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简单——”杨山芦就是淡淡一笑道:“精兵,足饷!做到这二点就可以说练成一半了!而且这些新兵都已经经过实战的检验(每人被派出去剿匪多达三次),所以已经可以算是合格的士兵了。”

    “好极了!如果大明能多几个像你一样的卫所,国事无忧矣!”卢象升就是感慨地说道。

    当然他也知道,这个是其他军镇学不来的,单单练出这18000兵马,需要耗费的钱粮,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也就是杨山芦生财有道,才能支撑得起来,不然的话换成其他人,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行啊!

    至于其他随行的官员呢,更是心里只有一个字了——服!

    于是这样全部检验完毕之后,卢象升就是愉快的答应了杨山芦的邀请,在游击将军府内,吃了一顿便饭。

    杨山芦知道卢象升是非常清廉的,所以都没有准备什么大鱼大肉的,只是上了一些反季节的蔬菜而已。

    不过就算这样,还是让卢象升吃的非常满意,并且也再次印证了杨山芦的厉害,简单的吃食上就有如此花样!

    就好像这种反季节蔬菜,连他这种淡泊享受的人,都是吃的非常满意的,这只要杨山芦愿意的话,绝对又是一座大金矿啊!再加上他已有的百花露等赚钱渠道,实在是不服不行啊!

    这样吃饱喝足之后,卢象升就准备离开了,不料此时,杨山芦却是塞给他一张2万两的银票!

    一开始卢象升还不要,不过杨山芦就是坦言,这是给他用来练兵的!

    其实卢象升这个人,在历史上来说也是属于能臣,开屯田,积黍米,可问题是宣大三镇的历史包袱实在太重,卢象升属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所以杨山芦这才慷慨赠银,助他一臂之力!

    看见杨山芦语出至诚,卢象升这才感慨的收下了,甚至他还觉得,像杨山芦这种又有忠心,又有能力的武将,应该占有更高的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啊甚至他的治下搞得这么好,已经可以称之为东路模式,从中吸取先进经验了。

    然后等到卢象升走了之后,杨山芦手下的众将还是非常欢喜的,因为他们已经打听到,卢象升这次并没有去其他地方,而是单单就来东路三卫视察,这代表着什么已经不言自明了。

    而且卢象升临走的时候,杨山芦还收到了一件他送的‘礼物’一批兵部拨下来的鸳鸯战袄,包括三千件刀枪,都是一件不差的送来了!

    一般来说,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雁过拔毛,上面拨下来的物资能拿到一半就不错了,可是现在呢,上有杨山芦的老爹在兵部照顾,各种物资尽可能地予以倾斜,下有卢象升保驾护航,这些物资那是一件不少啊

    虽然这些物资,大多数是不符合玄甲军的标准的,可是这也是钱啊,改进一下还是可以用的!而有了这么多支援,杨山芦也有信心,在3个月之后,会给鞑子留下难忘的回忆的!

    当然在4天之后,又有一件大事开始了——那就是夏收到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夏收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要知道现在整个宣大三镇,乃至整个大明都是粮食不足,所以这种时候,粮食就是代表着生命!包括之后和鞑子交手的时候,充足的粮食也是胜利的保证,所以对于这次夏收,杨山芦是非常重视的。

    随着他一声令下之后,整个东路三卫的老百姓,包括18000玄甲军在内,全部参与收割!甚至就连1000名书院的学生,也全部参与收割!本来这些学生在书院中学的就有农学方面的知识,而现在呢,又是实际动手,就是更加可以做到教学结合了。

    而这样全民动员的情况下,这个场面那是非常的壮观啊现在的整个东路三卫,拥有的屯田数高达200万亩!而下辖的百姓更是有30万之众!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会战就展开了!

    当然,所谓皇帝不差饿兵,以杨山芦出手的豪阔,更是不会亏待这些参与收割的百姓们的!

    反正就是青壮们下地收割,上了年纪的老人则是帮着做饭,所以等到中午的时候,那是一筐筐的白面馒头都挑到了田间地头,再加上香喷喷的羊肉汤,汤里面甚至还能找到不少羊肉的!

    这样的伙食让那些青壮们都是非常满意的,甚至有的棒小伙胃口好的,一顿都能吃掉七八个馒头呢!

    而对此杨山芦也并不限制,毕竟现在下田的这些青壮,那可真正都是青壮!平时在他的惠民政策下,一个个都是脸色红润,身体健康,所以多吃一些也没关系,毕竟吃得多才能干得多啊

    而这样支持的背后,消耗的羊肉什么的也不少,估计每天都要宰掉几千头羊的!这个数字如果放在其他卫所,估计当了裤子都拿不出来,不过在东路三卫嘛,高山卫这个大牧场的定位,早就养了数十万头的山羊,所以可劲的杀吧!

    而在这样的全民动员中,杨山芦要做的,就不是亲自下地参与收割了,而是去各处督查,看看伙食供应是否到位,工钱是否给足等等这比单纯的下地收割效果更好,毕竟他的地位高了,着眼点也就不同了。

    而这样开足马力,一天的收购之后,已经有数十万亩的屯田进行了收割,然后至关重要的产量数据也就出来了。

    等到下午的时候,负责整个东路三卫农事的农学专家韩霖,已经大呼小叫的找到了杨山芦,兴奋的又蹦又跳的道:“大人,数据出来了!采样一千亩已经收割的小麦,平均亩产都达到了一石四斗!比往年还要增产了一成啊!”

    “什么?这个数据确实吗?”杨山芦听了都是吃了一惊的。

    “大人,千真万确的!都统计了三遍了!”韩霖的说话都带着哭音了,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杨山芦此时正在一处屯田视察,周围干活的老百姓听见之后,那更是爆发出了阵阵欢呼!

    要知道就算是正常的年景,像阳和道其他地方的屯田,最多只有半石的产量(94斤),可是现在呢?更不要说在现在这种大灾年的形势下,连半石都没有!可是现在呢?亩产都达到了一石四斗?比往年还要增产一成?

    甚至这样的高产,就代表着安然度过灾年的底气!代表着幸福生活的保证啊!

    当然有这样的高产也是很正常的,例如其他卫所的贪官污吏,是从屯田里捞钱,可是杨山芦呢,是往屯田里投钱,再加上科学的手段,肥田粉,保水保湿所以有这样的高产,奇怪吗?

    “传我命令,立即去各处屯田告知!让大家伙都乐呵乐呵!”杨山芦就是兴奋不已的说道。

    “是——”于是随着杨山芦一声令下,在已经派到田间地头的几十支宣传队中,就是迅速添加了这个好消息!而随着消息传开之后,让所有干活的青壮都是激动不已的!甚至连疲劳的身体都感觉不累了!

    而这也是很明显的,前年丰收,去年丰收如果说一次两次的丰收还是偶然,可是连续几年的丰收呢?这是不是就代表了必然呢?

    而且这样的大丰收,还是和他们有着切身联系的!(现在东路三卫的百姓们,人人都有自己的田地,因为以前霸占屯田的贪官污吏都被打倒了呀!)

    所以随着这样的喜讯传开,这种欢喜甚至有那青壮都是忍不住跟着宣传队一起哼唱起来,那就是杨山芦作得一首曲子——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随着这样优美的歌声飘荡,整个东路三卫一片欢腾在他们脚下的,这不是希望的田野上又是什么!

    而这样经过整整10天的紧张收割后,二百万亩的夏收终于完成了。

    然后在镇虏卫刚刚新建的几座大粮仓里(每座粮仓可以储粮十万石),包括三大卫所原有的粮仓,那全都堆满了金黄色的的麦子啊!甚至这种丰收的景象,照那些管理粮仓的小吏来说,都几十年没见过了!

    至于总产量嘛,都有接近三百万石的!可以养活整整二百万人一年!要知道整个东路三卫,只有百姓三十万人,可是现在呢,这种大丰收

    而且这样的大丰收,除了杨山芦拥有了足够的粮食外,所谓大河水涨小河满,东路三卫的老百姓们,每家每户都获得了大量的粮食!

    按照经历司的初步计算,田地少一些的每一户也能获得十石粮食(二千斤),至于那些家中有人在玄甲军中当兵的,那就更不用说了,四五十石都很正常那真的是需要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了呀!

    而这样的数据也就代表着(按照最低每户十石粮食的数据采集,每户四口人,平均每人一年拥有五百斤粮食,每天一斤半),接下来一年的幸福生活,又有了保证!

    而如此喜人的总收获,等到报告给杨山芦之后,他都是非常欢喜的,甚至他也就当场奢侈一回,下令整个东路三卫庆祝一天!然后他又是从高山卫的畜牧场中,取出了二千头猪,2万只鸡,9000只羊,全部宰杀,然后分配给整个东路三卫的三十万百姓!大家来狂欢一天!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换成其他地方,要拿出这么多鸡羊来简直就是做梦!人都吃不饱,还有粮食喂鸡喂猪?

    可是在东路三卫呢,却是完全没有这种困扰的,因为在整个东路三卫,已经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粮食丰收,就能产出大量的下脚料,像什么米糠啊,麸皮啊,这些粮食加工的副产品,可以用来喂养大量的鸡、猪,形成发达的畜牧业!所以现在家畜的总数,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之巨,现在这样拿出来一部分来,那是完全无压力啊!

    而听见将军大人如此大的手笔,整个东路三卫更是欢喜,那种喜悦之情都像过年似的了!甚至各地百姓出去庆祝的时候,大白天都不用锁门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啊!

    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