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多少血。

    可就算这样,又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呢?毕竟他接手的大清国,已经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了!甚至不客气的说,已经挣扎在覆灭的边缘!所以接下来,丝毫不允许他懈怠的!

    于是等到多尔衮登基后,都根本没有大肆庆贺的,而是立即就展开了励精图治!

    例如他当上了皇帝之后,马上就是连下了三道命令——第一道命令,就是派人前往那种长白山,松花江等地带的深山老林,去抓捕那些生女真。

    也就是那些依然处在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制度,过着渔猎生活,比他们还要落后的女真人,希望可以借此扩充一下满族的人口,特别是补充一下八旗的战兵数量。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满洲八旗人丁的补充是有一定标准的,一般情况下一年只能补充一次,也就是每年都会有一批新的八旗子弟“成丁”,而这个“成丁”的标准是变化的,有时以身满五尺为合格,有时以一定的年龄为尺度,如十五岁、十六岁、十八岁等等。

    但是,因为之前皇太极的竭泽而渔,因此几年内,都别想有人丁补充了,所以多尔衮只能用这个办法来补充了,并且这个数量其实也是有限的,不过现在多尔衮也没办法,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而第二道命令,就是加大征收!而目标对象,就是现在他唯一能够控制的一个对象——高丽国。

    因为自从这场大败之后,本来臣服于他的那些蒙古部族,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不可能再上贡财货了你不过是个稍大一些的部族,凭什么给你上贡财货?也就是那些高丽棒子,男人都没用,看见打仗就发抖,所以还能想办法逼迫一下。

    包括原本的高丽,四年前被他们打服之后,每年都要进贡50万两白银,还有其他高丽参,鹿茸等等若干,不过现在嘛,这些贡品最起码要翻上一倍,好尽快恢复大清国的国力啊!

    对此命令,其他满清重臣当然也是赞成的,不过他们也有担忧,高丽不过也就是一个贫瘠小国,物产不多,所以如此重压之下,万一他要反了该怎么办!

    而对此忧虑,多尔衮当然也有看到,可是还能怎么办呢?不通过这种方式横征暴敛,难道还能依靠自身恢复吗?毕竟大清国现在的这点实力,基本都打成女儿国了,自我恢复的话都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所以也只能行此险招。

    至于第三条命令,却是针对杨山芦的,也就是现在明军虽然退兵了,他却知道这只是无奈之举,一旦明国形势好转,立刻就会重新发兵来攻的,而到了那时,就是大清国的灭国之期。

    所以多尔衮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提笔,亲自给杨山芦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就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又或者叫做养寇自重,只有大清国存在,他杨山芦才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他希望,以后再有兵戎相见的时候,可以网开一面,并且他们满洲八旗也愿意依附于他,做他门下的一条走狗。甚至他都愿意管杨山芦叫爹!就像当年的老奴依附李成梁一样!反正狗鞑子这种东西,没有廉耻,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当然多尔衮之所以态度如此谦卑,那也是很明显的,因为他很清楚的看到,此后大清国能否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杨山芦了,因为无论是在发展民生上,还是在军事战略上,杨山芦都能决定明国的生死,进而决定大清国的生死,所以多尔衮无奈之下,也只能如此了。

    (也就是经过这场大战,他对于其他明军并不害怕,可是唯独对于玄甲军,那是害怕到了骨子里!所以才只能行此下策啊)

    而等到把信送出之后,多尔衮这才长叹一声,他当上这个皇帝,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事情!而接下来,大清国能否起死回生,再现辉煌!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或者说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杨山芦的态度了!

    ps鞠躬感谢书友乔阳123的打赏!鞠躬感谢书友帐单的打赏!白马会更加努力的,争取写出更好更爽的情节,来回报这种支持!

第四百零五章加官进爵!() 
辽东,明军大营。

    十万明军这时已经开始回返,并且走到了杏山一带了,然后不得不说,狗鞑子的探马速度还挺快的,居然都追了上来,甚至还找了个机会,把多尔衮的那封密信交到了杨山芦手上。

    可是等到杨山芦看完之后,却只是冷笑一声你以为我也是李成梁之辈?做梦!于是杨山芦直接告诉这个信使既然多尔衮还在负隅顽抗,那就洗干净脖子,等着以后挨刀吧!其他的全是痴心妄想!

    然后等到这个信使,被灰溜溜的打发回去之后,倒是没一会儿,崇祯皇帝却是来到了他的马车里面,开始和他促膝交谈起来

    而之所以如此,那也是很明显的,现在都开始班师回朝了,打仗的那股兴奋劲过去之后,崇祯就开始担心起之后的事情来。

    例如先不说其他的,单单是这次的大捷,你说斩首都有二十多万了,以每颗脑袋30两银子计算,这得多大一笔钱!

    所以崇祯一想到这个,脑袋就疼!幸好杨山芦当初就答应过他这件事情包在他身上!所以现在,崇祯又是来找杨山芦敲定一下了。

    而杨山芦知道崇祯的来意后,就是一笑皇上你请放心,这件事情尽管包在微臣身上!我可以保证,每一个忠勇作战的将士,他们的犒赏银子都不会少一分!

    听见了杨山芦的这个保证,崇祯皇帝这才放心,虽然一开始,杨山芦承诺的只是解决二百万两银子,不过他现在都这么说了,那就一定有办法解决的吧

    甚至在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随着大军日渐南返,胜利已经确定无疑之后,崇祯心中更是有豪情澎湃因为现在可以说是他登基以来,大明国势最好的时候了!

    想想看,在国内,原本动辄几十万的流寇,基本已经荡平,除了匪首李自成尚未归案之外,其他的什么八大王,活曹操之类的,已经全部消灭!内部已经再无隐患!

    而在国外,原本虎踞辽东,对于大明威胁最大的东奴,如今也已经被打的只剩下半口气了,成为了不入流的势力!而这样一来,也根本对大明造成不了威胁了!

    所以面临如此大好形势,是该抓紧时间,来好好的发展民生!发展经济了!再造一个盛世中华!

    当然想到这些之后,崇祯皇帝更是把眼光都紧紧地盯在了杨山芦身上!因为要实现这些宏图伟业,就要依靠他这位贤婿了呀!

    所以崇祯皇帝已经暗暗决定,等到这次回京之后,可不能再让他回阳河道东路了,而是要让他坐镇京城,掌控全局,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的!

    之后一路无话,在经过整整一个多月的行军之后,胜利回师的大军,终于到达了京城!

    当然在这南归的一路上,就不停的有各镇的军队,开始返回驻地了就像山海关的军队,集镇的军队等等。

    毕竟这可是10万大军啊,如果全部前往京城受封的话,那个一来一回,消耗的钱粮太多了呀!所以还不如军队各自回返,只留下十大总兵,前去京城接受封赏就可以了。

    倒是杨山芦,因为他的驻地阳和道东路,还要在京城再西面,所以他的二万多玄甲军,倒是可以顺道来到京城的。

    崇祯十五年一月十八日,三万出征大军到达京城。

    而等到出征大军来到京城之后,那都是受到了无比热烈的欢迎!先不说在得知大军胜利回返之后,以杨山芦的老爹杨嗣昌为首的京城百官,全部从安定门前出,出城十里迎接!

    包括京城的百姓,那都是自发前来欢迎的!包括官道两旁,那都是旌旗招展,彩旗飘飘,热闹的都像过节似的!

    因为得益于大明时报的大力宣扬,再加上一次又一次捷报传回国内,所以现在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甚至连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次的惊天大捷!

    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大捷,是大明开国以来都前所未有的!明太祖厉害不?明成祖厉害不?可是都没有取得过这样的大捷!一次斩首鞑虏二十万!包括把鞑子皇帝的脑袋都给摘回来了,至于鞑子亲王贝勒什么的更是不知道多少,所以这样的惊天大捷

    然后迎着欢迎的百姓们,三万大军就是从安定门,整齐的迈步进入京师!而这也是有说法的,每次出兵打仗,出师都是从德胜门,归来则走安定门,分别取一个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当然这个寓意是非常美好的,可每次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可是现在呢?

    特别是在崇祯皇帝入城的时候,等到看到了头上安定门这三个大字,他的眼泪都是忍不住流了下来因为他至今还记得,他曾经做过的那个噩梦!

    在那个噩梦中,他梦见松山之战以惨败而告终!出征的十大总兵全部阵亡!松山附近的海面上,飘满了明军的尸体可是现在呢?

    包括在入城的时候,都有教坊司的十几名乐师拼命奏乐的,并且演奏的还是那种专用的将军回归曲:“皇明御极兮,威加夷獠兮”

    甚至迎着这个激昂的乐声,以玄甲军带头,领头唱起了军歌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包括到最后,三万将士,全部唱起了雄壮的军歌!这个嘹亮的军歌,伴随着凯旋的乐章,成了留在京城百姓心中永远的记忆!

    然后到了第二天,那就是进入最隆重的一个环节了——论功行赏!

    因为这次的大捷实在太过重大,百年罕有!所以包括户部兵部在内,所有的部门都是全力运转,确保封赏有序进行的。

    于是到了第二天上午,在先是经过大校场阅兵之后,然后十大总兵,外加一些随同出征的文臣,就是全部来到了金銮宝殿,听候封赏。

    然后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