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池,分遣大臣赴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诸省,采集名贵高大的木材,作为建筑京城的原料。当时动员了23万工匠,上百万民夫,以及大量的士兵,投入营建北京的巨大工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宫阙告成,前后达十五年之久。永乐十八年十一月(1420年12月),布告天下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正月(1421年2月)正式迁都北京。从此,北京就成为明代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嘉靖年间,对北京外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建筑。这样,明代的北京城,从内到外,形成了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城的格局。明北京城外观呈“凸”字形。

    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位于全城中心。自明成祖朱棣以后的所有明朝皇帝,就居住在这里,紫禁城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四角有高大的城楼,俗称九梁十八柱,三重檐,高27�5米,七十二脊,结构异常精巧,奇丽美观。紫禁城内的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唯我独尊”地位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主要宫殿,即前朝三大殿和后廷三大殿,都建筑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两侧对称地排列着许多组建筑群。明朝宫殿建筑呈东西对称或南北对称格局是北京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前朝三大殿和后廷三大殿同在一条北京城之中轴上,并与南北两组三大殿相对称。在后三殿的东西两侧,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众嫔妃居住的地方,排列整齐,东西对称。在东六宫正北,为乾清宫东五所,西六宫正北,为乾清宫西五所,都是皇子们居住的地方,排列整齐,东西对称。在中轴线上,左文华殿,右武英殿,左右对称。就整个紫禁城布局看,前三大殿和后三大殿在一条中轴线上,称为中路建筑群,其两旁又有东路建筑群和西路建筑群,大致东西对称。明代这座皇宫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重要地位。

    皇城在紫禁城的外围,北京内城的中央。门六:南曰大明门,其东北角门曰长安左门,西北角门曰长安右门,东曰东安门,北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

    承天门前修建了一个“t”字形宫廷广场,沿广场的东、西、南三面修筑宫墙,把“t”字形的广场完全围了起来,这也是皇城的一部分,其南端的大明门,是皇城之正门,明成祖命大学士解缙为大明门题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明代中央官署,绝大部分设在大明门以北,广场两侧宫墙以外。这些中央行政机构,通过宫廷广场和宫城联为一体,象征着明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从端门到午门的中心有御道两侧,东侧建太庙,是祭祀皇祖的地方;西侧建社稷坛,是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在皇宫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正好体现了是中国古代“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但其规模之雄伟宏大,是明代首创,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

    内城的北城墙在元大都北城墙向南移五里的地方。新北城墙的西段,从新开道街北端起穿过旧日的积水潭最窄的地方后,转向西南,到安民厂止,成一斜角,形成北京西北缺一角。东、西城墙是在元大都东、西土墙的基础上,用砖包砌而成。南城墙向南移二里多,也用砖包砌。内城周长四十里,四面共九门:

    东面二门:东直门、朝阳门。

    西面二门:西直门、阜成门。

    南面三门:正南为正阳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

    北面二门:安定门、德胜门。

第236章 明朝(16)() 
北京内城九门内,正阳门建成棋盘街,是明代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其余八门内,均有一条宽敞而平直的大街,均以各城门的名字命名,也就是说城中街道系统,均以各城门的干道为中轴,重要干道多南北向,胡同多东西向。这些大街纵横交错,形成大大小小的“井”字形,加上其左右两旁井然有序的胡同,使北京城像一个整齐如画的大“棋盘”,这是明代北京街道布局的重要特点,具有城市建设规划的特点,也是中国古都传统建筑规制的集中表现。

    外城的修筑,始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于蒙古骑兵多次南侵北京,明帝朱厚为了加强北京的城防,决定增筑外城。原计划外城包围内城四周,周长120多里,因当时财力、人力不支,只修了环抱南郊、包括北京城的东南角和西南角的外城,全长28里。城门七:

    南面三门: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

    东面一门:广渠门。

    东北隅一门:东便门。

    西面一门:广安门。

    西北隅一门:西便门。

    外城包入的居民区内,街道弯曲、倾斜,街巷相互交错,与内城街道的井然有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由于明廷未经规划,加之当地商业繁荣、居民居住环境按自然地势发展起来的缘故。不过,有两条干道是比较宽阔平直的。一条是东西向,从珠市口到广安门为通衢,横贯全城。另一条为南北走向,从正阳门直抵永定门。

    明代北京有一条纵贯全城的中轴线,它南起外城的正门——永定门,北至钟、鼓二楼。紫禁城内的“金銮宝殿”和中宫正殿就压在这条中轴线上,全长约十六华里。这么长的中轴线,纵贯全城南北,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所有中国现存的大城市都没有这个特点,就连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城——西安市,如果说有中轴线,以钟鼓楼为中心的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也远没有北京城的中轴线长。

    在我国的城镇,宽大的街道一般称“道”、“街”,较窄小的街道称“里”、“巷”,上海称“弄”,唯独北京普遍称“胡同”,当您打开北京地图,胡同满城,这不能不说是北京城市布局的大特点。据史载,到了明代,内外城共有胡同1230多条。

    北京城内居民居住的四合院,也是北京城的一大特点。北京的四合院是从辽定都南京以后,在北京发展起来的。虽然北京也有行列式的住宅,但四合院在居民住宅中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而且在全国其他城市的四合院住宅中,也具有典型性,所以说四合院住宅在北京的普遍性是其又一特点。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明武宗死后,他的堂弟朱厚继承皇位,这就是明世宗。明世宗刚即位的时候,在政治上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像限制宦官权力,整顿税收等等。但是后来迷信道教,在宫内设坛求仙,渐渐不大过问朝政。凡是迎合他信道的,就得到重用,大学士严嵩,就是因为他善于起草祭神的文书,逐步取得了内阁首辅的地位的。

    严嵩并没有什么才能,他只知道奉承拍马,讨得世宗的欢心。他当上首辅后,和他儿子严世蕃一起,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干尽坏事。当时一些没骨气的朝臣都投靠他,有三十多个官员做了他的干儿子。有了这些爪牙,他更加可以操纵朝政了。

    严嵩掌权的时候,北面鞑靼部(蒙古族的一支)强大起来,统一了蒙古各部,成为明朝很大的威胁。严嵩不但不想加强战备,反而贪污军饷,让兵士们受饥挨饿。鞑靼首领俺答好几次打进内地,明军没有力量抵抗。公元1550年,俺答带兵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郊。明世宗派严嵩的同党仇鸾为大将军,统率各路援军保卫京城。严嵩怕仇鸾打败仗,指使仇鸾不要抵抗。结果,让鞑靼兵在北京附近掳掠了大批人口、牲畜、财物,满载回去。京城附近十几万明军,竟一箭不发。

    过了一年,仇鸾又勾结俺答,准备和鞑靼讲和。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正直大臣的愤慨,特别是兵部员外郎杨继盛。

    杨继盛,保定容城人,出身贫苦。他七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待他不好,让他去放牛。杨继盛放牛经过私塾,看到村里一些孩子们在读书,十分羡慕,向他哥哥请求让他读书。哥哥说:“你年纪太小,读什么书?”杨继盛回答说:“我能放牛,就不能读书?”他父亲见他有志气,就让他一面读书,一面放牛,果然上进很快。后来应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在京城里受到不少大臣的赏识。

    杨继盛为人正直,看到严嵩、仇鸾一伙丧权辱国的行为,怎么也忍受不了。他向明世宗上奏章,反对议和,希望朝廷发奋图强,选将练兵,抵抗鞑靼。明世宗看了奏章,也有点心动,但是禁不起仇鸾一撺掇,反把杨继盛降职到狄道做典史。

    杨继盛到了狄道,并不灰心丧气。狄道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人不识字。杨继盛到了那里,挑选了一百多个青少年,请个老师教他们念书。学生家里没有钱,杨继盛把自己的马和妻子的衣服变卖了帮助他们。当地百姓都爱戴杨继盛,称呼他“杨父”。

    严嵩像杨继盛被贬谪后,明朝和鞑靼讲和,互相通商。但是不久俺答就破坏和议,多次进攻边境。仇鸾的密谋暴露,吓得发病死了。这时候,明世宗才想到杨继盛的意见是对的,把他调回京城。严嵩也想拉拢杨继盛,哪知道杨继盛对严嵩更是深恶痛绝。他回到京城刚一个月,就上奏章给明世宗弹劾严嵩,大胆揭发严嵩十大罪状,条条都有真凭实据。他在奏章中还说,严嵩有十大罪,却可以蒙蔽皇上,因为还有“五奸”帮助他,这就是严嵩的间谍、爪牙、亲戚、奴才、心腹,都密布在世宗的左右。

    这道奏章打中严嵩的要害,严嵩气急败坏,在明世宗面前诬陷杨继盛。明世宗大怒,把杨继盛打了一百板廷杖,关进大牢。

    杨继盛被廷杖打得遍体鳞伤,腿肉也打烂了,连狱卒看了也心酸,杨继盛却态度泰然,像没事儿一样。亲友们听到杨继盛伤势重,通过狱卒送给他一只蛇胆当伤药。杨继盛推辞不受,说:“我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

    杨继盛在监狱里被关了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