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陌刀如墙,碾碎一切,箭雨如蝗,从不停歇。
在这样打击之下,哪怕倭国最悍不畏死,甚至连狂妄暴躁的白河法皇也头痛(注1)的延历寺的僧兵,也被吓破了胆子。
就更别说这些倭人民兵了,他们长这么大,何曾见过如此威猛、冷酷、可怕的攻势?
在连续被碾碎了三排民兵后,剩下的民兵有一半当场就吓得尿了裤子,也有人吓得连站都站不稳,还没打到他就自己倒在了地上。
但更多的人则是吓得掉转身体,不顾一切的疯狂向后跑去。
而后面的倭国士兵,因为督战队还有惯性的原因,依然还在向前冲锋,看到前面有人转身向他们冲来,这些倭人下意识就举起了手中倭刀。
也有人还不忘提醒他们之前颁布的军法:“后退者杀无赦!快回去!”
然而这些倭人吓疯了倭人民兵却完全无视了他们手中刀枪,继续发狂也似的狂奔。
他们情愿死,也不愿转身面对那支仿佛来自地狱的军队!
甚至一些被逼急了的倭人民兵,还对拦在他们前面倭人同袍举起了手上武器。
第七十八章 大宰府大捷,喜事()
“后退者杀无赦!”
越来越多倭人转头就往后狂奔,他们身后的人自然不肯让他们反过来冲击自己的大阵。
“杀掉他们!”
于是这些倭人果断对后退者杀无赦了,一柄柄倭岛挥舞,人头落了一地。
可这些被吓得转身后退的倭人早已被逼到了绝路,狗急跳墙之下竟也是疯了一样与对方对劈对砍起来。
一时间两边的倭军竟杀了个旗鼓相当,人命几乎是一换一的飞速消耗着,只不过死的都是倭人。
而在这时,梁山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沐浴这血雨,三千陌刀兵交替着充当排头兵。
当第一排的陌刀兵挥刀四次后,就暂时停下来歇息一下,队列也一下疏散起来。
这时第二排,第三排的陌刀兵就会越过他们,再次举起陌刀,如墙推进,如此循环往复,一直步步紧逼,丝毫不给逃跑的倭军任何喘息之机。
而弓弩手的火力自然也随之延伸,短短片刻,弓弩手的箭雨就已经覆盖到正在自相残杀的倭军头上。
随着一片片无人区域的出现,几乎如雪崩一般,这些之前大喊“后退者杀无赦!”也立刻全线崩溃,不顾一切的转身向后狂奔。
兵败如山倒,局势到这个时候已经无法挽回了。
不过这时平正盛竟然还想着要挽救战局,实在是他已孤注一掷,背水一战,若是败了损失实在太大了。
他输不起!
“给我顶住,督战队,北院武士,去,挡住他们!”
平正盛状若疯狂的大吼道:“我们还有撒手锏,给我顶住!”
也在这时,就见梁山军军阵后方靠北方向,一股巨大的烟尘冲天而起,平正盛一下激动起来,同时一颗心也揪了起来。
大野城的骑兵,平正盛用作奇兵准备在两军胶着时,从侧后方出其不意猛攻梁山军,一战抵定胜局。
这时撒手锏终于发动,平正盛的一颗心顿时就提到了嗓子眼,站在指挥台上踮起脚跟聚精会神地看着。
然而就在这时,眼见这股从大野城上冲出来的烟尘就要冲到梁山军指挥台时,就见另一股较小的烟尘猛地从南边小树林里杀出,速度快得惊人,很快就与倭军骑兵烟尘撞在了一起。
“别管他们!直接分兵拦截,主力继续冲进梁山军弓弩手啊!”
平正盛咬紧牙关,拳头握得紧紧的,梁山军的战力太强悍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太多太多。
现在平正盛已经不再奢望凭借哀兵之势大胜甚至全歼梁山军,只希望倭国骑兵能够如愿冲击梁山军指挥台,斩杀梁山军指挥大将,再顺利冲入梁山军弓弩大阵,让自己这边不至于败得太惨。
“班门弄斧,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梁山军指挥台上,王寅望着气势汹汹冲杀过来倭国骑兵,却只是冷笑道:“今日我们让倭奴见识了汉军弓弩之强,陌刀之威,现在就让他们见识一下汉军骑兵的厉害吧!”
也在这时,排列成密集军阵,如墙冲锋的梁山骑兵终于迎头与倭军骑兵骑兵撞在一起。
说起来,关胜所部这支两千人的骑军虽不是背嵬骑军还有汝宁重骑那样人马俱披重铠的重骑兵。
但得益于梁山军先进的冷锻技术,梁山军所披的轻甲防护能力其实并不弱于一般的重铠,只要不被冲锋的长矛刺中,被狼牙棒,大锤,铁锏这样的重兵器砸中,一般的羽箭,刀劈枪刺其实都是破不了甲的。
这些轻骑兵的坐骑也同样如此,虽不像重骑兵那样全身都披着重铠,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一应俱全。
却也装备了面帘何当胸,用的同样是冷锻甲叶,而其他地方也又皮甲和毛毡保护,一般的羽箭同样和奈何不了它们。
更重要的是,这些缴获自辽国的高头大马,平均肩高都在七成三寸以上,比起倭国平均肩高只有五尺多多一点的“小毛驴”来说,这些战马完全可以称作庞然大物,完全可以当做重骑兵来使用。
正因如此,双方的骑兵甫一接触,就如刀切黄油,热汤融雪一般,梁山骑兵瞬间就将倭国骑兵碾碎,所过之处无不被催破,被冲垮。
倭国骑兵前锋甚至连半个回合都未能抵抗,就瞬间战死八成以上,剩下的立即不顾一切掉头就跑,可是倭国小毛驴又如何跑得过梁山军的北地宝马?
再关胜大刀挥舞,一路不知道砍翻倭人头颅的带领下,两千梁山铁骑几乎只是一个眨眼睛就一路血肉开道,直接凿穿了倭军骑兵阵列。
一路上不知踏翻了多少倭骑,只杀得他们是鬼哭狼嚎,惨叫连连,狼奔豕突逃命还来不及,又哪里还有能力继续冲击梁山军指挥台和弓弩手大阵?
而在这个时候,大宰府水城前面背水一战的倭国步军主力,也终于梁山陌刀兵和弓弩手双重打击下,瞬间全线崩溃。
一万多倭军裹挟着僧兵,还有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北院武士,这时候无不失声尖叫,恍如一个超大人堆,如海潮一般想着平正盛指挥的高台上滚滚而来。
“一败涂地,完了!天亡我也!”
平正盛站在指挥台上呆若木鸡,整个人仿佛失去魂魄一样,内心一片冰凉。
虽然自诩天照大神的子孙,但平正盛却比谁都知道,倭国这片土地其实是不受神眷顾和保佑的。
否则为何独独倭国地龙翻身不断,火山海啸不断?
否则倭国人为何都这么矮小黝黑?
极度的自卑反倒造就了他们极度的自大与狂妄,艰苦的环境和无尽的苦难给了他们强烈的野心。
上千年来,他们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片海岛,无时无刻不在觊觎朝鲜半岛之地,甚至华夏膏腴之地。
这才有了有了隋朝时的“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是倭国第一次向华夏显露自己的野心。
这才有了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这是倭国第一次向华夏发起挑战,想从华夏手里虎口夺食,占领朝鲜半岛,继而攻占华夏膏腴之地。
结果白江口之战,四万倭国大军却被一万唐军按在地上一顿摩擦,几乎全军覆没,而唐军的损失却微乎其微。
知道双方实力的差距后,倭国立刻开始了向唐朝学习。
本来他们以为唐朝会一直强大下去,倭国几乎是永远不可能超越华夏了,可谁能想到强盛一时的大唐竟然也会衰弱,也会灭亡!
而作为大唐继承者的宋朝,却是出了名的孱弱软弱,不仅打不过北面的契丹辽国,连西北的一伙党项强盗都打不过。
甚至于连南边的交趾李朝都可以可以欺负一下,据倭国打探到的情报,李朝自一百多年前,就不时侵扰宋国边境,寇掠各地,剽掠边民,抢夺牛马,焚烧庐舍。
可面对李朝的种种无理举动,宋朝却只能对李朝频频示好,并以广源等赐交州。
即便这样李朝却还要得寸进尺,就在大约四十年前,李朝大举入寇宋国,屠杀宋国人数十万,又俘掳民众数十万而归!
正因如此,倭国上下其实非常看不起懦弱的宋国的。
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所有倭人只恨倭国没能与宋国领土接壤,否则凭倭人的勇武,定能从宋国手上获得更多的好处,一点点蚕食宋国土地!
而另一边,因为倭国这么多年一直在向唐朝学习,因此很多倭人都认为软弱的宋国不配继承大唐的衣钵,只有勇敢的倭国才是大唐文化真正的继承者。
基于这样的想法,其实倭国上下对梁山军其实也是很有些看不上的。
可是现在,梁山军却再次轻而易举就把倭军击败,将数万倭军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一如四百多年前的白江口之战。
平正盛顿时就有一种信念崩塌,自信崩塌的感觉。
难道倭国就真的永远打不过华夏?
难道我们就真的只能世世代代被困在这几座遍地都是火山和地龙翻身破岛子上?
“主公,请离开这里,坐镇大宰府指挥全局!”
平正盛只觉万念俱灰,他身边的家臣武士却是反应极快,连忙扶着他走下了指挥台。
不过这些人也是厉害,明明是要临阵逃跑,偏偏说得这么好听。
一如后世的大倭国皇军,一面烧杀抢掠三光政策无恶不作,一面却说中倭亲善,*****。
这就是倭人的家传本事!
一直到被扶着我走下指挥台,平正盛这才渐渐恢复清明,奋力挣开家臣的搀扶,再次变得威严起来:“收拢溃兵,命水军做好准备,接应大军进入水城!”
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打开罗城城门,否则梁山军就一定会衔尾追杀,跟着溃兵杀进城内。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