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乃万金之躯,政务繁忙,小小琅琊不敢劳陛下过问。故此派遣糜子仲携带礼物面圣,收回琅琊,为陛下分忧!陛下大军在青州与袁绍争锋,粮草每日从徐州过境,定保无虞!”

    陶谦的这封书信前面的虽然有点无赖嘴脸,一口咬住反正琅琊从你祖宗那时候就属于徐州,而我是徐州牧,所以琅琊就是我的地盘。

    琅琊被青州黄巾抢去了,并不是我不想收回来,实在是我手下的人没这本事。前段时间你让我出兵帮你打袁绍,我派曹豹带了八千人向北进军,第一是给你面子,第二也是为了夺回我的琅琊。没想到这颜良是个狠角色,一仗就给我打的全军覆没,差点没把我给心疼死了!

    你小子有本事,你的将士真牛逼,一口气就把琅琊拿了下来。我们徐州的百姓都夸你了不起呢,我和手下的幕僚高兴坏了,又怕给你添麻烦,所以你赶紧把琅琊还给我吧,别操那么多心了,该干嘛就干嘛去!

    陶谦书信里虽然说得客气,但在刘辩读来就是这个意思。虽然心中不忿,倒也能够按捺住怒火。

    但这老头在后面加的这句话却是赤/裸/裸的威胁,意思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你和袁绍争夺青州,大军供应的粮草每天都从我们徐州的地盘经过。只要你把琅琊郡还了,我保证你的粮草安然无恙,若是不还,自己琢磨去吧!

    “书信已经看过,还请子仲先生暂时到驿馆住下,待朕与诸臣僚商议一番再给答复!”

    刘辩虽然心中怒火中烧,但也知道不能意气用事。

    自己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袁绍,真要是和陶谦闹翻脸了,腹背受敌,形势就恶化了,还是先和王猛商量一下再做决断吧!

    糜竺很识相的拱手告退:“小臣明白,这就去驿馆等候陛下召唤!”

    因为陶谦这近乎无赖的要求,刘辩的心情一下子就不美好了,更没办法再和糜竺拉家常,问他有没有妹妹、弟弟什么的,只能日后再说。便命卫疆带着糜竺一行去驿馆暂时安顿下来,等自己拿定了主意再行召见。

    糜竺一行走后,刘辩气呼呼的把书信交给王猛:“王卿自己看,陶谦这老匹夫阳奉阴违,表面上看似忠臣,实则不想放弃割据一方的权力!竟然在书信里威胁朕,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王猛看信的时候,刘辩在心里悄悄的揣摩起了陶谦的心理。

    这老家伙怎么和三让徐州的那个陶恭祖完全判若两人,他不是应该高风亮节的把地盘让给自己这个大汉天子才对吗?难道自己的魅力还不如刘备,这真是个让人悲伤的故事!

    思前想后,刘辩觉得历史上的陶谦之所以会把徐州让给刘备,是因为在曹操连续三次的实行屠杀之后,陶谦的信心已经被击溃。知道凭自己的儿子是守不住徐州的,等下邳城破之时,陶家会迎来灭族之祸,所以才把徐州让给了刘备。

    要不然,陶谦既不楞也不傻,为何把偌大的徐州拱手让给刘备,打死刘辩也不会相信这是陶谦高风亮节,没有功名利禄之心,要不然他一开始直接投降曹操多好?之所以把徐州让给刘备,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去年,关东联军解散的时候,孔融干脆利落的交出了北海的兵权和地盘,而陶谦却只是嘴上称臣,实质上却没有任何动作。这也说明他舍不得手上的权力。

    而现在,因为自己的穿越,曹操的老爹曹嵩还安然无恙的活着,徐州也一片太平,所以陶谦就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

    除此之外,刘辩觉得还有一个可能,也是陶谦对自己态度逐渐强硬的原因。那就是刘协势力对陶谦展开了远交近攻的方略,开始做陶谦的工作,遏制自己的发展。

    陶谦也不是瞎子,挨着自己一圈的诸侯死的死亡的亡,严白虎、刘繇、袁术、孙坚先后送命,和自己接壤的诸侯剩下的就只有他陶谦和刘表还安然无恙。

    如此一来,摆在陶谦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归顺要么反抗!

    而现在看来,陶谦似乎不太想放弃手中的权力,所以才让糜竺来试探自己的底线,若是自己现在和陶谦翻了脸,弄不好这老家伙会立刻倒向洛阳的怀抱!。。

    ps:  月票,月票,最后的一天,大家清仓了!

    。。。

二百五十六 糜竺献妹() 
四月最后一天了,弟兄们检查下票夹,看看还有没有月票遗漏,明天就会被清零,赶紧投出来吧!)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必计较一城一地得失,我军当前大敌乃是袁绍,可先满足陶谦胃口,待青州平定,陶谦便是瓮中之鳖,一鼓可擒!”

    王猛看完书信之后还回桌案,面色平静的拱手谏言。√∟小說,

    刘辩虽然咽不下这口气,但思前想后,也是觉得在目前这种局面下与陶谦撕破脸皮并非明智之举。

    琅琊的治所开阳城墙低矮,境内山岭起伏,土地贫瘠,整个郡国下辖不过十三县,人口三十万上下。若是因为这么一块穷乡僻壤与陶谦撕破脸皮,影响了与袁绍争夺青州的战事,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而且在刘辩看来,就凭陶谦手下的这帮酒囊饭袋,就凭曹豹、糜芳之流,只要自己腾出手来,随便派遣一员大将,甚至薛礼、岳飞这样级别的统帅都不用动,随便派个陈庆之、常遇春、魏延、太史慈之流,拨给五万人马,半年之内就能把陶谦集团打个落花流水。只要自己想要,随时都可以把琅琊取回来!

    “景略所言有理!”

    刘辩颔首同意王猛的看法,话锋一转道:“但也不能这么便宜陶谦,必须让他拿出一些钱粮交换!”

    王猛笑道:“陛下可以向陶谦借粮,‘借’就可以!”

    刘辩心中会意,抚须笑道:“对、对、对……还是景略‘忠厚’啊,‘借’粮就行。不光要借粮还要借钱,朕正打算在胶东半岛建立一座港口。由郑森组建青州水师。只是苦于国库紧张,既然陶恭祖的使者来了。朕正好向他借一笔粮饷。”

    君臣商议完毕,刘辩立即提笔给陶谦写了一封书信。

    在信中告诉陶谦,琅琊国可以还给他,但是自己粮饷紧张,而徐州在他的治理下安定了这么多年,库府一直很充盈,所以自己要向他借二十万石粮食,两千万钱铜币,用以支撑青州的战事。以及战后地方重建。

    来而不往非礼也,就像陶谦给自己的书信最后面那段带有威胁性质的话语一样,刘辩也同样在最后强调了一句:自己是借钱借粮,不是勒索也不是“交换”,等自己手头宽裕了,一定会如数偿还!

    书信写好,刘辩立即派卫疆召见糜竺。

    当面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一遍,最后强调道:“琅琊乃是三军将士浴血死战得来,若不是看在糜子仲先生面子上。陶恭祖便是拿多少钱粮来换,朕也不会给!高祖可以把琅琊划给徐州,朕也可以把琅琊划给青州,划给兖州!天下土地乃是我刘家的。难不成是他陶恭祖的?他说琅琊是徐州的,就千秋万载一直都是徐州的土地?”

    “多谢陛下赏脸,臣铭记在心!”

    天子能够这样高看自己一眼。糜竺心中感激不尽,连声道谢。

    为了拉拢糜竺并离间他与陶谦的关系。刘辩吩咐设宴款待,并且让王猛、徐庶以及北海的大小地方官吏全部都来作陪。给足了糜竺面子。

    王猛猜测陶谦必然会在剧县城中安插眼线,因此把糜竺赴宴的事情大肆渲染,弄得全城皆知,好让斥候把这个消息送到陶谦的耳朵里。

    弄不好在座的官吏之中就有私通陶谦之人,若是这样最好不过,要是能让糜竺与陶谦之间出现裂痕,将会极大的削弱陶谦的实力。

    筵席上众官员轮流敬酒,糜竺推辞不得,只能一一推杯换盏。

    喝到最后,糜竺一副酩酊大醉的样子,起身道:“竺今日一见天子,方知传言不虚,陛下雄才伟略,堪比高祖光武!徐州能有陛下这样的天子,万民之幸也!若是陛下当年能够早陶使君一步到徐州,我糜竺必然倾尽万贯家财辅佐陛下,重整河山!”

    席间有人趁着糜竺醉酒,怂恿道:“听闻糜子仲乃是徐州头号巨贾,若是真有此意,现在略表心意,也是不迟啊?”

    “好……既然这位大人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我糜竺也不是吝啬鬼,难得陛下如此给脸!我糜竺愿意捐献私家粮食十万石,铜币五百万钱,以资陛下!”糜竺手握酒杯,一副醉眼朦胧的样子。

    “哗啦啦……”

    糜竺的话音落下,满座之人无不鼓掌叫好,甚至就连刘辩都不由自主的跟着鼓掌。

    十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足可支撑两万人的军队吃半年,再加上五百万的铜币,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郡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这样的捐献堪称大手笔。看起来糜家的家底实在是雄厚的紧,否则这糜竺怎么可能随便一张嘴,就吐出了这么一个天文数字?

    又有人鼓噪道:“听闻子仲先生家中尚有一妹待字闺中,何不献于陛下?这样一来,子仲先生与陛下便是一家人了,捐献钱粮的时候就不用心疼咯!”

    糜竺醉醺醺的憨笑道:“这位大人说笑了,竺家中的确有一妹,名唤‘真’,年方二八,非吾夸口,在下邳倒也算得上屈指可数!但陛下乃是人中之龙,不敢高攀也!”

    “哈哈……好事成双,既然子仲先生大手笔献了钱粮,不如陛下索性把子仲先生的妹妹纳入后/宫吧!”

    在糜竺的带动之下,满座的大小官吏似乎都有点喝高了,纷纷调转矛头怂恿刘辩。在这欢乐的气氛之下,说几句玩笑话也无妨,更何况劝天子纳妾乃是好意,应该不会没来由的降罪吧?

    刘辩当然不会那么小气,抿嘴笑道:“酒后之言当不得真,纵然朕有意纳糜家小姐入宫,也得糜家娘子同意方可,岂能强人所难?此事日后再议,日后再议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