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时候,自己直接去取会被认为不义,要是被逼迫的不得已而为之,那就好了。本着这样的原则,刘备也发现了这荆州背部集团似乎并不怎么太平。既然有可以利用的地方,要是再当什么君子,那就太划不来了,而且,那也不是他刘备的行事风格。
这么想着,刘备也在故意而积极的将关张赵三兄弟推荐给了刘表,然后又不断的带着兄弟们帮助刘表平定小乱子,而刘备谦和温润的性格更让刘表觉得称颂。
于是,就这样持续着,一直持续到了那本来就和刘备不和的蔡瑁,把刘备日渐壮大的势力范围和自己姐姐这么一说,并没有添油加醋,因为刘备的所作所为已经够让人怀疑了。
正如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刘备,所以,刘备的做法,你可以理解为那是在为了荆州考虑,你也可以认为成那是在肆无忌惮桀骜不驯。你可以理解为行侠仗义,也可以理解为心怀不轨。
这一切,只看是谁去想。
有什么样的兄长就有什么样的妹妹,这蔡夫人听到蔡瑁和他说的刘备的作风,心中也是大为不爽。这刘备也太过分了吧!整天赖在他这儿不走是几个意思?这荆州什么时候还成难民收留所了?
男人离间的本领很强,但是女人挑唆的本领也同样不甘示弱。
这蔡瑁当天和蔡夫人说了,蔡夫人晚上就在刘表耳边吹枕头风了。
“这荆州近日不是来了个大人物吗?我这走在城里闲逛,听得百姓们都在说这位大人物,说什么刘使君是多么多么厉害,简直就是咱们荆州的福星啊之类的。我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位刘使君,是个怎样的传奇人物呢?”
蔡夫人这耳边风吹的相当厉害,因为她知道一个霸主最讨厌的是什么。所以,他不会直面的中伤刘备,说他心怀不轨之类的,因为她一个女人,并没有关于刘备心怀不轨的证据。如果有的话,那就更可怕了。那就说明这个女人在荆州政务中恐怕有人,所以,无论她说什么,对自己都是没有任何的好处。既然如此,那蔡夫人也不妨另辟蹊径,从另一种角度去说。
是的,她这不是在夸刘备,而是把刘备送上了绝路。
刘表听见她这话,心中大怒,“百姓们真是这么说的?”
蔡夫人眼神中带着几分无辜,然后她点了点头,实在是搞不懂刘表为什么这么问。
刘表震怒,这什么意思?太气人了。他作为荆州太守,为百姓们谋福利,战战兢兢这么多年,结果还不如一个外来户刘备?刘备他到底在这儿做了多少收拢人心的事情?
一个帝王,最恨的就是百姓们将某个将军传成了神话,但是却不认识当政的君主。是不是将军无所谓,这只是说明,帝王受不了比自己厉害的人。这叫什么?这就叫做功高震主!
而作为荆州的土霸王刘表,刘备是个客人,他接纳刘备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仁爱天下的心思,为了让更多的人才去投靠他,这样的话,他刘表的大业,那就是指日可待啊!
然而,如果这个客人的风头压过了自己,如果这个客人对自己的权利构成了威胁,谁还管这个客人是谁呢?谁还管什么仁义不仁义?在权势与利益面前,所谓的仁义都是虚假的。这才是那某个被称之为黑暗的官场,如果不是遵循着这么一个黑暗的法则,那么,估计这官场中的秩序早就崩坏了。
而刘备,就是那个破坏了他的权威与诠释的人。
刘表可以给刘备一定的权利,但是他无论许诺什么,都是建立在自己这方的利益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的。所以,当刘表知道刘备破坏了这个规则,那么,他也将会作为规则的牺牲者。
“依夫人高见,可有什么办法?”刘表笑着问道。
“这好办,把他打发出去不就行了吗?然后大人你再颁布政令,说刘备之前的那些利民行为都是大人您特别指派的,这样的话,我想百姓们也会感激你的。”蔡夫人答道。
刘表为了不让夫人感觉出他的龌龊心思,故意装作随口一提。
而蔡夫人为了不让刘表觉得自己的故意为之,也算是用尽了心思去掩埋。
不过,无论过程如何,至少,这最后的结果还算是好的,两人也算是达成了某种共识,当然是,刘表对妻子的建议可是举双手的赞成。
翌日,刘表特意邀刘备吃了个饭,然后说的多么的庄重严肃,念他在荆州也是不易,于是,刘表打算把刘备派到新野县。
“刘兄,这新野县土壤肥沃,民富地强,如果刘兄到了那儿,一定可以一展宏图的。”刘表很是尽心的规劝着。
“多谢大哥美意,我一定不会令大哥失望的。”刘表也感激道。
刘表心里窃喜,不过表面上还是要装出一种不舍的情绪。
刘备心中愤然,但是在情绪方面还得让自己多几分感动。
终于把这个刘备送走了,刘兄,或许你到了新野县会埋没于你的才华,不过,比起把荆州当做你才华的试验,我宁愿让你呆在新野。
你就在那儿安安心心的吧!谁让你那么厉害呢?现在这荆州百姓只知道刘使君而不知道我刘表,若是再让你留在这儿,我实在是担心。
刘备不知道刘表为何会突然撕破脸皮,不过,既然你撕破脸皮,那么有些事情,我想也是时候来个结局了。
为了表达自己的善意,刘表还特意将自己的宝马的卢送给了刘备。刘备去新野上任去了,刘备这么一走,刘表高兴,蔡夫人也高兴。
不过,谁都不会想到,变故陡然发生。但是,就是在这变故发生之间,那的卢,救了刘备的命。
(本章完)
第203章 碌碌之辈()
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刘备的言行,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本来呢,刘备是安分守己的待在了新野,然后等待着自己的机遇。
后来,刘备听说曹孟德北征收拾那些意图叛乱的小喽啰了,刘备还是对许都心有觊觎,从来没有放弃过,只是可惜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兵马方面实在是少的可怜。
所以,刘备头一次从新野去了荆州,就是为了说动刘表出兵偷袭于许都。
不过谁知道,这刘表虽然也算是个不错的将领了,但是他只是想着偏安一隅,只关心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只要自己这荆州不受到威胁,他也懒得出去东走西走的。
不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道路刘表懂得,但是他并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且快的让人始料未及。
所以,当刘备找刘表过来说什么偷袭许都的计划时,刘表只是怏怏的答他,“我有荆州足矣,何必远攻于许昌?”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人上了年纪,便喜欢上了养生,对死亡也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所以,现在的刘表只想着自己这边的养生,他才不想去做那颠三跑四的活儿呢!
他不想,也不会把自己的兵将借给刘备让刘备去偷袭。
成功了,刘备威望大涨,与他无关。失败了,刘备还有个不畏强权的好名声,惨败的确是他的兵马。所以,这事事不能只看表面。在刘表多次分析之后,他觉得无论胜败对自己都没有任何的好处,若是有的话,那便是唯一的一点,和自己无关的那种爱国情怀了。
既然没有利益可图,那情怀要再多又有什么用?这么想着,刘表拒绝的非常明确与彻底,然后继续睡他的养生觉了。
而对于刘备来说,从这件事情中,他也真正的意识到了刘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备失望而回,开始为了自己而谋算。
第一次的争执,以势弱又无权的刘备失望而回告终。于是,终于到了第二次。
第二次是刘表生宴,他请了所有有名望的人。而刘备,虽然地位不怎么样,不过那层身份还是在那儿摆着的。所以,便是为了某个名声,刘表把刘备也给请了过来。
天下纷乱,你还在这儿大吃大喝,刘备吃下一只猪蹄,心中愤然不平的想到。
他不是为了刘表不平,也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是为了自己。就因为这出身,自己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结果就要如此的屈从吗?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刘备这么想着,又多喝了几杯酒。酒劲一上来,刘备脸色已经通红了。
刘备是心中不平所以在这儿借酒浇愁,至于刘表,他完全是喜不自禁,所以也多喝了几盏。
待得那些宴请的宾客们都下去之后,这两个关系并不怎么亲近的同姓之人开始讨论起了天下大事。
“刘兄,我听说你过去曾与曹操煮酒论英雄,当时那曹操赞你是当世英雄,可是如此?”
刘表问道。
刘备听了,心中百感交集。自己现在这混的什么样儿?哪像个英雄了?而且,你知道的好像当时就在现场一般,既然你这么了解,你还问什么?故意打击我啊!
“是。”刘备虽然喝的挺多,但是还不到那种醉酒的地步,刘表同样。
“哈哈,既然那曹操都说你是英雄了,你为何不建功立业,而要在我这边屈居?”刘表笑的很欢畅。
这话中是有着潜台词的,刘备也不傻,他怎么会听不出来呢?刘表说这话,还不是在嘲笑他白白的一个英雄之身,却要寄人篱下吗?
刘备受不得别人这么羞辱他,他也算是有骨气的人,看着那刘表,豪气冲天的道,“英雄者,必要有自己的基业。若我有了基业,何愁这天下碌碌之辈?他们都不是我的对手!”
这话说的很痛快,但是刘表听完后沉默了。
你小子是拐着弯骂我“碌碌之辈”啊!那么,你又好多少呢?
幸好只有他们两人,不过这氛围已经有些尴尬了。
实话是说不得的,既然是寄人篱下,那就要有寄人篱下的自觉。在这儿趾高气扬的算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