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至2世纪的安息,东有贵霜,西有罗马,处在两大国之间,环境 

  本来十分艰难,但是因为罗马的主力北向欧洲,而贵霜的兵马又南向印度, 

                                                                               ① 

  故得以安然无恙。有“地方数千里,小城数百,户口、胜兵最为殷盛”。 

       现在我们再看看这一时期东方的中国。在地主、官僚集团支持下,刘秀 

  于公元25年建立了东汉王朝。他以“中兴”汉室作标榜,即位以后,废除 

  了王莽制定的一切制度和政策,基本上恢复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并 

  有所改变和发展。他鉴于西汉“强臣之窃命”,强化内朝,授权内朝机关尚 

                                               ② 

  书台总理国政,“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尚书台总理国政,显示了东 

  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转移。尚书台长官尚书令官秩低,按制度不能统领百 

  官,光武帝就用内朝高官领、录尚书事,以总朝政。这就在事实上取代了法 

  定的丞相,使尚书台与丞相的官职衔接起来。相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的演变 

  过程,是两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东汉前期,政治势力向西扩展,与中亚的安息发生了外交关系。公元97 

  年,班超派副使甘英聘问罗马,时值罗马皇帝图拉真东征之际,安息与罗马 

  武力相向,甘英至波斯湾而返。2世纪初,东汉的势力退出了中亚。 

       光武帝以尚书台总理国政,虽然限制了大臣擅权,却为宦官、外戚的迭 

  起弄权提供了条件,这是刘秀所始料未及的。东汉后期的皇帝多是幼年即 



① 《后汉书·西域传》。 

② 《后汉书·仲长统传》。 


… Page 10…

位,母后临朝,权归女主,依靠父兄以专朝政。即至皇帝年长,不甘心大权 

落入外戚之手,便扶植宦官与外戚抗衡。在皇权滋润下,宦官势力恶性膨胀, 

不但随意指使大臣,甚至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上。东汉六后临朝之际,外戚宦 

官之祸交替而起,不绝于朝。可以说,东汉后期的历史就是戚宦争权的历史。 

     戚宦之祸根源于皇帝专制制度本身,流毒遍及国中,政治日益腐败,国 

家机器运转不灵,东汉王朝在戚宦斗争中逐渐走向衰亡。 

      (2)公元3至5世纪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发生全面危机。经济急剧衰落,政治全面混乱, 

中央政权陷于瘫痪,军事政变层出不穷,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公元235— 

—284年50年间,帝国领土上,先后出现了30个皇帝,史称“三十僭主”。 

为争夺最高政权,军事将领混战不休。罗马帝国风雨飘摇,江河日下。 

     为挽救崩溃中的奴隶制帝国,3世纪末,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公元284 

—305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戴克里先废止元首制,正式确立君主专制统 

治。他把帝国分为四个部分,由四个人统治,称作“四帝共治制”。四帝中 

有两个正职,称“奥古斯都”;两个副职,称“恺撒”。这一制度在一定程 

度上避免了以往频繁发生的政变斗争。他强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涉和 

限制,暂时缓和了帝国的社会危机。 

     4世纪初,君士坦丁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统治者。他废止“四帝共治制”, 

把三个儿子任命为恺撒,分别统辖帝国的不同地区,以避免皇权旁落。他建 

立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奖励告密,让官吏互相监督,严禁隶农逃亡,还利用 

基督教麻痹人民。但是,这些办法不仅没能挽救奴隶制的灭亡,反而加剧了 

社会矛盾,把衰亡中的帝国推向深渊。 

     公元4、5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各族人民不断掀起大规模的起义,与 

此同时,帝国周围的“蛮族”也相继入侵。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在内外交 

困中分裂为东西两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连绵不断的人民大起义和 

外族入侵的联合打击下灭亡。 

     中南亚的贵霜帝国,自从著名的国王迦腻色伽去世以后,再也没有出现 

过有作为的统治者。到了公元3世纪,在帝国周围的政治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在它们的不断进攻下,盛极一时的贵霜帝国逐渐走向衰落。3世纪时,萨珊 

波斯兴起于西方,侵占阿富汗一带;4世纪时,印度笈多王朝兴起于南方, 

控制了西北印度地区;5世纪时, 哒人从北方侵入印度河流域,消灭了贵 

霜残余势力。 

     3世纪初,安息帝国也走到了它的尽头。长期对外战争和内部矛盾,不 

仅消耗了国力,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公元226年,新兴的萨珊波 

斯帝国取代了安息。 

     萨珊波斯的兴起,是古波斯人反抗安息统治的直接结果。萨珊王朝实行 

中央集权制,国王掌握国家一切大权。祆教被提高到国教地位,执掌祆教大 

权的祭司享有特权,和奴隶主集团及军事贵族组成萨珊王朝统治的支柱。 


… Page 11…

     萨珊王朝继安息之后,同罗马展开了两个世纪的斗争,至5世纪逐渐缓 

和。但在东方,与 哒人的斗争却日趋激烈,到5世纪末,萨珊已不是 哒 

的对手,向 哒纳贡求和。 

     3世纪30年代以后,贵霜帝国衰落,只保持对犍陀罗和旁遮普一部分地 

区的统治,印度分裂成许多小国。公元4世纪前半期,摩揭陀的一个小国君 

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了笈多王朝。旃陀罗笈多二世 (公元380—414年)在 

位时,笈多王朝达到极盛,疆域几乎包括了整个北印度。帝国的王位是世袭 

的,但不全由长子继承,国王掌握全权,文武官员之间的职责还没有明确区 

分。笈多帝国是印度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大帝国。这时期的种姓制度又有了很 

多变化,由于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在吠舍瓦尔那和首陀罗瓦尔那中形成了 

阇提(卡斯特)制度。阇提制度的社会组织形态在其他古代国家也有,但是 

在印度表现得最为完备。阇提是一种排它性的社会集团,各有世袭的生业, 

固定不变,实行集团内婚,身分也世袭。阇提之间的排他性和隔阂性,有利 

于剥削阶级的统治。笈多帝国的统治极其短暂,5世纪中叶,在 哒人的侵 

攻下,帝国解体为许多小国。 

     东方的中国,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动摇了东汉政权的统治。3 

世纪20年代,东汉帝国分裂为魏、蜀、吴三国。公元280年,西晋灭吴, 

统一了全国,西晋政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短暂的统一政权,仅维持了36 

年,而其中安定时期不过十余年,延续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加速了西 

晋王朝的崩溃。公元316年,匈奴贵族刘曜攻灭西晋,由此开始了长达200 

多年的分裂局面。 

     魏晋南北朝是士族门阀制形成、发展和趋向衰落的时期。士族门阀的发 

展由于南北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也是不均衡的。士族门阀制形 

成于魏晋,东晋发展到鼎盛,南朝时期逐渐走向衰落。北方士族由于受少数 

民族政权的制约,发展比南方士族慢,其衰落时间也相应推迟一些。由于士 

族形成统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及与之相适应的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使得阶 

级层次增加,阶级关系复杂化。这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 

     创设于曹魏而贯穿于这一历史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制度的形成关 

系甚大。司马氏当权后,中正与大族进一步结合起来,成为门阀制度形成的 

有力工具。门阀制度确立之后,中正的作用就逐渐降低,成为例行公事。 

     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是北方民族融合史上的一件大事。前期的改革 

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通过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吏治有所澄清,北方 

的社会经济恢复发展起来。孝文帝亲政后的九年,是北魏一代改革最频繁, 

而又最富有成效的历史阶段。改革的中心是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 

的大融合。 

     最后看看中国的东邻日本。公元1至2世纪,日本岛上存在着100多个 

小国。这些小国实际上只是一些独立的部落。强大的部落还通使中国,力求 

输入中国文化,并希望借助中国的保护以加强自己的地位。到3世纪,九州 


… Page 12…

北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邪马台国,已初具奴隶制国家的雏形。 

     3世纪中叶以后,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大和国逐渐强盛起来。4世纪时, 

大和征服了九州和本州的大部分地区,并将势力扩张到朝鲜半岛,5世纪统 

一了日本。 

     大和国家的首脑大王,是世袭的专制君主,但没有天皇那样的绝对权 

力,实际上是氏族贵族联合政权的共主。大量部民的存在是日本奴隶社会的 

一个特点。部民的来源主要是被征服的氏族、归化人(中国和朝鲜的移民) 

和犯法的平民。部民实际上是一种特有的“日本式”奴隶。 


… Page 13…

                               二、王政时期的罗马 



                                1。罗马国家的产生 



        (1)自然条件和远古居民 

       世界闻名的古代罗马,诞生于2600多年前,它的发祥地在意大利。虽 

  然罗马国家的疆域后来远远超出意大利的范围,但在西罗马衰落以前,它始 

  终是罗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意大利是一个由南向北呈靴形状伸入地中海的狭长半岛。因亚平宁山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