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关将军,然后很是威严的说了一句“穷寇莫追”。
这句话听多了,他们还是能听得懂这是什么意思的。正好,反正他们本来就不想追,既然主将都发话了,那还有哪个傻子会去瞎积极吗?
曹仁与关羽之间的配合程度也真算是绝了,他看准了老关是在什么时候放水的,然后也当机立断,不再像个娘们一般叽叽歪歪的说什么“大恩不言谢”之类的废话,曹仁直接领着自己的残兵回去了,直奔许都而去。
现在这个关键时候,还想什么大捷?能有命回去就不错了。
这一路上,曹仁都在想着该怎么和曹相解释这发生的事情,反正是不可能实话实说的。
那……不对啊,曹仁心中反思着,自己怎么着也算是第一代跟随着曹相大人出战的,而且他又是曹相的亲戚,这不看僧面看佛面,要是真的对自己下个什么“斩立决”的命令的话,那他就不怕寒了其他那些亲戚的心吗?
既然这亲戚都可以杀,那一个大将一个朋友还有什么不敢的?虽然说“杀鸡儆猴”是一种正确的策略,不过有的时候,也要分清另外一个词汇——过犹不及!
即使曹大哥不为了他着想,那也得为了安抚其他的将士们的心着想啊!这么想着,曹仁突然觉得,有这么一层关系就是好啊!等到时候,把刘备贬的多么多么的阴险,然后说自己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逃了出来,这样的话,想必曹大哥还是会大发善心的放自己一马的。
因为曹仁把自己的运气都压到了夜袭上,所以他基本是搬出了樊城的大半人马。
那刘备率大军长驱直入的时候,李典一个光杆司令,还怎么抵抗?于是,在这等不平等条件之下,李典只好在心中暗骂着曹仁是多么的愚蠢,李典可不是那种过于愚忠的人,他一看这不公平的战况,自己胜利无望了,干脆打都没打直接卷铺盖带上兵将前往许都的方向而去。
这一路上,李典也想好了,等面见了丞相大人,他直接实话实说就是,然后这也就是意味着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曹仁,反正,这本来就是曹仁的失误嘛!难不成还让他去背锅啊!他李典再傻,也知道坚决不去给别人背锅。
而恰巧的是,这两队逃亡的人马,在回许都的路上会师了。
见了面李典曹仁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后曹仁决定要统一一下口径。
“李将军,这才咱们出师不利,你说回去后应当如何回禀呢?”
李典想,你问我我问谁去?你丫还好意思说?这出师不利怪谁?要不是你的话,说不定现在新野早已是囊中之物了。
因为失败的结局已经定下了,容不得任何人反悔,所以,李典才可以在这儿幻想着“说不定”。然而,即使真的没有了曹仁这种急于冒进的将军,就凭着新野有徐庶和关张赵这四个人坐镇,想要吞下也颇费一番功夫,又何谈“轻而易举”呢?
李典的那种假设曹仁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但是现在,他们两个可以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既然这样的话,那还搞什么窝里反?
曹仁又拉下面子来自我反省了一番,然后才对李典说,“是这样的,等回了许都之后呢,什么事,都由我来做总结,您啊,什么都不用说。”
曹仁笑的像个笑面虎。
李典也不是傻子,他瞬间明白了曹仁这小子的打算。呵,他还没有想到,这小子还挺有心机的呢!
反正对这件事情,他本来的意愿就是怪不到他身上来就好了。要是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了曹仁,那说不定丞相大人还会再盘问一番呢!那这样正好,就让曹仁去说,反正什么事都落不到他头上。
李典突然觉得,和曹仁这种战友还挺不错的。有福同享,有难他一个人扛,而且都是人家甘愿的。
两人团结的回到了许都,曹仁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的解释了这事,从头到尾,一点不漏。
(本章完)
第217章 丞相的厚黑学()
“说完了?”
沉默。
曹仁点头。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依然沉默。
曹仁摇头。
有些人,只是平静的说几句话,或许干脆就不说话,但是那等气场确是摆着的,而是那气场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撼动的。
大多数时候,气场甚至比说出的话更加重要,因为气场,恰恰决定了你以后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么说一点都不言过其实,相反还会有些朴实的感觉。
因为现在,那跪在地上的曹仁,和那站在他身边的丞相大人,显然就是两种不同的气场。气场决定富贵命运,这种话果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
“真的?”曹孟德又补充了一句。
曹仁点点头,还是没有多说,他也不敢多说。
虽然在这文武百官面前有些丢脸,不过,他心中既然已经预测好了,那么八九不离十,肯定不会出现失误的。
他现在能够先忍一下,保证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再说啊!什么都没有生命重要。
“哈哈,”意外的大笑,嗯,难道丞相大人不但没有生气,心情还不错?
“我当是什么事呢,你起来说话。”曹孟德亲自将曹仁拉了起来。
李典看着这一幕,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了下来。看吧看吧,这有亲戚关系的和普通人可就是不同,这叫什么事儿呢?曹仁犯了大错,居然还没有被惩罚被数落,反而在丞相这儿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给翻了过去?
李典随后又有些心有余悸的感慨,幸好自己没有过度的诽谤曹仁,要不然在丞相大人眼里落个“恶意中伤”的罪名,那这罪名可不是一般的轻了。
这种大罪,他李典,一个和丞相大人没有啥亲戚关系,连走后门都走不了的将军,恐怕等着他的就是处刑了。
众人看着这一幕,大多数的人心中都有着相同的感慨,有亲戚关系就是好啊!这走后门走的也太直白了吧!那个曹仁,你还要不要脸?真是仗着自己姓曹就在这儿胡作非为,实在是太可气可恨了。
曹仁也被这一幕弄懵了,他只盼望着丞相大人数落他一顿,然后看他认错态度这么好,就把此事揭了过去,谁知道丞相大人会对他这么的……与众不同?
“胜败乃兵家常事,若是我连这一点都接受不了,那今后又如何去与人争这天下?我们不可因为一时的胜利而骄躁,更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须知,这胜败不过是天道循环,上天不会偏袒于谁的。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是的,曹孟德也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虽然他并没有看见。
对于这番如此煽情如此有感染力的演讲,此处应该有掌声。不过,大家正沉浸于这种演讲所带来的震撼之下,反倒把那掌声给忘了。
丞相大人说的太对了,什么叫认知?这才是啊!不骄不躁,唯有此种态度,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有的时候,胜利的诀窍就在每一个人的眼前,但是他们都只顾着那眼前的利益,反而把这诀窍给忘了,当他们听见了丞相大人所做出来的总结,才想明白了自己所丢失的是什么。至于曹仁这个败将,谁还管他呢?
“这场战争的失败,也向我们说明了刘备这个人并不是容易对付的。而我们必须想出更加完美的对策,做好更充足的准备,本着无谓胜负的心态去战斗,才会取得胜利。而这,正是我想告诉大家的。”
本着无谓胜负的心态?
又不是你去领兵打仗,你当然会说了。曹仁在心中腹诽着。
对于亲自上过战场的曹仁,又差一点回不来的曹仁来说,他可是领略过那战争的残酷的。所以,尽管有些话曹相大人说的很正确,但是,曹仁可并不会全信,换了以前大概会的。但是他知道,当他驻守樊城的时候,想的确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攻下那并不起眼的新野,要不然,他又怎么会上了刘备那厮的当呢?要是他可以听从李典的建议跟刘备在那儿耗时间的话……不,这压根不可能,以曹仁的性子决定做不到这一点。
难道……刘备那边新来的那个谋士,他可以通过预料别人的性格然后来找到应敌之策?这样的话,冒进的,沉稳的,不怕死的,贪生的,冲在前面的,躲在敌后的……他全部都有对策吗?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曹仁决定把自己的这个猜测和丞相大人汇报一下。
听着丞相大人这段话,大多数人都是热血沸腾的,包括那李典。不过,总有少数几个人还保持着理智。
荀彧程昱贾诩等人听了,心中有些慨然。原来,这就是帝王之术——厚黑学。
厚黑是一门很大很复杂的学问,研究的便是人的心理,让别人都听自己的话,还觉得自己说的很有道理,这种洗脑才是厚黑之学的精髓。便上上了战场命悬一线都觉得有神会保佑他们,其实,神都是很忙的。
那些强者的机会,他们都是自己去争取来的,要是把希望压在了别人身上,那还不得饿死穷死啊!
知道是一回事儿,但是没有谁会那么不给丞相面子的敢公然的说出来。
“丞相大人,”曹仁被感动的抽抽鼻子,“那刘备手底下有个谋士,这人似乎很厉害。”
曹仁觉得自己有必要把知道的都给奉献出来,这样的话至少还可以洗一下他自己所认为的罪孽。虽然那些都没有必要。
“哦?”
曹孟德意味深长的感叹了声,接着,便有人和曹孟德说了那谋士徐庶的来历,这调查的,简直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都给挖了出来。其调查的程度之深,所下的功夫之多,实在让人感叹于丞相大人的手下就是效率高啊!
听着那徐庶的来历,似乎也是个不错的谋士,正好自己这边缺了一位,来凑个数打上圈麻将也够了。
曹孟德盘算着,又有了挖墙角的打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