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说自应仁之乱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更不如说是自幕府将军篡夺天皇成为倭国真正意义上的执政者之日起,整个倭国的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与维护幕府统治的思想和政治体系之中。进入了战国乱世之后显得更加的残酷,无数人卷入了这场原本是统治阶级的权力游戏当中,为此疯狂为此丧命。

    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用现金雇佣职业军人为其作战的方式,这是政衡崛起的根本,这种从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逐渐转向成为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有利有弊。

    有利的地方就是能够组织一支组织严密的武士军团,以此为基础,运用各式新式武器,在伊达家的霸权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他们的前仆后继才使得政衡坐上了太政大臣的高位,伊达家政权也在战火中历练诞生。

    有利自然就有弊端,伊达家提拔了大量的平民、商人、工人成为武士,使得原本就非常紧张的土地资源问题更加的紧张,随着统一天下的接近,政衡遇到了丰臣秀吉当年一样的问题。

    现有的土地不足以奖赏战功卓著的武士阶层,当然,政衡遇到的问题比起丰臣秀吉来要好许多,因为丰臣秀吉的政权本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是很不稳定的。

    政衡起家之后采取的策略和丰臣秀吉截然不同,丰臣秀吉更多的是招抚,运用战争手段永远是最后的方式,而政衡不同,他往往会将战争手段放在前列,这使得伊达家能够分配的土地比起丰臣秀吉要富裕的多。虽然如此,政衡由于创建了准武士阶级的警察系统和民兵体系,使得凌驾于平民阶级的统治阶级更加庞大,这使得伊达家在短期内还能够维持,一旦时间拖延下去,恐怕不用对外战争,自己就得崩溃。

    没有足够的财政基础,永远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承包,只要一波海浪就能够让他坍塌。

    历史上正是丰臣秀吉消耗掉了过多财力物力,这是日后德川家康取而代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德川家康能够建立江户幕府闭关锁国而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动乱,更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文禄庆长之役废掉了战国时代培养出来的一代人,打碎了他们的心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甲午之战战胜了软弱无能的螨族政府,再度崛起为止。

    丰臣秀吉遇到的困难,使得他不得不走上对外扩张和掠夺资源的道路。虽然文禄庆长之役耗尽了丰臣政权的财力物力,使得丰臣政权很快垮台,但是你在骂他的时候,却不得不佩服他,从一介农民能够越过重重艰险成就一番伟业,实在是能力超群。

    现在政衡就有这种感觉,丰臣秀吉遇到的问题,他也同样无法幸免。

    难道真的要发动一场必然会导致本时空破灭的战争吗?政衡自问他难以抉择,是的,如果按照屁股决定脑袋他应该无所顾忌,可是按照穿越者的本心来看他只能够缩手缩脚。

    甚至于为了能够继续存在下去,自我束缚才是最好也是唯一的答案。

    当然,想要化解危机,政衡穿越前并非是大政治家,不过是一位宅在家中的键盘政治家而已,穿越之后的经历无法培养出更高的政治觉悟,难以想出如何化解眼前的难关。

    用一场战争取代另外一场战争,是政衡唯一能够想到的方法,选择一个体量和实力比倭国差的对手进行一场胜率极高的战争,就是政衡能够想到的最好唯一办法。

    可是,倭国的地理使得政衡能够挑选的对手实在有限的很。无论走哪一条扩张之路都无法绕开大神庇佑的土地,政衡从中看到了深重危机,他积极南下,其目的不外乎期望能够避开大神,毕竟相比较起来,南下比起西进来要好许多。

    难道现在是冷兵器时代,海上帆船称王的时代,就算是南下,恐怕也难以避开大神,这才是政衡感到忧愁和惆怅的缘由。

    正当政衡权衡利弊的时候,松浦隆信自以为是的重启百济国复兴之路。

一百1 大棋局(3)() 
大明王朝日子不好过,它的附庸朝鲜王国的日子也不好过,两则衰败的缘由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政治**,党争不绝,吏治昏暗,宫廷内部各党派之间的权利斗争愈发惨烈,屡次发生政变和农民起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有多少的执行力实在是不让人恭维。再加上倭寇频繁袭扰,使得朝鲜王国对于地方的控制愈加的薄弱,耽罗岛早已经失去了它的辉煌,再度成为了朝鲜王国囚犯的流放地。

    不过今日之后耽罗岛将会再度成为朝鲜王国的焦点,起码在党政的闲暇时光中常常会被提起,一个澡已经泯灭数百年时光的王国在耽罗岛上扬起了它的旗帜,告诉所有人,耽罗岛将不再属于朝鲜王国。

    松浦隆信盯上耽罗岛的理由很简单,只要有人有船,霸占了耽罗岛,然后就后顾无忧了,谁来就怼谁。是的,在松浦隆信的眼中,朝鲜王国的几条小破船还真不放在他的眼中。

    何况耽罗岛还是远近闻名的牧场,就算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过据说还有数千匹济州矮马,是的,这是一种比起倭马来还要矮小的马种。在倭国,有时候数量比质量更加重要。

    松浦隆信盯上耽罗岛最重要的就是看中了上面的马,只要他将数千匹济州矮马送到伊达家的面前,那么就算有再大的冒犯也都不会是事情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大牧场。

    现如今平户松浦家危在旦夕,松浦隆信自然不可能亲自前往搏一个前程,派遣家臣前往又不放心,谁知道会不会有贰心之人,选来选去,最终还是选了他的嫡长子松浦太郎。

    松浦太郎,历史上受大友义镇偏讳改名为松浦镇信,在大友义镇的干预下松浦隆信不得不壮年隐退,由松浦镇信继承家业,乃是文武双全的名将,特别嗜好和歌。在数次关乎平户走向的抉择中,松浦镇信都选择了胜利者,最终不仅保全了家业,还略有进取,平户松浦家在他和子孙的奋斗下,最终就算是到了幕末风云之时还保有巨大的影响力。

    松浦太郎,年不过十四岁,还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少年郎,自是不能够成为这支船队的实际指挥者,他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松浦隆信派遣了笼手田安经和桃野兵库两人辅佐。

    虽然志佐纯元在军事会议上大放光彩,不过正是他的大放光彩,让松浦隆信不放心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托给他,反倒是给了一直反对他的笼手田安经出任副手,桃野兵库担当后勤。

    桃野兵库乃是松浦隆信的叔父桃野兵库之助的遗腹子,桃野兵库之助死后,他便被松浦与兴收养,和松浦隆信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他虽然武功不济,不过重在忠心。由他看着,松浦隆信放心将松浦太郎交托给他,让他看顾。

    松浦隆信下达命令,松浦太郎、笼手田安经、桃野兵库率领船队从平户港出发,谁都低估了松浦隆信的决心,对于松浦隆信的凌厉一击全都措手不及,就算是事后知晓此事的政衡也同样不知所措。

    松浦太郎年纪尚轻,不过已有乃父之风,得了父亲手令,没有驻足不前,也没有绕远而进,而是直取济州牧衙门所在地,沿途所遇之渔船统统打沉,不留任何后顾之忧。

    松浦党惯于劫掠,听得要攻打朝鲜王国,顿时兴奋起来,要打仗了,终于要干一票大买卖了。由于五峰船主汪直被斩首,后继者肆虐中原,使得松浦党已有年许时间没有出动,都淡出鸟来了。

    听得松浦隆信一声令下,松浦党众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像松浦隆信想象的那般进退失据,反倒是兴奋异常,连连嗷嗷乱叫,在他们眼中,朝鲜人全都是软蛋,只会躲在城郭之中瑟瑟发抖。

    以往出动的人数不多,对于城郭自然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够劫掠城外的乡村,财帛不厚,现如今出动大小船只七八十艘,战兵过千,外加水手辅兵二千,将平户松浦家过半人数都投了进去,具备了压倒性优势。就算是朝鲜王国的汉城,他们都敢闯一闯,更何况老弱病残兵微将寡的耽罗岛。

    松浦党对于走朝鲜王国的航道已经是驾轻就熟,不过还是没有掉以轻心小心翼翼,从平户港出发之后的第三天,船队终于驾临耽罗岛。松浦太郎看着苍茫一片的绿岛,心中唯一一丝不安终于放下,只要上了岛,凭借着他们的实力,就不用担忧再被赶下岛。

    抵达了耽罗岛,下面该如何办?松浦太郎没有把握,也没有头绪,他立即命人找来了笼手田安经和桃野兵库,还有各个船队的船头将领共同商议下面该如何办才更加稳妥。

    是的,松浦党今日前来并非劫掠,劫掠是干一票就走,他们是想要在耽罗岛上立足,也就是说他们上了岛后就再也不走了,要将这耽罗岛成为松浦家狡兔三窟的一窟。

    松浦隆信占耽罗岛,大义上是为了百济国复国,实质上进可以向伊达家献礼,得以让松浦家继续保有平户,如若不然,也可以成为松浦隆信的退路。

    笼手田安经虽然和志佐纯元两人在会议上唇枪舌剑,可是在会议后被松浦隆信单独留下,松浦隆信将心中所想所思一五一十的告知了他,最终将松浦太郎托付给他。

    如此信重,就算是微有不满也早已经烟消云散,笼手田安经知道松浦隆信最终之言乃是心腹之言,自是答应下来。他进入船舱之后,见得众人陆续到来,先是向松浦太郎行主仆之礼,分了名分,然后朗声说道:“现在我等已经到了耽罗岛,还请少主将主公之谋告知众人,以安人心。”

    松浦太郎知道这是笼手田安经在让他立下主仆之名分,自然没有推脱,开始将松浦隆信的谋略全部托出,众人听得松浦隆信要在耽罗岛重兴百济国,一阵喧哗鼓噪。

    有些人连百济国是何也未尝可知,不过众人唯一知道的是他们来到耽罗岛后将不再是劫一票就走,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