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武灵王胡服骑射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我们要不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奋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们看怎么样?”
楼缓听了很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也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了,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对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要学胡人那样骑马射箭。”
这个议论一传开去,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又跟另一个大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的风俗,可是大家反对,怎么办。”
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我看讥笑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都会赞成我。”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袖的穿着,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讲了,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丢脸,不愿这样办。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要改服装,就干脆装病不上朝。
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首先要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就亲自上门找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起胡服来了,没有话说,只好跟着改了。
赵武灵王看到条件成熟,就正式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多少日子,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来了。有的人开头觉得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穿了胡服,实在方便得多。
赵武灵王接着又号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临近的中山,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还扩大了好多土地。赵武灵王就打算同秦国比个高低啦。
赵武灵王经常带兵在外打仗,把国内的事交给儿子管。公元前299年,他正式传位给儿子,就是赵惠文王。武灵王自己改称主父。
赵主父为了要打败秦国,把国内的事安排好以后,决心亲自到秦国去考察一番地形,并且观察一下秦昭襄王的为人。
他打扮成赵国的一名使臣,带着几个手下人,上秦国去。
到了咸阳,赵主父以使臣的身份拜见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接见了那个假“使臣”后,觉得那个“使臣”的态度举止,既大方,又威严,不像个普通人,心里有点犯疑。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派人去请他,发现那个“使臣”已经不告而别了。客馆里留着一个赵国来的手下人。秦昭襄王把他找来一问,才知道他接见的原来就是有名的赵主父。秦昭襄王大吃一惊,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精兵,连夜追赶。追兵到函谷关,赵主父已经出关三天了。
沙丘宫之变
赵武灵王为赵国一代英主。通过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强大起来。但在其晚年,因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犯下错误,而终至惨死。
赵武灵王在实行“胡服骑射”成功之后,于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传位给王子何,而自称主父,北出燕代,灭中山,又西入窥秦。当初,武灵王的长子名叫章,被立为太子,不久,武灵王得到一个名叫吴娃的美女,十分宠爱,成天呆在宫中和吴娃在一起,有好几年不出宫门。几年后,吴娃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何。武灵王因宠爱吴娃,便废掉了长子太子章,而立何为太子,并传位给何。这就为祸乱埋下了伏笔。
章原是赵国的太子,未来的王位继承者,生活一向奢侈豪华。弟弟何被立为太子后,章被封于代,号安阳君,心中不服。武灵王又派田不礼相章。大臣李允觉察到了其中的危险,对赵国相肥义说:“公子章年轻强壮而心志骄傲,党羽众多,欲望又大,心中一定有什么诡计。田不礼这个人,性格残忍而爱杀戮,还骄慢无礼。这两个人合在一起,必定会生出祸事。两个人都属于小人。小人有无尽的欲望,却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必然俱入祸门。依我看来,祸乱不久便会发生。你身为赵相,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一旦有事,你必然先遭殃。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既不仁又不智,将何以管理国家!你为什么不称病不出,把权力转交给公子成,而不为怨府,不作祸乱之阶梯呢?”肥义听后,不以为然,说:“不行。过去主父将大王托付给我,说:‘不要改变你的操度,不要改变你的思想,坚守一心,直至死亡’。我再拜受命。如今要是害怕田不礼作乱而忘掉过去的誓言,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大的变节行为呢?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大的忘恩负义呢?变节负恩之臣,为刑法所不容。俗话说:‘死者复生,生者不愧’。我已有言在先。我想保全我的誓言,又怎能保全我的身家性命?而且,贞臣是难至而节见,忠臣是累至而行明。你虽是一片好心,但我已有言在先,终不敢食言。”李允说:“好吧,你坚持下去吧!我也只能在今年见到你了。”说完,哭着离开了肥义的家。李允又几次去见公子成,让他防备田不礼为乱。过了些日子,肥义对掌管警卫的大臣信期说:“公子章和田不礼这两个人让人担忧。他们对我表面很好,而实际却恨之入骨。而且他们的为人既不像儿子又不像臣子。我听说,奸臣在朝是国家的残贼;谗臣在中,是君主的蠹虫。他们既贪婪又多欲,内得主父的欢心而外为暴虐。假造诏命而为乱不是什么难事。国家就要发生祸乱了。我十分担忧,晚上睡不着觉,饭也吃不下。你不可不提高警惕。从现在起,如果有人召唤大王,必定让他先和我见面,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大王再出来。”信期答应了。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年),武灵王召见群臣,安阳君也来朝见。武灵王让惠文王坐在朝堂上接受朝拜,自己从旁边偷偷观察群臣和宗室所行礼节。他见长子章神情抑郁,北面为臣而朝见自己的弟弟,心中感到很可怜他,便想把赵国分为两半,让章为代王。但武灵王最后没有拿定主意,就把此事先搁下了。朝见完毕之后,武灵王到沙丘离宫去游玩。他一走,公子章即率领自己的党徒和田不礼一起作乱,伪造主父武灵王之命召见惠文王。肥义先出,被他们杀死。信期见势不妙,即带兵与惠文王一起和公子章的人打了起来,公子成和李允闻讯后,立即调集邯郸城四乡的国队入城抵挡公子章,杀掉了公子章和田不礼,平定了叛乱。公子成为赵相,号安平君,而李允为司寇。公子章兵败之时,逃向主父武灵王所在的沙丘宫。武灵王开门把他放了进来。公子成和李允随即挥兵包围了武灵王住的宫殿。公子章被杀死后,公子成和李允商量说:“我们因为公子章的缘故而包围了主父。如果撤兵,主父出来,我们便全完了。”于是,他们下令包围武灵王所住宫殿,并命令宫中的人撤出,后出者斩。这样,宫中之人都逃跑了。武灵王想出而不得出,又得不到食物,实在饿极了,就掏麻雀窝中的小麻雀吃。这样坚持了三个多月,最后还是被饿死在宫中。公子成和李允直到确定武灵王必死无疑,才为武灵王发丧,遍告诸侯。当时,赵惠文王何年纪还小,大权掌在公子成和李允手中。他们害怕被杀,才做出这种事情,而武灵王就这样悲惨地死去了。
范睢的远交近攻计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
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
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睢。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有一回,示须贾带着范睢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睢挺有才干,背地里打发人去见范睢,送给他一份厚礼,范睢坚决推辞了。
就为了这件事,须贾怀疑他私通齐国。回到魏国以后,向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将范睢严刑拷问,打得他几乎断了气,肋骨被打折,门牙也打掉了两颗。最后,魏齐叫人用破席把他裹起来,扔在厕所里。
天黑下来,范雎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只见一个兵士守着他,范雎恳求他帮助。那个守兵偷偷地放走了他,却向魏齐回报,说范雎已经死了。
为了怕魏齐追捕,范雎更名换姓,自称张禄。
那时候,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范雎偷偷地去见使者。使者就把他带到秦国。
范雎到了秦国,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