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军爷们却没啥子情趣——
“nǎi个熊!那也算县城?跟个屯堡差不多?”
“城墙才一丈高,跳下来都摔不疼。”
金士麒忙道:“好啊,墙矮,说明这里和平。”
已经抵达了迁江县,纤夫们便跳上木筏,就向下游划去。金士麒跟他们挥手告别,没人搭理他。
“继续前进啊!”姚孟阳指着河流上游喊道,“前面才是我的田,去看看。”
向前数里处有一道山口,红水河就从那山中流出来。山口这边是“金士麒的千户所”。过了那山口,南北两岸就是姚孟阳和查应才的两个千户所。
“我是‘平阳屯’的主子!”姚孟阳吼着,他不再嫌弃这名字了,“大哥咱继续前进,帮我把行李送过去。”
“你不跟我一起‘附郭’吗?”
“至少也要先看看吧,得之不易啊。”
是啊,那姚与贤老将军为大明皇帝征战半个世纪,连同姚孟阳的父亲、伯父、叔叔全都死在辽东,终于才有了今天这收获。金士麒也想巡视一番,便下令扬帆。
雨季里,河面宽广水流平缓,又恰逢顺风,两条大船就逆流而上。又行了2个时辰,终于抵达了迁江县上游16里之处,南岸正是“平阳屯”的所在。
这一刻,天空中雨云散尽,傍晚的金sè霞光铺撒大地,风光更美了!
那翠绿的山峦和平原,荡漾着赤sè的红水河。岸上星罗棋布的村落,一副田园情调。金sè的风,扑涌在男人的身上。自从到了广西,从未见过如此动人的景致。“嚓!”金士麒叹道,“可以圈起来卖票!”
船靠岸,落锚,将桥板推向上岸。
金士麒更激动了,“应该由我——这队伍的领袖首先踏上南丹卫的土地。我先落下哪只脚呢?该说些什么?”
刹那间,小军爷们全冲下去了。他们狂呼着“大南丹卫,威武!”“终于到啦,想哭呢!”更夸张的是姚孟阳,他从桅杆上拆下“南丹卫”旗号跳上河岸,正使劲地摇晃着,“我的,都是我的!”
金士麒甜美地笑着。为了今天,他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在袁崇焕和吴襄鼻子底下偷银子;陪太监逛窑。子;为了招募人手跟山海关所有的文官武将们吵架;海上漂泊两个月;西江上这一个月更辛苦。现在,我们终于抵达了。
金士麒走下船,踏上那片红sè土地。落脚处泥泞肥沃,发出好听的沙沙声。他附身抓起一把泥土,嗅着那浓郁的芬芳。那泥里爬出了一条小蚯蚓,扭动得也格外活泼。
“啊,大南丹卫,我的土地!”
还有那些热忱的土著群众——他们正从灌木和竹林后面跳起来。那是几十名汉子,大多**着上身,正大吼着奔跑而来。金士麒想起船上还有酒,不如一起来分享。
“嗖”地一声!
啊,好熟悉的声音,至少四个月没听到了。
那是一支箭,穿越大南丹卫cháo热的空气,擦着金士麒的脖子“砰”地插在了龙泽号的船身上。
没错,至少50名土著战士乱舞着砍刀和竹枪,正冲过来。
“敌袭!”金士麒的记忆被唤起了,他狂吼:“龙武,迎敌!”
第70章 十大山寨()
刚刚踏上领地,山民们却突然袭来。
两条大船上下,所有的人都猛醒了。军老爷们刚才还在扭秧歌、唱小曲、采集野花,他们“轰”地一声全逃上了船。
岸上的林子里一**的山民战士扑涌过来。他们跑得凌乱,但全都是一副不要命的狠劲儿。不绝于耳的嘶吼声和狰狞的表情,好像是要扑上来把敌人的肉撕扯下来。
两条大船上的水手和士兵们大多光着膀子,正准备一起下河玩水,都四窜着抓起武器。他们都是jing兵,很快就进入战斗状态。他们抓着盾牌和兵器跳上岸列队迎敌,船舷上12个弓箭手搭箭拉弦等着金士麒的一声令下。掷弹兵们慌忙地刮着火镰,啦擦几下就点燃了火绳。
金士麒死死盯着来袭的山民战士们。虽然他们气势逼人,但那松散的阵型无法突破金士麒的盾阵。他们身上不着寸甲,根本抵抗不住箭矢、手雷和20杆长矛的突刺。
这种战斗即便让姚孟阳来指挥,胜利也没有悬念。若是换作查应才,他甚至能摆出合围阵列抓住俘虏。若是换作弟弟士骏他大概已经冲上去砍翻了一地的人。
但现在的指挥官是金士麒。他的思绪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翻腾着。他旋即下令:“全队撤退!上船走人!”
军令所至,士兵们立刻如流水一般撤上船去。“不许袭杀!”金士麒号令着,弓箭手们纷纷收起箭矢,掷弹兵们一脚踩灭火绳。
水手们慌乱地扯着缆绳cāo纵着风帆。那些山兵们速度更快,已经扑到了河边跳下河来用刀砍、用矛刺着两条大船。他们一边挥舞着兵器一边咆哮着,发泄着无比的愤恨。箭矢砰砰地戳在坚实的船体上,shè得船上的人全都躲在船舷后面不敢抬头,紧接着又有长矛投上来插在桅杆上。
盾牌手们慌忙护着水手们,迅速升帆、提锚,两条船徐徐漂离河岸下游漂去。有人爬上了大船,被踢下去。有人抓住了缆绳死命拖拽着翻倒在河水里。后面还有山兵叼着刀跳下水来,在大船的波痕中游着追着,好像饿疯了一般。
金士麒站在龙泽号的舰艉,望着后面依然循着河岸奔跑、嚎叫的山民勇士们,他深情地说:“太可爱了!”
“太他娘的吓人了!”几个老爷们战战兢兢地蹲在他旁边。“都是疯子!”姚孟阳恶吼着。“金千户,为啥不动手?”
“他们是我的人!”金士麒狂喜道,“是上苍赐予我的宝物!”
金士麒热泪盈眶,他一路坎坷到广西来竟还有这番收获啊——这些山兵,是整个中华大地上最强悍的兵源,是能唯一可与建奴正面对抗的勇士!
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狼兵!
真是缘分啊!
大明传统的三大兵源地:四川、浙江、广西的土著山民都以凶悍无畏而著称。川兵和浙兵的jing华,都在五年前的浑河之战中折损殆尽,但广西山兵还在。看呀,那河岸上那些战士,他们身材矮小但肌肉健硕,**着身子毫无防范,但他们毫无畏惧!他们冲我挥舞刀剑的姿势多么帅,他们破口大骂嗓音如此嘹亮,那箭矢砰砰落在船尾上的声音也格外动听。
金士麒大叫:“你们,都是我的!”
“哥你快蹲下!”
两条船漂流了十几里,终于回到了迁江县城的岸边。
岸边有一个简陋的小码头,几个当地汉子懒散地躺在码头旁的树荫下。大船午后途经此地时,就望见他们这般躺着。两条大船做出要靠岸的架势,他们才缓缓站起来。
一个黑瘦的老汉喊道:“哈。早就猜你们要回来,我们都等着呢。”
他们接住水手们抛下的缆绳,帮着大船靠稳在码头上。金士麒先招那黑瘦老头来问话。
那老头上了甲板,见金士麒等人的服饰非凡,便跪下磕头。金士麒先赏了银子给他,就问前面的山民为何不好客啊!
“老爷你没听过吗?”那老头笑道,“‘隔代造反’啊!”
“隔代啥?”
“造反,是这里山民的传统。最早一次是一百年前,闹得厉害呢。后来王阳明大人来了,杀光了所有的汉子。山里人十几二十年就是一代人,三十五、六年就隔代,等孙子一代凑够了人数,就继续造反,再被杀一代人,侥幸活着的就继续生娃娃。”老头摆动着手指头算了算,笑道:“老爷你运气好,赶上热闹了,这是第七代子孙长大了,又到造反的时候了!”
“”金士麒黯然。“老头,他们图啥呀?”
“这你想听朝廷的说法,还是山民的说法?”
金士麒四下一看,“咱是官家人,当然听朝廷的说法。”
老头严肃地说:“南疆刁民,野蛮无知,冥顽不化,该杀该杀!”
“那山民的说法呢?”
老头叹气道:“山民ri子苦,不反没活路啊。”
这句话足够杀头!
甲板上的几个小军爷都跳起来骂他胡说。金士麒接受的教育跟他们不同,自然是站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一边,连忙说乡下人没见识,不用计较。
这老头是个汉人,名叫李六月。金士麒见他言语清楚,便赏了他几块碎银子,让他把这山民的情况详细说说。
李老汉便指着红水河上游,介绍说那千山百岭中有10个山民大寨。所谓“寨”,包括一个“主寨”连同周围星罗棋布的自然村落,总计人口上万。各寨的首领对外称“土司老爷”,对内以“大王”自居。
那10个大寨名字分别是:北坡、南坡、血石、崩山、断角、红蹄、尖牙、铁鳞、刺须、铜头。
金士麒一拍大腿:“‘北坡南坡’也就罢了,后面那些名字,太有感觉了!”
李老汉道:“‘北坡南坡’原先也叫骨头牙齿之类的,后来才改了名。”
那十个大寨横跨柳州、庆远、思恩三府之间的山区,总计有十几万人。若是造反,能集结两万多汉子。他们四处袭杀官兵、攻占县城,闹得最凶的一次把柳州府都占了!
金士麒暗道:太帅了!
李老头又说,山民凶悍无比。每次平乱,都要集结广西、广东、湖广三地十几万兵马,由兵部尚书一级的大员亲自统领才能消平。
金士麒又暗道:真给我长脸嗯,现在还不是我的。
李老头还神秘地介绍:这附近有一只官军,名叫“南丹卫”,本来驻扎在南丹州,为啥迁到柳州来?就是为了对付山民。这几十年还算平静,山民们都在努力生养孩子。但前阵子南丹卫去贵州平叛,那叛没平,自己却被杀得很惨。所属的8个千户所,被灭了3个,剩下5个也都残了。现在本地山民开始闹了,南丹卫怕是要被全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