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进也很高兴,不但一身武艺有了传人,而且在林冲还有梁山军众人面前露了一手,在梁山军中也算一下站稳了脚跟。
果然,众人这时望着王进的眼神无不充满了敬重甚至是崇拜。
不仅是他们,看到王进武艺如此出众,林冲同样也很激动。
倒不是说王进加入梁山军,武艺或者枪法就稳居梁山军的第一。
说起来现在梁山军武艺最强的几个,除去杨再兴这个还没成型的潜力股,也就林冲,卢俊义,杜壆,史文恭、关胜,孙安这几个人了。
如果不用拼命冒险的打法,几人互相切磋比武,估计不用一百个回合以上是根本分不出胜负来的。
而且就算哪方取胜,估计也是险胜,或者运气好。
也就是说几人的武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大致都是一个水平。
:。:
第五十三章 不如议和()
ps:感谢书友王楚君是我爱的打赏!
可切磋是切磋,实战是实战,真要到了以命相搏的战场上,情况或许就会完全不一样。
战场武艺自然有用,但除了武艺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临场发挥。
好比状态型选手史文恭,在原来的水浒故事里一出场就速败秦明,何等的厉害;可最后却被卢俊义一回合活捉,就是因为他当时在仓皇逃命,心态崩了。
大将是这样,小兵何尝不是这样?
比如同是由溃兵和游寇的组建的队伍,在岳飞手下就百战百胜,最后甚至让金兵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而到了刘光世手下,就只会望风而逃。
到梁山军这里也是这样,同样一批人,在赵宋朝廷手下,就毫无斗志,完全不堪一击,加入梁山军后就变得骁勇善战,斗志昂扬。
所以虽然王进切磋比武能够完全压制住杨再兴,可真要上了战场,说不定杨再兴就能万军从中杀两三个来回,而王进却不可以。
战场上武艺固然重要,但士气,斗志,还有一颗勇者之心同样重要。
可不管怎么说,就林冲看来,单论武艺王进毫无疑问算得上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了。
若是也能磨炼出一颗像杨再兴这样一往无前的勇者之心,说不定又是一员真正的万人敌。
万军从中,哪怕单枪匹马也敢杀进杀出的那种。
而若是让他和杨再兴互相配合来个双保险,率领一直精锐小分队,再配上连发神臂弓,手榴弹等。
若是运用的好,让这支斩首小分队关键时刻突然杀出,万军从中取敌军主帅首级只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小小的波折过后,一群人继续骑上马有说有笑的赶路。
想到梁山军发展的越来越好,天下英雄蜂拥来投,大家也都是心情愉悦。
而与此同时,朝廷那边却依然郁闷,不仅郁闷,而且愤怒。
“童贯那厮怎么搞的,西军自诩大宋第一强军,却是恁的没用,连个小小的西凉府都打不下来!”
汴梁,皇城,垂拱殿中,连日以来郁闷不已的赵佶这时已经顾不得平日里的温文儒雅,变得就像一头暴躁的小兽一般,甚至连童贯的表字也不称了,直接骂做“童贯那厮”。
要知道赵佶的个人涵养可是一向很好,对身边的近臣也没架子,更别说发脾气了,现在却一改往日形象,可知心里有多恼怒了。
这也难怪,现在田虎、王庆、宋江、方腊这四大寇匪的势力是越来越大了,不断的攻州夺县,朝廷却没办法出兵将其剿灭,只能眼睁睁看着贼人一天天做大,这叫赵佶怎不心急如焚?
而童贯之前派人送来李乾顺首级,还有西夏玉玺,金书、玉册时还夸下海口,说甚么“传檄可定”,马上就能平定西夏全境,然后带兵回来灭火。
哪知等朝廷的派去的人到西夏一看,却发现童贯近十万大军竟连个西凉府也打不下来。
而且更重要的是,打不下来救打不下来吧,朝廷这边已是十万火急了,童贯也应该先派兵来救火才是。 !#更好更新更快
可西军那些将门却全都推三阻四,拖拖拉拉,不是说要休整,就是开口要军费要粮草。
总之就是没一个肯快速驰援朝廷,前往河东、京西、河北、江南区平乱剿匪的。
西军这个样子,地方驻泊禁军又打不过这些盗匪,难道动用废物一样的都门禁军?
只怕非但不能剿贼,反而是在给贼寇送粮草送武器装备!
或者说派出仅存的一点御营兵马?可朝廷中枢汴京城交给谁来保护?
难道再拉下脸来求梁山军帮助剿匪?
以梁山军的战力,估计倒是能很快剿灭盗匪。
可一来朝廷实在有些丢不起这人;二来现在梁山军本来就在和朝廷争夺民心和大势。
朝廷请梁山军平叛,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朝廷不行了,梁山军有多强有多好,这对士气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三来,也怕梁山军趁机扩充实力和影响力。
而且,调梁山军平叛同样也是要花钱的。
总之,若非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侯,赵佶是根本不愿意再用梁山军的。
想他堂堂大宋皇帝,富有四海,每年税收少则八千万贯,多则一万万贯,养了八十万禁军,几十万厢军。
哪知事到临头,却无一兵可用!
想到这些,赵佶怎能不暴跳如雷,气急败坏。
局势如此,赵佶盛怒不已,大殿之中,一帮大臣自然也是愁眉苦脸。
别的不说,就说朝廷现在朝政几乎崩溃,他们的福利也大幅缩水。
不但过年的赏赐没有了,平时的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职钱、公使钱等也都打了八折到七折。
虽不至于日子过不下去,但却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把大把的往家里搬钱,想买甚么买甚么,天天宴饮,置酒高会,风流快快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梁山军就在汴京城不足四百里远,随时可能再次破城。
等于大家都活在梁山军的威胁之下,很多人甚至每天晚上做梦都会梦到梁山军突然杀到,然后像唐末、五代十国那样把他们这些文官杀得人头滚滚。
说起来,何止是赵佶,便是满朝的文官大头巾,这种日子也全都过够了!
当下等赵佶气略微消了些,就见蔡京颤悠悠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耐心分析道:“圣人容禀,那西凉府扼守河西走廊要道,城高壕深,易守难攻,童道夫一时攻不下来也是正常的。
九十年前,辽国也曾发兵十万围困西凉府四个月之久,同样未能攻破城池,最好只能无功而返,可知这西凉府不是这么容易攻破的。
且夫,就算西军花大代价,耗时数月攻破西凉府又能如何?对朝廷又能有多少好处?需知西凉府一路往西俱都是崎岖难行的山道,想要一路攻破宣化府,肃州、瓜州何其之难也!
依老臣之见,不若派遣使议和,息兵罢战,如此一来,十数万西军俱都可脱身矣,童枢相便可亲率兵马回援京师,剿灭寇匪!”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五十四章 蔡京的谋划()
“遣使议和?”
赵佶一下有些没反应过来,在他想来,西夏伪都已被攻破,伪帝李乾顺已经授首,西贼精锐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时候就该一鼓作气,接连攻破西凉府、宣化府,肃州、瓜州、沙洲一线,打通河西走廊。
要知道单单一个兴庆府西军和梁山军就足足抢了八千多万贯的财货,若是把西凉府、宣化府一线打下来,又该是多少?
在赵佶看来,这些城池或许没有兴庆府这么多钱,但也绝对少不了。
毕竟这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光是沿途商旅过路税钱就是个海量的数字。
而且自西军攻占朔方之地后,兴庆府到西凉府的道路就被阻断,那么这一年多的税赋也就全留在西凉府一线。
这要都打下来,至少不会少于兴庆府的八千万贯,甚至还会更多。
现在朝廷正是缺钱的时候,有了这些钱,哪怕其中一半被西军截留了,剩下一半也能稍稍缓解朝廷的经济危机了。
甚至在赵佶私下揣度,西军之所以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来勤王剿贼,就是舍不得河西走廊这些海量财富。
之所以迟迟打不下来西凉府,一定也是故意的。
现在蔡京竟然说要议和,有没有搞错?
西贼为祸近百年,现在终于被大宋倾尽全力打得灭国了,正是收获的时候,蔡京竟然要议和?
蔡京却是看透了赵佶的心思也似,连忙也是耐心解释,总之意思就是一个:河西走廊,祁连山脉道路难行,易守难攻,西军打不下西凉府不是有别的心思,而是真的打不下来。
现在朝廷这边形势万分危急,不仅事到临头无一兵可用;而且随着都门禁军强干弱枝的虎皮被戳破,朝廷中枢的威望更是衰弱到极点。
除了君臣大义的名分,已经没有半点可用镇住地方的了。
这个时候,最后的办法就是调西军入京,让西军变成都门禁军,以此重塑中枢权威,同时也能快速剿灭乱匪。
这时辽国已经势微,亡国不远,若是将来朝廷能够收复燕云,则可以凭此大大提高威望,重振士气,凝聚人心,与梁山叛军一争天下。
实在不行,还可以在收复燕云后与女真秘密媾和,联手对付梁山军。
只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手上有兵才行,手上没兵,一切的谋划就都是空谈。
至于张叔夜所主张的在汴梁开设武举,广招天下英豪,组建拱卫禁军,练出一支新军来与梁山军打擂台,蔡京却是非常不好看的。
原因也简单,一则这新军岂是说练就能练出来的?
张叔夜说的简单,说甚么梁山军练兵之法臣已尽知,其实何止是他,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