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知道这是大官,唯恐惹恼了的贵人,许多小孩却充满好奇,纷纷扭头看向晋王华丽的马车。

    李治推开马车的车窗,看着难民们可怜的模样,心中很是不忍,立刻下令停车,让李浩上马车来。

    李浩钻上马车,问:“殿下有何事?”

    李治看了窗外一眼,微蹙眉头问:“先生,这就是难民吗?”

    李浩点头:“是的,这就是难民。”

    “他们这是准备往哪去?他们的家……不要了吗?”李治这句话问的有点孩子气。

    李浩轻叹一声,缓缓道:“殿下,但凡能活下去,他们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的,他们背井离乡,那是因为家乡遭灾了,活不下去了,他们要逃到城里去,越大的城越好,在那里,有官府的接济,运气好的话还能谋得营生,靠自己的力量混口饭吃。”

    “难民好可怜。”李治满面哀色,道,“咱们也带了一千石粮食,不如分他们一点吧。”

    李浩闻言沉默了,李治果然仁厚心软,这是一个好品德,这是他的一个优点,也是缺点,因为善良不是坏事,善良的人做皇帝,对百姓肯定会好,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武媚娘之所以能够上位,跟李治的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当武媚娘势力渐渐坐大的时候,李治也曾被她欺负。

    李治又转头望向了窗外的难民,心境难平,李浩则望着他,心中也是波澜起伏,李治软弱的性子必须改,于是他缓缓道:“殿下,这粮食,不能分给他们。”

322章:果然有问题() 
“为何?”李治惊讶地转头望向李浩,指着外面的那群灾民,激动道,“你看看他们,走得这么慢,一看就是没吃饱,连走路都没力气了。”

    李浩缓缓道:“殿下,治灾,是为了让灾民活下去,不是为了让他们吃饱,”

    “不吃饱?”李治一脸懵逼地望向李浩,在他印象中,吃饱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啊,可对于灾民来说,难如登天,灾民的目标就是活下去,他越发感到悲哀。

    李浩点头道:“若想让难民们吃饱,倾尽朝廷存粮,也难足够,如此一来,反而有许多人会饿死,而殿下你眼前所见的这些难民,都是遭灾不重的,他们都自备了粮食,不会饿死的,后面还会遇到很多难民,倘若一遇难民就要散粮,咱们会因为粮食不够而耽误了行程,耽误了行程就会耽误治灾大事。”

    “倘若……倘若……”李治有点生气,小脸憋得通红,道,“倘若遇到难民快要饿死了呢?也不帮他们?”

    李浩闻言缓缓闭上眼,语气沉重道:“还是不能帮,倘若是快要饿死的难民,帮了反而会引发骚乱,难民可以饿死,却不能动乱,一旦动乱,会死更多的人。”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李治感觉自己三观都要崩塌了,明明自己有粮食,却不能用来救人,他好郁闷,好生气,他也不知道该气谁,气李浩吗,不是,李浩又没做错什么。

    李浩继续道:“殿下,想要操持好一个国家,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点,你父皇做的很好,你父皇是难得的明君,他也一直在努力,为的就是让大唐百姓户户有余粮,这样,就算遭遇天灾也不怕了。”

    “户户有余粮。”李治听得有点神往,道,“你说要是户户都有余粮,是不是就不会有人再饿死了。”

    “可以这么说吧。”李浩缓缓点头道,“但眼下,殿下你不能散粮,治灾,首先不能有贪念,其次不能心软,唯有硬起心肠,不被灾民们感染了情绪,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才能救活更多的人。”李浩的神色有点严肃,他能体会李治此刻的心情,因为在庭州的时候,他亲身经历过这种无力感,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因饥饿而死的心痛,时不时都会徘徊在他心头。

    李治还是很有大局观的,他回味了良久,似乎有点明白李浩的意思了,肃然向李浩拱手一礼:“多谢先生教诲,治受教了。”

    李浩也拱了拱手,道:“殿下聪慧,慢慢会懂我的意思的。”

    行程继续,李治为了不让难民们影响情绪,一路都不敢开车窗,就静静地坐在马车中想李浩教导他的那些话,其中有一些话,始终在他脑海中翻来覆去,就是户户有余粮那句。

    按照李浩的意思,只要大唐百姓富足到户户有余粮的地步,那么就算遭受天灾,也不会有人饿死了,多好,李治很憧憬那样的画面,他心中立志,等自己长大了,太子哥哥做上皇帝了,他一定要向太子哥哥力荐李浩,让李浩做大官,跟房玄龄一样大的官,因为他觉得李浩是无所不能的,李浩一定能帮太子哥哥将这个国家治理得很好,达到户户有余粮的境界。

    七日后,他们进入河北地界,河北遭灾最重,一路上经常碰到迁徙的难民,而且这里的难民与河东的难民不同,许多人家里房屋被压垮了,什么东西都带不走,好多难民衣衫单薄,冻得脸色发青,还有许多人已经饿晕在路旁,当真应了哀鸿遍野一词。

    一路行来,李浩的脸色也渐渐变得难看,没想到河北雪灾如此严重,才进入河北一天,便已见到数千流民,照这个架势,河北难民的数量绝对达到三十万以上,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雪灾一向不算大灾,没想到这次的雪灾竟如此之大,当真匪夷所思。

    改道向东北方向又行十日,终于到达恒州了,恒州城外聚集了大量游民,足有四万之多,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宛若乌云,让人心头一沉。

    李治王驾到达恒州城外,李浩派人去向难民们打听情况,一问方知,恒州刺史不让他们进城,但却派人在城外替他们扎了许多避难帐篷,而且每日施粥两次,虽无法保证温饱,却能勉强活命。

    过了片刻,城门缓缓打开,恒州刺史吕栋带领满城官员齐迎王驾,李浩此刻就是李治的代言人,让吕栋快速迎他们进城,免去一切虚礼,莫要耽搁治灾事宜。

    入城后,李治王驾暂落刺史府,李浩以李治的名义去找吕栋,向他详细了解恒州灾情。

    吕栋一看就是个老实人,当即将恒州的的情况向李浩说了一遍。

    恒州确实遭灾颇重,但恒州府库还算充实,有余粮两千多石,勉强可以撑上一段日子,不过城外的灾民每天都已数千的数量在增加,也不知何时是个头,吕栋也是忧心如焚,至于为何不让难民进城,吕栋也是怕难民进城后会扰乱城中治安,毕竟游民的可信度不高,若是有人饿急眼了,做出违纪之事,那可不妙,数万游民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浩对于吕栋谨慎的做法表示理解,游民骚乱容易引起恐慌,不过眼下晋王到了,事情该改一改了,李浩让吕栋在城中清出空地,为游民安置避难帐篷,然后开城放难民入城,每日施粥量加大,分发棉衣,棉被,因为后方赈灾粮款很快便能到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向难民们宣告晋王代天巡狩的消息,让那些难民安分点,别搞事,谁若搞事,直接拿问入狱,不得轻饶,恩威并施,方能见效。

    吕栋当即按照李浩的吩咐,开始派人在城中清理出三片大空地,安扎帐篷,隔日一早,吕栋便派人打开城门,李浩在城头大声宣布,皇子晋王驾到,代天巡狩,悲悯众民,放众人入城,每日多施粥一次,并分发每户棉衣棉被……

    众难民闻言感恩戴德,于城下高呼吾皇万岁,有些老者甚至激动得涕泪横流,在亲属的搀扶下鱼贯如此。

    折冲卫士和李浩带来的一千左骁卫帮忙维持秩序,三个难民落脚点都被封锁,不许难民外出,以防有品德不良者骚扰城中百姓。

    还好,大唐的百姓比较有节操,难民也是民,只不过遭难了而已,只要能有一口吃食,他们都不会捣乱,一天下来,难民们表现非常好。

    后方又有快马来报,粮款队距离恒州还有三日行程,李浩越发安心,决定明日前往定州。

    隔日一早,晋王的王驾启程前往定州,由于现在道路已通,他们行得又快,第二天中午便到达定州。

    让李浩惊讶的是,定州城外哭声恸天,无数难民在城下哀嚎磕头,李浩都不敢让李治的王驾靠近,以防出现民变,数万难民啊,打又不能打,万一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李浩和陆云陈松三人换了一身旧衣衫,步行七八里来到城下,混入难民群中,向难民打听情况,一问才知,定州乃是河北受灾最终的州郡,这群难民来自定州城附近的村镇,也有附近县来的,然而他们来了将近十天了,定州刺史秦淼也就象征性地施了三天粥,在城外扎了三十几个帐篷,然后就说城中仓库空虚,已无粮可派,让他去别处去,难民们可是一路艰辛来到这里,哪里还有力气去别处,若是去了别处,那得饿死在半道上,只能在城外哀嚎苦求。

    李浩听到这些话后顿时蹙眉,据恒州刺史吕栋所说,恒、定、易三州最近几年庄稼收成都还不错,恒州城的府库中能有那么多粮食和存银,为何定州却仓库空虚,这有点不正常,李浩沉吟良久,开始在难民群中散播消息,大唐皇子晋王殿下代天巡狩,治灾救民,片刻将至,让他们不要惊慌,众难民听到这一消息均都振奋不已,皇子耶,皇帝的亲儿子呀,皇帝居然派自己亲儿子来了,他们有救了,刺史再大,有皇子大吗,虽然有许多人不信,但此刻他们早已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只能希望这个流言是真的,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李浩见难民们这个反应,当即便放心少许,回到晋王的王驾前,然后打起晋王仪仗旗号,带军缓缓开往定州城。

    那些难民见晋王果然来了,纷纷跪地磕头,高呼皇恩浩荡,李浩为大唐百姓的节操所折服,都已经饿死不少人了,还能如此有节操,恐怕也只有大唐的百姓们能做到了。

    定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