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赴南京上任之事,就这么算了。
09中国不能没有皇帝
北京兵变,居然全是北洋兵,前朝的羽林军,竟然没有参加。
那么这事就奇怪了,羽林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皇帝都被迫逊位了,怎么没听说哪个羽林军兵士出来说句公道话呢?
这是因为,袁世凯派了与羽林军交情最铁的冯国璋,去摆平羽林军。
然则,何以冯国璋与羽林军关系最铁?
这是因为,冯国璋虽然效命于袁世凯,却仍然秉承着中国人固有的忠君思想,对皇室忠贞不贰。早在他率军与肥仔黎元洪激战于汉阳,一炮而收回了汉阳时,朝廷闻知,就立即封了他一个男爵的爵位。
受封之日,冯国璋号啕大哭,曰:想我冯国璋,不过是一个贫家子弟,只是为皇上做了点儿分内之事,竟然被赐予男爵,圣上的恩德,我冯国璋无以为报啊诸位,你们也要努力啊,咱们加把劲,拿下肥仔黎元洪这厮
眼见得冯国璋玩真的了,袁世凯心中暗急,便吩咐乖巧的段祺瑞出马,将冯国璋替换回来。
冯国璋回北京,得知老领导袁世凯正在逼皇帝退位,怒不可遏,遂揣短枪来找袁世凯,见面后第一句话就问:听说皇帝要逊位?
袁世凯答曰:然也!
冯国璋手按枪柄,厉声喝问:让给谁?
无论袁世凯说出皇帝之位让给谁,他老冯铁定是要开枪的。因为他已经领受了皇家的恩赐,男爵啊,危难时刻,岂有一个不保护皇帝之理?
不曾想,袁世凯笑曰:让给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当时冯国璋就晕了,手中的枪,也不知道应该朝哪儿打。
见厚道的老冯被绕糊涂了,袁世凯心中大乐,遂吩咐道: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去摆平羽林军,无论如何不要让他们闹事。哪怕你有一千一万个理由,也不能跟全国人民为敌啊,你说是不是?
可能是吧冯国璋无奈,就去找羽林军。到了地方,一说起皇帝逊位之事,羽林军轰的一声就炸了锅,纷纷大骂袁世凯欺君篡位,操起枪杆子就要开打。冯国璋急忙摆手:诸位,诸位,是这么回事,没人篡皇帝的位,没有人,只是皇帝跟南方那边商量好了,以后大家共和,不要皇帝了
不要皇帝怎么成?羽林军怒极:中国怎么可能不要皇帝?没有皇帝,中国还叫中国吗?
叫不叫中国吧,反正以后是真的没皇帝了冯国璋苦口婆心。
可是众羽林军仍然愤怒:老冯,你少在这里瞎忽悠,这明明是袁世凯搞的诡计,他先假称共和,骗皇帝逊位,然后他再自己当皇帝。
冯国璋:误会,大家误会了,我担保不会有这样的事。
羽林军:你拿什么来担保?
冯国璋:我拿自己的脑袋来担保。
羽林军:到底怎么个担保法?
冯国璋:这样,你们派两个人,拿手枪跟着我,此后一直跟在我身边。任何时候,只要发现我帮助袁世凯篡夺君位,就立即开枪杀了我,如何?
羽林军还能如何?就真的派了两个人跟在冯国璋身边。后来羽林军解散,全部下岗失业,只有这两个人仍然在冯国璋处领工资,说起来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0精妙的政治智慧
羽林军摆平了,兵乱的事也闹过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内阁。
同盟会与北洋之间,先是围绕着内阁总理的人选,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地点仍然是在上海南阳路10号,惜阴堂,赵凤昌家中。
与会人员有孙文、黄兴、张謇、神童熊希龄、宋教仁、汪精卫、章士钊,以及北方特使唐绍仪。
孙文和黄兴说:内阁总理,必须要由同盟会中人来担任,而且必须要由总理提出组阁人员名单,再由参议员投票。
唐绍仪立即给袁世凯拍电报,不久就接到袁世凯回电,就俩字:
甭想!
南方必须要让同盟会中人出任总理,决不退步。北方却决不允许同盟会人染指总理之位,寸步不让。
双方陷入僵持状态之中,总理无法确定,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个麻烦问题,如何一个解决法呢?
第107章 局定山河(3)()
大家都拿眼睛去看赵凤昌,中国最具政治智慧的老人,他有法子解决这个问题没有?
赵凤昌笑道:此事易尔,这个内阁总理,啊,我看啊,就让小唐来干吧。
唐绍仪大喜:太好啦不是,我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同盟会中人,这个这个说话间,他拿眼睛扫着孙文和黄兴,希望能够得到这二位的首肯。
孙文和黄兴假装没听到,各忙各的。
却听赵凤昌笑道:你不是同盟会中人又有什么关系?你可以现在加入同盟会啊。
唐绍仪顿时头晕:我现在加入
没错,就是现在!赵凤昌起身,拄杖道:我以为新总统的第一任内阁,是新旧交替之桥梁,所以国务院总理必须是孙、袁两位新旧总统信任的人物。而你唐少川原本是袁世凯的挚交,现在又天天和同盟会人泡在一起,无话不谈,所以你是整个中国唯一适合当总理之人。只要孙文、黄兴两位先生不反对,我很想劝少川先生加入同盟会,成为会员,再任总理,这便是双方兼顾之法。
孙、黄二人大喜,因为唐绍仪这厮自幼留美,又和马克?吐温的女儿跳多了踢踏舞,满脑壳平民思想,比同盟会中人更激进。遂表示欢迎,于是唐绍仪加入同盟会,再打电报给袁世凯,要求让他出任内阁总理,袁世凯立即表示赞成。
都说辛亥革命,便宜都让袁世凯占走了,实际上唐绍仪也没少占。只是借这么个谈判的机会,就弄到了内阁总理的位子,唐绍仪心里乐开了花。
而赵凤昌的这一招,实具大智慧,轻易破开北南僵局,让人叹为观止。
但赵凤昌的政治智慧,却在历史上被严重地低估了——实际上,他整个人都被从历史上抹除了。然而这种抹除却是要不得的,这会让我们远离历史,远离真相,并远离了智慧本身。
但赵凤昌先生如何会知道竟有人要把他从历史上抹除?兀自兴致勃勃、神采奕奕地投入到下一场鏖战之中。
下一次北南拉锯之战,就是争夺陆军总长一职。
11北南三方大竞逐
有关这个陆军总长,袁世凯力荐段祺瑞出任,因为老段是北洋军中最具有政治头脑的。而对此位置,黄兴也志在必得,局面再度陷入僵持状态。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赵凤昌和他的小舅子洪述祖,两人啪啪啪地不停拍电报,想办法来解决。
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北南双方实力悬殊,再加上黄兴的军事才干弱到了不像话,让黄兴出任陆军总长,连同盟会人都不好意思,可如果你对黄兴说他领导能力太差,这岂不是自讨没趣吗?
没办法,只好给黄兴写信了。
南京、陆军总长黄、速转汪精卫君鉴:
维密内阁不速成立,危险万状,其原旨在陆部一席不决。南军队所主张,北方亦有万难,现内乱外交,均极纷逼,倘再迁延,必致不测,万不得已,仍当以克就参谋为调和计。弟昌前日又函致克切述之,现尚未决,乞兄向相洪(述祖)等痛切陈说利害,令勿固执,并告克须力戒将士,共晓此意,以救危局。
涕泣叩祷。
昌、仁
这封信,是赵凤昌写给黄兴转交汪精卫的,大意是:由小舅子洪述祖在那边做袁世凯的工作,给黄兴一个陆军总参谋长的职位。这边呢,则是由赵凤昌对黄兴涕泣叩祷,再三讲明现实,你南京政府这边眼瞅着就要崩盘了,钱都没有,大规模的兵变就在眼前,你还不说快点儿
见赵凤昌这边都涕泣叩祷了,黄兴勉为其难,委屈自己出任了“中华民国”陆军部总参谋长。
然后是组阁,理论上来说,这个阁得由内阁总理唐绍仪来组,约法上就是这么规定的。但这个规定只是哄人的,内阁人选实际上是武昌、南京并北京三方势力博弈的均衡结果,平衡是第一要义,至少三方都不会因此大闹起来,至于这个内阁能不能派上用场,那才是天晓得。
惜阴堂赵凤昌家中,始终藏着这份他鼓捣出来的原始布局名单,这个名单,为北南三方所接受,尚未有一方提出异议。
内阁成员人选及北南三方势力布局如下:
大总统:袁世凯,代表北洋军事势力。
副总统:黎元洪,代表武昌革命圣地。
内阁总理兼外交部长:唐绍仪,既代表南方革命军,又代表了北方北洋军,两口锅里同时舀饭,端的快意。
陆军总长:段祺瑞,代表北方势力。
陆军总参谋长:黄兴,代表南方势力。
财政总长:熊希龄,因为天天泡在惜阴堂,近水楼台得到这一职位,代表南方势力,实际上是立宪派。
外交部长:陆徵祥,此人留学日本,却娶了个德国老婆,职业外交官,代表北方势力。
教育总长:蔡元培,光复会、暗杀团创始人,代表南方势力。
海军总长:其人选先是北洋的程辟宽,正式发布时改为了刘冠雄,代表北方势力。
农林总长:起初是由立宪派张謇出任,等到正式发布时,同盟会宋教仁以轻灵的手段将张謇推了下去,改由宋教仁出任。
司法总长:原定是由南方使者伍廷芳出任,小伍不容易,但正式发布时,同盟会王宠惠斜刺里杀入,抢得这一职位,代表南方势力。
惜阴堂的名单上,还有一个民政部长徐世昌,代表北方势力,但正式发布时,徐世昌消失了,党人陈其美却以工商总长的职务冲进来,由此北南双方的实力对比,霎时之间倒转。
在正式发布的名单上,不算北南双方都占份额的唐绍仪,三方实力对比如下:
同盟会搞到四席,北洋搞到三席,立宪派搞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