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请放心,水泥生产已步入正轨,这几日,田云带人又寻了一处石灰矿山,厂棚尚在搭建,不日便可产出水泥。”
刘华心思通透,知道叶千歌话中映射的内容,便重点指出了水泥的产出情况。
叶千歌颇为满意的点点头,“可有派兵守卫?”
刘华笑道,“小的从城防兵抽调了一千人。”
还真是滴水不漏。
叶千歌笑了笑,“除却王府的用度,产出的水泥,一半运去北疆,三成用来修路。”
“喏!”
“其余的,全部用来建房。”
“建房?”
刘华懵了一下,很是不解道。
叶千歌点头,“酒香还怕巷子深,水泥再好,也要展示给别人看才行。”
话是这个理,但刘华仍然有些肉疼。
“那王爷的意思,是要建多少房?”
刘华略有忐忑道,生怕听到从叶千歌口中听到一个天文数字。
“先将天水村的房子全部改建,除此,泾阳县城,全部重新规划,道路拓宽,房屋悉数拆除……”
叶千歌滔滔不绝,一旁的刘华听的大汗淋漓。
他头脑转的飞快,衡量叶千歌所言所需花费的银子。
这恐怕又要消耗数十上百万两银子!
天水村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整个村庄不过三十余户人。
刘华并不怎么上心。
只是这泾阳县城……
按照叶千歌的说法,他是要建一座城池!
一座水泥结构的城池!
叶千歌不在乎花费,他知道,这是投资。
而且还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他的计划远远不止这些!
他还要在长安城大兴土木,向世人彰显水泥的威力。
除此,还有洛阳、潭州、金陵、扬州……
“王爷,这一下子动作太大,而且,恐怕人手不够!”
刘华吞了吞口水,很是震惊。
“人手不够?”叶千歌动作一滞,颇为好奇,“流民呢?”
“回王爷,我们已经招录了一万四千余个流民,其余的多是妇孺老人和幼儿。”刘华道。
叶千歌恍然,四五万的流民,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精壮男子。
“泾阳本地的招录了多少?”
“四千三百余个。”
叶千歌瘪瘪嘴,“既如此,那就一步一步来,先修路,再建房!”
第一百五十六章 防不胜防()
王府的选址,处于枫竹山下,一处极为幽静,且十分开阔的地带。
按叶千歌之前的图纸,他的王府占地仅有二十亩地。
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得知此事后,便急匆匆入宫面圣。
极力道,叶千歌的王府规划尤为不合理。
重点就两个字:太小。
叶千歌额头冒汗,二十亩建个住处,还嫌面积太小,放到后世,会遭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
据理力争,徒劳无功。
没办法,便依照礼部尚书的要求,将王府扩大四倍,成了八十亩。
本以为就此了了。
却听的徐亦婵说,她每年会去小住一段时日。
礼部尚书听了,于是又开始闹腾起来。
说,陛下居留之所,需按照行宫的规模建设。
于是,毛笔一勾,八十亩成了一百八十亩!
简直丧心病狂,有木有!
叶千歌看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由此可见,帝夫的待遇,跟天子的待遇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他嘴角抽了抽,只觉满满的恶意。
一百八十亩,较之以往的二十亩,足足增加了九倍!
遂,叶千歌将目光从竹山移向了枫山。
枫竹山一半枫林一半竹林,风景秀丽,很是怡人。
王府占地面积大,也有其好处,便可以览尽枫竹山风光。
叶千歌费尽心思,花了好些功夫,重新绘制了一张图纸。
他很期待,王府建好之后,会达到怎样的效果。
叶千歌转悠了一圈。
对于自己的选址颇为满意。
天水村水系发达,除了农田那边的奔流不息的大河。
枫竹山下亦有一条小河,其发源地是山脉深处。
河水很平缓,亦很清澈,穿过天水村,流向大河。
有山有水,交通便利,这就是极好的住处。
“吴大人,此番又要麻烦你了。”
叶千歌笑了笑,见吴祥正安排人员,在搭建祭坛,忙的汗如雨下,不由感激道。
“王爷言重了,此乃小臣分内之事,何来麻烦一说?”
吴祥很谦逊,低头沉声,不敢露出半分不敬。
叶千歌点点头,见人来人往,各司其职,忍不住叹道,“能将分内之事做好,亦是实属不易。”
吴祥面色一紧,没有说话。
“你们继续,本王去前方看看。”
“喏。”
往前走几步,便见工部尚书李姚庆,正在督促下人,在丈量土地,时而让人记下,并做好标记。
见叶千歌到来,李姚庆面色一肃,“小臣见过王爷。”
“不必多礼。”
叶千歌摆摆手,“这几日,辛苦大人了。”
叶千歌建府一事,很是匆忙,虽提前选址了,但未透露风声。
而叶千歌决心要建,也是水泥产出后,才将此事吐露出来。
一时间,工部、礼部、户部开始忙碌起来。
疯狂运转。
他们可不敢有丝毫怠慢。
叶千歌在群臣之中,可谓凶名赫赫。
各部生怕惹了叶千歌不高兴,而遭受报复。
两个月前,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如今依旧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李姚庆连连摆手,“王爷客气了,工部本就统管城建、土木、水利,也包括皇亲国戚,乃至功臣的府邸营造,而王府非但仅是王爷所住,圣上也会来此小住,小臣是工部尚书,自然要亲力亲为,方可放心。”
叶千歌嘴角抽了几下。
说来说去,本王又占了徐亦婵的光。
哎!
女皇大人不在。
女皇大人又无处不在。
叶千歌强笑道,“待王府建好后,本王定在陛下面前为大人美言几句。”
李姚庆眼睛一亮,再拜道,“多谢王爷。”
叶千歌轻轻点头,甩甩衣袖,朝另一边走去。
对于户部尚书黎平的到来,他还是有些吃惊的。
莫非女皇大人要出资援建王府?
她可是讹了本王五百万两!
“臣黎平见过王爷?”
黎平是的五十来岁的小老头,肤色黝黑,很是精瘦,看似一个老农模样,与其他身材臃肿的大臣比较,颇显醒目。
叶千歌初次见他。
“你便是接任陈谷忠之人?”
“正是鄙人。”
黎平不卑不亢,见叶千歌目露讶异,不以为忤,笑笑道,“小臣原为户部侍郎,专管农政,常年于乡野间奔波,风吹雨打,艳阳暴晒,便成了这模样,让王爷见笑了。”
叶千歌闻了,不由肃然起敬。
这绝对是个务实派。
叶千歌喜欢跟做的比说的好的人打交道。
这类人心思相对简单,也颇有独到见解。
“哪里,农政一事,乃是国本,大人能行走于阡陌,奔波于田野,实乃我大徐之福。”
大徐是个彻彻底底的农耕大国。
每年所征收的课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来自农田。
叶千歌神态肃穆,极其认真的说道。
黎平表情一滞,眼中划过一道光芒。
“王爷谬赞了。”
叶千歌摇摇头,“本王并非托辞,如今朝堂上下,能如大人这般,肯放下身份与偏见,埋头干实事的人,太少了。”
他有感而发,这并不是大徐特有的症结。
几乎每朝每代都是如此。
朝堂之上,都是不识五谷的书生,满口之乎者也的士人,不体民情,不知天时。
这类人最是没用,尸位素餐也就罢了,还一门心思的剥削百姓,攫取钱财。
这就令人无法忍受!
黎平先是一愣。
仅仅数言,使得他对叶千歌的印象大为改观。
天子圣明,其夫尤其是等闲之辈?!
他目中暗芒闪烁,却不发一言。
“大人来此,不知所为何事?”
叶千歌平息心绪,皱眉问道。
“回王爷。”黎平道,“受陛下吩咐,凡此次建造王府的开支,皆纳入国库处置。”
叶千歌怔了怔。
“陛下真是这么说的?”
他吞了吞口水,半信半疑道。
黎平点点头,便是肯定。
女皇大人怎么了?
这波关心,防不胜防!
这下讹去本王的五百万两,应是要缩水一半了。
他耸耸肩,嘴角一勾。
如此看来,女皇大人良心发现,终于无法昧着良心吞下那么多银子。
他目光一凝,话锋一转,“黎大人,听闻朝廷此次要引进占城稻,不知大人有何高见?”
第一百五十七章 牵你的手()
黎平微微怔了怔,没有料想叶千歌会有此一问。
他为户部尚书,兼管农桑,精于农事,虽很惊异,却不匆不忙道,“此乃利国之举,当大力推广。”
叶千歌轻轻颔首,对方的回答中规中矩,并无亮点。
但凡知晓占城稻的优势,每个人都会推崇有加。
“大人可知这占城稻如何培育而成的?”
这才是重点。
黎平沉吟片刻,“应是经过多次选育而成的。”
叶千歌目露异色,“大人知道选育?”
“择其优而已,并无复杂。”黎平笑了笑。
叶千歌点头。
“确实如此。”
“虽不复杂,但要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
农作物的选育,自古便有了。
只是,鲜少有人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虽关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