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兴军占领日本后,就在日本推广汉语。这么多年过去,有些大城市新出生的小孩,甚至都听不懂日语。
汉语水平的高低,可是步入上流社会的必要条件。甚至在工厂里,决定升迁的标准就是汉语的程度。
毕竟日本的市场狭小,好东西都是要出口新中国,需要大量与新中国打交道的人才。
慢慢的,为了利益,普通百姓自发的就开始学习汉语,根本不用政府督导。
重病需用慢药,有矛盾也有成就。
乔乐松也别无他法,只能依靠着时间来调和当前的种种矛盾。让国民渐渐的忘却历史,甚至刻意改变这些历史,最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经济建设上。
日本和朝鲜过的苦,都是乔志清扶持的力度不够。他们的资源虽然贫乏,但是有个邦国比他们还要差劲,那就是菲律宾。
菲律宾的国王由周秀英的儿子乔定北担任,当初乔志清把天地会的残余武装送到那里。这些人全都是大汉族至上思想,本来就是靠着反抗满族人起家,一到菲律宾就把当地的土著屠杀个干净。
南洋的几个邦国都有这样的遭遇,尤其是以菲律宾和印尼为甚。
这两个国家的土著除了年轻的女人外,男人基本上被杀了个干净。
菲律宾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三代人,由当初登岛的十几万天地会残余,发展到现在的五十多万人口。
这个国家的资源其实连日本和朝鲜都避不了,但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人口都是汉人。整个新中国的政策,对这个国家都十分的倾斜。
包括当初乔志清给他们建议,要乔定北大力发展旅游业。
现在这个行业已经成为菲律宾经济的重要部分,养活上万人口,每年都有大批的人到菲律宾旅游度假。
现在开发的旅游基地,著名的已经有五六个之多。好几个乔志清都能叫上名字,包括百胜滩、蓝色港湾、马荣火山,原始梯田等。
第985章 邦国争艳(二)()
这三个邦国垫底,其他邦国的条件要好的多。当年南洋四大家族支持乔志清反抗清廷,给予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在战后也享受了极大的利益。
新中国给予菲律宾很多的政策倾斜,其实里面也有菲律宾蔡家的功劳。
南洋诸国,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因为紧邻新中国,所以经济发展也最为迅速。
尤其是新加坡,作为马六甲海峡的进出通道,港口贸易十分的繁荣,经济的发展速度丝毫不逊色于大陆的港口城市。
因为地理位置连接大陆,发展改革的时间又最早,东南亚的这几个邦国的经济也最为繁荣。
在诸邦国里,新华夏位于最南端,满洲国位于最北边。
这两个邦国都是地理面积超大,甚至都不逊色于新中国本土。
但是适合居住的地方很少,新华夏是东部沿海城市适合居住,越往内地气候越干燥,完全就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带。
满洲国是越往北气候越寒冷,已经处于北极圈内,只有南部的城市适合生存,大片土地都荒无人烟。
不过土地面积大,也有自己的好处。满洲国以森林资源为主,靠着森林吃森林。现在伐木业和渔猎业已经成为他们主要产业。
除了这两个传统行业,更有煤炭业和石油业两个新兴行业。
现在开采技术提高,满洲国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矿业资源。
新中国提供开采技术,满洲国提供人力,与他们共同开发。
现在满洲国才刚刚起步,虽然乔怀恩知道出卖低级资源的效益最低,大多的利益都被新中国的企业掠夺。
但是没有办法,只得这样通过慢慢积累,攒够了原始积累再谈改变。
新华夏的资源比满洲国还要丰富,在这些邦国里只有新华夏像是坐在金山上一样。
当初华兴军之所以占领新华夏,除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外,就是看中了这里的资源。
不过当地的金矿产权仍在新中国的手里,除了这个外,其他的资源新中国政府都与新华夏政府平分。
依旧是新华夏出人力出资源,新中国出技术。没办法,现在世界拥有技术的,只有新中国一家。
而且大中华联邦有法令,关于资源开采的问题,任何邦国都不得与联邦以外的国家合作。
所以新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着很大的权利和利益。没有办法,只有母国发展起来了,才能让邦国过的更好。况且各邦国的安全还得靠母国维护,眼下只能奉行这样不公平的政策。
各邦国的第一代移民没有意见,因为他们的利益本来就是母国白给的。
当初可是母国带领他们打下了这些领土,或者是母国亲自打下这些领土,把他们白送了出去。
但是第二代、第三代邦国的子民,渐渐的就成了当地出生的土著。
他们的意见会越来越多,乔志清也算清楚了这点,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毕竟都是汉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亲兄弟,发展到最后,也得明着算账,不然就有人不满意了。
现在政策其实已经开始向着各邦国倾斜,拿濒临新中国的东南亚半岛来说。
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的驻军,已经开始从当地满十八岁的青年中招募。
同样是隶属于华兴军的编制,但是意义上却有很大不同。
华兴军从母国派遣驻军在当地,虽然都是汉人,但总有种被压迫的感觉。换成当地的青年参军,那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军人们也非常的愿意。
当初很多人建议乔志清把濒临新中国的邦国,干脆直接纳入新中国,当做新中国的一个省份来管辖。
但是太过中央集权的话,对各邦国的发展并不是非常有利。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交通和通信远远不如现在。新中国鞭长莫及,直接统治这些疆域,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至于后世会怎么发展,乔志清已经预料的很清楚。随着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后世这些邦国的疆界会越来越模糊。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也不存在什么母国和子国的问题。
新华夏即使没有开采金矿权,但是其他的资源足够让这个人口稀缺的地方富得流油。
大片的草原催生出规模巨大的畜牧业,光是每年出口到新中国的牛羊,所得利润就能养活整个国家的人。
在诸邦国里,日本和朝鲜虽然都是异族,但同时大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
还有一个邦国,不管是文化还是地域,都与新中国保持很远的距离。
这个邦国就是印度,虽然它也是大中华联邦国旗的一颗星,但是到目前来看,还是与新中国若近若离。
即便政府大力推广汉语,但是二三十年过去。这个国家还是坚持自己的母语,甚至还有少量的英语,汉语只是作为官方语言使用。
乔志清与安倍美子的儿子,乔振瀛入主这个邦国。他听从父亲的建议,在印度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这个邦国的人比汉人还能生,才稳定二三十年,人口已经飙升到四亿多。
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乔志清其实对印度一直很不放心,现在印度每年仍然保持三十多万的驻军。
在十几年前,乔志清还铁腕把孟加拉邦的地区从印度划分出来,成为新中国的直辖省份。
这一刀直接切掉印度五分之一的领土,在此时可都是印度最繁华的地方。包括英国统治印度的首都加尔各答,都被划分在这个地区之内。
华兴军的退伍军人就地安置,当地的居民本来在华兴军进攻印度的时候,就被剿灭一空。剩下的所有人全部迁入印度本土,只有汉人才能在那里定居。
本来乔志清也不想赶走他们,只是他们信奉的是伊斯兰教,进攻性非常强,对稳定有很大的威胁。
所以,乔志清把他们全部赶回了印度。赖着不走的一律处死,这个最后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不光光于此,还有尼泊尔、不丹两地,现在已经归属新中国的西藏统辖。
乔志清要把威胁降到最低,所有政令都是强制执行。
印度国王乔振瀛自然全力配合,手下土著官员满肚子意见,他直接就让这些官员跟乔志清去谈判。
这些土著官员只能打碎了牙往嘴里咽,谁敢和乔志清唱反调。乔志清能让他们独立自由,就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恩惠了。整个印度连一个武装力量都没有,想唱反调也得有点资本才行。
第986章 肱骨之臣()
新年过后,各皇子皇女都相继回了属国。
乔志清安排了下内政,在开春后坐着舰船亲自去了欧洲。
海风在他的脸上吹拂,大战落幕,华兴军各部队相继都要从前线撤军。
欧洲被华兴军打成了烂摊子,经济已经陷入崩溃之中。华兴军在那里该抢的抢,该拿的拿,现在留在欧洲也没有什么意义。
乔志清此行一来是出国看看风景,二来是为了完成长久以来心里的猥琐想法。
他的鞭法现在已经练的炉火垂青,不抽英国女王一鞭子,这心里就总痒痒的厉害。
年纪大了,在皇宫里呆的时间太长,出来才找回一点青春的感觉。
他专门选了件海军陆战队的迷彩军装穿上,腰板笔直的站在大汉号航母的甲板上,从后面看还真是一个军官的模样。
邓世昌在身旁给他介绍着航母上的各个装备,在他的面前就犹如学生一般的恭谨。
“乔大哥,海上风大,咱还是快回船舱吧!”
田润叶陪同乔志清一起出访,现在刚刚立春,海上的风浪还是十分的寒冷。
“润叶,你先回船舱吧。你乔大哥的身子骨还受得了,有些事情我也想和世昌聊一聊!”
乔志清笑了笑,对田润叶吩咐了声,让人取了桌椅,在甲板上坐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