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窝在皇宫里贪图享受的灵帝得知黄巾军一路势如破竹,正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向雒阳压来,吓得日夜寝食难安。

    灵帝本来是想召镇北将军宇信回京护驾的,却被何进等人死死劝阻。何进近来在朝中表现极为活跃,拉拢了不少大臣加入到他的阵营,他是怎么也不会甘心有人在这个时段跳出来破坏他的好事的。

    作为大汉朝的首席武官,何进在灵帝面前拍着胸膛保证道:“陛下宽心,黄巾贼军虽多,号称有百万之众,其实多为老弱病残,其精壮不足三十万,实不足为虑,何劳镇北将军出马?”

    尽管何进表现得信心满满,但灵帝压根不信他,还是坚持要调宇信回来,只是后来因群臣劝谏才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百官中仍有少数明大义者,他们上书说:“幽州北面素有鲜卑为患,镇北将军在则北方安宁,镇北将军不在则胡患又至矣。黄巾贼人虽气势嚣张,但缺乏钱粮兵器,必不能持久。朝廷应当立即派遣大将领兵征讨,方可一举成功。”

    恰巧这个时候幽并二州传来紧急军情,道鲜卑得知大汉又起内乱,尽起铁骑二十万向南压来,企图趁火打劫。家中不宁,又逢外寇,真是多事之秋,灵帝最后只得作罢。

    太平道领袖张角虽然不通兵法,但不失为一个好的统帅。他仔细分析了历来起义失败的原因,发现大多情况下起义军都是被官军各个击破。于是张角吸取古来教训,精心制定了一个“八州并起”的战略方针,意图让大汉朝廷无从下手。

    在张角“八州并起”方针的指引下,黄巾军屡屡进攻得手,打得各地官军屁滚尿流。到后来竟然发展到各地官员风闻黄巾贼寇犯境,便立即携带家眷财产逃跑,不敢再作丝毫抵抗。

    为了让各地黄巾军相互扶持,张角特派他门下的亲信弟子前往各地督战。三十六方起义军在张角的统一指挥下逐渐凝聚成三股强大的力量。

    三大主力表面活动在不同的区域,实则内部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便是张角设想的“铁三角”阵式。如此一来,黄巾军进可攻,退可防。攻则能保证无往不利,守则能保证官军嚼不动,咽不下。

    百万黄巾军一路高歌猛进,三路齐发进逼雒阳。消息传来,举朝震惊。司州之地一时流言四起,人心躁动。

    为镇压黄巾暴乱,灵帝接受大臣们的建议。改元中平,立刘辨为太子;下令解除党禁,大赫党人,并作出一系列军事部署。

    以大将军何进为统帅,率领左、右羽林军屯兵雒阳,拱卫京师;星夜调兵入驻雒阳外围的函谷、广成、伊阙、轩辕等八个关隘,并加设都尉镇守,以此来加强对雒阳外围的防御;命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率步骑四万重点围剿颖川叛军,北中郎将卢植领北军五校及地方官军八万余人开往冀州前线作战,南阳一线官军则转入守势,死死拖住张曼成大军,阻其北上。

    朝廷大军征讨初期,战事一度不利。各路官军因久不经战阵,皆畏敌不前,交战半月不仅没能取得预期的战果,反而被黄巾军打得溃不成军。

    何进无奈,只得以兵穷为由上书灵帝,请求灵帝准许各郡县官员自募乡勇,抵御黄巾军犯境。

    灵帝近来被各地败报吓得如笼中之鸟,哪还有什么主见,如今听了何进的建议,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于是立即批准实行。

    自灵帝下旨允许各郡县自募兵将后,各地官员为求保命,纷纷拿出平日里收刮来的钱物招兵买马,整军备战。地方豪绅为求自保,也大力支持当地官府,筹资扩军打击黄巾暴徒。至此,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渐渐遏制住了黄巾军一往无前的勇猛势头。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作战,黄巾军军士疲惫,士气大不如从前。加之因人数众多,粮食消耗巨大,盲目进攻得不到足够的补给,黄巾军开始由初期的开仓放粮转变为抢夺民间粮食自给,逐渐丧失了民心,军队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就在各地战势逐渐好转之时,五月中颖川传来朱俊大军被波才所率的黄巾军击败,官军死伤惨重全线溃退的消息,司隶出现第二次“逃荒”狂潮。

    朱俊战败,波才军趁胜追击,将皇甫嵩军围困在长社。眼下的形势是,朝廷在东边的作战部队除去分散在各个关隘的守军外,就只有皇甫崇一军了。

    波才军围住长社,可以说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导权,或可全力攻歼皇甫崇军,或可分兵直击雒阳,不管走哪一条路都将对大汉王朝的统治造成严重威胁。

    雒阳城中的灵帝闻得这一消息,顿时吓得六神无主。毕竟颖川这伙贼人离雒阳实在太近了,自己的小命着实堪忧!

第一百零二章 君臣起争执() 
颖川初战失利,使大汉朝廷投放在东线战场的三万多人马陷入了波才近十二万大军的包围圈中。战争局势一度紧张起来,一旦皇甫嵩军被打败,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波才的大军将长驱直入直取雒阳。

    官军在长社被围的消息传来,雒阳城内及其附近的百姓为躲避战祸,纷纷携家带口向西迁徙,整个司州乱成了一锅粥。

    灵帝在接到前方战败的奏报后也被吓得大病了一场,躺在龙榻上的灵帝天天祈祷神灵,企图获得上天的庇佑。可天不随人愿,前线形势不仅没有好转,还在逐渐恶化,灵帝无奈只好强撑着病体召来众臣商议。

    朝堂之上,灵帝先让大将军何进将前线战况向众人详细说明了一番,然后情绪低落地询问道:“诸位爱卿,如今正是国家危难之际,你们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快快说出来,朕一律重重有赏。”

    灵帝虽然抛出了奖赏的香饵,但心里压根没指望这批成天只知道拿着俸禄不办事的臣子们能在这关键时刻有所作为。臣子虽多,却无一人能为他分忧解难,这是何等的悲凉?

    忆及后世伟人的豪言壮语“谁能为我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转念再看看高居庙堂却万般无助的灵帝,其中心酸可想而知。

    果不出灵帝所料,殿内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开第一个口。能站在这里的人都不是傻子,谁都清楚现在外面的情形有多糟糕。要是提的建议好,那还好说,万一提的不好,让朝廷大军又吃败仗,到时肯定得脑袋搬家。

    何进身为当朝大将军,此刻也不敢擅自发言。阻碍宇信回京护驾的是他,建议朝廷派兵平叛的也是他。可眼下的情况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掌控,他也心虚得要命。

    灵帝等了半天见始终没人献出什么好主意,当下只好说出自己的想法:“朕……准备暂时离开雒阳,西狩长安,诸位以为如何?”

    灵帝此言一出,众臣跪倒一片:“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呀!大军未战而先退已然军心不稳,如今陛下还要弃都而去,这……这要是传出去会让天下臣民心寒的。”

    灵帝再昏庸无道,心里也清楚此举之害。远的不说,就以颖川皇甫崇军为例。若是灵帝在这个节骨眼上西逃长安,前方将士的士气肯定得土崩瓦解,那时用不着波才来攻,朝廷大军就得彻底完蛋。

    但这些日子以来,灵帝天天听到的都是坏消息。一会儿是黄巾军攻下了多少座城池,一会儿又是哪个地方的官员被抄家灭门,还不容你喘口气儿,败报又到了,什么官军战败又伤亡了多少。

    灵帝脑子里的那根弦一直是绷得紧紧的,整天提心吊胆,生怕黄巾军哪天就打到了雒阳城下,到时自己想跑都跑不了,只能坐等城破身死的时刻到来。

    百官见灵帝默不作声,以为灵帝有所动摇,于是继续劝说道:“陛下不必太过担心,虽然眼下战事不利,但朝廷仍有十多万大军可供调遣。再者,雒阳一带守卫十分严密,贼人要想打进来也没那么容易?眼下当务必之急是如何解长社之困,还望陛下明察。”

    其实大臣们的这些想法是极有道理的。雒阳外围的八大天险关隘,若防守得当莫说十万黄巾军,就是二十万三十万也甭想攻进来。

    可每逢关键时刻灵帝是个什么主儿?那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胆小怕事的皇帝。黄巾起义爆发前,灵帝以为张角等人不过是跳梁小丑,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撑死了算也就是拉起几万土包子过几天山大王的瘾儿,也就没太放在心上,所以对这些叛国分子下起手来也毫无顾忌,通通杀干净了了事。

    可到后来,当听说黄巾贼众已有百万之巨时,灵帝吓得就差没当场尿裤子。百万之众是个什么概念,灵帝估计做梦都想不到。那时整个大汉王朝的军队加起来也凑不足二十万之数,张角的信徒数量至少是汉军的五倍。

    这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灵帝不得不感到恐惧,所以今日他才会在朝会上突然提出要迁往长安的想法,这也是灵帝斟酌了好久才做出的决定。但令他想不到的是,文武百官竟然不顾他的死活,硬是和他抬杠,反对圣驾弃都西游。

    灵帝高坐殿堂,听着这些大臣们劝谏过去劝谏过来,反正都是一个意思,不同意他离开雒阳。终于,灵帝惹不住了,这回他彻底地愤怒了:“住口!你们这群废物,简直就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瞧瞧你们,朕每年给了你们那么多的俸禄,到了关键时候不仅不帮朕分忧,还伙同一气来给朕添堵。你们……你们的心都让狗给吃了?朕……朕真恨不得把你们一个个……都扔到黄河里去,哼!”

    灵帝越说越激动,最后竟顺手操起御桌上的几道折子,朝刚才还劝谏得厉害的几个大臣脑袋上砸去,吓得那几个不幸“中弹”的大臣慌忙跪倒在地,磕头恳求灵帝息怒。

    其余大臣见灵帝发火,当下也不敢再行劝谏之事,一个个都赶紧闭上嘴巴垂下脑袋。迁不迁都是皇帝的事儿,自己做臣子的,把话说到了就行,可别一时热血过头,拿全家人的性命和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