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更为可怕的是,此次国运之战,朕梦到的却是没有你的参加,并且最后的结局更是惨不忍睹!此战我大明援军十万人尽墨!忠臣良将战死不计其数!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而更加可怕的是,此战败亡后,朝廷再也无力对抗东虏,最后更是鞑虏入主中原,我汉人江山沉沦啊!”

    “啊!”崇祯皇帝只当是做了个怪梦,杨山芦听了却是目瞪口呆心道这位不愧是天子,上天之子难道真的有天人感应?这个梦居然和原本的历史都八九不离十了!

    甚至杨山芦还很想说,你更没有梦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大明怎是一个惨字了得!你接连下罪己诏都没用啊!并且随着你这位悲剧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之后,大明王朝正式宣告结束(南明什么的在杨山芦心里是不算的),汉人文明的最后一座丰碑,轰然倒塌可是现在呢?

    所以杨山芦在心里唏嘘的同时,也就安慰他道:“皇上请放心,所谓天人感应,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并且经此一战,已经可以确信我大明王朝,有能力卫我边疆!绝不会成为那沉沦末世!所以还请皇上放心!”

    “并且微臣在此也不是说句大话一年前微臣曾经说过,要五年平辽!可是今天呢?微臣要说五年平辽,已经指日可待!并且微臣可以在此再做下一个承诺,二年之内,微臣要亲手押着皇太极等一干奴酋,到你面前请降!二年之内,我大明军旗,会在狗鞑子的皇宫上高高飘扬!”

    (其实杨山芦都有把握说一年的,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这个又是喜欢较真的皇帝,还是时间放得宽泛些吧)

    “好好好!”就是这样崇祯皇帝都是激动万分了!如果这话是其他人说的,他不信,甚至他还要唾他一脸真以为东虏是软豆腐,可以任你拿捏的吗?可是这话从杨山芦口中说出来,他却是一万个相信!

    还是那句话自他登基以来,时逢大难,天不假年(各种天灾人祸),可万幸老天开眼,赐下了一个杨山芦啊

    而从崇祯皇帝寝帐离开后,杨山芦的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没错,刚才他对崇祯所说的,其实也就是他的心愿!并且他也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来到!

    而到了第二天,明军休整半日后,接下来就是唱着得胜之歌,从笔架山出发,开始向着锦州方向进发的!

    然后这一路上,其实已经进入了明清双方的势力拉锯地带了,不过现在嘛,值此大捷,诸邪辟易!一路上再也看不到那些清军鬼鬼祟祟的身影了(本来大军刚出山海关的时候,前后都有不少清军哨探四下尾随的),不过现在嘛安宁的就好像在自家国内行军一样。

    接着就是一路经过了明军好几大卫所,诸如宁远中左所之类的,并且在到达了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军堡——大兴堡之后,十三万明军却是停了下来。

    一来是略作休整,第二个嘛,就是应杨山芦的要求,要在此作一篇祭文——因为这里曾经是三千戚家军的停留之地(也就是在浑河血战中,主帅童仲揆、陈策,戚金率领的那一支戚家军,当然他们最后是在浑河血战中,全部战死的)。

    而杨山芦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因为他每每在后世翻阅史书,最为敬佩的就是这支戚家军了!

    要知道那场浑河血战(连同四千四川白杆兵一起),那真的是打出了军威国威的!如果不是当时其他明军胆寒不敢救援(时任蓟辽总督的袁应泰),那绝对能把老奴亲率的数万精锐清军打得崩溃的!

    当然就算这样,狗鞑子也已经很不好受了,根据日后狗鞑子自己编撰的史书记载,此战中明军以近万人挡我数万众,可是众多清军依然纷纷败北!

    包括清军中最精锐的红甲喇军、白旗军、黄旗军都纷纷败下阵来!甚至还有多名八旗将领在战斗中被明军活捉的!可见我戚家军之威名!

    (只可惜人太少,只有三千人,最后在优势清军面前坚持不住,又没有援兵,以总兵官陈策为首、童仲癸,副将戚金等大小将官120多人,全部壮烈殉国!英烈的鲜血,洒满了浑河岸边!实为可悲可叹!此战后包括戚继光一手打造的戚家军,此后不复存在,传承断绝可是现在呢?)

    于是等到大军扎营后,由蓟辽总督兼行营督师洪承畴执笔,亲自做了一篇祭文,来祭拜英灵!

    洪承畴两榜进士出身,那个文采是相当好的,而等到摆上香案,点燃檀香,他开始念诵祭文的时候,在场近百武将,近十文官,那是纷纷落泪

    在这个祭拜过程中,天地肃穆,北风呜咽,当然明军在祭拜的过程中,同样拿出了有力的祭品——多铎以下等一百多个鞑虏高级将领的人头,像什么固山额真,甲喇额真等等,来祭奠这些战死的英灵的!(当初战死的戚家军大小将官,同样有一百多人)。

    而等到祭文念到高潮的时候,在场的玄甲军大将戚振宗,那更是放声痛哭的(浑河血战中英勇殉国的副总兵戚金,就是他的叔叔)

    而其他众多武将文臣见状,也都是纷纷落泪,更加悲痛自辽事以来,都战死了多少忠臣良将啊只是,看着此情此景,也有不少人脸上,渐渐地露出了另一种颜色——那就是振奋!

    没错,因为他们也有理由振奋!浑河血战中,我军战死七千余人(三千戚家军,四千白杆兵,长眠于浑河两岸),可是现在呢?我还他以十万斩首——阵斩十万鞑虏!

    包括此时我大军行走在辽东大地上,鞑虏都已经不敢再掠我锋芒!(不像之前的浑河血战,三千戚家军刚刚到达,鞑虏大军已经蜂拥而来了)

    并且由此推广开来,除了浑河血战之外,之前的诸多战事同样令人感叹——自从鞑虏崛起以来,两国之间的几次大战,我军可以说是完全失败!

    萨尔浒大战,我军一战阵亡近十万人!

    沈辽大战,明军又是近十万人战死!沈阳辽阳两座重镇失陷!(浑河血战就是依附于此的)

    广宁大战,明军又是数万人战死!广宁陷落!

    如此一败再败,败无可败!八旗铁蹄的阴影,已经笼罩整个大明的天空!无数忠臣良将,纷纷战死,依然不能阻挡鞑虏前进的脚步!

    (在这里多说一句,如此诸多惨败,战死的忠臣良将,实在是不计其数!再举一例,浑河血战之后,又进行的广宁大战,西平守将副总兵罗一贯苦苦坚守(广宁城外围的西平堡),可是久候援兵不至。

    最后他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罗一贯顶盔冠甲,在城墙上向着北京方向跪拜,说道:“臣尽力了”,然后自刎而死!包括他麾下的参将黑云鹤、游击李茂春等忠臣良将,也相继战死!如此忠勇良将的结局,可谓悲叹!)

    可是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可是现在呢?笔架山一战,灭敌十万鞑虏,垒起京观高达数十丈,同样还以颜色?并且满清战死了十万人,就等于灭国了一半?

    (虽然我堂堂大清,气吞四海,睥睨四方,却是人小口气大,此时一共只能凑出二十万‘战兵’了,还是老弱病残全部算上的那种,所以一战消灭了十万人的话)

    所以等到最后,在杨山芦都是恭敬上香,祭拜英灵的时候(现在还没打到浑河,等到打到了浑河之后,还要大大的祭拜)。

    就是在心里默默的念道天上的诸位英灵,忠臣良将们,就请你们拭目以待吧,看着我十三万大军,是如何横扫鞑虏,荡清一切魑魅魍魉!再现我堂堂大汉军威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ps今天白马又是好开心,都已经年初二了,还有三位书友打赏的!而且这三位都是老朋友了,他们分别是书友乔阳123,书友szhbl,书友scjosdu,感谢感谢!

    有了这么多老友的支持,白马在新的一年里,会写出更多更好的章节来哦!来回报诸位的厚爱的!

第三百六十三章大战再起!() 
又过了二天后,大军就已经来到杏山一带,这里离着锦州已经不远了。

    (也就是狗鞑子围绕着锦州筑有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乳峰山,黄土岭防线,第二道防线,松山防线,这二道防线都有狗鞑子依托山势构建的工事,再之后就可以直达锦州了)。

    而且十三万大军,士气也是非常高昂,并且各种物资粮饷是非常充沛的因为在之前的粮道重新打通后,后方的各种粮食物资又是源源不断的运了过来,并且这个力度是空前的!整个大后方非常支持!

    因为自从笔架山大捷传回大后方后,整个京师,包括北直隶地区都轰动了张灯结彩,万人空巷,开心的都像过年似的!一战歼灭十万鞑虏,国朝开国以来,何曾有过这样的大胜!

    再加上还有大明时报适时的配合(李岩李公子在宣传方面还是很有才滴,原本的历史中,他就能编出各种琅琅上口的童谣,为李自成造势,诸如‘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之类的,蛊惑了不知道多少人,而现在投奔了明主,才得其用,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随着大明时报整版整版的详细介绍,包括歼灭的具体人数,各种清军的番号,还有打死的n多清军大官什么亲王,固山额真之类的,都是一一列举,让人一看就能了解的清清楚楚,和以往那种仅限上层知道的驿报什么的,是截然不同的。(以前也没有这样面向广大基层的报纸呀)

    所以随着大明时报的新版发行,那都是洛阳纸贵!不仅那些识字的人争相购买(反正杨山芦也不靠这个赚钱,一个肉包子就能看十天的报纸了)。

    就算那些不识字的贫苦百姓,也都是央求着那些识字的,读给他们听——因为他们虽然不识字,可是也知道要关心这样的国家大事!知道如果不痛扁鞑虏,不消灭鞑虏,他们还是要频繁入关,抢走他们的粮食,凌辱他们的妻儿的!可是现在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