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是罗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意大利是一个由南向北呈靴形状伸入地中海的狭长半岛。因亚平宁山脉
纵贯全境,所以又称亚平宁半岛。半岛三面环海,东临亚得里亚海,南濒爱
奥尼亚海,西接第勒尼安海。北面隔阿尔卑斯山与欧洲大陆相连。北部地势
较高,向南渐趋平缓。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川纵横,土壤肥沃,宜
于农业,西西里岛是古代欧洲有名的谷仓。中、南部有良好的牧场,适于畜
牧。但海岸线平直,沿海岛屿不多,良港较少,不利于航海和对外贸易。
古代意大利大致可分为北、中、南三大部分。北部意大利,包括利古里
亚、山南高卢和威尼西亚,开发较晚,直到罗马帝国时期才成为重要的农业
地区。南部意大利,包括阿普里亚、卢卡尼亚、布鲁提乌姆和西西里岛,由
于古希腊人长期在这里殖民,因而又有大希腊之称。中部意大利可分为伊达
拉里亚、翁布里亚、拉丁姆三大片,是意大利远古居民活动的最主要地区。
伊达拉里亚与南邻拉丁姆平原之间有一条第伯河,古代罗马城就兴起于第伯
下游东南岸,距入海口20多公里,既有河海交通之便,又可免遭海盗侵扰。
据考古发掘,意大利半岛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 5000
年左右,意大利的远古居民已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代初,属
于印欧语系的部落从北方越过阿尔卑斯山陆续进入意大利,他们就是意大利
人的祖先。其中的先进部落创造了意大利的青铜文化,以意大利北部的特拉
马拉文化为代表。特拉马拉居民除石器外,已经使用青铜器,从事畜牧和农
业,辅以渔猎,并已知道织布和制陶,房屋建在打入水中的木桩之上。经发
掘,这种水上住宅已变成腐质物的土丘,今意大利人称其为“特拉马拉”,
就是“沃土”或“肥土”的意思,因而将这种类型的文化称作特拉马拉文化。
公元前10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上的居民已开始使用铁器。意大利铁器
时代文化的中心很多,特别是在北部和中部意大利。因为最先发现于北部意
大利波罗那城附近的微兰诺瓦村,因而称其为微兰诺瓦文化。已能生产铁制
工具与武器,并出现了有围墙的城寨。
①
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伊达拉里亚人进入意大利 ,成为意大利半岛上
的一股强大势力。其文化水平高于一般意大利居民,先后受东方和希腊文化
① 伊达拉里亚人的来源问题,自古即众说纷纭,迄今仍无定论,有土著说、东来说、北来说等,其进入意
大利的时间说法也有不同。
… Page 14…
的影响,创造出高度文明。公元前7世纪,伊达拉里亚地区(今托斯坎纳)
就出现了有坚固石造围墙的城市,街道井然有序。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经
营畜牧。灌溉和排水工程已很发达,制陶和冶金技术也相当精巧,雕刻、绘
画颇为精美。沿海设有良港,与迦太基、腓尼基和希腊均有贸易往来。公元
前6世纪,伊达拉里亚的势力达到鼎盛时期,各地都建立了独立城邦,相传
有12大邦之说,但全境始终未达成统一。控制范围北达波河流域,南至坎
巴尼亚。一度统治罗马的塔克文王朝,就是伊达拉里亚人建立的。他们与地
中海东部的希腊、西部的迦太基争夺霸权,鼎足而立。公元前6世纪末,在
库米与希腊移民城邦作战失败,渐趋衰落;后经3次维爱战争,终为罗马所
灭。伊达拉里亚文化对罗马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公元前8至前6世纪,爱琴海的希腊人向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大量移
殖,建立起许多殖民城市。希腊人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意
大利的发展,罗马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几乎无一不模仿希腊。
除上述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之外,在意大利半岛上还居住着起源不
同、语言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部落,如翁布里亚人、马尔西人、萨莫奈人、
拉丁人、伏尔西人等,一般统称为意大利人,其中拉丁人就是后来罗马人的
祖先。
(2)罗马的起源
关于罗马建城立国的情形,最早的史料亦多系传说。传说最普遍的是关
于罗慕洛和勒莫两兄弟建立罗马城的故事。罗慕洛和勒莫是一对孪生子,他
们的母亲西尔维亚是国王阿穆略的侄女。阿穆略是一位邪恶而残忍的统治
者,用阴谋手段夺取了哥哥努米托尔的王位,他得知西尔维亚和战神马尔斯
结合生下一对孪生子,下令杀死了西尔维亚,并命女奴用篮子装上这对孪生
子抛入第伯河。河水把篮子冲到岸边,一只母狼听到孩子的哭声跑来。奇迹
般地用它的乳汁喂养双生子。后来一对牧人夫妇收养了他们,给他们取名罗
慕洛和勒莫。双生子长大后杀死了阿穆略,二人不愿留在本地,决定在他们
被抛弃的第伯河畔建一座新城。后来兄弟间发生争端,罗慕洛刺死勒莫,用
自己的名字为新城市命名,后人从罗慕洛的名字引伸出罗马这一名称。这就
是第伯河畔罗马城的起源。据公元前1世纪罗马作家瓦罗的推算,罗马城建
于公元前753年,古罗马人习惯上以这一年为罗马纪元。近年研究成果表明,
罗马城实际建于伊达拉里亚人统治罗马初期,即公元前6世纪初。不过罗慕
洛是罗马第一个国王却是公认无疑的。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初期,拉丁姆地区也接受了维兰诺微文化,随着
经济的发展,位于拉丁姆边缘地带的第伯河渡口,即日后罗马建城之处,开
始受到拉丁人的重视,有些人迁来定居。在此之前,渡口附近分布着众多萨
宾人的原始村落,拉丁人只占据了最靠近渡口的巴拉丁山丘,其余山丘为萨
宾人占据。罗马历史上还有这样的著名传说:建城的罗马人都是单身汉,遂
掠取萨宾妇女为妻,生儿育女,后来这些萨宾妇女挺身而出阻止了两族的血
… Page 15…
战,他们才从死敌变成盟友。这个传说反映了罗马人和萨宾人组成部落联盟
的情形。到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已包括七个山丘,即巴拉丁、卡皮托林、阿
芬丁、奎利纳里、维米纳尔、埃斯奎林和凯里乌斯,故罗马别名“七丘之城”。
近代历史学家认为,罗马城和罗马国家建立的过程,就是拉丁部落以巴拉丁
山丘为中心,逐渐联合其他部落的过程。这一进程大约是在公元前7世纪至
前6世纪中叶的百余年间完成的。从罗马出现在历史舞台到建立共和国这一
历史阶段称为“王政”时代。王政时代有七个王朝,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
段:前四王拉丁人和萨宾人交替统治时期尚属原始社会末期,后三王的伊达
拉里亚统治才真正建立国家。
2。军事民主制
王政时代前四王时期盛行军事民主制,表现为罗马社会仍实行氏族制
度,实行族外婚的父系氏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成员共同占有土地,有
相互继承权,有共同的墓地和宗教节日。同氏族人有互相保护和援助的义
务,可以单独接受异族人加入本氏族。
氏族之上有胞族,合胞族而组成部落。罗马的胞族叶库里亚,由10个
氏族组成。10个库里亚组成一个部落,部落叫特里布。整个罗马、萨宾部落
联盟,即日后的罗马城市公社包括3个特里布,30个库里亚,300个氏族,
①
全体成员构成“罗马人民”或“罗马公社”。应当指出,此时部落内部已
无拉丁、萨宾族系之分,反映出部落联盟基础已十分牢固,从中已可以看到
地缘关系将代替血缘关系的萌芽。
军事民主制的三要素:人民大会、长老议事会和军事首领,在当时的罗
马则分别体现为库里亚会议、元老院与“国王”。
(1)库里亚大会。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子参加,按库里亚分组议事,表决
时以库里亚为单位,30个库里亚各有一票表决权。库里亚大会通过或否决一
切法令,选举包括国王在内的各级军政人员,决定战争和审判重大案件。
(2)元老院。由300个氏族长组成,相当于库里亚大会的预决机构,为
库里亚大会准备议案并作国王的顾问,按理并无实权,由于元老院成员是氏
族的贵族,垄断各项要职,实际上却能操纵库里亚大会并对国王施加决定性
影响,握有审批或否决库里亚大会决议的权力,选举国王也由他们一手包
办,终于形成元老院在外交、收税、征兵、媾和等大政有决定权的传统,在
以后的罗马历史上也长期不变。
(3)国王(拉丁语称“勒克斯”)。国王是军事首长、最高祭司和审理
某些案件的审判长。一般说来国王并无民政权力,氏族部落的内部事务都由
库里亚和氏族自行集会处理。国王可以罢免,无权支配氏族成员的生命和财
① 关于罗马部落、胞族、氏族数字,见狄奥尼修斯,Ⅱ,7,2 — 4。
… Page 16…
产,但他是部落联盟和“罗马人民”的最高领导,作战时有军事处置和生杀
予夺之权。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