这一消息时,语气平淡的仿佛是在説着毫不相干之事,大家便可想到这一场杀戮的冷漠无情,而导致这一场灭族杀戮的,就是那位被公主殿下倚为复国基石的智王。

    虽然智在幽州两战中全灭来犯的黑甲骑军,但在百姓看来,那些都是死不足惜的乱臣贼子,可他们不敢接受,智竟能冷酷到连平民百姓都能视如草芥的杀去。

    无形中,百姓们的心底深处都对智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畏惧,若説从前对这清理吏治,屡退叛军的少年是敬多与畏,那现在他们心里就只剩下了对这少年的畏惧,仿佛有灵光闪过,大家又几乎是同时想到;

    “公主早猜到是拓拔战在幕后捣鬼”

    “公主并不同意智王出兵”

    如果是这样,那智王这次出征不但师出无名,还会给公主惹下祸来,屠杀平民,灭人举族,这种事情岂能在明君治下发生?

    “智王,这就是你的目的吗?”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畏惧,若海暗叹了口气,动用紧急时方能用的快马连骑令,将顺州一战的结果循序渐进的告知城中百姓,这些都是智的吩咐,可就如从前一样,这一次,若海也同样猜不到智为什么要这样做,据他所知,智还安排了几队军士随后进城,他们的任务更是匪夷所思,进城后各自找处酒楼,借着喝酒,把和羌人交战的情形向城中军民説出,智还交代那几队军士,一定要把羌族的顽强和悲壮着重説出。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只见随后进城的那名传令也在摇头苦笑,两人目光相视,苦笑愈浓,都不再説什么,一齐催马往城中奔去。

    “这场杀孽,造大了!”城门前,终于有人忍不住叹出了声,声音不大,却正好传入了两人耳中。

    那名传令的背影很明显的一僵,慢慢勒住了马,似乎想回头争辩几句,若海伸手拉住了他的缰绳,低声道:“算了,没什么好辨的,百姓们原也没有説错,这次的杀孽,确实造大了。”

    那传令僵直的身子软了下来,沉默着,摇了摇头,“是啊,这场杀孽,造大了”他放弃了争辩,抖了抖缰绳,跟着若海直奔太守府。

    “智王啊,你是真的不在乎人言可畏吗?”满脸苦笑的还有一直立在人群中的梁正英,见若海两人入城,他也不再耽搁,让一名军士牵过坐骑,翻身上马,紧跟着赶往太守府,“公主殿下,所有的恶果,智王已替您承担,该怎么把拓拔战的毒计反转为一次让您握取人心的契机,智王也已是替您布置妥当,只不过,您真的能够狠下心踩着智王的名声达到目的吗?”

第一百零一章:其罪当罚(三)() 
马背上,梁正英默默想着,脑中忽浮现出耶律明凰曾説的那句话,“在亲信面前,我不会掩盖欲成大事者的残酷”当时,这位公主笑如解语鲜花,却使他遍体生凉。

    “这个时候,殿下一定需要我在身边为他筹划。”梁正英挥挥头,甩去心头一diǎn寒意,马鞭甩动愈急。

    “这就是智王让你带回来的密折!”一张几乎被撕扯成碎片的纸卷狠狠掼在最先回城的那名传令快骑脸上,然后,又是一声更愤怒的清叱:“谁准你带回这东西的?我不要!”

    那名传令脸上被纸卷砸个正着,虽然一diǎn儿都不痛,可他额头上立刻就有大滴冷汗淌下,因为站在他面前厉声怒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辽公主耶律明凰。

    传令当然猜不到智在这密折里写了些什么,也必然猜不到妩媚明艳的公主会在看了密折后震怒如斯,所以他只能唯唯诺诺的应着声,却连自己也不知道在回答什么,又满头冷汗的偷眼去看议事堂内的其他人,希望能有人出列帮他解围。

    太守府的议事堂内早站满了人,知事安行远,总管呼延年,汉军统领唐庭絮,将领萧成,曲古,卫龙军夏侯战,秦璃,关山月,包括盟军女真族长完颜盈烈,长老纳兰容,都已赶来。

    那传令入府一通报,耶律明凰就立即召来除护龙兄弟的幽州所有主事的文武将官,能在此时被耶律明凰召来的不但是主事干才,更是精明过人的角色,所以这几日里,对于耶律明凰自智一出征便卧病告疾,不但足不出户,还在城中大肆张贴告示一事,各人虽有疑虑,彼此间却都心照不宣的绝口不提,知晓内情的总管呼延年,女真族长完颜盈烈也自是守口不瓶,今日突被公主急召,大家也都很有眼色的对传令一回来,公主便霍然痊愈的巧合视若不见,没有一人问出一句多余的话,所有人都一门心思的关注着传令带回来的消息中。

    传令几句话一説,议事堂内诸人已大致知道了智与羌族一战的情形,得知智大获全胜,大家先都松了一口气,但在听説此事是拓拔战的两伤毒计,而羌人也已被智灭族后,众人立刻明白了事态的严重,直到此时,盘旋众人心头数日的疑云也终豁然开朗,为什么当日智要苦劝公主暂勿寻仇,为什么公主这几日一直称病不出,原来这都是智为使公主避祸的苦心。

    但疑云虽释,众人的心思却反而变得沉重,他们隐约明白了智为什么一定要将羌人辣手灭族的缘由,但此事的严峻后果无疑也摊在了诸人面前,説到底,智所为都是在弃车保帅,但此事的善后也无疑绝难,虽然公主还未把智密折的遍示诸人便忿忿然掷出,但一证前因后果,再看耶律明凰震怒中的凄怨,这些文武将官也已猜到,这密折上写的多半是就是智对善后一事的安排,但这安排显然是耶律明凰所不能接受的。

    唯一不明真相的只有楞在角落中的侍女蒙燕,这xiǎo丫头一直以为公主殿下这是真的生了病,所以这几日才足不出户,而且有好几次送饭进屋的时候,蒙燕都看见公主在偷偷抹泪,或是倚在窗旁,痴痴看着院中的几株桂花树。

    这xiǎo侍女贴身伺候公主也有段时日了,她知道,公主费劲心思的在院子里栽这几株桂花树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智王喜欢闻桂花香味。

    xiǎo姑娘心里总是喜欢做些风花雪月的猜测,蒙燕一开始就将心比心的想,公主确实是生了病,而且这病还是为了智王所生,因为智王只带了一万军士便敢去打七万羌人,公主拦不住劝不了,这才忧虑成疾,这一滴滴眼泪想必也是相思情泪,蒙燕私下猜想,只要智王能平安回来,公主一定就会不药而愈。

    但今天的事情着实令她意外,一听説智王大胜回城,公主殿下立刻病愈算是在她的意料之中,可还没等她为自己的神机妙算得意,就见公主为了传令带回来的捷报大发雷霆。这下这xiǎo姑娘算是彻底糊涂了,按説智王打了胜仗,公主应该是欢天喜地的去接风才是,怎会气得连这奏捷折子都扔了,还説不要这东西?

    这xiǎo侍女有些娇憨,虽知道君臣礼仪,却无甚心机城府,也不觉此时议事堂内气氛沉肃,人人都在深陷于沉思中,见那传令可怜兮兮的跪在地上,满头汗如浆落,满屋的文武大人们居然都未帮他説句好话,而公主又狠狠瞪着地上那折子,似乎里面有什么令她痛恨的东西。

    蒙燕可怜那传令,便悄悄走上几步,想去把那折子拣起来,哪知刚弯下腰,立刻听见公主一声厉叱:“谁准你去拣的,不许碰那折子!”

    蒙燕哪想到一向对自己和颜悦色的公主会这般疾言厉色的训斥过,吓得手一抖,半分不敢动弹,偷眼一看公主,只见公主满脸怒气,顿时又慌又委屈,xiǎo嘴一扁,几乎要当场哭出来。那传令见公主连贴身侍女都这么狠斥,心里大呼倒霉,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上一口。

    守在门外的侍卫统领听见动静,也探着脑袋往里望了一眼,一看耶律明凰的脸色,吓得赶紧缩回了头。

    耶律明凰发了通脾气,见自己身边的侍女和侍卫都被吓得不轻,心里又好气又好笑,想想也真不该迁怒于下人,遂收起怒气,对蒙燕和声道,“算了,不该把气撒在你们俩头上,没事了,你们先下去吧,蒙燕,别收拾了,也别往心里去。”又向传令摆了摆手,“你也辛苦了,先退下歇息。”

    “噢。”xiǎo侍女老老实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