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第三子袁尚,平日里喜爱武艺,早就想在父亲面前逞一番威能,待到袁绍发话,立即应了一声,便挥舞双刀,飞马出阵,在两军阵前来往奔驰,看上去却是英雄少年!
“是袁尚,袁绍的小儿子!”赵迁身后有人说道。
还未等赵迁发话,身后一将挺枪而出,赵迁顺眼看去,乃是徐晃的部将史涣,不由得眉头一皱。
袁尚见敌将出阵,也挥舞双刀迎上,两人便在两军阵前,厮杀起来。
别看袁尚年幼,武艺还算不错,与史涣杀的难解难分,阵中的袁绍看后,不由得点点头,显然也是很满意自己小儿子的表现。
又过了三个回合,袁尚突然往史涣斜肋一刺,随后拨马便跑,史涣只当袁尚不敌,自然是策马而追。
袁尚听到身后马蹄声起,知道史涣在后追随,将手中双刀挂于马颈之下,然后取出一把袖箭拿在手中。
将箭支搭载肩上,拉满弓弦,袁尚翻身背射,小箭嗖地一声,朝着史涣射去。
史涣哪里有所提防,待到察觉之时,已然不及躲避,大叫一声,翻身落马,众人看去,只见左目中箭,直透脑颅,登时毙命。
袁尚得意大笑,袁绍见小儿得胜,手中长鞭一挥,身后大队人马朝着赵迁的军阵杀去。
赵迁本来对史涣不听将领,擅自出阵便有所不满,不过现在史涣死了,也无从追究,眼看袁绍大队人马杀过来,只得一擎手中穿云枪,身先士卒,杀奔过去。
身后许褚、张飞、太史慈等将,自然是不肯落后,各自率领麾下将士,两军战在一处。
混战大杀一场,双方各有损失,各自鸣金收兵,回到军寨。
赵迁回到帐中,召集谋臣武将,商议破敌之策。
张飞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大哥,不如今晚前去劫营,杀袁绍一个措手不及。”
赵迁缓缓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旁边的荀攸笑道:“张将军稍安勿躁,那袁绍帐下亦不乏谋士,想来必能防备吾等劫营。”
“袁绍虽然败多胜少,但毕竟兵多将广,若是蛮打蛮攻,虽说可以取胜,但是损失亦不可谓不大。”太史慈喃喃道。
赵迁瞥了眼随军而来的郭嘉,道:“奉孝有何妙计?”
郭嘉微微一笑,道:“就依翼德将军之言,今晚劫营!”
荀攸眉头一皱,有些不明白的看向郭嘉,道:“难道奉孝如此小看袁绍乎?”
“非也,非也。”郭嘉摇头笑道,“劫营只是第一步而已。”
第四百一十二章 重创袁绍()
听了郭嘉的话,赵迁哈哈一笑,道:“奉孝就不要在卖关子了,快快说与吾等,有何妙计破袁?”
“离吾大营十里之处,有一条大河,主公可命几位大将屯兵河边,命一将诈作劫营之势,诱袁绍来至河边,吾军无退路,必将死战,定可胜绍!”郭嘉娓娓道来。
赵迁点点头,深以为然,便朗声问道:“哪位将军愿做先锋,前去劫营?”
“大哥,此计乃是俺老张想出来的,当然是由俺老张前去劫营!”张飞当仁不让的说道。
郭嘉哈哈一笑,说道:“翼德将军,此次劫营许败不许胜,汝可要想好了?”
张飞一愣,满不在乎的说道:“奉孝先生请放心,俺老张虽是粗人一个,但亦颇知兵事,定不负大哥所望!”
郭嘉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于是,赵迁大手一挥,下令道:“众将听令,子义为一队,仲康为二队,张燕为三队,此三队在左。”
“得令!”太史慈、许褚、张燕三人同时应道。
“右路亦为三队,子龙为一队,公明为二队,文锦为三队。”赵迁继续说道。
“得令!”赵云、徐晃、张绣亦抱拳应道。
赵迁点点头,待至半夜,赵迁命六队先行,埋伏大河左右已定,然后再命张飞领中军,前去袁绍大营劫寨。
袁绍拥有最富足的冀州,兵多粮广,这一次迎战赵迁,光是寨营便扎了下了五座!
张飞大兵前来,不疑有他,直接冲入袁绍寨中,放起火来,却不听闻一人哀嚎。
见此情状,张飞哪里还不明白,这是袁绍早已防备,幸亏自己这里也有所提防。
中军大帐的袁绍一看有敌军闯入前寨,不由得哈哈大笑,道:“果不出则注所料,赵贼真的来劫营了。”
旁边的沮授听后,得意的点点头,没有说话。
袁绍并无在意,大手一挥,道:“传令各营,起兵迎敌!”
轰!轰!轰!
几声炮响之后,袁军喊杀声震天动地,五寨大军尽起,杀奔张飞而来。
张飞虽然勇武,但也不笨,知道凭自己一己之力,绝不是袁绍大军的对手。
况且,今晚劫营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诱袁绍进入埋伏,许败不许胜,张飞自然也不会逞勇硬碰硬!
两军甫一接触,张飞便下令撤退,往埋伏的大河方向奔去。
袁绍冷笑连连,便招呼军士追击,敢来的沮授,连忙拦住,道:“主公不可,赵迁行军狡诈,恐是诱敌之计!”
“则注勿忧,吾应乘胜追击,才是上策!”袁绍摆手说道。
于是,袁绍不听沮授劝告,带领诸将,引军赶来,喊杀之声不绝,等到差不多一个多时辰的时候,终于达到大河之畔。
张飞中军退无可退,正在这时,赵迁率领一支队伍,冲了过来,大喊道:“前无去路,众军士何不死战?”
张飞见赵迁来援,立即掉转黑风神骏,喊喝众军士返回杀敌。
张飞一马当先,几个不开眼的裨将,挥舞手中兵刃,朝着张飞杀来。
然而,并无一人,能在张飞手下走上三合,便被张飞的丈八蛇矛枪,挑落马下。
军士们看到赵迁和张飞都如此神勇,哪还有不效死命的道理,一时间杀的袁绍军队大乱。
袁绍一看,不能硬拼,急忙命令军队往回撤退,赵迁和张飞遂率军追赶。
袁绍此时方知劫营是计,不过也并未太慌,毕竟自己大军一路上呈现压倒性的胜利,等到撤退到开阔地,便是自己反击的时候。
就在袁绍异想天开,大军撤退的时候,忽然一声炮响,左路太史慈,右路赵云,一并冲杀而出。
袁绍大惊,在两个儿子和一个外甥的保护下,死命杀出重围,更有焦触、张南两员大将,截住两路大军,为袁绍争取时间。
几个回合之后,焦触死在赵云枪下,张南被太史慈用戟刺穿了喉咙。
袁绍顾不得损兵折将,杀出一条血路,只是行不到数里,又是两声炮响,左边许褚,右边徐晃,各率一军杀出。
“主公快走!”两声大喝想起,袁绍定睛一看,乃是手下大将吕旷、吕翔兄弟二人,带领军士前去阻击。
可怜兄弟二人,忠于袁绍,可无奈武艺实在不是许褚和徐晃这个级别的,两人相继战死。
袁绍父子心惊胆战,终于回到了旧寨,累了一夜,赶紧命人生火造饭,救治伤残。
袁绍人困马乏,正当歇息的时候,喊杀声又起,两路大军分左右径直冲入寨中。
正是赵迁的左路军张燕,右路军张绣,所到之处,人仰马翻,一片鬼哭狼嚎。
袁绍慌忙起身,二子袁熙,外甥高干,义愤填膺,亲自披挂,冲上前去。
袁绍阻拦不及,又被袁尚催促,只得先行撤退。
独目袁熙和高干,只是凭借着胸中怒火而来,有怎是张燕、张绣的对手。
张燕号称飞燕,马上身法乃是一绝,当初和张辽都能一战,现在和袁熙对上,自然是游刃有余。
袁熙甚至连张燕的衣角都没有碰到,又被张燕所杀。
至于高干,也好不到哪里去。
张绣跟随叔父张济之时,就名誉军中,有“北地小枪王”之称,近年来,独自掌管河内军政,枪法更是纯熟,甚至得到赵云赞赏。
而高干不过是凭了袁绍的关系,谋得将军一职,如今是检验真本事的时候了,下场自然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在张绣的枪下。
赵迁事先准备下的六路伏兵,将袁绍的大军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重创了袁绍的实力。
袁绍撤退途中,又接到青州袁谭来信,不意袁谭连中田丰之计,也是损兵折将,渤海之地几乎失却。
听到这个消息,袁绍大喊一声,直接从马上栽倒下来,口吐鲜血不止。
幸好随军医工全力施救,方才缓过命来。
“吾自力战数十场,不意今日如此狼狈,损兵折将不说,连儿子、外甥,也战死沙场,此天丧吾也!”袁绍悲戚的嚎叫道。
旁边沮授长叹一声,道:“主公切莫灰心,胜负乃兵家常事,今虽战败,然冀州仍有钱粮,且退兵回州,紧守城池,勿与为战,休养生息,待时机有变,再报仇不迟。”
袁绍听后,默然不语,良久之后,方才叹道:“便依则注之言,回师邺城!”
第四百一十三章 河北二将()
经此一役,冀州原广平、巨鹿、安平、渤海四郡俱归于赵迁统治之下。
赵迁班师回朝,奏明天子,封赏众位有功将士,然后安排官吏到州郡地方,实施监管。
袁绍自回邺城养病,留下大将张颌、高览守备赵迁;三儿袁尚防御曹操;长子袁谭坐镇青州,以防幽州兵犯。
这一仗打完,袁绍可谓是损失惨重,不仅损兵折将,甥死子丧,而且丢失大片地盘,形势很不利。
光是赵迁,便能够从并州、河内、幽州,对袁绍进行三面夹击,再加上已经与其交恶的兖州曹操,袁绍简直是四面环敌,处境是危若累卵。
不过,赵迁倒是没有乘胜追击,不是他想放过袁绍,只是因为袁绍在冀州根深蒂固,想要将其连根拔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此,荀攸不太理解,他是主战的;不过,郭嘉倒是同意赵迁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