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的战争。沙普尔一世 (公元241—272年)在位时,使罗马帝国受到3次
极沉重的打击。此后双方互有胜负。从5世纪初叶开始,东方强大的游牧部
落 哒人(白匈奴)开始进犯阿姆河及呼罗珊一带,威胁萨珊东境。萨珊和
哒人进行了一个世纪的战争。萨珊王菲鲁兹(公元457—484年)抵御 哒
人,战死疆场,其时王室衰弱,贵族专横。菲鲁兹的兄弟继位时,萨珊不得
不向 哒人纳贡金求和。
长期的对外战争加剧了萨珊的社会矛盾,人民对繁重的赋税和兵役极为
不满,天灾荒年使人民的灾难更为深重。公元491年,爆发了马资达克领导
的起义。起义队伍的主体是农民,同时有大批奴隶、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参
加。起义者捣毁大臣和贵族奴隶主的粮仓,占领贵族的土地和庄园,杀死大
批地主、奴隶主,把他们的财产分给穷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起义便席卷全
国。国王卡瓦德(两次在位时间:公元487—498年,公元503—531年)复
位后,感到马资达克运动对他的统治是一种威胁,于公元529年诱杀了马资
达克和其他领导人,起义被镇压下去。马资达克起义标志着萨珊波斯由奴隶
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卡瓦德一世之子库斯鲁一世(公元531—579年)统治期间,实行了一
系列改革,使帝国达于极盛。他清查全部耕地,规定了固定税率,以货币税
代替实物征收,一年征收两次土地税,克服了以往税率不固定而任意苛索的
弊端,增加了国库的收入;更多地依靠小贵族,让他们担任地方行政职务,
从而减少了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他还把马资达克运
动期间死亡者的土地分给效忠于他的军官,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戴。库斯
鲁一世的改革巩固了王室和中央政府的权力。国力也强盛起来。对外战争取
得了一系列胜利,约公元558年,他与西突厥联合,击溃了 哒人。公元572
年,为了断绝东罗马帝国从海上取得中国丝绸的通路,萨珊王朝的军队占领
了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
库斯鲁一世死后,萨珊王朝开始衰落。其子库斯鲁二世(公元590—628
年)统治后期,萨珊同东罗马的战争接连失利。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收复小
亚细亚,进占底格里斯河地区。公元628年,伊朗军事贵族发动政变,杀死
库斯鲁二世,立其子卡瓦德二世为王。卡瓦德二世在位仅数月就病死了。此
… Page 50…
后5年间,暗杀篡弑不断,大贵族和僧侣先后立了10个傀儡国王。由于帝
国内讧和对东罗马的长期战争,萨珊王朝大大削弱。公元637年,阿拉伯人
大败萨珊军于卡迪西亚,首都泰西封失陷。公元642年,在奈哈万德之役被
阿拉伯人彻底击败,国王雅兹底格德三世(公元633—651年)东逃,于公
元651年在木鹿被一个磨坊主杀死,萨珊波斯遂亡。
… Page 51…
七、秦汉时期的中国
1。秦朝的建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战祸极其惨
①
烈。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到战国晚
期,战争规模更大,杀伐更加残酷。“齐以二十万之众攻荆(楚),五年乃
②
罢;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 (今
河南浙川)之战,楚军大败,甲士死者8万人。公元前293年,秦大破魏、
韩联军于伊阙 (今河南洛阳市南),斩首24万。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
(今山西高平)之战,赵军因绝粮而降秦,40余万人全部被坑杀。战争给社
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繁重的赋税,无止尽的徭役和兵役,
使人民的痛苦达到了极点,他们迫切希望结束混战状态,实现和平。混乱的
根源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所以大国欺侮小国,强凌弱,众暴寡,战
乱不休。要消除封建割据,只有实现统一。
当时不但政治上需要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统一的要求。战国
时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较快,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为统一局
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可是,经济发展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严重
的矛盾。诸侯割据,各国之间壁垒森严,关界阻隔,交通受到重重阻隔;各
国货币不同,度量衡各异,商品交换极为不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战国时
代各国兴修水利大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旱时抢水,涝时放水。黄河
中游的两个小国东周和西周本是一家,后来分为两国,西周在上游,东周在
①
下游,“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这些问题显
然是无法解决的。
这些情况表明,实现全国的大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时
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用和平方式无法实现统一,统一只能用武力征服来实
现。
战国七雄都在追求统一,各国进行的兼并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一历史
要求的反映。关东六国与秦国相比,由于改革不彻底,贵族掌权,内争不断,
阶级矛盾尖锐,国力虚弱,没有力量来完成统一大业。秦自商鞅变法以来,
建立起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官吏奉公守法,“不比周,不朋党”
②,工作效率高,社会较稳定,民众纯朴服从。在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
陌,实行土地私有,奖励耕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
① 《孟子·离娄上》。
② 《战国策·赵策三》。
① 《战国策·东周》。
② 《荀子·强国》。
… Page 52…
大,生产技术也不断提高。在军事方面,严格训练士卒,实行军功爵制,民
众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追求立功受赏,军队战斗力明显强于关东六国,“齐
③
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自秦孝公
(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以下6代100多年的不断战争,消灭了六国
150多万军队,领土从今关中地区扩展到陕南、陕北、甘肃、宁夏、四川、
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占有当时中国约十分之三的人口和约十分
之六的财富。可见,到秦庄襄王 (公元前249—前247年)统治时期,秦国
已经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条件。
公元前246年,庄襄王13岁的儿子嬴政继位,吕不韦以“仲父”的身
份辅政,执掌大权。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消灭了吕不韦和嫪毐(lào
ǎi)集团,把政权严格控制在自己手中,封建中央集权在秦国达到前所未有
的程度。秦王政重新部署了对付六国的战略和策略,采用尉缭和李斯的计
谋,不惜代价收买六国权臣,刺杀坚持抗秦的人士,以破坏六国的团结,瓦
解他们的抵抗。然后派遣大军乘虚而入,各个击破。经过将近 10年的周密
准备,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发动了统一中国的大规模战争。
公元前230年,秦内史腾率兵攻韩,俘虏韩王安,以韩地为颖川郡(治
今河南禹县),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等率兵攻赵。赵将李牧、司马尚坚持抵抗达一
年之久。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宠臣郭开,郭开向赵王诬告李牧和司马尚图
谋叛乱,赵王迁杀死李牧、司马尚。秦军乘机大举进攻,赵军上下相疑,军
心涣散,秦军如入无人之境。公元前228年十月,秦军进入邯郸,赵亡。赵
公子嘉逃往代郡 (今河北蔚县),自立为代王,苟延至公元前222年。
秦灭赵以后,兵临易水。公元前227年,王翦、辛剧在易水以西击败燕
军主力,燕国面临灭亡的威胁。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大怒,
增兵向燕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王翦攻克燕都蓟 (今北京大兴西南),
燕王喜逃往辽东,被迫杀太子丹求和。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取辽东,
俘虏燕王喜,燕亡。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包围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王贲掘开河汤
(汳水的一条支渠)水淹大梁。3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请降,魏亡。
秦破三晋以后,全力攻楚。秦将李信自恃少年壮勇,率20万大军于公
元前224年攻入楚境。李信轻敌冒进,为楚将项燕所败。秦王政改用王翦为
帅,倾全国之兵力,出动60万大军伐楚。王翦改变作战方针,养精蓄锐,
以逸代劳,乘楚军粮草不足东撤之机,一鼓作气消灭楚军主力,乘胜攻入楚
都寿春 (今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王翦大军渡过长
江,平定楚国江南地,降服了越君。至此,楚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灭亡燕、代的秦将王贲南下攻齐。齐王建昏庸腐朽,信
③ 《荀子·攻兵》。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