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幼悟一身宫装盛容,在车内把车帘拨开了一条缝儿向林冲笑道:“我又不是聋子,你那么大声干什么?”
突然,赵幼悟看见跟在林冲身后的李香云,皱起眉头问道:“她是谁呀?”
林冲犹豫了一下说道:“她是我的侍女。”
赵幼悟从车上下来,打量了李香云几眼,冷冷地对林冲说:“师父真是够可以的,连个使唤丫头都这么漂亮,花了不少钱买的吧?”
林冲讪讪地干笑了一下,并没说话。
后面一直低着头的李香云忙向赵幼悟盈盈下拜,“奴婢拜见公主殿下。”
赵幼悟白了她一眼,用讥笑的口吻说:“师父,我看你这小丫头一脸的狐媚相儿,你不是会是从哪个勾栏里买来的粉头吧?”
林冲瞪了她一眼,“你不许胡说,人家可是好人家的女儿,什么勾栏里买来的粉头。”
赵幼悟冷笑了一下,不再说话。
不大一会儿,一个小太监从里面出来,跪下来向赵幼悟磕了个头,女声女气地说:“奴婢拜见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万安。”
赵幼悟让小太监起来,“皇上知道我来了吧?”
“是,皇上知道了,皇上本来是要派张公公来接公主的,可是张公公太忙,一时分不开身,就让奴婢来接了,公主,里面请。”
几个人跟着小监刚走了几步,小太监无意间一回头看见林冲和李香云跟在赵幼悟的后面,停住了,问赵幼悟,“公主,这两位是?”
“哦,这位是我师父,这个是她的侍女。”
小太监为难地说:“公主,不是奴婢为难公主,可是您也知道这里是皇家禁地,没有皇上的宣诏,寻常人是不得入内的。”
赵幼悟说:“这个我自然知道,可是我今天来找皇上就是为了我师父的事情,他得跟我进去呀。”
小太监想了想说:“公主,要不这样吧,让他们俩先在这儿等着,等您进去跟皇上说了,皇上有旨宣他们进去,再让他们进去,好不好?”
赵幼悟只得点头,一个人跟着小太监走了进去。
两人在外面等着,林冲倒没什么,而那李香云右手下意识地抚着左手腕上的那根绳子,四下张望,脸上的神情显得有些不安和焦躁。
林冲奇怪地问她,“香云,你这是怎么了?”
李香云马上收回了焦躁的神情,缓声说:“哦,我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多少有些害怕。”
林冲笑,“那有什么好怕的,不用怕,有我呢。”
李香云点了点头。
再说赵幼悟跟着小太监来到内殿,远远得就看见赵佶一身青色道袍,披着头发,头顶戴着一顶道士常戴的那种束发金冠坐在一个很大的坐床之上。
虽说赵幼悟是赵佶的长辈,但是按照皇家礼仪,皇上是天,就算长辈也要行礼。
赵幼悟走到赵佶跟前,刚要行礼。
赵佶笑着扬了扬手,“八姑姑免礼。来呀,给公主赐座。”
旁边侍候的一个小太监殷勤地给赵幼悟搬来了一个绣墩让她坐下。
赵佶微笑着问道:“八姑姑,你一般是不来朕这里的,今天来朕这里有什么事呀?”
赵幼悟也没客气,直接了当地把今天来的目的跟赵佶说了一遍。
赵幼悟竟然敢跟自己要人,赵佶心中有些不悦,但是毕竟赵幼悟是自己的长辈,大宋各代皇帝都强调以“孝”治天下。
他一时也不好发作,摸了摸鼻尖,干笑了一下,“八姑姑你也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各类军、政要事把朕忙得昏天黑地,你说的这事朕还真不知道。”
赵幼悟早料到自己的这个皇帝侄儿会不认账,冷笑了一下,“皇上,我也知道您国事繁巨不可能在这种风花雪夜的事情下花心思,我想有可能是下面的人替皇上办的。”
说到这里,她加重了语气,意味深长地说:“皇上,现在外面有些关于皇上不好听的传言,您听说了吗?”
赵佶面色一凛,“干什么传言?”
赵幼悟说:“外面的人传说皇上不爱政事,只爱些花花草草的事,是个是个纨绔皇上。”
赵佶一拍床扶手,怒道:“什么人吃了熊心豹胆敢这样诋毁朕?”
赵幼悟笑了笑,“皇上,至于是什么人说的,我也不知道,都是外边的人在传,或许是来自民间的猜测吧,不过,就算是民间猜测,皇上也不能让人家把这件事当成谈资谈笑,您说是不是?”
上面的这几句话是赵幼悟来时就想好的,目的就是为了堵住赵佶的嘴,让他没办法拒绝放了李师师。
赵佶微沉着脸,“那是自然,朕勤于政事,日夜不休,民间的人怎么会这么说朕呢,真是不可理喻。”
正这时,张迪拿着几份奏报从外面走进来,赵幼悟见他进来了,心中一喜。
第63章天赐良机()
赵幼悟说:“张公公来的正好,本宫听人说张公公不久前从某处得了一个叫李师师的绝色美人,不知现在这位美人在哪里呀?”
张迪看了一眼赵佶又看了看赵幼悟,他知道赵幼悟一定是从蔡鞗那里得来的消息,也不敢撒太大的谎,于是说道:“哦,这位美人呀,倒是有这么个人儿,不知公主有什么吩咐呀?”
赵幼悟说:“这个美人儿是我师父林冲的小妾,让那刑部侍郎胡禄信拐到西京,送到蔡京的馆驿里,后来我听说不知怎么的就到了张公公的手里,张公公难道也喜欢美人吗?”
赵幼悟并没有说出蔡鞗的名字,也没有说出这事儿和赵佶有关。
赵佶也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喝问张迪,“张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如实奏来?”
张迪是何等聪明的人,他苦笑了一下,“皇上,公主,你们看老奴也这么大年纪了,一直想着找个漂亮可心的女儿家收为义女,等老奴老了也好有个人陪伴照顾,这不,那天去蔡太师的馆驿里就见到这样一个美人,就就收了。”
赵幼悟赶紧追问:“现在这人在哪里?”
“在在在,公主殿下,老奴让下面的小的安置了,至于说安置在哪里,老奴现在不知道,老奴本该现在就去问,可是”他扬了扬手中的军报,“公主,你瞧瞧这些军报,都是十万火急,正要等着皇上御览批复,您看这样好不好?”
他看了赵佶一眼,对赵幼悟说:“等我忙完了这几件事,我亲自去下面问,亲自把这位美人送到公主手里,好不好?”
这些天西北和河东军情紧张,赵幼悟也有所耳闻,她见张迪这样说,也不好因为李师师的事而误了军国大事。
于是说道:“那我就等张公公的好消息了,不过呀张公公有件事我要事先说明一下,我师父林冲,可是极爱这个小妾,要是这个小妾有什么闪失意外的话”
张迪马上说:“公主放心,如果这位美人有什么闪失,你主斩了老奴这颗老头就是了。”
赵幼悟笑了笑,转脸看赵佶,问道:“皇上,您看这事”
赵佶勉强地笑了笑,“八姑姑,你放心好了,等忙完了这几件事,我一定让张迪亲自带着那个女子交到你手上。”
“那就多谢皇上了,皇上有国事,我也不敢耽误,那我就先走了。”
赵佶指着一个小太监,“替朕送送八姑姑。”
林冲正在外面焦急地等着,见赵幼悟一个人和一个小太监从里面出来了,并没有见李师师,马上走上去问:“小五哥儿,怎么回事,我的师师呢,她怎么没出来?”
赵幼悟苦笑了一下,“我的师父呀,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皇宫禁地,这里的规矩大了去了,一个外妇怎么可能在这里呢?另外,刚才我进去正赶上皇上要处理几件军国大事,这件小事他一时顾不过来,不过呢,皇上已经亲口答应我了,等忙完了一定派大太监张迪把人送到我手上,你放安心再等几天吧。”
“那那师师会不会出什么事呀?”
赵幼悟一笑,“这一点你大可以放心,有我的面子在,他们不敢把你的这个小妾怎么样的,到时候一定毫发无损地交到你手上。”
林冲和赵幼悟分手后,带着李香云往客栈走,见李香云心事重重,一副非常失落的样子,不由得问道:“香云,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不高兴呀?”
李香云万般遗憾地说:“本以为这一回我可以一睹圣颜,了了一生的夙愿,没想到没有机会见到,真是遗憾。”
说这些话时,她下意识地握了一下左手腕上的那根细绳。
林冲还要说话,李香云突然向林冲万福一下,“恩公,我还有事,就不陪你回去了,就此别过。”
说着,还没等林冲说什么,已经转身去了。
林冲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景,心里七上八下的,刚才他发现这个李香云说话里眼睛里似乎闪着几点冷冷的杀气。
好好的一个姑娘家,来到皇宫禁地,非要见皇上,眼睛里还有杀气,这是为什么呢?
林冲一时有些不解。
不提林冲回了客栈,再说张迪把手中的一份军报给赵佶看。
没看几页,赵佶大怒。
原来,军报是童贯报上来的。
军报上说,就在前些天的一天晚上,童贯在某处设下几万伏兵把梁山贼寇的主力重重包围,本以为可以一举歼灭这些梁山贼寇,没想到这些贼寇却从不知从何处借着月色跳出了包围圈,对他们进行了反包围,以致损兵折将近六万人。
赵佶把童贯的那份军报撒得粉碎,掷在地上,气咻咻地说:“无能!无能!童贯老儿实在是无能,十万兵马让几个草寇打成这样!张迪,你快,快,快拟旨,派人去把童贯那老儿的老头斩下来,就地正法!”
张迪把另一份军报又递给赵佶,“皇上,您先别着急,您再看看这张军报,是童大人之后又报来的。”
赵佶恨恨地说:“朕不看,朕现在就想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